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韦伯把儒教是作为一种宗教,而中国却未把儒教作为一种宗教?谢谢~~~ 为什么有人把儒家说成儒教?

作者&投稿:寸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韦伯的《儒教与道教》原文标题是Confucianism and Taoism
英语的Confucianism,由Confucian和后缀ism组成。
Confucian是“孔夫子”的音译,ism是表示“某某主义”的后缀,如Marxism(马克思主义)。
Confucianism,直译是孔夫子主义,这个词并没有特别表示“宗教”的含义,翻译成“儒学”、“儒家”、“儒教”都可以。
国内的译本都翻译成“儒教”可能是为了与后面“道教”相对称。
韦伯主要还是把Confucianism作为一种思想、学说、价值观、理论体系、意识形态来研究的,并没有过多纠结于它到底是不是宗教。
同理,标题中的Taoism,就是“道主义”,既可以道家,又可以指道教,不过,韦伯是把道家和道教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说的
所以,书名如果翻译为《儒与道》,可能更好一些

关于儒教是否是宗教,宗教学界有很大争议。
不仅是国外,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儒教是宗教。
比如我的导师,南开大学的张荣明教授。

在古代,“儒学”、“儒家”、“儒教”三个词都有,含义基本一致。
明清人经常说“三教合一”,所谓三教就是“儒、释、道”。
可见,古人是把儒教和佛教、道教看作一回事的。
不过,古人所说的“教”,主要还是指教化,与现代学术意义的宗教还不相同。

现代宗教学,一般认为,宗教要有一定的信仰对象、一定的组织和一定的仪式,而且信仰的对象必须是超人间的、具有神圣性的。

主张儒教是宗教的学者认为:
第一,孔孟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对神的信仰,但都讲“天”、“天命”,他们所说的“天”,已经不是自然之天,是有意志的,具备“神”的特性。
第二,应该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儒教,孔孟的儒学的确不具备很明显的宗教因素,但到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天是有意志、有威力,能影响人世间的,董仲舒实现了儒学的“神学化”。
第三,汉以后,儒学的神学色彩虽然弱化,但儒家“敬天祭祖”的传统没有改变,“敬天”可以看作“天神崇拜”、“祭祖”是祖先崇拜。
第三,汉代开始,对孔子的崇拜不断兴盛,祭祀孔子实际上把孔子当做神来崇拜。
第四,儒家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而王朝都会颁布“国家祀典”,规定官方认可的神祇,如天地社稷、五岳四渎、历代帝王和有功于地方的名人等。“国家祀典”可以看作儒教的神灵谱系。
第五,官僚士大夫群体可以看作儒教的组织,祭天、祭祖、祭孔可以看作儒教的仪式,儒教有对超人间的信仰、有组织、有仪式,所以是宗教。

当然,多数学者反对将儒学作为宗教,他们认为
第一,儒学没有明确的超人间信仰,对天地、祖先、孔子的崇拜,主要是纪念性的,宗教意义不强。
第二,董仲舒的神学化儒学并不是儒学的主流,宋代以后,作为主流儒学的程朱理学,明确反对对神灵的信仰。
第三,将官僚士大夫群体作为宗教组织,牵强附会。

顺便说一下,在一些国家,“儒教”确实是作为一种宗教在政府注册登记的,比如韩国、马来西亚等,这与当地的宗教管理制度有关。

本朝之前,儒教就是宗教,,但本朝建立之后,先是大批信徒没留在大陆,去了台湾,,再后来有了批、斗孔老、二等活动,,儒教的教义和传统流失了,,大陆自然就没有儒教了

西人所言宗教广义上讲是建立在对神的崇拜上的信仰,以此含义,儒家不是"宗教",因为夫子是人不是神。儒教这一说法本来就不对,中国从来是讲儒家的,哪有说是儒教的,那是对儒家思想的曲解。狭义上,西人说言宗教指的是天启的一神教,比如犹太、基督和伊斯兰教。儒家更不在其内。
中国古代,佛教里也说宗教一词,但含义与西人也就是现国人说言宗教极为不同,指的是宗门教派。以韦伯对东方文化浅薄的理解,他没搞清楚,所以讲错了。

因为他只读过四书五经,没学过儒家教育。

其实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中国其实有好多地方还是把儒当宗教的。这和佛教成为宗教有点类似。佛经里都是称佛祖为本师相当于信徒和佛是师徒关系,但是由于随着人们对佛学的信仰,对佛学给予了最高评价,当这种评价得到人们的最高推崇后,人们就用很高的礼仪来待遇他,随后,这种待遇就被仪轨话,神圣化等等。这样就慢慢演变为宗教了。
其实在中国好多地方都有儒教的,因为在大陆,老人都习惯供奉“天地”,其间孔子的名字也有在上,其实这形成了人们并不是说我崇敬老师才供奉,而是当成消灾祈福了。所以这就是宗教了。

