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计年,月,时的?拜托各位了! 外国的年月日怎么计算?拜托各位大神

作者&投稿:权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寒来暑往的周期是一年,一年的长度在先秦时期是365.25日;月盈月亏的周期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在先秦时期大约是29.53日。年、月、日构成了历法的三个基本要素。历法的主要任务就是合理地安排年、月、日三种周期,以使它们成为整数,这样不但便於记忆,也便於使用。

历法编算有三种:一是只考虑太阳运动的阳历。最先使用阳历的人大约是古埃及人,他们根据尼罗河的泛滥周期,把一年定为365天,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在12月之後加入5天假日,凑成了365天。後来,罗马人的统治者恺撒把这五天分别插入了不同的月中,还从他们认为不吉利的2月抽出两天,也插入了其他的月份中,这样一来,一年就有7个31天的月,4个30天的月,一个28天的月。罗马时期,天文学家已经知道一个回归年有365.25日,如果只按照这种规则安排,每四年就要差出一天来。於是,他们就把多出的一天加在了2月。根据月相变化制定的历法叫做阴历,现在使用阴历的国家已经不多了,只有少数阿拉伯人使用的「伊斯兰历」按照阴历方法编制。

中国的阴阳合历

中国的阴阳合历是第三种编算方法,它不仅考虑月亮的圆缺变化,而且要考虑到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据考证,中国大约从殷商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阴阳历了。

阴阳历的平年有6个30天的月,6个29天的月,加起来是354日,与一年的长度365日差11天。如果总是这样安排的话,那麼,每三年就会差出一个多月。於是古人就想出了每三年加一个月的办法,这个多加的月就叫做闰月。但是,後来人们发现三年加一个月太少,不能补上三年差出的33天;五年加两个闰月太多,又超出了五年差出的55天,如果在19年中加上7个闰月就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19个回归年是6939.75日。19年有228月加7个闰月是235个月,235个月合计是6939 .55日,与19个回归年的日数6939.75只差0.2天,也就是差不到5个小时。

阴阳历基本上能保持月份和气候的冷暖相一致,不会像阴历那样,甚至在六月也可能出现下雪的天气。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依次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奇数序叫节气,偶数序的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究竟有什麼意义,是怎样编排进日历中的呢?

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把太阳周年视运动划分成24等份。按照中国古度一周天为365.25度,每一等份就是15度多一点。中国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太阳运动是均匀的,而且一天走一度,那麼每一等份就相当於15天多。古人根据实际观测得出某年冬至发生的时刻,然後就从这个时刻开始累加,冬至累加15天多得到小雪,小雪累加15天多得到大雪,依此类推就可以得到全年的节气。

由於二十四节气描述的完全是太阳运动,那麼它就和气候变化紧密相连;而自然界中物候的变化、农民春播秋种的时间又是由气候的直接决定的,因此二十四节气就多以物候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来命名,如「惊蛰」就是指春雷响动,惊动了蛰伏在地下冬眠的小动物,它们将出来活动;「芒种」就是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此时也是秋季作物开始播种的时候了。安排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内容。

结绳记日 刻木相会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随时都可以知道今天是何月何日。因为我们的墙上、桌子上、手表上、电脑上处处都有日历。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此平凡普通,以至於我们对它们已经熟视无睹了。

可是在远古时代,人们根本没有日历用来记日。他们该怎麼办呢?一个人要离家外出,他怎样知道自己离开家有多少天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想出了一个「结绳记日」的办法。当一个人要出远门时,就在自己腰间系一根绳子,过一天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到达目的地後,数数绳子上的结,就知道他走了多少天。往家返时,过一天就解一个结,等所有的结解完了,差不多人也就到家了。这种方法,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甚至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还在使用。

如果两个人约好在十天後再见面,他们就会在一个小木片或者小竹片上刻上十道刻痕,然後从中间劈开,各拿一半,每过一天,两个人都削去一道刻痕。当竹片上的十道刻痕削完了,他们再见面的日子也就到了,这就是「刻木相会」。

