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g Ben 名字的由来? thebigben是那个国家的

作者&投稿:蹉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Big Ben(大笨钟)是向全世界报告标准时间的大钟,它安放在伦敦泰晤士河畔议会大夏东北角的钟楼(the Clock Tower)的顶端,每隔15分钟报时一次。
说起Big Ben这个名称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Big Ben于1859年7月1日敲起第一响钟声。为给这个大钟起个名字,当时的英国议会专门召集一次会议。会上,议员们也感到十分疲倦。这时,人们看到Big Ben的临制者Sir Ben-jamin Hall(本杰明爵士)站起来发言。他身材高大,历来受大家的敬重。突然,有人大声喊道:“为什么不干脆叫Big Ben呢?”这一喊,引起了与会者的笑声,会议也随之结束。从此,Big Ben(Ben是Benjamin的昵称)就成为这个大钟的芳名。
汉语把Big Ben译为“大笨钟”也颇具趣味,因为Big Ben在1859年制成时,笨不可言,单内部传动机械就重达13.5吨。每周上弦两次,每次需由健壮汉子用脚连续猛蹬几个小时,确实是个“大笨钟”。译名中“大”取其形”big“,因为大钟四面各有直径为2.8米左右的圆盘,用312块乳白玻璃拼镶;“笨”则于Ben谐音,个中还有点淡淡的幽默,如此译来,真是妙不可言。
但该钟于1913年改为电动,与“笨”告别。1923年开始为英国广播公司(BBC)播送钟声。现在,世界各地收音机里听到的伦敦台钟声,便是这个Big Ben发出的

大钟造于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监督官本杰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钟)。1857年该钟出现裂痕,于1859年重新铸造。。

This great bell had to have a name. A meeting of Parliament was called to pick one. The talk about names went on and on. Then Benjamin Hall got up to speak. He was a big man that the others liked. By this time they were all tired. Someone shouted, "Why not call it Big Ben?"
Everybody laughed, and the meeting broke up. The name Big Ben came from then on.

