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绝世猛将都有哪些? 中华五千年历史,每隔一千年出一绝世猛将,他们都是谁

作者&投稿:劳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TOP 10 李文忠
明史载: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出身够可以,朱元璋的亲外甥,随朱一起打天下,勇冠三军,戏勇冠诸将。也就是说就连常遇春这样的勇将也只能排在其下,勇武可见一斑。漠北阿鲁浑河之战,马倒步战,仍杀伤无数,义乌之战,引千骑横突张士诚部,杀伤数百,全身而退,新城之战,身被数围,大呼奋击,一战破张士诚二十万大军,悍勇不可一世,诸候皆畏之。
我个人对李文忠最熟悉的一段是其白扬门之战,勇中有谋,刚中带柔,一代猛将本色尽显无疑。尤为可贵的是其好学问,虽征战沙场仍不懈学习,颇有古人之风。曾有:“兵在谋不在众”之语,刚猛之中不失智谋,可谓智勇皆备。
唯一可惜的是不得善终,死于朱元璋的猜忌之下,道理其实很简单,虽是家族之人,终就对他不是很放心,而最放心的办法莫过于从肉体上消灭,所以,他只好死了,没有死于沙场,可叹,可悲!
勇猛指数6 智谋指数7 总评 6.5

TOP 9 马超
字孟起,号""锦马超"",长得极蚰,按现代人的标准整个就一酷哥,可恨的是他不但酷,还狠,都是MM们最喜欢的呀。陇右人,世居羌胡边,以其勇深得胡人之心,号之为""神威天将军""。
潼关之战是其一生中的巅峰之作,打得横扫北方平定诸候如探囊取物一般的阿瞒割须断袍而走,帐下诸将竟无人敢拂其锋芒,这可是些称雄三国的狠角呀,曹仁,夏候兄弟,张合,哪一个不是个个顶个的主儿?后兵败投告刘大耳,郁郁而终,殊为可怜。
勇猛指数6.5 智谋指数 5 总评 5.5

TOP 8 英布
又名黥布,因其曾受过秦法""黥刑""而得名,楚九江王,汉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是当时仅次于西楚霸王的第二号狠角色,当时号称""勇悍""的什么樊哙啊,夏候婴呀什么的碰到他基本上是一战而定,压根不是个。打得刘老二几次屁滚尿流,所谓""伤得越痛,爱得越深"",也使他下了本钱拉拢英布,一旦得手,如获至宝,可惜的是英布自投汉以后几无建树,还不如呆在楚那边风光。
巨鹿之战,引数千楚兵为先锋击三十万秦军,无往不胜,悍通显于诸候,为最终击溃秦军主力立下头功,后奉项羽令坑杀二十万秦军于新安,击汉之役,引军破三秦天险涵谷关,骁勇异常,项羽大封诸候,布为九江王,杀楚怀王。
刘邦杀韩信,彭越,英布惧诛而反,击汉楚王部,败之,破汉荆王部,尽收其地,兵,糖,又与汉军主力相持与甄,刘邦见其悍勇不敢应战,固守城池,留下一对千古妙对:何故而反?刘邦问。欲为帝耳!英布答。他的想法是不错的,可惜此时天下已定,民皆不愿战,后大战之下兵败身死,落得个千古骂名。
勇猛指数 7 智谋指数 6 总评 6.5

TOP 7 史万岁
隋初四大名将之一,出身名将世家,15岁从征,后以副将从征平定尉迟同(有一个舟之底),每战必先登,勇冠三军,邺城之战,败势已定之下,拔马奋击,大呼""事急矣,吾当破之"",突入敌阵,立杀数十人,方止住阵脚,后杨坚登位,以戴罪之身以凉州道帐下武将身份出征,与突*可汗定""士卒何罪,愿得勇士单挑以绝胜负""之约,史载""万岁驰斩其将而还。突*大惊,议和而退"",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以单挑的形式决定战局的例子,单凭此,史万岁便该名流千古。
后史以行军总管身份随杨素平高智慧之乱,引2000军偏师,千里而进,历700战,与主力失去联络,皆以为其已全军败亡,杀伤以十万计。后以此功加封,并进入四大之列。
大斤山之战,突*军与随军相遇,敌哨骑回报隋军主将为史万岁,突*可汗大惊,说道:得非敦煌斩吾勇士者乎?""在得到哨骑确认后慌张撤退,被隋军跟进斩杀万人,其勇由此可见。
结局,嘿嘿,又一个不得善终的,又一个死在自已人之手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这个史万岁昏了头,为了替将士请功,不注意言辞用语,在朝堂之上跟杨坚对着干,有失文帝威严....
勇猛指数 7.5 智谋指数 7 总评 7