中国文化中 三教中的儒家为什么没能发展成为宗教~

儒释道本都是教育,过去佛家和道教都是需要着不同普通人的装,远离尘嚣之地,所以久了人们对这些认识发生了偏差和误解,就变成宗教了。而儒家过去作为每一个朝代开国必行的教育,由国家来掌管,生活中人人必行奉行,而且过去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学校,所以一直延续教育的本质,而没有被误解。

另外,宗教这个词也被人所误解。宗教本来是指佛门中的宗门和教下,宗门指禅宗,教下指除了禅宗以外需要根据佛经有次第地学习的门派,之所以这样分是因为禅宗是先悟为主,悟后起修,所以比较特别。过去佛门在国内统称为宗教是这个意思。而现在宗教的意思是崇拜教主,让人们空虚地心灵有所寄托的这样一个专门的组织意思,这是很大的误解。过去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等都是教育,都是教主以自己的行持来教大众如何弃恶扬善,回归和顺应自然的规律去生活的,因为统治者不懂得王道治理,利用了宗教的特点,私自篡改宗教的本质甚至是教义,对人民进行高压统治,将政教合一了,导致了今天人们对宗教的错误认识。而很多宗教现在也开始只重形式而不重教育的实质了,这是很可悲的现象。因此大家一定要了解宗教的本质是教育。而宗教用今天字典里面普通的解释,宗是尊崇、重要、主要的意思,教是教育、教化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育和尊崇的教化,其意思还是教育。我们应对宗教的概念建立正确的认识,而已经加入某个宗教的同学们应着重在认识本教的教理实质,才不至于让本教沦落成剩下所谓“心灵的寄托”。

儒教的问题是目前儒学研究领域争论特别激烈的议题。儒家之道一直重教化,所以,“教”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是教化的意思,譬如我们说“神道设教”“修道之谓教”,都是教化的意思。为什么最初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用“教”来给自己命名,我认为这是佛教要突出其教化功能,而显示其与儒教的相似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道教比较多的称儒家为“儒教”,都是因为要强调一致性。

但是,在西方的宗教传入以后,像儒教这样的依赖社会和政治组织来进行教化的学说能不能称为宗教,就成了很大的问题。因为儒教并不强调“彼岸”,也没有宗教的仪式和宗教的组织,所以很多人说它不是宗教。现在我们习惯性地称儒释道三教合流,不过,儒教概念的复杂性恰好在这里:当“教”不是作为教化,而是作为一个宗教概念的时候,其内在的特性发生了变化。发生在明代末年和清代初期的“礼仪之争”,就是耶稣会和罗马教廷对于如何定性儒家的“礼仪”的“宗教”属性产生了争论。也就是说,如果将敬天法祖作为一种宗教信仰,那么中国人如果要信仰天主教就必须拒绝祖宗崇拜这样违背天主教教义的活动。如果只是将祭拜祖宗的活动看作是一种礼仪和习俗,那么便可以共存。遗憾的是,罗马教廷最终是将敬天法祖看作是宗教活动,这样导致了儒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冲突。

我们现在大致将“儒教”作为“儒家”的另外一个称呼,当我们日常用这个词的时候,也并不会仔细地做概念分析。只有在我们去研究的时候,才会发现这里面包含了极其复杂的内容,亦有极其复杂的历史演变。有意思的是,晚清民初时期,康有为在试图用宗教化的模式来改造儒家的时候,就不愿意用“儒教”的概念,而是采用了“孔教”的概念。民国时候中国人管基督教叫耶教,耶教就是关于耶稣的宗教。儒教是孔子创立的,于是叫作孔教。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我认为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他认为儒教不是宗教,他要建立的孔教是有一套仪式,一套规范,有建制。而且陈焕章还努力要将孔教国教化,针对这个问题,不仅引发了别的宗教的批评,也导致了儒家内部的争论。

