日本有几个女皇帝 日本有女皇帝吗

作者&投稿:弓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公元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一千多年中,曾经有十代,八位女帝出现在日本的历史舞台上,她们是33代推古天皇,35代皇极天皇,41代持统天皇,43代元明天皇,44代元正天皇,46代孝谦(后改称德)天皇,109代明正天皇,117代后樱町天皇。其人数之多,在世界历史上也绝无仅有。日本古代效仿中国的地方颇多,但是若是从第一个称帝的推古天皇算起,日本女帝的出现要比中国的大周皇帝武则天的称帝时间(公元690年)早了98年,亦在朝鲜新罗第二十七代国王暨第一代女王善德女王的登基之前。可见,诸多女子称帝,并非习学中国。 一,日本历史上何以女帝累出 一个国家的历史上出现了这么多女帝,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问题,何况,十代女帝中,除江户时代的明正,后樱町两天皇以外,都集中在公元六—八世纪之间,故此段时间又有“女帝的时代”之称。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一,尚无严格的皇位继承制度。因得益于大陆的文化,日本人类历史的野蛮阶段向文明时代过渡这一进程大大的缩短了,所以缺乏社会内部深刻的变革。时至公元六世纪,日本古代国家内部仍然保留了大量氏族制度的残余,国家和社会生产处于较低的水平,皇位的继承处于混乱的状态;兄弟象承与父子相承并存,又有姐弟相承,兄承弟位。不过,这种皇位的继承情况基本上还是归结为兄终弟及和父子相承两大类,并以兄终弟及为主流。尽管如此,乱的情况还是多方面的表现出来。例如,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不分嫡庶,又不分男女,皇位的继承人朝定夕改,皇太子可以由内亲王(即公主)担当,所以,女帝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越是在这么混乱的情况下,越是体现出了女帝的特殊作用。 总之,日本古代的皇位继承错综复杂,肇始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兄终弟及和代表父权和王权的直系继承又同时起作用,加之一些其它因素,可以想象,日本古代虽以建立国家,可是王权的统治是多么的脆弱,所谓皇室的“万世一系”神话又是多么的虚伪。 其二,日本历来有女子秉政的传统。原始社会奉行女性崇拜。“万世一系”的天皇祖先天照大神就是女神,日本农业的开创者宿佫命也是女神,绳纹时代人们崇拜最多的偶像就是女性,女性是繁荣,生育,丰收,和平的象征,受到人们广泛的敬仰。所以在中古以前的日本,女性一般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说起女子秉政,推古等女帝的前辈们早就在日本上大显身手了;其中,当首推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据中国古代史书《魏志。倭人传》记载,邪马台国所处的时间是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出。卑弥呼上台时,面临国内的大乱,她凭借“事鬼道,能惑众”的本事,很快平息的动乱,而她死后国内再次动乱,更换的男王被打破,人们似乎认为女子为王更合适,最后不得不拥立卑弥呼的宗女壹与为王,国内才再次恢复平静。不过此时的日本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卑弥呼只是一个女子酋长,远不能和后来的女帝的地位同日而语。日本史书中关于女子秉政的记载,最早的是神功皇后,但是我一直不愿意把神话和历史相提并论,但是,自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神功皇后却是与天皇们同等相待。 到了五世纪末,又出现了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女,就是饭丰皇女。据《日本书纪》记载,清宁天皇死后无嗣,其远房兄弟弘记,亿记又互让皇位,“久而不处”于是,履中天皇的女儿(一说是孙女)“于忍海角刺宫,临朝秉政,自称忍海饭尊”“饭丰尊崩,葬葛城填口丘陵”《日本书纪》虽然并未承认饭丰皇女是天皇,但是,“尊,崩”等字都是对天皇使用的特殊敬称。《古事记》也记载,“ 忍海郎女,名饭丰主,坐忍海角刺宫也”。这些记载都说明了饭丰皇女实际上具有天皇的地位,故平安末期的《扶桑略记》中称“饭丰天皇,二十四代女帝”,室町时代的《本朝皇胤绍运录》中清楚的记载“饭丰天皇,忍海部女王也” 六世纪初年,在宣化天皇死后,本应继位的钦明天皇对群臣说:“余幼年识浅,空闲政事”力荐“明闲百揆”的山田皇后继承皇位,可见在当时的日本,女子位王并非拘于常理,女性天皇与男性天皇具有同等地位。 二,女帝的特殊作用 就总体而言,日本历史上诸多女帝的出现有其必然性,然每一代女帝的出现,都有一定具体的原因,故女帝在日本历史上的作用也比较特殊。主要表现在女帝多以皇后或者准皇后的的身份,在后继的天皇年龄幼小或者因某种特殊的情况而不能直接参政继位时起到中继的作用,所以女帝在日本历史上又被称为“中天皇”。 第一位称帝的女帝推古天皇(公元592—628年)在位是钦明天皇的皇女,用明天皇的同母妹。十八岁时被异母兄敏达天皇纳为妃,二十三岁的时候被立为皇后,三十二岁时敏达天皇去世,在其异母弟崇峻天皇被杀后,皇室面临这严重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推古天皇以先帝皇后的身份继位,带有明显的中继天皇的性质,保证了政局的稳定和天皇地位的安泰。