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安徽) 初一期中考试卷上(7门全要,带答案)

作者&投稿:钱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出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并工整地写在横线上。(每空一分,有错不得分)(5分)
(1)此去泉台招旧部, 。(陈毅《梅岭三章》)
(2)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 ,屈 指 行 程 二 万。(毛泽东《清平乐 六盘山》)
(4) ,江 入 大 荒 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5)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2.根据下面语境或提示,用诗文原句填写。(每空一分,有错不得分)(8分)
(1)《使至塞上》中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分析形势时指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在这样的形势下他向刘禅提出了 、 和“亲贤臣,远小人”三条建议。
(3)《游山西村》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
(4)我们读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到了"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请在下面写出两个含有"月"的诗句。① ②
3.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按要求答题。(4分)
据《成都商报》2004年6月2日报道,家住双桥子的王某昨天突然接到正在念初三的儿子的班主任电话,说儿子根本没有去上课。放下电话,王某心急如焚,赶快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在外面的妻子,夫妻俩便开始了艰难而心焦的寻找。他们一家网吧一家网吧地问,最后终于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正在打游戏的儿子。面对这种情况,母亲只能泪流满面,恨儿子不争气。原来,16岁的儿子本来学习成绩挺优秀的,但今年初迷上电脑游戏后,成绩便急剧下滑。昨天是儿童节,母亲给了儿子50元钱,让他放学后带表弟去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没想到儿子竟然逃课--上网去了。
现在,他的妈妈和同学都希望他能克服迷恋电脑游戏这一不足。那么该怎样劝说才能产生效果呢?请根据下面的要求或提示,从妈妈和同学的角度分别写几句劝导的话。(回答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并让这位同学易于接受)
(1)妈妈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心里非常着急,准备好好劝劝他。妈妈说:
(2分)
(2)假如你是一位曾经迷恋电脑游戏而影响学习,后来又改正的同学,你会对他说:
(2分)
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半年多来,同学们在课外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收获不小,体会很多,你一定愿意将你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吧。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部文学名著推荐给你的同学,并简要谈谈你推荐的理由。(3分)
推荐的名著:《 》
推荐的理由: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10题。(16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每题一分,有错不得分)(2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2)不足 为 外 人 道 也 古义 今义
6、本文以 为线索。(1分)
7、请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四条。(4分)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描写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是:
(2分)
10、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这个当时的理想社会?(3分)
。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14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1、在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12、“似乎听到歌吹了”、“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中三个加着重号的词的意思是什么? (2分)
13、“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然而又自失起来”、“果然是渔火”、“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这几句话分别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的什么心理?
(4分)
14、文段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晚景,其描写角度分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20题。(20分)
一顿午餐
我收到了婶婶的信:"亲爱的孩子,我将于下周四抵达你那里,如果到时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你的婶婶:诺拉。"自从我母亲得病以来,婶婶诺拉一直照料我的生活。
当时我在大学里每月只靠父亲给的5英镑维持生活,接到婶婶得来信时,我只剩下20先令了。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
我知道一个比较好的餐馆,那里一顿午餐每位只需3个先令,那样的话,我还可以有14先令维持到月末。
当我带她到那家小餐馆门前时,她指着街对面的"亲属大厦"说:"我们为什么不去那儿?那儿也许更好一些。"
"噢,的确挺好--如果你喜欢的话。"我说。我不能说:"亲爱的婶婶,我实在没足够的钱请你去’亲属大厦’用餐,那儿的价格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侍者递上一份菜单。"噢,"婶婶说,"我们可以要一盘这个。"这是一道法式鸡块,是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7先令。我为自己点了一道1先令的小菜,因为我希望能留下点儿钱维持生活。现在大约用去了8先令,不!--应当是9先令,因为我还将付给侍者1先令的小费。
"这位女士还需要点儿什么吗?"侍者说,"我们有上好的鱼子酱。"
"鱼子酱!"诺拉婶婶忍不住喊道,"太妙了,我能要一碟鱼子酱吗?"
我不能对她说:"不,您不能,因为那会让我只剩下5先令维持到这个月末的。"我没出声,所以她要了一大碟鱼子酱--外加一杯葡萄酒。现在我只剩下5先令了。4先令可以买足够的的面包和干酪,熬过这个礼拜。但是她吃完了鸡块,又看见侍者手里拿着几块奶油蛋糕。
"噢!"她说,"这些蛋糕看上去可爱极了,我只要一小块!"
于是,我仅剩下3个先令了,然而侍者又报上了一些水果--她肯定还会要一些。最后,经过如此丰盛的午餐,我们是一定得要两杯咖啡的,那么我将一无所有,甚至连付给侍者的小费也没有了!
侍者递上清单:20先令。我把仅有的20先令放在盘子里,没有小费付给侍者。
诺拉婶婶看看盘子里的钱,又看看我。"这是你所有的钱了吧?"她问。
"是的,婶婶。"
"你将你所有的生活费都花在这顿午餐上是吗?你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
"不,婶婶。"
"那么,这么多的语言中哪个单词最难讲?"
"我不知道,婶婶。"
"’不’。当你长成了一个大人,有时候你不得不对别人说’不’,甚至对一个女士。我早看出来你没有足够的钱来应付这顿午餐,但是我还是想给你上这生动的一课--所以我点了最贵的一道菜,并且偷偷地看了你的眼色--可怜的孩子!"她付了账,并且将5英镑作为礼物送给了我。
"噢,上帝!",她说,"这顿午餐几乎饱煞了你可怜的婶婶!我平时的午餐仅仅是一小辈牛奶而已。"
15.文中说"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拒绝她的要求""我不能说""我不能对她说",这里三次强调"我不能",其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3分)
答:
16.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说说原文为什么用A句而不用B句。(3分)
A.如果到时候你能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
B.到时你可要邀请我共进午餐,我将不胜感激。