我个人的意见是,这个问题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思考。首先,儒家思想在传统的形态上,它能不能称之为宗教?其次,如果是,那么这样的宗教与别的宗教的差别在哪里?作为宗教的儒家与作为哲学的儒家的差别何在?第三:如果传统的儒家不是宗教,那么在目前的情势下,能否将其发展为一种“宗教”。即使,康有为和陈焕章的孔教计划失败了,是否意味着孔教并没有发展的可能?第四,是否可以借鉴东南亚的经验,儒家的观念渗透到其他民间宗教中,从而使儒家的价值得以保存和传播。
五四运动之后的新儒家都十分关注儒家与宗教的关系。比如梁漱溟曾经提出中国人是以伦理代宗教。牟宗三提出过建立人文教的主张。而更多的人则是从宗教性的维度来理解儒家。即使到今天,儒教在未来儒家发展中的可能性,依然是大陆儒家学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儒家思想是一种宗教吗?
答:儒学是儒教推出的教学方法,曾经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使用儒学教书育人、管理社会。“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相同也不同。三者都是儒教文化产物儒术;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存在,儒教群体;儒教是一种信仰,是儒家人的共同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加深认识。是宗教文化概念。

能够把儒学称为儒教?儒家学说是宗教吗?
答:著名神魔小说《西游记》,就是一部宣扬“三教合一”的小说。不过,作为宗教出现的儒教,已经和孔孟二人的儒家相去甚远。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历代王朝和统治者,都奉行着一种“儒表法里,济之以道”的统治思想,也就是把法家的思想,套用儒家的话语体系说出来,并把儒家思想...

儒教与道教是宗教吗?为什么?
答: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儒释道三教同流,这么看来儒教与道教都是宗教。儒家思想虽没有戒律和明显的组织,但它对中国的影响很大,所以有些人也把它说成一种宗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宗教。关于儒教,有些人认为宗教是有戒律有组织的,儒教没有戒律,也没有明显的组织,又不是宗教。所以儒教是不是宗教便有两种...

儒家是一种宗教还是文化
答:儒家属于文化,儒教属于宗教。管是道家,佛家,儒家最早都属于古人的思想模式,一种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方法。后期被僵化以后才形成了宗教。比如《孟子》中的一个小故事:齐宣王有一天看到有下人牵着一头牛从门口过,问你这是要干嘛?人家回答说送去杀了祭祀,齐宣王觉得太残忍,觉得牛可怜,想把牛放了...

儒教是宗教吗
答:儒教的“教”本来是教化的含义,与欧洲宗教原来的意义接近,但由于近代以来欧洲宗教概念发生变化,变成了跟世俗、跟科学相对立的概念,以这样的方法和角度去衡量中国的儒教,很多人就认为儒教就是一种学理,而不是宗教。儒教不像道教那样可以成仙升天或者像佛教那样讲究来世,也不像西方亚伯拉罕诸教那样有...

儒教是什么教
答:五经成为国家法典以及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以春秋决狱。汉代末年,儒教广泛传播,“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儒教自汉代以来被奉为官学,其后各主要朝代或历史时期,都是官方指导思想。清代儒家宗教化形成的孔教也属于儒教分支。

儒教是怎么回事?它和儒家是不是一样的?
答:儒教,是宗教用语,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礼为本源,是一个派系,而儒家是由孔子创建的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主的一种思想体系,以及对儒家景点的讨论和学习,对其学术和思想进行的研究,所谓儒家就是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学派。儒家是由孔夫子建立的,崇尚“仁义礼智信”,由孟子所发展,荀子集齐所...

关于韦伯宗教思想的认识——读书随笔
答:到最后,这个追求最高,可能是得道、可能是“愿主与你同在”,可能是“极乐世界”,宗教提供了可能,宗教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每个民族都有个一个表达自己终极关怀的方法,这就是宗教。 韦伯可以说是一位研究包罗万象的学者,也很难将他彻底归类为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或其它什么家。而就韦伯的宗教研究领域而言,也很难就...

孔子的儒家思想到底算不算一种宗教?
答:这样的场所就被称为了宗教场所。把孔子的儒家思想就作为宗教的形式确定了。是宗教也好,不是宗教也好。宗教信仰只是继承和发展。继承当中有扬弃的过程。就是剔除糟粕,吸取精华。谢谢悟空先生邀请!孔子的儒家思想到底算不算是一种宗教? 要准确地回答题主所提之问题,余认为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宗教的...

韦伯的《学术与政治》
答:他通过一生的观察、研究和实践,发现学术不昌,政治就会永远地黑暗下去,而政治黑暗,注定了德国只能是个失败国家的命运,哪怕你一战前就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韦伯声称自己从不给人开药方,但他却给德国人开了一个大药方,就是只有将学术和政治当做新的宗教,德国才有希望。 学术工作的外部条件,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