由于当时的日本尚无让位的习惯,且推古天皇长寿,使她的继承人圣德太子未得到继位的机会就离开了人世,这并不是推古天皇改变了让圣德太子继位的初衷,而完全是历史的偶然。 七世纪中期,舒明天皇的皇后两次称帝,是为皇极与齐明天皇,与其丈夫老实正直但碌碌无为的性格相比,皇极女帝更具备了政治家的资质和才能,养育了天智和天武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她的两次继位,既维持了舒明天皇的皇统,有使其子天智天皇有足够的时间以铲除政治上等异己。她去世后的几十年后,日本历史上有接二连三的出现了数位女帝。 纵观这几位的女帝即位的历史,很明确的是,她们即位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年幼的嫡子嫡孙们成年后顺利继位而做铺垫,或是在他们继位时机尚不成熟的时候起一定的过渡作用。虽然她们在位的时间长短不一,但是她们的继位对减少皇室内部的兄弟之间相互残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带来了政治上的稳定。 三,女帝的政绩 1 政治的改革者——推古天皇 公元592年,推古天皇继位,她在位时间长达三十六年,人们所熟知的圣德太子既活跃在这段时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日本的面貌一新。而圣德太子的改革与推古天皇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首先,她里厩户皇子(即后来的圣德太子)为皇太子是推古女帝的英明之举。天皇是权利的象征,在古代的日本,围绕的皇位继承的争夺异常激烈,父母,子女,兄弟乃至夫妇之间相互争斗,豪族,权臣争权夺利,千方百计的插手其中。推古天皇即位后,究竟立谁为太子,是大家关系的问题。当时,条件最有利的一是用明天皇的长子厩户皇子,二是推古天皇亲生的,最宠爱的竹田皇子,还有亲生的葛城,尾张皇子。但是这些皇子中,厩户皇子的政治才能是为大家所公认的。推古天皇不仅耳闻其先辈中许多人在争权夺利中招致杀身只祸,更目睹了异母兄弟穴穗部皇子与宠峻天皇的死,为了国家和皇室的利益,她毅然决定立厩户皇子为皇太子,这种不故私情的作法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这一决策,使得推古天皇在位三十六年中从未出现争夺皇位的动乱,并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局面。同时,也为圣德太子提供了一展才华的机会,坚定了其改革的信心。 其次,推古天皇对圣德太子“录摄政,以万机悉其委焉”,并不是说她毫无实权,任由圣德太子主宰朝政。事实上,推古天皇的政治才能在她即位之前就已经表现出来,她处事稳重,在《日本书纪》中多有记载。在用明天皇去世后,出现争夺皇位的动乱,推古以敏达皇后的身份下诏声讨,使动乱得以迅速平息,她还出面推举其异母弟即位为崇峻天皇。可见,推古女帝人们的心中是具有相当威信和号召力的(我个人觉得还是不如足利尊氏)。她既全力支持圣德太子的改革,又亲自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 由此看来,若无推古天皇立厩户皇子为皇太子,若她本人无政治才能,飞鸟时代的日本历史可能完全是另一番情景。可以说,推古天皇不仅是推古朝改革的推动者,也是这一时期政治,外交,文化成就的缔造者。 2 律令体制的完成——持统女帝 公元686年,天武天皇去世,其皇后称制,既持统天皇。此时,距大化改新已有四十多年,其间,每代天皇多有本朝政务要点,许多应该施行的政策并未来得急实施。以中权为例,走上完全法制的轨道,建立巩固的重要集权体制,一直是历代天皇渴望完成但未完成的任务,持统女帝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制定法典是持统天皇的前辈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天武天皇曾经组织人力着手这项工程,但并未完成。持统天皇继承了这项事业,终于在称制的第三年(公元689年)将法典编排完成,定名为《飞鸟净御原朝廷令》,并立即颁布实施。十一年后,在持统天皇为太上皇时期,进一步对这部法典增编修改,制成了律六卷,令十一卷,是为《大宝律令》。公元717年,元正女帝又以《大宝律令》为基础,增补成律十卷,令十卷,称为《养老律令》。从此国家有了法律约束,也标志这古代日本国家机构走向成熟。 根据《飞鸟净御原令》,持统女帝大刀阔斧的实施了新的改革。她改变了天武朝时不曾用一个大臣而天皇独揽大权的独裁统治,任命了太政大臣等一系列的官员,加强了官僚体制。然后,着力解决中央集权制的根本问题—土地制度问题。在她之前的几代天皇虽有实施班田制的意图,但条件尚不成熟,时时受到旧习惯的约束。持统天皇为实施班田制打下了坚实的准备工作,公元689到690年,她命令诸国国司根据户令制作户籍,史称“庚寅年籍”,与二十多年前旨在“为姓氏之根本,遥奸钦之乱真与”的“庚年年籍”不同,主要登载户主的身份,性别,年龄,是否课税等等,是实施班田制必不可少的依据。在掌握了全国基本人口的情况下,二年之后,朝廷开始向大和,河内,摄津,山背(山城国古称)四畿内派遣班田大夫,以中国为样板的编户齐民制与班田制至此真正得到了实施,这也是持统女帝最大的功绩了。 日本古代的诸多女帝是当时妇女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象征,虽然她们多起中继作用,但其中也不乏才能优秀之杰出的政治家。

