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嫦娥一号要经过多次变轨才能到达月球?难道不可以直接发射到月球吗? 嫦娥一号为什么要多次转轨道运行,不直接沿直线到月球.

作者&投稿:步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1天后进入月球轨道,不能简单的用地月距离除以速度。卫星要经过四次在地球轨道上的变贵在能进入月球轨道,在月球轨道上进行三次变轨,才能进入最终的轨道。

不会返回了.如果在一年内圆满实现所有预定科学目标,“嫦娥一号”可能以撞月谢幕。而撞月时,“嫦娥一号”将近距离拍摄月球的高分辨率照片供地面分析。

“嫦娥一号”卫星探月,要飞行38万公里。它并不是直接奔向月球,而是先围绕地球转三圈,然后奔向月球。“嫦娥”奔向太空之旅的线路,就是南京大学的专家参与设计的。南大天文系的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它将先后通过三个轨道———调相轨道、地月转移轨道、环月轨道。

“嫦娥一号”在调相轨道上第三次到达近地点时,和第一次到达近月点时的两次点火变轨最为关键。前者可让卫星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后者则从地月转移轨道进入环月轨道。这两次变轨都是短暂和唯一的,无法重新来过。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前,“嫦娥一号”在最佳位置加速进入最佳轨道的时机只有半个小时,过了这半个小时,就很难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了,因此绝对不能错过。

在距离月球200公里圆形轨道上,“嫦娥一号”的探测视野能全面覆盖月球,并获取较高分辨率的图像。据介绍,目前国外立体的月球地图只有两三幅,且做得不完整。“嫦娥一号”将搭载一台CCD立体相机和一个激光高度计,两者结合绘制完整细致的立体月球地图。

变轨的目的时改变卫星运行轨道的离心度,很显然卫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地球在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每改变一次轨道,卫星的速度就会在地球的引力场中加速一些,所以多次改变轨道就可以节省燃料已达到更高的速度。你小时候玩过蹦床没有,运动会也有这个项目,运动员不是一次就能跳那么高的,跳上几次就可以达到很高了,他们是利用的同样的物理原理。

变轨虽然时间上要长一些,但是能节省很多燃料以节约开支

你可以做一个实验:用一根绳子把你的手机拴住,然后挥动绳子让手机做圆周运动,使劲转动1分钟后松手。

然后,把手机上的绳子解下来,回到起点用手直接扔出去,比较一下两次投射的结果哪个比较远?

嫦娥也是一个道理

可以啊,不过要浪费很多燃料,火箭要做的很大,不经济!

嫦娥一号卫星为什么要变轨,它不能直接飞往月球吗?~

嫦娥一号变轨是为了节约燃料,在中国目前运载火箭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带更多的探测仪器上去;
并不是所有的探月卫星都是要变轨的,比如日本的“女神”就是直接飞向月球的。
变轨可以节约燃料,提高有效载荷,但是速度慢,控制飞行技术复杂,但是飞往目的地的成功率高;
直飞的需要更多的燃料,但是便于控制飞行,但是如果计算不好偏离月球的可能性大。
我是看电视、上网,自己总结得出的结论,欢迎大家探讨。

简单点讲,就是因为宇宙中地球和月球不是静止的,都在自转以及公转(地球绕日公转,月球绕地公转)。 具体来讲,因为地球、月球都处于运动当中,嫦娥一号从发射到着陆需要克服来自地球、月球(暂不考虑太阳及其他星球)的阻力,在升空飞行、太空飞行、入月飞行三个阶段,嫦娥所受的阻力大小及方向都是不同的;嫦娥控制中心通过分析嫦娥传回的数据不断校正、调整嫦娥的飞行轨迹(及转轨)。虽然说,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因为地月的运动,嫦娥的飞行轨迹不可能是直线,只能是折线或弧线。 多讲一句,飞行器不管是进入月球大气(许多人认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分,也就没有大气;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月球表面有一层极为稀薄的气层,从月表一直延伸到14000公里的高空,厚度相当与月球半径的9倍,但分别不并不均匀)或是返回地球大气,都不能是垂直飞行;如果是垂直飞行的话,飞行器会承受不了所产生的高温高压而在空中解体;因此,飞行器一般以45°角进入大气。

我国“嫦娥一号”完成了几次成功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答:北京时间10月29日18时01分39秒,远望三号测量船消息,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变轨。10月29日第二次近地点变轨,卫星远地点高度由7万余公里提高到12万余公里,开创了我国最远航天测控的新纪录。进入绕地飞行48小时周期轨道。北京时间10月31日17时28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四次变轨,顺利进入地月转移...

