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评价应遵循“五项原则”

作者&投稿:惠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顾卫荣

科技 成果评价对 科技 成果转化具有导向作用,是促进 科技 与经济 社会 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加快推动 科技 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保障。但由于 科技 成果的前瞻性、复杂性、专业性和具有多元价值等特点,以及评价人的专业背景、工作阅历等不同,使得 科技 成果的评价很难做到客观、公平和科学合理。

这不仅是科研人的困境,也是全 社会 共同的难题。为更好发挥对 科技 成果转化的导向作用,笔者认为, 科技 成果评价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一是要遵循 科技 成果分类评价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 科技 成果转化法》(2015年修订)指出, 科技 成果是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据此, 科技 成果可以简单分为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开发成果两大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目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由此所形成的 科技 成果评价目的、标准、范围、方式方法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其不同分类采用不同的评价模式。

二是遵循 科技 成果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和不同目的采用不同评价的原则。

科技 成果的形成大致包括“概念提出—立项论证—实验验证—小试—放大试验—中试验证—工业化—示范装置—推广”等一系列过程。 科技 成果形成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开展成果评价的目的往往也不一样。评价重点应从以科学价值为主到以技术价值为主,最后逐步增加以经济价值为主的过程;评价方式逐步从同行评议到专家评审会或第三方独立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专家评审会的专家组成也从由行业协会、行业专家为主导过渡到以技术专家、企业经营者、市场分析专家、投资专家和行业推广专家等为主。

比如,概念提出到立项阶段的成果以科学价值评价为主,以同行评议方式为宜,评价人以该领域学术领军人物为主;放大试验和中试验证阶段的成果以技术价值评价为主,以专家评审会方式为宜,专家评审会专家组成以行业专家、技术专家为主;工业化和示范装置阶段的成果以经济价值和 社会 价值评价为主,以专家评审会或行业研讨会方式为宜,专家组成员以企业经营者、市场推广者、投资专家等为主和技术专家为辅。

三是遵循 科技 成果实用价值导向评价的原则。

以转化为目的的 科技 成果评价必须遵循实用价值的导向。从研究和开发的概念形成到实验验证,再到小试、放大试验、中试验证、工业化、示范装置等 科技 成果形成的每个阶段或节点应该用“是否具有实用价值”这把尺子来不断地衡量和“纠偏”,让 科技 成果在形成过程中始终处于创造实用价值的过程中。

当然, 科技 成果的实用价值评价不仅是从经济价值角度进行评价,也可以从 社会 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比如,有的 科技 成果虽然没有什么经济价值或经济价值较小,很难给投资方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它能解决人民 健康 、国防与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重大瓶颈问题。这样的 科技 成果就应该从 社会 价值角度进行积极评价。该类 科技 成果应该找国计民生、公共卫生、国防安全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价,如果找经济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价就会评价导致不到位或有失偏颇。

四是遵循 科技 成果可行性评价的原则。

很多 科技 成果经过实用性评价,大家都认为其具有实用价值,但由于可行性不高,结果也很难转化。因此,面向 科技 成果转化的 科技 成果评价,必须遵循可行性评价的原则。

有实用价值但很难推动相关领域的连续性创新,不能形成有影响的持续性的技术研究,不能持续推动该领域的 科技 进步,对 社会 也没有实质性成效,这样的 科技 成果就没有转化的必要。所以, 科技 成果评价要以转化应用为导向,要坚持对 科技 成果形成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或节点进行可行性评价。

五是遵循 科技 成果经济性评价的原则。

除了实用性和可行性外,面向 科技 成果转化的 科技 成果评价还需要遵循经济性评价原则。对 科技 成果经济性评价包括 科技 成果形成过程的经济性评价、应用过程的经济性评价和应用推广后的经济收益评价三个方面。

科技 成果形成过程经济性评价以同行评议为主。无论科学研究还是技术开发,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同科研者的科研能力、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工艺和科研条件等都会影响 科技 成果形成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有必要对 科技 成果形成的每个阶段或节点进行经济性评价,实现最小投入取得最大成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类评价以同行评议方式为主。

