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老龄化现状 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作者&投稿:皮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生育率持续下滑,导致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阶段滑动,严重的老龄化随之带来各类社会性难题。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阶段,从2017年我国人口比例分布情况来看,中国人口结构呈现中间宽、两头窄的特点,45-55岁年龄人口数量占比最大,将成为20年后老龄人口主力军。按固定人口出生率千分之十二预测,20年后中国的人口结构,比例分布呈现“头重脚轻”的特点,与当前日本人口结构相似。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养老产业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之长期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近几年来我国老龄人口人数持续增多,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达到约2.5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8%,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1.9%。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而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催生出老年经济,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需要得到满足,未来养老市场空间大。

二、老年人口抚养及养老政策分析
实行了近3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抚养比不断提升,2017年我国总抚养比达39.2%,老年抚养比达15.9%,预计2030年我国总抚养比将达到人口机会窗口线50%,老龄化问题亟待解决。老年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不断扩大,一方面对单位劳动人口赡养老人的压力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对社会养老金的支付也造成巨大压力。

养老产业发展了近5年,政策内容也在框架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渐走向多元化、精细化、落地化发展,热度与执行力度双递增。我国养老政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不断变化,现阶段为应对老龄化力图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国家层面养老相关的政策频发,覆盖养老服务、互联网+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智慧养老等方方面面。为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健全养老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基于“十三五”规划,于2017年2月28日发布《“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老龄事业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养老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的发展目标。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

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考虑到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到2040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

2007-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

据预测,2016年中国人口数量将达136976万人,2020年中国人口数量将为137702万人,2036年中国人口数量为139349万人。此预测没有考虑男女比例导致的出生率的变化,从而引起的老龄化的增加对人口增长起制约作用等。

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高龄老人数量从2010年至2050年持续增长。由于高龄高龄老人群体中失能率在50%以上,我国失能老人规模或从现阶段的625万人上升到2050年的1875万人,35年里增幅高达200%。

中国失能老年人口统计分析

从衡量老龄化社会负担指标——老年抚养比来看,从2000年至今,老年抚养比加快增长,至2020年将上升至16.9%。而加入少年儿童抚养比的总抚养比指标到2030年将超过50%。数字说明劳动力的比例的迅速下降将严重加重未来社会负担,而为了“孝敬”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高效、有效、专业的养老系统/产业是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沉重养老负担的唯一途径。

中国人口老年抚养比预测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1、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程度。增加的这部分老年人口,由于机体抵抗力的减弱和城市污染的增加,就会滋生疾病,从而增加城市的医疗消费。而老年人生病一般不敢轻易地自己购药治疗,而会主动求医治疗。由于在当期的医疗体制下,财政对医院的转移支付机制尚不完善,医患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医护人员往往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给病人开中高端的药物,以提升自身的收入。这就使得城市的医疗消费往往倾向于中高水平的医疗消费。老龄人口所得的病,很大一部分是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性质决定了治疗的长期性。而部分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购置昂贵的药物或医疗器械。因此,部分老人的当期收入可能未必足以购置,从而激发了预防性储蓄的动机,诱致当期老年人口跨期进行医疗消费。

2、会减少劳动力供给,降低劳动生产率。有效劳动力供给是确保经济发民的基本保障,人口红利是我国保持长期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口老龄化尤其是劳动人口的老龄化则会导致适龄劳动力比重下降,使我国丧失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是会制约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目前正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懂技术、有文化、掌握多重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支撑。而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必然伴随着大量劳动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的减弱,制约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深入,社会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的抚养比将越来越大,再加上对幼年子女的抚养,必将加重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内地劳动年龄人口总抚养比2010 年为34.2%,而2014 年则达到38.1%。

3、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快于城市老龄化,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大量外流,这就使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整体下滑,不利于现代先进农业机械、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障碍现代农业发展。同时,农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缓慢也必将全面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3、会影响税收政策和政府财政支出。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劳动力的减少,相应的就会减少纳税人的比例,而政府为了增加税收收入,只能提高税收,从而增加企业的负担。同时,政府为了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将大幅增加用于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服务的财政支出,从而减少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投入。
4、会减少社会储蓄。社会储蓄是经济建设投资的基本保障,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及老年人收入的减少,其更倾向于消费,从而导致社会储蓄的减少,并引起社会投资的减少,而影响经济发展。