甲骨片中的历法

殷商时代的帝王和贵族常常要向占卜人询问:近期天气怎样?今年农业收成如何?发生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日食或月食,是吉兆还是凶兆?占卜人就会用青铜刀把这些问话刻在龟甲上,然後用烧红的青铜签烫龟甲的内面。灼热的青铜签会让龟甲裂出不同的纹路,占卜人就是根据这些纹路来回答问询者。这些刻在龟甲上的文字就成了我们汉字最古老的祖先:甲骨文。

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几块甲骨片上,整整齐齐地刻著六十干支表。这些甲骨片不像其他那样有灼痕,显然不是占卜用的,後人推测它们可能在殷商时期起著日历的作用,是专门用来记日的。干支记日法就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以六十为一周期。如果假设某一天为甲子日,那麼第二天就是乙丑日,第三天就是丙寅日,依此类推,循环往复。干支记日法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创造。关於殷代历法,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以干支记日、月亮的月相变化记月、太阳的周年运动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13个月,闰月加在一年的年尾称为十三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小月间隔,有连大月。

占星术

让我们从一个占星术的故事,以大致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占星家是如何占星的。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崔浩不仅是皇帝的御前顾问,而且是著名的占星家,经常以占星的方式参与国家大事的决断。有一次,太史令向皇帝报告,在匏瓜星官中的火星不知何时失去了踪迹,可能下到了某个国家,要给那个国家带去灾难。皇帝听了很害怕,立即询问大臣火星到哪里去了。

安徽阜阳出土的汉28宿圆盘

崔浩就根据火星失踪两天的干支:即「庚午」和「辛未」判断说,按照十二分野庚和午都是秦国的分野,所以火星肯定去了後秦(与北魏同时的一个小国家)。当时,朝中的大臣没人相信崔浩的话。结果,过了八十天後,火星果然在秦的分野井宿中出现,而且停在井宿不动。那一年,後秦国中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谣言四起,民心浮动。第二年,国王死了,他的两个儿子互相争斗,没有几年国家倾灭了。这次星占被时人称为神占,事实上,崔浩知道火星在运行中有顺行、逆行、还有留,只要略加推算,他就能够知道火星去了哪里;而且作为皇帝的御前顾问,他掌握了很多後秦社会政治方面的情况,因此他对後秦国家命运的判断并没有什麼神秘可言。

分野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出来的诸侯国多不胜数。这就为星占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天下如此之大,分封出的诸侯国又是如此之多,而天只有一个,如果天上发生某种天象,警告的应该是哪一国、哪一地区呢?古代中国人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地上的州、国瓜分天球,这样一来某一天区出现的天象,就对应到了某州、国的头上,这就是分野之说。

《晋书‧天文志》记载了一份兖 州、豫州、幽州、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十二州,郑、宋、燕、吴越、齐、卫、鲁、赵、魏、秦、周、楚十二古国瓜分十二次、十二辰和二十八宿的完整资料。对於二十八宿,由於二十八不是十二的整数倍,且二十八宿占据天空的范围有宽有窄,星占家们就把某些宿次分割开来,让同一宿分属不同的州和诸侯国。

从《晋书‧天文志》中记载的十二国分野的名称来看,作为占星术基础的分野之说可能定型於春秋战国时期,但是早在《周礼》中就有:「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的字句,这几乎涉及到了分野之说的所有要点。

岁星纪年法

岁星即木星,它的公转周期为11.86年。在古人看来,大约十二年之後,木星又会在同一天区出现。於是,人们把赤道带均匀地划分成十二等分,从冬至点开始自西向东依次叫做星纪、玄枵 、娵 訾 、降娄、大梁、实沈、鹑 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这种划分方法叫做「十二次」。当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时,记下木星在十二次中的位置就说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例如《国语》记载周武王打败殷纣王的年代就说:「武王伐纣,岁在鹑火」。这种纪年法叫做岁星纪年法。

十二辰十二次

黄赤交角

地球有公转也有自转,它的公转轨道面向外延伸和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圆叫做黄道;自转轨道面向外延伸和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圆叫做赤道。黄道面和赤道面并不重合,它们之间有一个24度左右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中国古代称为黄赤大距。

浑仪是中国古代测量日月五星位置的主要仪器,它测出的资料是天体的赤道座标;而我们都知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其他的月亮和五大行星也在黄道附近运行,所以古人在编算历法时,就要经常把赤道座标换算成黄道座标。而要做这样的换算,就不可避免地要用到黄赤交角的资料。汉代人一般认为黄赤交角约为 误差约1分左右。唐代徐昂测得 误差为37秒,达到了相当高的精确度。