17.诺拉婶婶说"我""太善良了--但这实在很愚蠢"。"我"的"善良"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诺拉婶婶又说"我"的这种"善良""实在很愚蠢"?请简要概括回答。(4分)
答:
18.你同意诺拉婶婶说"我""实在很愚蠢"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19.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诺拉婶婶点了菜单上最贵的一道菜时,偷偷地看了"我"的眼色,"我"的眼色一定表露出了当时心理活动的状态。试设想一下"我"当时想了些什么,请用40字左右将它描绘出来。(3分)

20.诺拉婶婶借与"我"共进午餐一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除了这个道理外,读了这篇文章,你还会有哪些体会(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写作特色上的,还可是其它方面的)?尝试着写出一点。(4分)
答: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 请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沟通、鼓励、合作……),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 ③文章应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地名。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2) 有一个小男孩不小心踩了邻居新铺的水泥路面,将平整光滑的水泥地印上了几个清晰的脚印。小男孩十分害怕邻居伯伯知道,赶紧回家把鞋子冲洗干净。但他心里一直不安,终于决定告诉邻居伯伯。邻居伯伯看了现场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孩子,很高兴你告诉我这件事,现在我还能修补它。假如你不马上告诉我,等水泥干掉以后,脚印就无法修补了。"
生活中类似的情况还很多。请认真阅读上面这段文字,以"修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可以用这则材料,也可以不用这则材料;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也可以写别人。总之,要围绕"修补"这一话题作文。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地名。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04.11)
命题人:张 俊 时间:150分钟 总分:130分
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zho xǔ juàn niàng
_______祸 自_______ 家______ 酝______
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在相应的方格中改正。(3分)
潜移墨化 花枝招展 美不胜收 暮然回首 赏心悦目 毛塞顿开