手机中国产业信息网行业频道其他其他
2019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老龄化问题及带来的影响分析[图]
2019-10-29 13:56:19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增长迅速,其中老龄化问题最为明显的体现在一些西方的欧洲国家,且占比较大的大多为发达国家,例如日本、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目前,日本是全球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了27%,排名世界第一,而意大利23%、德国21%位居第二和第三名。
2019年全球老龄化国家排行榜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中国人口老龄化增速世界第一!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也突飞猛进,但人均占比少,同样也面临着人口龄化的难题,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道阻力。预计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国家,2050年,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30%。
2020-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205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分析
1、对经济有消极影响;
2、劳动力减少,赡养率高涨;
3、降低了国家提高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能力;
4、提供社会服务的人数不断减少;
由此可以看出当今社会现状,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各行业不乏有担忧甚至悲观之声。
面对这一变化,应该深思,假使自己身处老年阶段,又该如何,是否能享受如德国般优质服务及福利待遇。应当如何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返回顶部
简版触屏版电脑版
中国产业信息网 chyxx.com

中国老龄化正在扑面而来;前车之鉴!日韩的老龄化之路



2020年中国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2035年我国老年人将突破4亿,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意味着什么?_百度...
答:这意味着社会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也意味着鼓励生育将会成为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2035年我国老年人将突破4亿,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面临的状况,而国内老龄化状况也不容忽视。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测算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是什么?
答: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为我国从 2000 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至1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近3亿,到2050年,我国将有4亿老年人。也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而且按照现在我国老龄...

如何看待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答: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预期到2050年,老龄人口会达21亿。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1年9月,全国有149市已进入到深度老龄化,东北三省36地市全部进入深度老龄化1、现状: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

中国老龄化现状与趋势是怎么样的?
答:一、老年人口迎来总量高峰,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65岁以上老年人口出现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增长高峰是在2018年—2022年,主要是由于新中国的首个“婴儿潮”出生人口,在这个时段进入了老龄化时期;第二个增长高峰是在2027年—2038年,是“大饥荒”之后的“婴儿潮”出生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二、老龄人口...

中国老龄化现状与趋势是什么?
答:解决办法:第一,推动劳动节约型技术的应用。老龄化社会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冲击就是劳动力市场规模的不断缩小,因此鼓励劳动节约型技术的应用在经济发展政策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形成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在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推动形成更具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和更广泛的就业...

中国老年人现状
答:医疗水平的上升带来人均寿命的延长,加上出生率的下降,使得我国老龄人口比重快速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760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2.6%,按照联合国的标准(7%),我国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同时,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

我国的老龄化发展态势如何?
答:人口少子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目前,中国的老龄化在快速发展,预计2050年将达到4.5亿老年人口规模。“未富先老”给我国经济、财政、社会活力带来严峻挑战。在没有出现人口增长的情况下,未来年轻人失业,老年人延迟退休可能会变成常态。这是一种两难的境地。第一,延迟退休后,...

中国老龄化现状如何?
答:让他们分享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成果;二是可以编织一个社会安全网,让他们分享社会正义的阳光,有利于社会稳定;三是有利于全国异地打工1.7亿人的子女更加安心工作,增加劳动供给,促进经济发展;四是可将筹建“三老”服务协调机制作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一个“突破口”,条件成熟时逐渐覆盖到全体老年人。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答: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是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这一人口现状,正在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对人口老龄化给中国带来的危机与契机进行分析,依凭中国现状,找到适当的政策、措施,吸利趋蔽,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十四五”时期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比“十三五...

国内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
答:2、强调社区、居家养老 从传统文化、居住习惯及经济条件等多方面来看, 我国老年人普遍偏好居家养老,只有失能老人、高龄老人才是机构养老的重点对象。伴随着人口的急剧老龄化,机构养老只能解决3%的养老问题,剩下的则由居家养老(90%)和社区养老(7%)解决。3、智慧养老是大趋势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