《周髀算经》中记载了一个很简单的用八尺圭表测量黄赤大距的方法。冬至正午测得表的影长是一丈三尺,夏至影长是一尺五寸,又知道测量的地理纬度,利用最基本的天文知识和三角知识就可以求得黄赤大距。

岁差

岁差是由於太阳、月亮和行星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的吸引,使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一种叫做陀螺的小玩具,自转轴不断发生变化的地球就像一个倾斜旋转的大陀螺,它一面绕自转轴自转,同时自转轴也在天空中转圈圈,不过速度没有玩具陀螺那样快罢了。地球自转一周需要一天时间,而它的自转轴在空中转一圈却需要约两万六千年,这种缓慢的移动就是岁差。岁差在天文观测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黄道和赤道的交点:春分点和秋分点沿黄道向西移动;一是北天极在恒星背景中不断地变换位置。

岁差成因图

春分点西移

公元330年,东晋的虞喜把他观测得黄昏时某恒星过南中天的时刻,与古代记载进行比较时发现,春秋分点、冬夏至点都已经向西移动了,因此他得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认识:太阳在恒星背景中的某一位置运行一圈再回到原来的位置所用的时间,并不等於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时间间隔。於是,他提出了「天自为天,岁自为岁」的观点,这就是岁差的概念,同时他还给出了冬至点每经五十年沿赤道西移一度的资料,成为中国古代对测定岁差值日趋准确的开始。

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几块甲骨片上,整整齐齐地刻著六十干支表。这些甲骨片不像其他那样有灼痕,显然不是占卜用的,後人推测它们可能在殷商时期起著日历的作用,是专门用来记日的。干支记日法就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以六十为一周期。如果假设某一天为甲子日,那麼第二天就是乙丑日,第三天就是丙寅日,依此类推,循环往复。干支记日法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创造。关於殷代历法,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以干支记日、月亮的月相变化记月、太阳的周年运动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13个月,闰月加在一年的年尾称为十三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小月间隔,有连大月。

占星术

让我们从一个占星术的故事,以大致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占星家是如何占星的。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崔浩不仅是皇帝的御前顾问,而且是著名的占星家,经常以占星的方式参与国家大事的决断。有一次,太史令向皇帝报告,在匏瓜星官中的火星不知何时失去了踪迹,可能下到了某个国家,要给那个国家带去灾难。皇帝听了很害怕,立即询问大臣火星到哪里去了。

安徽阜阳出土的汉28宿圆盘

崔浩就根据火星失踪两天的干支:即「庚午」和「辛未」判断说,按照十二分野庚和午都是秦国的分野,所以火星肯定去了後秦(与北魏同时的一个小国家)。当时,朝中的大臣没人相信崔浩的话。结果,过了八十天後,火星果然在秦的分野井宿中出现,而且停在井宿不动。那一年,後秦国中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谣言四起,民心浮动。第二年,国王死了,他的两个儿子互相争斗,没有几年国家倾灭了。这次星占被时人称为神占,事实上,崔浩知道火星在运行中有顺行、逆行、还有留,只要略加推算,他就能够知道火星去了哪里;而且作为皇帝的御前顾问,他掌握了很多後秦社会政治方面的情况,因此他对後秦国家命运的判断并没有什麼神秘可言。

分野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出来的诸侯国多不胜数。这就为星占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天下如此之大,分封出的诸侯国又是如此之多,而天只有一个,如果天上发生某种天象,警告的应该是哪一国、哪一地区呢?古代中国人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地上的州、国瓜分天球,这样一来某一天区出现的天象,就对应到了某州、国的头上,这就是分野之说。

《晋书‧天文志》记载了一份兖 州、豫州、幽州、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十二州,郑、宋、燕、吴越、齐、卫、鲁、赵、魏、秦、周、楚十二古国瓜分十二次、十二辰和二十八宿的完整资料。对於二十八宿,由於二十八不是十二的整数倍,且二十八宿占据天空的范围有宽有窄,星占家们就把某些宿次分割开来,让同一宿分属不同的州和诸侯国。