错别字
改 正
3、根据提示,默写原文。(7分)
(1)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纱》)
(2)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心《成功的花》)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反映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则徐《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7)一切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4、选出下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游记散文,写了作者春游的所见和感受,情景交融,形象而生动。
B、《社戏》一文主要写“我”少年时代在农村看戏的愉快生活,展现了农村淳朴的风俗人情,特别是农家子弟诚挚的情谊,美好的心灵,活泼的天性,洋溢着对那一片“乐土”的眷恋和怀念。
C、《幼时记趣》生动描述了童年时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反映了儿童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D、《本命年的回想》全文起笔处,以诗的语言尽数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华夏文明之风扑面而来,下面被衬托的春节也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5、选出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他说的那一番话实在是感人肺腑。
B、小明整天沉湎干网络游戏中,真是不可救药。
C、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真是骇人听闻。
D、虽然天各一方,可是情感相通,倒又近在咫尺。
6、选出下列各项中用词得体的一项( )(2分)
A、小明对奶奶说:“奶奶,我这次英语测验成绩在班上荣登榜首!”
   B、王琳正在为解一道数学难题苦思冥想,同桌要向她请教一个问题,她说:“我没空,不要烦我!”
C、周风在街上向一位年龄较大的警察问路:“老大爷,请问去第一百货公司怎么走?”
D、赵晶晶在商店里买钢笔,挑了一支不喜欢,她对营业员说:“阿姨,请再把那支紫色笔杆的拿给我看一下,好吗?
7、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学校里出现了从没有过的空前的学雷锋热潮。
B、这部小说我已经看过好几遍了。
C、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D、他的家乡是苏南人:
8、仿照例句造句:(3分)
例:我拥有翅膀,飞向那弯弯的月亮,把月亮当作会摇的床。
我拥有翅膀, , 。
二、 阅读理解。(39分)
(一)社戏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____下船,双喜____前篙,阿发____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____开船,在桥石上一____,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________,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________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__在含着豆麦________之香的夜气里。
1、在第一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动词。(2分)
2、第二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应如何理解? ( )(2分)
A、表现夜晚山景的朦胧景色。
B、突出连山的形状特征。
C、写出行船速度及“我”看戏的急切心情。
D、表现出“我”在夜晚的微微胆怯。
3、在第三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4、“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一句表现了什么?与上段的哪一句相对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物,歌颂了农民的辛勤劳作。
B、描写了秀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写美的景色来陪衬船行得快,表现了农家子弟划船技术的高超。
D、写航船的速度以及“我”在看社戏前急切的心情,表现了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4.第三段中加点词“他”指什么?( )(2分)
A、赵庄 B、渔火 C、笛声 D、孩子中的一个
5.用简洁的语言为上文拟一个小标题,要求能包含时间、地点、事件三个要素,字数不超过8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①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着。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的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活力。
②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亲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1、第2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图?(2分)

2、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调动各种感官将春天写得具体可感,试各举一例。(3分)
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嗅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试写出三种,并在文中各找出一例。(3分)
①修辞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修辞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③修辞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从内容上看,第②段文字与第①段哪句话相照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上文和自己的观察,写一个有关“秋”的小片段,字数不超过5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走进天堂的门票
①我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兄弟俩长相酷似,性格各异,哥哥忠诚敦厚,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词,弟弟口若悬河。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贫困交加的父亲默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良才”。
②愁眉不展的老爸默思了两个通宵,终于眨巴着眼睛向大儿子开口了:“让给弟弟去读书吧,他天生是个读书的料!”
③哥哥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弟弟手中,并在弟弟身旁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不是走进天堂的门票,别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它的上面。”
④弟弟不解,问:“那你说这是什么?”
⑤哥哥答:“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
⑥弟弟摇着头,笑哥哥尽说傻话。
⑦开学了,弟弟背着行囊走进了大都市的高等学府。哥哥则让老弱多病的老爸从镇办水泥厂回家养病,自己顶上,站到碎石机旁,拿起了沉重的钢针……
⑧碎石机上,有斑斑血迹。这台机子上曾有多名工人轧断了手指,哥哥打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个美丽的梦。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机身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提高了碎石质量,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厂长把他调进了烧成车间。烧成车间灰雾弥天,不少人得了矽肺病,他同几个技术骨干一起,殚精竭虑,苦心钻研,改善了车间的环保设施,厂长把他调进了科研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他博览群书,多次到名厂求经问道,反复实验,提炼新的化学元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验,使水泥质量大大提高,为厂里打出了新的品牌产品,水泥畅销华南几省,再之后,他便成为全市建材工业界的名人…
⑨弟弟进入大学后,第一年还像读书的样子,也写过几封信问老爸的病;第二年,认识了一个大款的女儿,就双双堕入爱河。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包,整整两年他没向家中要过一分钱,却通身脱土变洋,“帅呆”“酷毙了”。进入大四后,那女孩跟他“拜拜”了,他整个儿陷入了“青春苦闷期”,泡吧上网,无心读书,考试靠作弊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他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家乡所在市求职,他还有那么一点羞耻感,不愿在落魄的时候回家见父母。经市人才中心介绍,他到一家响当当的建材制品公司应聘,好不容易闯过了三关,最后是在公司老总的办公室里答辩。轮到他答辩时,老总迟迟不露面。最后秘书来了,告诉他已被录用。不过,必须先到烧成车间当工人。
⑩他感到委屈,要求一定要见老总。秘书递给他一张纸,他展开一看,上书八个大字:“欲上天堂,先下地狱。”他一抬头,猛见哥哥走了进来,端坐在老总的椅子上,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
①段中“天公无眼识良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情绪。(2分)
2、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⑧段的内容,从中能看出哥哥具有怎样的精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弟弟“猛见哥哥走进来……脸顿时烧灼得发痛”他当时的内心活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把哥哥与弟弟对比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分)
5、“欲上天堂,先下地狱”的含义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1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文中加线的字:(2分)
   ①略( ) ②襄( ) ③良( ) ④肃(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写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对应的句子:(2分)

