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元素有哪些? 煮鸡蛋有哪些营养元素?

作者&投稿:祝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单地说,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可以分为五大类:即:蛋白质、脂类(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糖类(包括葡萄糖等单糖、蔗糖等双糖和淀粉等多糖)、无机盐(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通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即体内燃烧)过程,产生水、二氧化碳和其他一些小分子物质,同时释放出热量(即能量),以满足人体维持各种基本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活动(如呼吸、心跳和血液循环、维持体温、消化吸收与排泄等),以及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的能量需要。
  人体各种组织、细胞、器官都是由不同种类或比例的蛋白质、脂类、糖类和无机盐构成的。因此,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细胞的更新、损伤的修复等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得这些结构物质来购成人体的组织成分。催化体内各种各样的生物化学反应的酶都是蛋白质,
而维生素和无机盐作为许多酶系统必不可少的辅因子,在调节酶活性方面有重要作用。又如经肺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必须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才能被运输到全身组织以供利用,组织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与血红蛋白结合而被运到肺部呼出。血红蛋白就是由铁离子和蛋白质所构成的,其中铁离子的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就是其能够携带氧气或二氧化碳的物质基础。
水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但由于人体所需要的水除了一部分由食物提供外,更主要的还是直接由饮水(包括饮料、酒类等)摄入,故一般不把水归入营养素之列。同样,氧气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但它是通过呼吸道吸入而不是通过食物摄入的,因此也不属于营养的范畴。

营养素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也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营养素不是越多越好,贵在平衡合理。人每天需要从饮食中获得的营养素有40多种,如必需氨基酸9种,维生素12种以上。微量元素14种等等,人体所需要的所有的营养素在每天吃的食物中都能获得。如正常人每天需要钙800—900mg,从饮食中补充12~16毫克的锌;铁的消化吸收与其它营养素不同,当身体需要铁时才会吸收,不需要时就不吸收。
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
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
第二层为蔬菜400~500克、水果100~200克;
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吃
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
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
豆制品50克;
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营养元素都包括哪些?~

人体是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磷、镁、钠等,称为宏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
微量元素首先构成了休内重要的载体与电子传递系统。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之中,在它们执行载氧与贮氧的过程中,铁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酶是生命的催化剂,迄今体内发现的1000余种酶中,约有50呢闭70%需要微量元素参加或激活,它们在细胞酶系统中功能相当广泛:从弱离子效应到构成高度特殊的化合物——金属酶与非金属酶。谷眈甘脉过氧化物酶是典型的非金属酶,它具有抑制自由基生成。清除过氧化物。保护细胞膜完整性等作用。该酶分子中含有4个硒原子。锌不仅是碳酸酚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几十种酶的必需成分,而且同近百种酶的活性有关。锰作为离子性较强的微量元素则是有效的激活剂,可催化金属活化酶。
微量元素还参与了激素与维生素的合成。众所周知,碘为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所必需的;而锌在维持胰岛素的主体结构中亦不可缺少,每个胰岛素分子结合2个锌原子。
维生素B12是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合成以及最终DNA生物合成与转录所必需的甲基转移的辅酶。该分子中鳌合有一个钴原子的环状结构部分,含有它的化合物——类咕琳辅酶是已知最有效的生物催化剂之一,在许多酶中起着不寻常的分子重排作用。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微量元素对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均可产生影响。多种RNA聚合酶中含有锌,而核昔酸还原酶的作用则依赖干铁。
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元素都是从食物中得到补充。由于各种食物所含的元素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平时的饮食中,要做到粗、细粮结合和荤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就能基本满足人体对各种元素的需要。反之,可造成某些元素的缺乏。
人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会导致疾病,如缺铁导致贫血;缺锌使免疫力下降并影响发育和智力,缺碘发生甲状腺肿大等。若能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食补,效果将会更好。
缺铁:可多食黑木耳、海藻类、动物肝脏、黄花菜、血豆腐、蘑菇、油菜、腐竹、酵母、芝麻、蚬子等。
缺锌:可多食鱼、牡蛎、瘦猪肉、牛肉、羊肉、动物肝肾、蛋类、可可、奶制品、干酪、花生、芝麻、大豆制品、核桃、糙米、粗面粉等,严重者可服用新稀宝等补锌产品。
缺镁:可多食海带、紫菜、芝麻、大豆、糙米、玉米、小麦、菠菜、芥菜、黄花菜、黑枣、香蕉、菠萝等。
缺碘:可多食海带、紫菜、海鱼、海虾等。
缺钙:可多食虾米、虾皮、蟹、鱼、海藻、海带、菠菜、骨头汤、大豆、核桃、花生等。
有害的微量元素
铅,汞,等会造成疾病