科技 成果应用过程经济性评价应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价。评价方式宜采用专家评审和预决算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家评审会的专家组成宜由行业、投资、生产、技术和工程等方面专家组成,预决算评审宜由有 科技 创新预决算经验的专家,通过 科技 成果应用过程经济性评价达到花最少的钱实现 科技 成果应用。 科技 成果应用或推广后经济收益评价是为了 科技 成果的示范、推广和再创新,宜以该领域或该行业专家评审为主。

总之,通过恰当的科学的 科技 成果评价,坚持正确的 科技 成果评价导向和积极创新 科技 成果评价方式,使 科技 成果评价在获取政府扶持、政策资金、推广、投资、许可、转让和合作等活动中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通过 科技 成果评价激发科研和 科技 人员、政府和企业、 社会 资本等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深度融合,促进 科技 与经济 社会 发展紧密结合,加快推动 科技 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作者系石家庄循环化工研究院院长)



~

什么是SMART分析法?
答:SMART分析法——是指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所应该遵循的五项原则。S—Specific,目标一定要确定(specific) 不能够模糊;M—Measurable,目标的可度量性。制定的目标一定是可以度量的,如某人制定的目标是“成为成功人士” 这个目标就是不可度量的。什么是成功人士,包含的因素太多。而“成为年薪10万的成功人士”...

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共有五项原则:(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3)制衡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在企业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

简述幼儿美育过程必须遵循的五项原则。
答:【答案】:幼儿美育过程一般包括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表达、欣赏与评价四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1)趣味性原则 美育过程一般具有娱乐性,即“寓教于乐”。幼儿活动兴趣性强,意志力较弱,审美活动易受兴趣的影响,因而,美育过程更应强调趣味性。幼儿美育过程应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初中历史测验的功能及原则
答:试题要符合教学及学生的实际,试题的难度比例适当,要有利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题目设置要有梯度,起点适当,坡度适宜.上述五项原则清楚地说明了编写历史试题在内容上和技术上的要求.其中的基础性、全面性的原则告诉我们中考考什么,即考查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创新思维的五大原则
答:创新的五大原则:1.原则一,创建伟大的创新团队 组织建立起创新生态的初始,一定是创建一支伟大的创新团队,这意味着组织必须要将拥有不同技能的人汇聚起来。2.原则二,赋能团队中的每颗“大脑”3.原则三,把握创新的过程 4.原则四,勇于承担风险 最后,创新者要敢于抢先行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 是啥?
答:在万隆会议上,周总理补充发言中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求同存异”方针是五项原则的实质所在,精髓所处。它指明了运用五项原则处理实践问题的总方向。按照这个实践性纲领,世界各国之间都可找到合作焦点,减少冲突产生。在之后的实践中,它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的指导方针,并且被世界各国称赞及借用...

埃里克森五大原则是什么?
答:第五条原则,改变是必然发生的。我们平时总觉得人不会或不能改变,如果要很好的支持对方,我们就要相信对方能够改变。这五大原则指导我们在沟通时更多的关注成果导向。当我们相信对方有能力、有意愿、有资源、有动力去做出选择和改变时,这种相信必将是一种强大的赋能,支持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走向心中向往...

如何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考核
答:制定绩效考核标准需要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1、客观性原则:编制绩效考核标准时要以团队职责的特征为依据; 2、明确性原则:编制的绩效考核标准要明确具体,即对工作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责任的轻重、业绩的高低做出明确的界定和具体的要求; 3、可比性原则:对同一层次、同一工作性质团队的绩效考核必须在横向上寻求一致; 4、可...

作业设计的五大原则
答:作业设计的五大原则介绍如下:依据课标定目标,注重精准性。精准确定作业目标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还要强调通过作业落实能力、习惯、态度、价值观等要求。同时要恰当设计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对应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等认知水平目标的作业题,使教学目标在作业目标的达成中得以实现。作业目标描述要...

论文发表7年后遭期刊撤稿,作者回应:坚决不同意
答:“优化”与保障动物福利直接相关,要遵循“五项原则”:实验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额外)痛苦、伤害疾病的自由,生活无恐惧和无悲伤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前述徐永平团队的研究,被质疑的正是“优化”这一点。PLOS ONE 动物研究咨询小组的一位成员认为,因不合理使用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