4、下列加线的“三”字中,意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巴东三峡巫峡长 B、猿鸣三声泪沾裳
C、船头坐三人 D、为字共三十有四
   5、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的叙述,可联想到李白写过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划线的句子朗读节奏应为“自非/亭午/夜分”。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现了春冬三峡山水的美丽。
C、本文结尾引用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正面表现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
D、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一带的风土人情。

四、作文(55分 含书写5分)
题目:渴望
提示:横线上可填“长大”、“成长”、“理解”、“独立”、“信任”、“幸福”……请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认识。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字数500字以上。

五、附加题(10分)
诗词填空:
1、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 。
2、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 。
3、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 。
4、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 。
5、人归山郭暗,_________________ 。
6、过尽千帆皆不是, ______。
7、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______。
8、人家不必论贫富, ______。
9、要看银山拍天浪, ______。
1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______。

http://www.5156edu.com/965.html
应该可以帮上忙...

什么试卷?
说明白点啊!~

自己去学呀

什么烂东西

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卷(上册)
1,在下列远古人类中,还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
A,水稻,小麦 B,水稻,粟 C,水稻,玉米 D,粟
3,我国原始居民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是: ( )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人 C,大汶口人 D,半坡人
4,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大方鼎 C,铜车马 D,盂鼎
5,"国人暴动"发生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6,"春秋五霸"中,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7,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什么时期:( )
A,形成 B,发展 C,鼎盛 D,瓦解
8,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是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9,战国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主张的是: ( )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10,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统一开始于:(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0年
11,"焚书坑儒"这一严重破坏文化的事件发生于: ( )
A,战国 B,春秋 C,秦朝 D,西汉
12,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 )
①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吸取秦亡教训 ③重视发展农业 ④王国势力强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把田租定为三十税一的皇帝是: (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4,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5,发明于汉武帝时期的播种工具是:( )
A,犁壁 B,水排 C,耧车 D,耕犁
16,下面发生在两汉时期的几个历史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
A,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得河套地区 D,东汉时期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17,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交往的历史开始于:( )
A,甘英到达波斯湾 B,罗马人身着中国锦衣绣服
C,中国丝织品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D,公元166年,大秦首次派使臣来到东汉
18,最早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是在我国的:( )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9,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20,下列人物中两汉时期唯物主义思想家最杰出的代表是:( )
A,范缜 B,王充 C,董仲舒 D,张衡
21,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 )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22,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
23,下列四个成语中,不出自淝水之战的是:( )
A,投鞭断流 B,草木皆兵 C,风声鹤唳 D,破釜沉舟
24,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谢石,谢玄带兵迎击秦军 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25,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26,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国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7,下列著名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28,我国古代杰出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这比欧洲要早:( )
A,500年 B,800年 C,近1000年 D,1100年
29,下列著作中,属于郦道元的著作是:( )
A,《论衡》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30,建安诗人的时代是:( )
A,两汉之交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考古发掘表明,我国原始社会中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 人,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人.
2,元谋人距今年代为 ,北京人距今年代为 ,山顶洞人距今年代为 .
3,西周为巩固奴隶主政权实行了 制,建立众多的诸侯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 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战国时期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是秦国蜀郡太守 .
5,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写的不朽的抒情长诗名为《 》.
6,西汉文景两朝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注意法纪,社会比较安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 " ".
7,汉武帝时,派 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置使 地区正式归汉朝中央政权统治.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 ,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8,汉朝和西域沟通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 ,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9,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是 .
10,右为《三国鼎立形势图》:图中①是 国,建立于 年,④是 (填都城).
11,北朝农学家 著的《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12,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被称为"书圣"的是 .
13,按朝代顺序排列下列王朝:
西汉 西周 商 夏 战国 春秋 东汉 秦
奴隶社会: , , ,
封建社会: , , ,
三,连线题:(共8分)
春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孙子
战国 "民为贵,君为轻" 董仲舒
西汉 "温故而知新" 孟子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孔子