日本没有女皇帝吧,他们的性别歧视比我们过去更强

日本历史上有8位女天皇

日本史上有女皇帝吗?~

在日本的历史上,先后出现过10代8位女天皇,并形成了一段独特的女帝时代。

在人们的印象中,日本一直是一个奉行着男尊女卑思想的国度。然而在日本由古至今持续了126代的天皇中,出现过10代女天皇。从公元592年到770年,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东瀛的国土上出现了8代6位女天皇,总计在位时间近90年,形成了日本历史上特有的女帝时代。

第一位女天皇嫁给了自己的哥哥

推古天皇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天皇,她是日本第29代天皇钦明的公主。18岁时,美貌的推古被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敏达天皇纳为妃子,5年后成为皇后。敏达天皇死后,推古一开始并没有挤入皇室的统治核心,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件大事却将她推上了天皇的宝座。公元592年,在位的崇峻天皇被权臣暗杀身亡。在平息叛乱之后,推古的儿子竹田皇子和侄子圣德太子为争皇位闹得不可开交。由于两派人马实力相当,相持不下,最后只好达成妥协,两人都不当天皇,共同拥立38岁的推古为天皇。




皇极天皇

尽管身为女性,但推古天皇极具政治头脑,她没有对曾与自己的儿子争过皇位的圣德太子秋后算账,反而将他立为摄政王,辅佐自己执政。她通过自己的宽容,弥合了皇室内部的裂痕,在她执掌大权的36年中,皇室内部再未发生争夺皇位的动乱,社会也因此而获得了稳定。

在圣德太子的辅佐下,推古天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她大力加强皇权,限制大贵族势力,不遗余力地推广佛教,推动日本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推古天皇还主动加强了与中国的联系,并试图与中国平起平坐。607年,推古天皇派使团前往中国,她在国书中一改以往甘为中国属国的提法,要求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虽然推古天皇不肯向中国称臣,但她却积极主张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推古天皇曾4次派使团访隋,随着大量汉文化的输入,日本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繁荣时代―――飞鸟时代。

628年,74岁的推古天皇病逝,她是日本8位女天皇中政绩最为显赫的,并且至今仍为日本社会广泛称道。

两度登基的女天皇想亲率大军侵略朝鲜

推古天皇死后仅过了14年,皇极天皇成为了日本第二位女天皇。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一生中曾两度登上帝位。