“嫦娥一号”要进行变轨的原因
答:变轨对嫦娥一号来说就是要变更飞行轨道。如果你把卫星从地面直接发射到地月转移轨迹,则需要比长征三号甲大很多推力,发射成本将大大降低。这次发射首先将卫星送入环绕周期为16个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轨道,等待卫星绕围绕地球飞行,并通过变轨逐渐推力升高。嫦娥一号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多次变轨,最终加速地月转移...

飞船登上月球需要几次变轨?如何变轨?阿波罗号登月是如何过程的??_百度...
答: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经过了8次变轨。变轨都是通过发动机加速而改变轨道。从理论上讲一次变轨就可以实现,但为了充分利用燃料,同时也为了方便地面控制,把变轨逐步分解。1969年7月16日,载着3名航天员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史无前例地启程飞往月球,开始执行人类首次对月球的冒险探测行动。经过长途跋涉,...

嫦娥一号会回来吗?
答:“嫦娥一号”还是一个普查型的探测任务卫星,200公里的轨道可以满足任务要求。其任务是环月探测,因此不再返回地球。卫星飞行中有多次加速和减速过程,所以不同阶段卫星的飞行速度不一样,地月转移轨道入口的速度为10.9km/s左右。要避免撞到月球 据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泽洲介绍,卫星在进入...

为什么嫦娥一号奔月先要绕地球转好几圈才飞向月球,而不是直接就奔月了...
答:在24小时轨道上运行3圈后,卫星上的主发动机第三次点火,实施第二次近地点变轨,嫦娥一号卫星进入48小时轨道。这一时刻大约发生在10月29日。这几次变轨都是通过卫星上的发动机使卫星加速。从理论上讲一次变轨就可以实现,但为了充分利用燃料,同时也为了方便地面控制,科学家把变轨逐步分解。关节点四:...

...嫦娥一号”,嫦娥一号发射后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月面h=_百度...
答:月球表面有: g= GM R 2 ①A、嫦娥一号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 G mM (R+h ) 2 =m(R+h) 4 π 2 T 2 代入①可得: T=2π (R+h ) 3 g R 2 ,故A错误;B、由①得月球质量 M= g R 2 G ,所...

嫦娥一号的知识
答:嫦娥一号“嫦娥一号”卫星在发射升空后要先围绕地球用5天的时间转5圈,第一个阶段是绕3圈,每圈16小时,第二阶段是用24小时绕一圈,第3个阶段是用48小时绕一圈。 火箭把卫星送入轨道后,地面注入指令,卫星主发动机点火实施变轨,将近地点抬高到约600公里,让卫星经过测控站上方时速度相对减少,便于后续控制。第二、...

常娥一号为什么不直接飞向月球,而要经过多次变轨。
答:“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地球同步椭圆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公里,最远为7万公里,探月卫星将用26小时环绕此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入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 公里,最远为12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此后,探测卫星不断加速,开始“奔向”月球,大概经过83小时的...

...嫦娥1号”飞船发射后先绕地球运转,经多次变轨后进入月球轨道成为...
答:(1)根据圆周运动的公式,则有: F N =m R 1 ( 2π T ) 2 (2)月球对飞船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使其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 G Mm R 21 =m R 1 ( 2π T ) 2 ,所以月球的质量为: M= 4 π ...

嫦娥一号撞月前,要经多次变轨,它在变轨时发动机会朝一定方向喷气,通过...
答:力能改变物体的方向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