TOP 6 吕布
知名度颇高,号""飞将军"",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悍勇世无所匹,不多说
勇猛指数 8 智谋指数 5 总评 6.5

TOP 5 斛律光
字明月,高车族,北齐名将,出身将门,其父斛律金,官至大司马,咸阳王,其弟为齐幽州刺史,可谓一门三杰,最初投候景(后来杀了梁武帝的那个),有人便对候景说""斛律家小儿,不可使其三度为将,后夺人名"",原因就是因其自小""少言语,工骑射,具兵事,一郡皆服""。十七岁时便""生擒敌勇将"",少年得志。与高欢出征,一箭射落大雕,高欢赞道:此射雕手也。此后,北齐一军皆呼之为""射雕将军""(跟郭靖差不多,北方民族对弓马之术很看重)。
纵观《北齐书.斛律光》传,如""光自驰马迎之,斩敌将"",""光自生擒敌首领""之样的描述比比皆是,客观的说,北齐书的内容基本是可靠的,可信度要远大于南朝的几本史书,能得如此高的评价,斛律光之勇自不待言。
实是求是的说,斛律光不但是勇将,更是名将,在整个南北朝可以排得进前五位,与韦睿,刘裕,韦孝宽,陈庆之之流并列,只是由于本篇的大方向不在此,又因其非我族类,就不便多说。结局一样不妙,又一个死于自已人之身的猛将,可怜得紧。呵呵
勇猛指数 8.5 智谋指数 8 总评 8

TOP 4 霍去病
单是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便足以使其名载史册,更可贵的是其对匈奴的战绩,不败之将更是难得,像上文所述诸将,皆有败绩,且有些还败得很惨,象这样出身皇族亲引铁骑出塞,令胡骑丧胆,汉子振奋的名将极为难得
勇猛指数 9 智谋指数 9 总评 9

TOP 3 杨再兴
小商河一战,令无数后世子孙为之扼腕,数百将士面对数十倍敌军(女真人主力骑兵部队,战力之强可以想见)发动了奋不顾死的冲锋,虽尽数死于沙场,却使威名流芳百世,仅杨再兴一人便""杀敌将数十,斩胡骑数百"",其中不乏元帅一类的重要将官,可谓死得其所,据史记载死后岳家军为其收尸,仅从其身体内烧出的铁箭头就达两斤以上,惨烈非常。
据称其为杨老令公之后,初为义军帐下大将,后受到岳家军的进攻,斩,杀岳家军数位将官,所括岳王的亲哥,兵败投降,为岳家军帐下与高宪,岳云并列的三员猛将之首,数次随岳家军击女真骑兵,杀伤甚众,胡骑皆畏之,闻之至则尽拔马避之,以全性命。想来可笑,印象中的女真人打仗是不怕死的,怎么会怎样?想来女真人所谓的不怕死也只是一种表现现象,在明知进必死退可生的情况下一样不会放弃生命的,呵呵。
勇猛指数 9.5 智谋指数 6 总评 7.5