Big Ben(大本钟)名字由来~

大本钟   大本钟
  网络释义
  大本钟:Big Ben|Big Bunn
  英国伦敦大本钟:Big Ben in London, England|and
  大本钟高95米.
  大本钟(Big Ben)英国伦敦著名古钟,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 (Clock Tower) 的大报时钟的昵称。建于1859年。安装在西敏寺桥北议会大厦东侧高95米的钟楼上。大钟由当年负责工务的专员本杰明爵士监制,故名“大本”。钟重14吨,钟盘直径7米,时针和分针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每走一小时,发出深沉而又铿锵的报时声。1923年起,通过广播,钟声远及世界各地。
  大本钟(Big Ben,坐标:51°30′02.2″N, 00°07′28.6″W),或称大笨钟,即威斯敏斯特宫(Palace of Westminster)钟塔,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 (Clock Tower) 的大报时钟的昵称。位于威斯敏斯特桥的南面桥头,与英国议会大厦相连,英国议会大厦的北角,钟楼高79米,钟楼四面的圆形钟盘,直径为6.7米,是伦敦的传统地标。坐地铁可以在威斯敏斯特桥站下车。作为伦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国的象征,大本钟巨大而华丽,重13.5吨,四个钟面的面积有两平方米左右。大本钟从1859年就为伦敦城报时,根据格林尼治时间每隔一小时敲响一次,至今将近一个半世纪,尽管这期间大本钟曾两度裂开而重铸。现在大本钟的钟声仍然清晰、动听。自从1859年投入使用后,英国政府每隔五年就要对大本钟实施维护,包括清洗钟体、替换大本钟的报时轮系和运转轮系等。 [编辑本段]概述  1859年,大钟由当时的英王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铸造时耗资2.7万英镑。“大本”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凡到伦敦观光的人,无不想到钟楼周围,站在议会桥上欣赏伦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1834年整个西敏被大火所毁,目前的这座97米高的钟楼是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建造的。大钟造于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监督官本杰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钟)。1857年该钟出现裂痕,于1859年重新铸造。。
  大本钟的确有些笨重.钟盘的直径为7米,有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大钟总重量为13.5吨.
  英国议会大厦原来并没有镶嵌大本钟,1834年,因有人在议会大厦炉子里大量焚烧政府文件而引起火灾,把大厦夷为平地.1840年议会大厦开始重建,大本钟1859年建于议会大厦主体的东北角,由当时的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耗资2.7万英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为大本钟,本是本杰明的昵称.
  根据格林尼治时间,大本钟每隔一个小时报时一次,报时声深沉浑厚,方圆数英里之外都能听到其钟声的回响.大本钟装有麦克风,与英国广播公司(BBC)相连,因此每当大钟报时,人们都能从BBC的广播中听到其铿锵有力的声音.
  这个钟铸造好以后,给它取什么名字的问题难倒了英国君臣,有一个大臣悄悄地说“就叫‘大本’算了。”——原来铸钟大臣姓“本”,后来大家都把这口钟叫“大本”了,也就是“大笨”了。
   大本钟 “大本钟”于2005年5月27日晚突然停走了1个多小时。技术人员现在还不明白这座有着147年历史的大钟为何“罢工”? 英国议会大厦一名工程师28日说,位于议会大厦东侧高95米的钟楼上的大本钟在当地时间27日晚10时07分出现了故障,其分针停止转动。接着,分针开始缓慢转动,在10时20分又停了一次。这一 停就是1个半小时,此后才恢复了正常。
  一些人猜测说,可能是炎热的天气造成了这一问题。28日伦敦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1.8摄氏度。气象部门说,这是自1953年以来英格兰地区5月份中最炎热的一天。但那名议会大厦工程师认为,这一说法缺乏依据。“我们得知有一点小故障,但接着它就再次开始运转,”他说。
  大本钟一向以其准时而闻名。二战中纳粹德国对伦敦的狂轰滥炸也未能将它摧毁。不过,毕竟是有着一百多岁的“高龄”,它也出过一些小问题。例如1962年元旦,一场大雪就让它的零点钟声比正常时间晚了10分钟。
  名称来源
  本·华莱士为什么叫做“大本钟”?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华莱士读中学十年级的那一年,大本钟是这样与华莱士“合二为一”的:“当时我们在做历史论文,而我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主题,老师凯洪提点我:‘为什么不研究一下大本钟呢?那是英国的一个塔。’”
  后来,华莱士在弗吉尼亚联合大学主修刑事司法专业,大一那年,他将“BIG BEN(大本钟)”文在了自己的右臂上,“我所有的文身都是自己画的,当时我没来得及画出大本钟的草图”,一年后,华莱士又用了两个半小时将大本钟的图案补上,在这个文身中,时钟指向了10点,“在英国有这样一种传说,大本钟走到10点的时候,将会有好事降临。”
  昨天,“大本钟”指向了10点,最好的“大本钟”在奥本山宫威风八面。我们看到的,是场上狂放不羁的“大本钟”,场下的他,质朴本色,风度翩翩。
  “大本钟”来自草根阶层。他在阿拉巴马的怀特霍尔小镇长大,妈妈桑迪将一切都奉献给了11个孩子,而抛弃他们的生父多斯在6年前去世。谁也没有想到,排名老十的华莱士如今成为了大家庭的支柱,华莱士感激母亲,也并不怀恨父亲,他的号码3号就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父母——妈妈的生日是9月8日,爸爸的生日是9月9日,华莱士的生日是9月10日——三连星,“大本钟”选择了3号。
  “大本钟”是个优雅绅士。他宽容豁达,成名之后,对于种族歧视的冒犯也能一笑置之;他童心未泯,30岁的他经常沉迷于PS2的世界,与比卢普斯在虚拟的橄榄球、篮球、拳击赛场上针锋相对;他才华横溢,他可以踏踏实实地将几个小时用在作画上,他设计文身图案,也设计珠宝首饰,活塞的队友们都说:“本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编辑本段]本·华莱士的爱称  位置:中锋
  生日:1974-09-10
  高度:2,06
  体重:108,9
  毕业学校:
  College - Virginia Union

伊丽莎白塔(英语:Elizabeth Tower,旧称大本钟,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Clock Tower)的大报时钟的昵称。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高95米,钟直径9英尺,重13.5吨。每15分钟响一次,敲响威斯敏斯特钟声。自从兴建地铁Jubilee线之后,大本钟受到影响,测量显示大本钟朝西北方向倾斜约半米。
伊丽莎白塔于1858年4月10日建成,是英国最大的钟。塔有320英尺高(约合97.5米),分针有14英尺长(约合4.27米),大本钟用人工发条,国会开会期间,钟面会发出光芒,每隔一小时报时一次。每年的夏季与冬天时间转换时会把钟停止,进行零件的修补、交换,钟的调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