皇极天皇原为第34代天皇舒明的皇后。舒明天皇驾崩后,日本皇室又陷入长时间的争位危机。公元642年,各方终于达成妥协,于是产生了一位过渡的女天皇―――皇极天皇。

皇极执政期间,最大的贡献是从权倾朝野达百年之久的苏我氏家族手中重新夺回权力。皇极登基后,大臣苏我入鹿的权势急剧扩张,他倒行逆施,滥杀无辜,甚至处死了一位皇子。在皇极的默许下,皇族成员与朝中不满苏我氏专权的大臣们联合,准备借韩国使者进献贡礼之机,诛杀苏我入鹿。645年6月12日,毫无防备的苏我入鹿被骗入皇宫,中大兄皇子(皇极的儿子)亲率武士将其剁成肉泥,随后发兵剿灭了苏我氏家族。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后,身心疲惫的皇极主动宣布退位,将皇位让给了孝德天皇。

654年,孝德天皇病死,61岁的皇极在危急之中再度出山,并于次年重新登基为天皇,成为第37代天皇―――齐明天皇。已步入晚年的皇极在重新登基后,变得奢侈挥霍,她大规模地修建亭台楼阁,大量征用民工,加剧了社会矛盾。同时,皇极的野心大大膨胀,开始阴谋吞并朝鲜。661年,皇极亲赴九州,欲统兵渡海西征朝鲜,但因旅途劳顿一病不起,并于当年7月死在了九州。两年后,她的继任者派兵大举入侵朝鲜,结果在白村江战役中被唐朝和新罗联军击败,皇极征服朝鲜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母女两位天皇开创日本古代盛世

686年,持统女皇成为了日本第三位女天皇,不过在日本历史上她作为不大,也没有留下过多记载。直到20多年后,元明和元正两位女天皇的出现,又令世人眼睛一亮。

元明、元正天皇是日本历史上的第四和第五位女天皇。元明天皇于707年6月登基。极富政治魄力的元明采取了三项重要举措:一是开始铸造银钱和铜钱流通;二是下诏兴建平城京(奈良);三是任命能人作为重臣。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当时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710年3月,元明天皇正式下诏把国都从飞鸟的藤原宫迁到平城京,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奈良时代”从此拉开了序幕。迁都奈良之后,元明继续实行了很多稳定政治、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的措施,而且成效显著,盛世的前兆已经显现。公元715年,元明天皇让位给自己的女儿元正天皇。

元明天皇是一位非常节俭的女性。721年,元明去世,她在遗诏中豁达地说,人都有一死,厚葬只能白白造成浪费,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她下令自己死后必须火葬,坟墓力求简朴,不要奢侈,而且官员、百姓都要照常工作。作为一千多年前的天皇,能有这样的见解,不能不说她是很开明的。

元明的女儿元正天皇是一个极有涵养又略显保守的女性,她的一系列执政方略都是秉承其母元明天皇。在这两位天皇执政期间,日本的政治趋于稳定,经济迅猛发展。在她们的推动下,日本还加强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与吸收。整个奈良时代,日本与唐朝的交往极为频繁,多次派出遣唐使去中国学习,其中有一次派出的遣唐使竟有594人之多。那时,日本朝野以模仿唐朝的一切为时尚,就连平城京也是模仿长安城的格局建设而成。

724年,元正让位给圣武天皇,结束了9年的天皇生涯。尽管在政治上非常成功,但元正的个人生活却是一场悲剧。由于身为天皇,她无法下嫁凡人,一生未婚,最终在孤独中死去。

风流女天皇爱上和尚

公元749年登基的孝谦天皇是日本的第六位女天皇,也是8位女天皇中名声最不好的。尽管身为天皇,孝谦却不甘心重蹈元正天皇孤老终生的覆辙。她与表兄藤原仲麻吕搞起了地下恋情,并借口宫殿维修搬到了藤原家中,公开与其同居。754年,唐朝著名的鉴真和尚为孝谦天皇授戒,她忽然又在青灯黄卷中找到了精神寄托,打发寂寞的时光。4年后,一心向佛的孝谦女皇让位给淳仁天皇,自己做了太上皇,专心吃斋念佛。然而孝谦一面念佛,一面还不忘寻欢作乐,很快她就找到了新的情人―――和尚道镜。764年,孝谦废淳仁天皇,重新登基,改号称德天皇。道镜也跟着得势,被封为国师,权倾一时。不过,道镜得陇望蜀,他不再满足于当天皇的情人,竟想篡夺皇位,结果阴谋败露,最终被孝谦抛弃。770年,孝谦因患天花病死在宫中。

