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基本特征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作者&投稿:葛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而是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后不可避免的特定历史阶段。这样的阶段具有特殊性,不具有普遍性。 从中国情况来看,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中国是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它在各个方面,不可避免地严重遗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痕迹。其中最突出的是:社会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民主法制不健全;文化教育科技也很落后(文盲占人口的80%)。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还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现代化。这个初级阶段,就是我国从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具体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形态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指明了我国的社会性质,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的过渡时期,而是社会主义社会。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建设和改革,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的方向,大方向不能错。任何退回去搞“全盘西化”、“补资本主义的课”的思想和行动,都是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与我们的社会性质是不相容的。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一阶段出发,不能超越这一阶段。这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不完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五大从九个方面全面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 1.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上: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产业结构状况上: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经济运行方式上: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上: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人民富裕程度上: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地区发展状况上: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体制改革上: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精神文明建设上: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国际比较上: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每句话都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展开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正视现实,承认落后。一方面,又全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目标。就是说,我们承认落后,但不能甘于落后,要在初级阶段改变这种落后状态,使社会主义的本质逐步体现出来。所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上述基本特征会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先进的、积极的因素会不断扩大,落后的、消极的因素会不断缩小。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如何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如何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


入党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答:11.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请您谈一下如何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作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请谈一下如何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有一段时期,由于经济过热,精神文明建设没有落到实处,一些党员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请您谈一下,精神文明...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何客观必然性
答: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第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是 根本任务,只有真正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发挥公有制主体地 位的同时,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 地发展。 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应当科学把握其内涵,防 止几种认识上的偏差。 第一,不能割裂...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答: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第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是 根本任务,只有真正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发挥公有制主体地 位的同时,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 地发展. 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应当科学把握其内涵,防 止几种认识上的偏差. 第一,不能割裂基本内容...

学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何感想
答:主要内容有 以下几方面: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 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 论断,强调...

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
答:“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为什么用了五个动词?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巩固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何客观必然性
答:,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
答:4、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求一篇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当今社会某一现象的论文 ,拜托...
答: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认识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所有这些认识,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

七月份要自考毛邓三,谁有好的通过方法
答:1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阶段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阶段,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阶段。 1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3.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科学内涵的理解。 14.“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解 15.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理解 1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