从《晋书‧天文志》中记载的十二国分野的名称来看,作为占星术基础的分野之说可能定型於春秋战国时期,但是早在《周礼》中就有:「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的字句,这几乎涉及到了分野之说的所有要点。

岁星纪年法

岁星即木星,它的公转周期为11.86年。在古人看来,大约十二年之後,木星又会在同一天区出现。於是,人们把赤道带均匀地划分成十二等分,从冬至点开始自西向东依次叫做星纪、玄枵 、娵 訾 、降娄、大梁、实沈、鹑 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这种划分方法叫做「十二次」。当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时,记下木星在十二次中的位置就说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例如《国语》记载周武王打败殷纣王的年代就说:「武王伐纣,岁在鹑火」。这种纪年法叫做岁星纪年法。

十二辰十二次

黄赤交角

地球有公转也有自转,它的公转轨道面向外延伸和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圆叫做黄道;自转轨道面向外延伸和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圆叫做赤道。黄道面和赤道面并不重合,它们之间有一个24度左右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中国古代称为黄赤大距。

浑仪是中国古代测量日月五星位置的主要仪器,它测出的资料是天体的赤道座标;而我们都知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其他的月亮和五大行星也在黄道附近运行,所以古人在编算历法时,就要经常把赤道座标换算成黄道座标。而要做这样的换算,就不可避免地要用到黄赤交角的资料。汉代人一般认为黄赤交角约为 误差约1分左右。唐代徐昂测得 误差为37秒,达到了相当高的精确度。

《周髀算经》中记载了一个很简单的用八尺圭表测量黄赤大距的方法。冬至正午测得表的影长是一丈三尺,夏至影长是一尺五寸,又知道测量的地理纬度,利用最基本的天文知识和三角知识就可以求得黄赤大距。

岁差

岁差是由於太阳、月亮和行星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的吸引,使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一种叫做陀螺的小玩具,自转轴不断发生变化的地球就像一个倾斜旋转的大陀螺,它一面绕自转轴自转,同时自转轴也在天空中转圈圈,不过速度没有玩具陀螺那样快罢了。地球自转一周需要一天时间,而它的自转轴在空中转一圈却需要约两万六千年,这种缓慢的移动就是岁差。岁差在天文观测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黄道和赤道的交点:春分点和秋分点沿黄道向西移动;一是北天极在恒星背景中不断地变换位置。

岁差成因图

春分点西移

公元330年,东晋的虞喜把他观测得黄昏时某恒星过南中天的时刻,与古代记载进行比较时发现,春秋分点、冬夏至点都已经向西移动了,因此他得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认识:太阳在恒星背景中的某一位置运行一圈再回到原来的位置所用的时间,并不等於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时间间隔。於是,他提出了「天自为天,岁自为岁」的观点,这就是岁差的概念,同时他还给出了冬至点每经五十年沿赤道西移一度的资料,成为中国古代对测定岁差值日趋准确的开始。

年与现在一样,它用的是阴历,月习惯上用上旬,中旬,下旬。古时不用时,它用时辰,一个时辰就是现在两个小时,具体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干支。十干十二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23-1点)丑(1-3)寅(3-5)卯(5-7)辰(7-9)巳(9-11)午(11-13)未(13-15)申(15-17)酉(17-19)戌(19-21)亥(21-23)。
纪年法有四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月法:序数纪月法,地支纪月法,时节纪月法。
纪日法:序数,干支,月相,干支月相纪日法。
纪时法:天色,地支纪时法。

纯手打,太多了就只挑打重点给你了。这东西很复杂。希望有用。

年:年号+数字 每个皇帝都有一个年号(乾隆)从登基的第二年开始 元年、一年。。。十年等,古代没有连续计年的,要换算成公元计年。
月:采用农历(月历)计月,我们现在还在用,有闰月的情况出现
时:每天12个时辰,每个时辰2个小时,晚11点到凌晨1点为子时,依次为子丑寅卯。。。(天干计时)