除了上述提到的6位女天皇外,第七位女天皇明正天皇于公元1629年即位,在位14年;第八位女天皇是后樱町天皇,1762年即位,在位8年;这两人都无大的功绩。后樱町女天皇死后,日本的女天皇历史画上了句号。

日本古代的天皇是掌握实权的,当皇权的交接出现危机时,为了避免大规模流血,保证政权的和平交接,就先由皇后或皇太后等实权女性即位执政,等到皇太子长大成人,她们再退位,让皇太子即位。因此这些女天皇又被称作“过渡天皇”。她们也确实起到了缓和权力之争、避免流血冲突、保证皇位和平交接的作用。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干,她们在日本的历史上书写了重要的篇章,并成为日本天皇家族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日本出过八位女天皇 有的与中国交往密切


在人们的印象中,日本一直是一个奉行着男尊女卑思想的国度。然而在日本由古至今持续了126代的天皇中,出现过10代女天皇。从公元592年到770年,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东瀛的国土上出现了8代6位女天皇,总计在位时间近90年,形成了日本历史上特有的女帝时代。


第一位女天皇嫁给了自己的哥哥


推古天皇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天皇,她是日本第29代天皇钦明的公主。18岁时,美貌的推古被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敏达天皇纳为妃子,5年后成为皇后。敏达天皇死后,推古一开始并没有挤入皇室的统治核心,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件大事却将她推上了天皇的宝座。公元592年,在位的崇峻天皇被权臣暗杀身亡。在平息叛乱之后,推古的儿子竹田皇子和侄子圣德太子为争皇位闹得不可开交。由于两派人马实力相当,相持不下,最后只好达成妥协,两人都不当天皇,共同拥立38岁的推古为天皇。


尽管身为女性,但推古天皇极具政治头脑,她没有对曾与自己的儿子争过皇位的圣德太子秋后算账,反而将他立为摄政王,辅佐自己执政。她通过自己的宽容,弥合了皇室内部的裂痕,在她执掌大权的36年中,皇室内部再未发生争夺皇位的动乱,社会也因此而获得了稳定。


在圣德太子的辅佐下,推古天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她大力加强皇权,限制大贵族势力,不遗余力地推广佛教,推动日本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推古天皇还主动加强了与中国的联系,并试图与中国平起平坐。607年,推古天皇派使团前往中国,她在国书中一改以往甘为中国属国的提法,要求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虽然推古天皇不肯向中国称臣,但她却积极主张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推古天皇曾4次派使团访隋,随着大量汉文化的输入,日本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繁荣时代———飞鸟时代。


628年,74岁的推古天皇病逝,她是日本8位女天皇中政绩最为显赫的,并且至今仍为日本社会广泛称道。


两度登基的女天皇想亲率大军侵略朝鲜


推古天皇死后仅过了14年,皇极天皇成为了日本第二位女天皇。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一生中曾两度登上帝位。


皇极天皇原为第34代天皇舒明的皇后。舒明天皇驾崩后,日本皇室又陷入长时间的争位危机。公元642年,各方终于达成妥协,于是产生了一位过渡的女天皇———皇极天皇。


皇极执政期间,最大的贡献是从权倾朝野达百年之久的苏我氏家族手中重新夺回权力。皇极登基后,大臣苏我入鹿的权势急剧扩张,他倒行逆施,滥杀无辜,甚至处死了一位皇子。在皇极的默许下,皇族成员与朝中不满苏我氏专权的大臣们联合,准备借韩国使者进献贡礼之机,诛杀苏我入鹿。645年6月12日,毫无防备的苏我入鹿被骗入皇宫,中大兄皇子(皇极的儿子)亲率武士将其剁成肉泥,随后发兵剿灭了苏我氏家族。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后,身心疲惫的皇极主动宣布退位,将皇位让给了孝德天皇。


