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的历史文化

作者&投稿:英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扬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历代政治家、文学家、画家、艺术家云集,在扬州留下了无数典籍诗文、书画、音乐歌舞,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故事。故游览瘦西湖,在欣赏美景秀色时,也可以说在读一本内容丰富的史书,充实人们的知识,使人们得到心灵的升华。
瘦西湖园林既有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奇趣。瘦西湖的景点经多年修建,变得格外妩媚多姿。尤其待到江南的春色降临,烟花三月下扬州,漫步与瘦西湖畔,但见几步一柳,好似绿雾般的柔媚动人,加之山茶、石榴、杜鹃、碧桃等妩媚的花树陪伴,更觉舒卷飘逸,窈窕多姿,万般的诗情画意尽现其中。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
瘦西湖风景区是蜀冈-瘦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
清代钱塘诗人汪沆将扬州西湖与杭州西湖作了对比,写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且为人们所首肯,至今名播中外。
瘦西湖扬州月
张峪铭
“二十四桥明月夜,波心荡,冷月无声。”到扬州去看瘦西湖,是源于姜夔词中的这一句。
“二十四”桥,让人有到实地数数的想法,至于“波心荡,冷月无声”,我知道要有独特的心境与之契合,没有过多的企求。但与朋友入驻一旅店,酒后的黄昏,在楼宇间,看到扬州的月亮露出的硕大面庞时,确实惊了一下,从没见过这样大而扁的月亮。
上网一搜,方知佳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无赖月色,皎皎在天,自古就让人叹服。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羞愧,对瘦西湖于是有了更加强烈的期盼,犹如与佳人相约。
西湖有西施之美,可瘦西湖之美,美在一个“瘦”字上,让人想起骨感美女,衣袂飘飘,风姿绰约,少一分丰腴之态,多一分灵动之俏;少一分高挑性感,多一分娇小妩媚。走在柳如烟的长堤上,看到并不宽阔的河面上,画舫如织,就感受到了瘦西湖如“小家碧玉”,但我并不认同朱自清所说的——“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反而认为这是扬州人的包容与智慧,如“小金山”、“白塔”,就借镇江金山、北海白塔之名,不过用一“小”字,就让自己“晓”谕天下了。真是“借得胜景为我用,何愁天下不闻名”。

~

杭州西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是怎样的?
答:西湖的文化底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学艺术: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之源。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他在任内大力治理西湖,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宋代诗人苏东坡曾在杭州任职,留下了许多描绘西湖美景的诗篇。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以西湖为背景,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西湖历史文化概况
答:西湖历史简介:西湖自古以来便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苏小小》。白蛇传中的“断桥相会”、“白娘子被压雷峰塔”等情节与西湖十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传说中梁祝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西湖边的万松书院。另外,杭州还流传岳飞、济公、乾隆下江南、...

杭州西湖的历史背景
答:元代后期,继南宋“西湖十景”,又有“钱塘十景”,游览范围比宋代有所扩大。 元世祖至元期间,曾一度疏浚西湖,作放生池,部分湖面又逐渐葑积成桑田。 但到了元朝后期,西湖疏于治理,富豪贵族沿湖围田,使西湖日渐荒芜,湖面大部分被淤为茭田荷荡。 直到明代宣德、正统年间(1426年~1449年),杭州开始恢复繁荣,地方官也...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人文历史
答: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西湖葑滩严重。440余亩湖面被占为田荡(合约0.29平方千米)3120余亩湖面淤塞成浅沙滩(合约2.08平方千米)。民国元年(1912年),浙江军政府政事部主持拆除钱塘门至涌金门城墙和旗营城垣,辟新市场,沿湖筑湖滨路,离湖20米处设栏,内杂莳花木,称湖滨公园。民国十七年...

西湖的历史文化价值
答:历史文化价值:西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历史上,西湖曾经是吴越国的都城,也是南宋时期的都城。在这个过程中,西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历史遗迹,如雷峰塔、岳王庙、苏堤、白堤等。文学艺术价值:西湖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源头之一,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众多...

西湖简介和历史背景
答:西湖景区历史介绍:西湖自古以来便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苏小小》。白蛇传中的“断桥相会”、“白娘子被压雷峰塔”等情节与西湖十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传说中梁祝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西湖边的万松书院。另外,杭州还流传岳飞、济公、乾隆下...

西湖历史简介
答:西湖历史简介:历史上对西湖影响最大的,是杭州发展史上极其显赫的吴越国和南宋时期。西湖的全面开发和基本定型正是在此两朝。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907—960年)以杭州为都城,在西湖周围兴建大量寺庙、宝塔;建造了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在南宋时,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杭州西湖的历史背景?
答:在秦朝时期,杭州西湖被纳入了秦国的版图,并且开始修建水利工程和道路。汉朝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杭州西湖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和富商贵族前来游览。在唐朝时期,杭州西湖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被称为“人间天堂”。到了宋代,杭州西湖的景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

杭州西湖有多少年的历史
答: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西湖还是钱塘江的一部分,由于泥沙淤积,在西湖南北两山——吴山和宝石山山麓逐渐形成沙嘴,此后两沙嘴逐渐靠拢,最终毗连在一起成为沙洲,在沙洲西侧形成了一个内湖,即为西湖,此时大约为秦汉时期。张岱《西湖梦寻》记载:“秦始皇东游入海,缆舟于此石上。”此处所言大石佛寺,即...

西湖的历史有哪些(简写)
答:1.西湖文化名字由来:杭州西湖的名称,最早据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记载:“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处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 一般认为,武林山即今灵隐、天竺一带群山的总称,而发源于这一带的南涧,北涧等山涧汇合为金沙涧,东流注入西湖,是西湖最大的天然水源。因此“武林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