古代是怎么算年份的?拜托各位大神~

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主要包括纪日法(包括一天之内的纪时法)、纪月法、纪年法以及节气、节日等。 1.1 纪日法 日是最早出现的计时单位。 干支的概念:天为干,地为支。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甲子: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组合的方法是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称为六十甲子。干支纪日法:大约产生于殷商时代。从春秋战国开始,干支纪日便成为历代史官纪日的传统方法。世界上迄今应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法:春秋时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起的干支纪日,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计二千六百多年,从未间断。天干纪日法:早在夏代可能已产生,即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字来纪日。后逐渐不用。 《黄帝内经》中多数只用天干纪日,如《素问�6�1藏气法时论》:“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句中四组天干都是指日而言。 某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即根据每月月相(月球明亮部分的各种不同形象)来纪日。例: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金�6�1窦汉卿《标幽赋》) 1.2 纪时法 一天之内的纪时法: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晚、暮、昏。太阳正中时称日中,将近日中时称隅中,太阳西斜称日昃,太阳落山称日入。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以上划分时段的方法,通用于周代。 汉太初以后,开始用十二地支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即小时辰之意)。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等分了。 《内经》中还有一些特定称谓,如:大晨,指天大明之时;早晡,指将近晡时的一段时间;下晡、晏晡,均为晡时之后,但下晡在前,晏晡在后;合阴,指夜半之后的一段时间;合夜,指鸡鸣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经》以外,后世医书一般都按十二地支纪时。[注意]“小时”(表中写“钟点”)的概念是到二十世纪初才慢慢通行起来的,因此古代医书里所说“隔二时服”,是指间隔两个时辰,即四小时。 1.3 纪月法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世常以春秋作为一年的代称。 开始时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素问�6�1八正神明论》:“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西周中期之后,四时之称就规范为春夏秋冬了。长夏:因为四时与五行相配缺少一位,故加上一个“长夏”以配土。 下面介绍古代对十二个月的几种特殊称谓。 (1) 名纪月 先秦时期每个月有特定的名称。后世医家仿之,如清�6�1汪昂《医方集解�6�1序》“康熙壬戌岁阳月”的“阳月”即指十月。 (2) 季纪月 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这种纪月法,常见于序跋。如明�6�1吴昆《医方考�6�1自序》“皇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孟冬月”的“孟冬月”即为十月。 (3) 月建纪月 月建纪月又称地支纪月,即用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纪月。月建的“建”指“斗建”,即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时辰,由子至亥,每月迁移一辰,故称月建。 三正:春秋战国时代有过三种不同的历法制度,即所谓夏历、殷历、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也就是正月的月建不同,所以叫做“三正”。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冬至后二月,相当于现今夏历正月)为正,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冬至后一月,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二月)为正,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冬至所在的月份,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一月)为正。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历法制度,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法制度也就不能统一,《黄帝内经》是三正兼用,甚至有用秦历(秦始皇时以建亥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的。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使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此后大约二千年间,j基本上都是用的夏正。所以辛亥革命后,对于旧用的历法称为“夏历”,俗称“阴历”、“旧历”,也称为“农历”。 (4) 律吕纪月 律吕是六律、六吕的合称,即十二律。律本来是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共有十二个名称,后来被借用为十二月的代称。六律用以指单月,六吕用以指双月。如《类经�6�1序》“岁次甲子黄钟之吉”的“黄钟”即指阴历十一月。 在中医古籍中,也有用别称异名纪月的。如宋�6�1杨士瀛《仁斋直指方�6�1自序》题作“景定甲子良月朔”,良月即指阴历十月。清�6�1张志聪《侣山堂类辩�6�1自序》题作“康熙岁次庚戌正阳月”,正阳月即指阴历四月。 1.4 纪年法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比较复杂,现择其要,依次介绍年号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 (1) 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约有八百多个。古医书有不少是用这种方法来纪年的,如宋�6�1刘昉《幼幼新书》李庚序题作“绍兴二十年九月几望”。绍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 (2)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6�1天文训》,但西汉时这种方式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清�6�1柯琴《伤寒论注�6�1自序》题作“时己酉初夏也”,据柯琴的生活年代,可查得“己酉”当为公元1729年。当然,更常见的是皇帝年号加上当年干支的合记方法,如明�6�1陈实功《外科正宗�6�1自序》题作“万历丁巳之秋七月既望”,金�6�1段成己《肘后备急方�6�1序》题作“至元丙子季秋”等,都是年号与干支并用。还有再加上年次的,如唐�6�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6�1序》题作“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元�6�1危亦林《世医得效方�6�1自序》题作“至元三年岁丁丑七月既望”等即是。两法并用纪年的长处是不易错乱。 (3) 星岁纪年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宋�6�1夏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6�1序》题作“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析木”就是用岁星纪年。金�6�1张从正《儒门事亲》“颐斋引曰”题作“岁在单阏阳月晦日”,“单阏”就是用太岁纪年。 (4) 生肖纪年 十二生肖之说起于东汉,汉前未见记载。生肖可以用来推算一个人的年龄、出生的年份,历史上也使用过生肖纪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儿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鼠儿年即甲子,为公元1324年)的记载。 1.5 节气 我国远古时代是通过观象授时来指导农业生产的。古人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二十四等分,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这二十四个不同的视位置,实际上就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包括立春、惊蛰等十二个“节”气,雨水、春分等十二个“中”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以此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古人首先发现的,是二分和二至。 1.6 节日 由于风俗习惯的关系,我国古代的节日很多,有许多一直流传到今天。 这些节日,不是一个时代,而是许多时代积累下来的,而且都是汉族地区的习俗。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很多,如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藏族的望果节、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等,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采,也值得了解和研究。 中医古籍中常用节日名称作为某日的代称,如宋�6�1严用和《严氏济生方�6�1自序》题作“宝祐癸丑上巳”,《本草纲目》王士贞序题作“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明�6�1陶华《伤寒琐言�6�1自序》题作“正统十年乙丑中元日”,清�6�1唐宗海《血证论�6�1自序》题作“光绪十年甲申重九后一日”等等,都是用节日名称纪日的例子 --------------------------------------- 完整点想帮你、是否采纳 看楼主了 祝你找到更好的答案