654年,孝德天皇病死,61岁的皇极在危急之中再度出山,并于次年重新登基为天皇,成为第37代天皇———齐明天皇。已步入晚年的皇极在重新登基后,变得奢侈挥霍,她大规模地修建亭台楼阁,大量征用民工,加剧了社会矛盾。同时,皇极的野心大大膨胀,开始阴谋吞并朝鲜。661年,皇极亲赴九州,欲统兵渡海西征朝鲜,但因旅途劳顿一病不起,并于当年7月死在了九州。两年后,她的继任者派兵大举入侵朝鲜,结果在白村江战役中被唐朝和新罗联军击败,皇极征服朝鲜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母女两位天皇开创日本古代盛世


686年,持统女皇成为了日本第三位女天皇,不过在日本历史上她作为不大,也没有留下过多记载。直到20多年后,元明和元正两位女天皇的出现,又令世人眼睛一亮。


元明、元正天皇是日本历史上的第四和第五位女天皇。元明天皇于707年6月登基。极富政治魄力的元明采取了三项重要举措:一是开始铸造银钱和铜钱流通;二是下诏兴建平城京(奈良);三是任命能人作为重臣。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当时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710年3月,元明天皇正式下诏把国都从飞鸟的藤原宫迁到平城京,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奈良时代”从此拉开了序幕。迁都奈良之后,元明继续实行了很多稳定政治、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的措施,而且成效显著,盛世的前兆已经显现。公元715年,元明天皇让位给自己的女儿元正天皇。


元明天皇是一位非常节俭的女性。721年,元明去世,她在遗诏中豁达地说,人都有一死,厚葬只能白白造成浪费,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她下令自己死后必须火葬,坟墓力求简朴,不要奢侈,而且官员、百姓都要照常工作。作为一千多年前的天皇,能有这样的见解,不能不说她是很开明的。


元明的女儿元正天皇是一个极有涵养又略显保守的女性,她的一系列执政方略都是秉承其母元明天皇。在这两位天皇执政期间,日本的政治趋于稳定,经济迅猛发展。在她们的推动下,日本还加强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与吸收。整个奈良时代,日本与唐朝的交往极为频繁,多次派出遣唐使去中国学习,其中有一次派出的遣唐使竟有594人之多。那时,日本朝野以模仿唐朝的一切为时尚,就连平城京也是模仿长安城的格局建设而成。


724年,元正让位给圣武天皇,结束了9年的天皇生涯。尽管在政治上非常成功,但元正的个人生活却是一场悲剧。由于身为天皇,她无法下嫁凡人,一生未婚,最终在孤独中死去。


风流女天皇爱上和尚


公元749年登基的孝谦天皇是日本的第六位女天皇,也是8位女天皇中名声最不好的。尽管身为天皇,孝谦却不甘心重蹈元正天皇孤老终生的覆辙。她与表兄藤原仲麻吕搞起了地下恋情,并借口宫殿维修搬到了藤原家中,公开与其同居。754年,唐朝著名的鉴真和尚为孝谦天皇授戒,她忽然又在青灯黄卷中找到了精神寄托,打发寂寞的时光。4年后,一心向佛的孝谦女皇让位给淳仁天皇,自己做了太上皇,专心吃斋念佛。然而孝谦一面念佛,一面还不忘寻欢作乐,很快她就找到了新的情人———和尚道镜。764年,孝谦废淳仁天皇,重新登基,改号称德天皇。道镜也跟着得势,被封为国师,权倾一时。不过,道镜得陇望蜀,他不再满足于当天皇的情人,竟想篡夺皇位,结果阴谋败露,最终被孝谦抛弃。770年,孝谦因患天花病死在宫中。



除了上述提到的6位女天皇外,第七位女天皇明正天皇于公元1629年即位,在位14年;第八位女天皇是后樱町天皇,1762年即位,在位8年;这两人都无大的功绩。后樱町女天皇死后,日本的女天皇历史画上了句号。