四,列举题:(共12分)
1,列举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者和亡国者.(6分)

2,列举汉武帝促进和巩固了大一统局面的措施.(6分)

五,材料题:(共4分)
材料:"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这是谁的话

2,作者写过什么书 内容如何

六,简答题:(共14分)
1,你认为秦始皇采取的哪些政策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8分)

2,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我刚考完语文,作文题是新学期的人或事

初一期中考试试题
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考古发掘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 和___的国家。22.___后期制造的 ___,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23.商朝的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叫做" ___";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叫做"___ "。24.我国封建...

初三化学上学期的中期考试试卷及答案
答: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考试说明:1.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2.考试一律用蓝黑墨水钢笔或签字笔答题;3.命题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答...

201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答:我要的是安徽省贵池市观前中学的,2014-2015年的。是150分的{书写分5分}。听说是和贵池一所中学得考试卷一样,谁有啊?如果有,请回答,谢谢。要快。20号就有考。... 我要的是安徽省贵池市观前中学的,2014-2015年的。是150分的{书写分5分}。听说是和贵池一所中学得考试卷一样,谁有啊?如果有,请回答,...

初一上学期期中政治复习题
答:初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你认为以下列行为中哪些做法与“关爱生命”相违背①周末到森林中打猎 ②到餐馆吃野生动物 ③放生从农民手中买来的蛇 ④保护珍稀动植物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2.同学们在讨论大学生马加爵的案例(他将同宿舍的四名同学杀害,自己也被处于死刑...

初一上册人教版语文期中考试的试卷及答案
答: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一、 语言积累及运用(24分) (一)选择题(10分) 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啜泣(chuò) 玷污(zhān) 贪婪(lán) 丰硕(shuò) B.眩目(xuán) 鹤唳( lì) 济南(jì) 风韵(yùn) C.迸溅(bèng) 黄晕(yùn) 朗润(rùn) 奢望(shē) D.竦峙(sǒng) 贮...

初一上册英语期中考卷
答: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七年级英语试题(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Ⅰ.听力部分:(20分)A)、听句子选择正确的图画,将图画的序号填在横线上。5分(每句念两遍)C A B C D E 1.___ 2.___ 3.___ 4.___ 5.___B)、第一节听下面五段对话选择最佳答案。( )6. What pets does Kangkang like? A. Birds ...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答:附答案).doc|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docx|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附详细答案).docx|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doc|2019年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doc ...

初中一年级上册地理考题
答: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一地理 题号 一二 总分得分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计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写在第Ⅱ卷的答题卡上。只交第Ⅱ卷。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答案填在答题卡内,每小题 2 分,共 50分。期待你...

有没有初一上册期中试题?以前的也可以,练练手额`
答:一,语文积累(20分) 1,阅读赵丽宏在《致文学》中与文学对话的节录,回..推荐程度:授权方式:免费软件软件大小:未知下载:1 2007-10-24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文言文(20分): (一)默写(6分) 1. ,只照逃亡屋. 2.些小吾曹州县吏, . 3. , ....

初一上学期期中测试
答:05~06学年度(上)七年级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班,姓名 ,座号 ,成绩 。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7│= . 2、 的倒数是 . 3、0.519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值数为 . 4、计算:(-1)2006 = . 5、(-7.5)+6.9 = . 6、-5的相反数是 . 7、用科学计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