你说的就是外国通用的历法。也叫公历,现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统一用 这种历法。 中国自己的历法是农历。

历代王朝顺序及年代是怎么样的?
答: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十国:...

古人常说的“午时三刻”是指什么时候?古代时刻具体是怎么算得?
答: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古人常说的“午时三刻”是指什么时候?古代时刻具体是怎么算得?拜托各位大神 中国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代替。子时就...

会计记账中关于本月合计 本季合计 本年合计的规定拜托各位大神
答:原材料和库存商品账簿每月要有本月合计和本年合计这两栏结出合计数吗,谢谢 要有本月合计和本年累计数。 请点选我回答下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合计的英文 Total 传奇如何和英雄合计拜托各位大神 传奇英雄合击怎么...

1582的10月为什么少了10天?拜托各位大神
答: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格里历,这个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儒略历法是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目的是取代旧罗马历法。在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

有没有闰月,闰几月?是怎么算的啊?
答:如2000年是闰年,而1900年不是。 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384天。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

干支纪年怎么换算的?拜托各位了 3Q
答:于是1900年就是庚子年。 第二种方法: 1、确定天干:用年份除以10,可得到一个余数,该余数就是对应的天干。 2、确定地支:用年份除以12,可得到一个余数,该余数就是对应的地支。 例2:怎样确定今年(公元2006年)的干...

日柱和时柱,怎么算的?
答:再加月日总日数,六十除馀日干支。C=月日总日数(即该年元旦到生日的总日数)(A+B+C)÷60n = ab(两位数),b即为天干序号,ab÷12n=c,c即为地支序号。日数: 1-4月=120天(以0计,闰二月+1);5-8月=123...

中国历史上记入的,一有共多少位皇帝拜托各位了 3Q
答: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上古时代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夏 (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

...月,壬戌日,丁未时。请问我的五行怎样?拜托各位了 3Q
答:你很厉害呀,佩服佩服 出生公历:1997年7月19日14时0分(北京时间),星期六。 出生农历:一九九七年 六月 十五日 未时。 才才 日元 才 坤造 丁丁壬丁 (日空子、丑) 丑未戌未 藏干 癸辛己 乙己丁 辛丁戊 乙己丁 劫印官 伤官...

...到年底连本金有多少这道数学题怎么做啊拜托了各位 谢谢
答:一年计付两次 那麼您每半年可以领到的利息就变成 1 元 计算公式是 100 * 2 % / 2 = 1 元 当您向银行购买一年付息两次的企业债, 每半年的利息就是用这个公式算出来的 同理可以类推,如果是每个月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