日本古代的天皇是掌握实权的,当皇权的交接出现危机时,为了避免大规模流血,保证政权的和平交接,就先由皇后或皇太后等实权女性即位执政,等到皇太子长大成人,她们再退位,让皇太子即位。因此这些女天皇又被称作“过渡天皇”。她们也确实起到了缓和权力之争、避免流血冲突、保证皇位和平交接的作用。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干,她们在日本的历史上书写了重要的篇章,并成为日本天皇家族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历史上有几个女皇帝分别是谁
答: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个女皇帝,分别为:1、北魏殇帝-元姑娘 史称“元姑娘”,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充华潘外怜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本应封为公主,而时局危险,所以她的祖母、掌握帝国实际大权的皇太后胡氏对外宣称她是男性(即为皇子),并大赦天下,袭用孝明帝年号武泰。不久,孝明帝暴崩,尚...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几个女皇帝?她们都是那个朝代的?
答: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个女皇帝,分别为:1、北魏殇帝-元姑娘 史称“元姑娘”,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充华潘外怜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本应封为公主,而时局危险,所以她的祖母、掌握帝国实际大权的皇太后胡氏对外宣称她是男性(即为皇子),并大赦天下,袭用孝明帝年号武泰。不久,孝明帝暴崩,尚...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几个女皇帝?她们都是那个朝代的?
答:共有三个,分别是北魏殇帝,文佳皇帝,圣神皇帝。1、北魏殇帝 北魏殇帝,史称“元姑娘”,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充华潘外怜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这个的“元姑娘”并没有真正登基,甚至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未留下,因此称元姑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有待商议的。2、文佳皇帝 陈硕真(?—6...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几位女皇帝
答:一共是三个女皇帝 528年 元姑娘 北魏 年号武泰 653年 陈硕真 自称文佳皇帝 690——705 武则天 但其中只有武则天是正式的皇帝。其实中国古代女性执政者不少,比如汉代吕后、清代慈禧,但是都是“垂帘听政”,没有名份。敢打出“皇帝”招牌的只有一个从后宫走向宝座的武则天,这是名副其实的女皇帝。但...

中国历史上除了武则天还有几位女皇帝?
答:中国历史上除了武则天还有三位女皇帝。1、第一位女皇帝是北魏殇帝,即元姑娘,年号武秦。武秦:女,鲜卑人,中国北魏皇室成员,生于北魏首都洛阳(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真名不详,姓元氏(本姓拓跋氏),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宫嫔潘充华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出生后因是女性(即为皇女),本...

中国的女皇帝只有一个吗?
答:中国古代的女皇帝有三个,但是得到认可的正统女皇帝只有一个武则天。简介:北魏殇帝 1.北魏殇帝,史称“元姑娘”,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宫嫔潘充华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本应封为公主,而时局危险,所以她的祖母、掌握帝国实际大权的皇太后胡氏对外宣称她是男性(即为皇子),并大赦天下,袭用...

中国共有几位女皇
答:一共是三位女皇帝。528年,元姑娘,北魏,年号武泰。但其中只有武则天是正式的皇帝。其实中国古代女性执政者不少,比如汉代吕后、清代慈禧,但是都是“垂帘听政”,没有名份。敢打出“皇帝”招牌的只有一个从后宫走向宝座的武则天,这是名副其实的女皇帝。但也有两个“女性皇帝”有皇帝之名份,只是一...

中国古代有几个女皇帝
答:中国古代女皇帝有三个,分别是北魏殇帝元姑娘、文佳皇帝陈硕真、圣神皇帝武则天,其中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只有武则天一人。一、北魏殇帝元姑娘 北魏殇帝,史称“元姑娘”,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充华潘外怜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孝明帝暴崩,尚在襁褓中的“皇子”元氏以先帝唯一子嗣的身份继位,...

中国女皇有多少、
答:中国历史上共有三个女皇帝:528年 元姑娘 北魏 年号武泰 653年 陈硕真 自称文佳皇帝 690——705 武则天 其实中国古代女性执政者不少,比如汉代吕后、清代慈禧,但是都是“垂帘听政”,没有名份。敢打出“皇帝”招牌的只有一个从后宫走向宝座的武则天,这是名副其实的女皇帝。但也有两个“女性皇帝”...

中国历史4大女帝是谁?
答: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北魏元姑娘:元姑娘(528年2月12日—),本姓拓跋,河南洛阳人。北魏时期皇女,曾被其祖母胡太后充做皇子拥立为帝。孝明帝元诩和潘充华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元姑娘出生后,本应封为公主。父亲孝明帝暴死后,被掌握实权的祖母胡太后谎称“皇子”,拥立为帝,大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