TOP 2 冉闵
冉魏政权的君主,死后被其对手追封为""魏武悼天王"",一个武,一个天王,入木三分地体现了胡人对其深深的畏惧之心。
作为南北朝时期北方汉族的精神支柱,冉闵的威猛至今还在一些地方流传,乱华之六胡经其征战厮杀只剩其四,为汉文化在北方的延续流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人将在短时间内新写个长篇,内中便有对冉闵浓墨重彩的描述),日本人更是将其称为与项羽并列的猛将之首。
""闵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骑赤龙,一生死于其手下的敌军以万计,死于其政权,军队下的胡人更是以十万计,曾创造过以弱击强九战九胜的战例,帐下军士皆勇冠三军,竟与楚霸王之八千江东子弟不相上下,仅被难一役便""斩燕将数十,杀燕骑三百余"",勇烈可见一斑,只是由于战马被杀,步战力尽被擒,面对胡主责难,尤自怒斥:“天下大乱,尔曹夷 狄禽 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被杀之后,天降三日大雪,又大旱,燕主疑惧,封其为""悼武天王""这才作罢。
勇猛指数 10 智谋指数 8 总评 9

TOP 1 项羽
只要是中国人,不管是学什么的,上过什么学,或者是没上过学,提起此人无不了若指掌。巨鹿之战,三万破三十万,彭城之战,三万破六十万,如此悬殊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作为一个失败者,得到了远比成功者刘邦更高的认同度与同情,实在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中国人从来就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一个如此悲情英雄竟能在民间拥有如此的知名度,实在是很令人费解。

三国之前 白起 项羽 章邯(未遇项羽前几乎百战百胜) 韩信
三国 吕布 赵云 典韦 关羽 张飞 马超 黄忠
隋唐 张须陀 裴行俨(即裴元庆原型) 尉迟恭 秦琼 程知节(即程咬金)李靖 李勣(即徐茂公)
宋 杨业 狄青 韩世忠 岳飞
明 徐达 常遇春 汤怀 蓝玉 戚继光 袁崇焕
清 多铎 多尔衮 鳌拜 僧格林沁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关于猛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既然是猛将,那就应该是计算武力值个人战斗力了,勇冠三军的那种,而且是绝世,那应该就是时代最强者了,用兵能力和成败是其次,项羽、吕布、冉闵、李元霸(不知道是否存在)、宇文成都、薛仁贵、五代时期的十三太保李存孝,这几个人算是时代的最强者,属于可以一人力战好几员猛将的那种,在以后似乎没有出现这种在武力上占绝对优势的人,所以那种可以连续战斗几天及在千军万马中来回穿插的

项羽、卫青、霍去病、关羽、吕布、杨延嗣、岳飞、杨再兴

很多勇猛的其实都是南北朝或者五代时期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
不过最有名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不管野史还是正史都记载了他的勇力无双
其次传的比较邪乎的有李存孝,李元霸,史万岁,杨大眼等等

历史上有名的武将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超一流、影响力最大的十大武将,毫无悬念。
01、兵家识神——孙武

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02、西楚霸王——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项羽战绩辉煌,智勇双全,生平80余次战斗,百战百胜,所有碰到项羽的武将都是一合之将,基本上都是一回合被挑于马下。
03、乱世人屠——白起(?—前257),芈姓,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春秋时期楚君僭称王,大夫、县令僭称公,白起为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白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标准的战神,各种史料上都没出现其败绩。一生略城百座,斩杀百十万人,近~战国~死伤人数的一半。纵观人类史亦无人可比。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04、封狼大将——霍去病(前140-前117),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
他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传奇。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千载之后,世人仍然遥想少年大将霍去病的绝世风采,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倾倒,为他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霍去病,马革裹尸,封狼居胥,年少成名,千古流芳!
05、托塔天王——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军功卓越。上元元年(760),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唐太宗曾给予高度评价:“……尚书仆射代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
一战荆湘并抚岭南诸州,二战江南,三灭突厥,四捣吐谷浑,皆大胜,可谓不世奇功。他有个圆满人生,比岳飞略强。
06、万世忠将——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岳飞,我不用多说,只把满江红附上,以表敬意: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07、国士无双——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苏轼:“(韩信)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
08、战神令公——郭子仪(697-781),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09、武悼天王——冉闵(322?-352),也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公元350-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建立冉魏政权。最为今人所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也因此成为一名颇有争议的人物。
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
10、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
戚继光是抗倭名将,保卫中华,这份赤子之心与勇猛之魂,让后世传颂。知名度、成就均高,故排10位。

五千年——蚩尤

四千年——后羿

三千年——帝辛

两千年——项羽

一千年——狄青

三国十大猛将是谁?
答:三国十大猛将排名:1、吕布 吕布,人称“飞将”,武艺超群!他迎娶绝世美人貂蝉,美女佩英雄!时人盛赞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三英战吕布”,也传为佳话,刘关张三位好汉一时也难以拿下吕布。所以,吕布武力值排行第一,当之无愧!2、赵云 追随刘备,一生征战无数,所向披靡。长坂坡一役,在...