为什么产妇都要吃红糖煮鸡蛋,营养价值到底有多高?

书上说氧元素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氧原子难道还不止一种?要用所有?_百 ...
答:是的 氧有三种同位素:16O(我们通常说的氧)、17O(质量数为17,中子数为9)、18O(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后两种的数量极少,所以氧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近似看为16

关于元素氧有哪些介绍?
答: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用透镜把太阳光聚焦在氧化汞上,发现一种能强烈帮助燃烧的气体。拉瓦锡研究了此种气体,并正确解释了这种气体在燃烧中的作用。氧是地壳中最丰富、分布最广的元素,在地壳的含量为48.6%。单质氧在大气中占23%。氧有三种稳定同位素:氧16、氧17和氧18,其中氧16的含量最高。在...

含有氧的物质有哪些
答:含有氧的物质有:碱式碳酸铜、碳酸钠、硫酸铜、氢氧化钠、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痒的起源:氧元素是由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与瑞典药剂师及化学家舍勒于1774年分别发现。但是普利斯特里却支持燃素学说。另有说法认为氧气首先由中国人马和首先发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指出物质只能在含...

氧元素简介
答:氧元素占了水质量的89%,氧气占了空气体积的20.9%。 同位素 氧的同位素已知的有十七种,包括氧-12至氧-28,其中氧-16、氧-17和氧-18三种属于稳定型,其他已知的同位素都带有放射性,其半衰期全部均少于三分钟。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质子,轰击重氧水之中的氧-18,通过(p,n)核反应,从而获得可以发射正电子...

氧气由什么组成由什么构成
答:氧气是动物维持生命过程和燃烧过程的必要物质,还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研究简史 氧元素是由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与瑞典药剂师及化学家舍勒于1774年分别发现。但是普利斯特里却支持燃素学说。另有说法认为氧气首先由中国人马和首先发现。1608年,Cornelius Drebbel证明了加热硝石(硝酸钾,...

和氧元素一族的元素有哪些?
答:和氧元素(O)一族的元素有硫元素(S)、硒元素(Se)、碲元素(Te),钋元素(Po)和鉝元素(Lv)。这些元素和氧元素都是第VI A族元素,统称为“氧族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
答:氧气研究史介绍如下:氧元素是由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与瑞典药剂师及化学家舍勒于1774年分别发现。但是普利斯特里却支持燃素学说,另有说法认为氧气首先由中国人马和首先发现。1608年,Cornelius Drebbel证明了加热硝石(硝酸钾,KNO₃)能释放气体。这就是氧气,然而并没有对它进行鉴定。1774年...

元素周期表有哪些元素
答: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个,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元素周期表上,下面是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列出的所有元素名称及其符号:第1周期:氢(H)、氦(He)第2周期: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第3周期:钠(Na)、镁(Mg)、铝(Al)、硅...

初中化学的26个元素是什么?
答:氧(O):化学符号为O,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氧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大部分生物体都需要氧来进行呼吸。氧广泛用于燃烧、氧化反应和医疗行业。氟(F):化学符号为F,是一种高度反应性的非金属元素。氟在化学工业中用作催化剂,也被添加到饮用水和牙膏中以预防龋齿。钠(Na):化学符号为Na,是...

氧包含哪些物质
答:另有说法认为氧气首先由中国人马和首先发现。[1]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指出物质只能在含氧的空气中进行燃烧,燃烧物重量的增加与空气中失去的氧相等,从而推翻了全部的燃素说,并正式确立质量守恒定律。从严格意义上讲,发现氧元素的为瑞典化学家舍勒,而确定氧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法国化学家拉瓦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