唐朝有哪些厉害武将?唐朝最勇猛八大将领排名
答:当然了,大唐的繁华大唐的荣耀都离不开励精图治的唐朝君王,也离不开征战沙场为唐朝立下不世功绩的勇猛将领。在我们唐朝时期,就出现有九位领军打仗能力极为出色的大才。这九大元帅其各自都本领不凡,堪称匡扶大厦的绝世猛将;大唐都得为他们喝彩和骄傲。按照这九位元帅的官方排名,下面就为网友们好好...

中华五千年历史,每隔一千年出一绝世猛将,他们都是谁
答:五千年——蚩尤 四千年——后羿 三千年——帝辛 两千年——项羽 一千年——狄青

中国历史上32强武将
答:再来说说李存孝,此人也是一个千年难见的绝世猛将,古人有句话说:“王不过霸,将不过李!”,里面的霸就是西楚霸王项羽,而这里面的李就是这位李存孝了,他既然能跟霸王齐名,由此可见他的厉害。我不知道五代十国具体的排名,但五代十国排名第一的就是李存孝,第二名是王彦章。而第二名的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几合...

两员无敌猛将,被队友所坑,哪一位遭车裂了?
答:中国历史上,猛将很多,有两位猛将,本来骁勇善战,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于万马军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但是,他们却因为被自己的队友坑了,导致兵败后被擒杀,其中一位还惨遭车裂,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这两位绝世猛将分别是谁呢?第一位,武圣关羽。关羽是汉末三国名将,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

你觉得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武将是谁?
答:我认为古代最厉害最有能力的武将非霍去病莫属。霍去病少年神勇,是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勇猛果断。善于率军长途奔袭,快速迂回、快速插作,快速分割包围,打歼灭战。

历史上的吕布真有那么厉害吗?真实的吕布又是怎样的人?
答: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就是当世第一猛将,几乎无人可敌,那时候多少名将败于吕布之手,即使如同关羽这般高傲的绝世猛将也不得不承认吕布的勇武。同时在这部名著当中吕布的名声也不甚佳,罗贯中更是给他一个“三姓家奴”的千古恶名。但是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那么在历史上...

被誉为武圣的绝世猛将关羽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答: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志》中并没有提到关羽的本名问题。哪怕裴松之为其作注,引用了一百四十多种史料,也没有提到关羽曾变更过本名。这就说明,在三国乃至魏晋时期,都没有关羽更名的信息流传下来。反过来说,如果真有,关羽作为蜀国的头号武将,他的信息也一定会被保存下来。或许有人会说,蜀国...

刘表死后留下三员猛将,曹操刘备孙权各得一位,刘备得到的最厉害
答:在这些争霸天下的诸侯当中有一人比较特殊,他坐拥全天下最富庶的地区,手底下文臣武将数不胜数,本来能够在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大事,却因为性格问题不思进取固守一方,他也因此被人认定为平庸之辈,这个人就是刘表。刘表死后麾下却留着很多能征善战的绝世猛将,这些人也都各自投奔了不同势力,其中最强的...

秦末有项羽,汉末有吕布,唐末有李存孝,为何后世猛将越来越少?
答:第四,军队建设发生了变化!宋之前主要是耕战制,很多都是农民,没什么作战纪律,主将一旦战败,整支军队就可能崩溃。宋之后,主要是有一定纪律的募兵制!正因为如此,所以后世的绝世猛将,就没了发挥的空间,没了存在的土壤,将军个人是不是万人敌,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于是“万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