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的标准答案在哪里?

作者&投稿:穆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
政治学原理作业1
结合本案例,你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哪个会更好?如何制约政治权力?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是可同时进行的。但道德制约比权力制约更有约束力。
道德是维系社会联系和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社会的重要机制,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和实现,以善恶为核心价值进行社会评论的社会规范和标准。因此,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权力与道德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在于政治权力对于道德制约具影响力和约束力,它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强化或者弱化特定道德价值,改造道德内容,使之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同时,道德制约对于权力具有积极影响和作用。道德价值和标准往往影响政治权力的统治基础,作用方向和风俗,另一方面,政治权力与道德又有区别,政治权力是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与经济基础具有直接联系,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但也反映和体现其社会关系,政治权力具有强制性。道德依靠,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规范的人们心理价值选择发挥作用。政治权力以社会公共事务为对象道德以个人内心为作用对象。
政治学原理作业2
个人讨论提纲:(仅供参考)
在全球经济趋向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从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内容及目前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来信息化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政府和企业合力,以达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问题对策。
信息化革命在打破并重级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和结构,并使其由物质型向信息型经济转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如果没有信息化,企业的改造重构,工业化的进程,社会急慢,企业的生存的发展就会成为大问题,从当前来讲,先一步的企业常会成为赢家,而那些不能及时做出应对的企业即使幸免被淘汰,也只能被挤到低增长的经营领域中分得残美美没实。
企业信息化包括销售生产,服务等方面内容,而实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将融合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它包括着企业内容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的外部沟通信息化。
联系实际的例子:
据国家对重点企业的调查分析,我国企业普通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协作不充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存在地区不平衡,还较多停留在表面应用层次上没有深入到企业的还行,管理各个环节,企业信息化投资不足和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存在的两大难题。
认识是一第一位的,没有认识提高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上的积极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少人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能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可以为领导提出很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而且在速度和方面比人做得更好。
高层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
例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
例如,中小企为信息化在实施中充满艰辛。实施一套信息系统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风险大的系统工程,中小企业要实施信息化,同样要投入大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引进和留住高级工厂人才很困难,不易具备建立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组的条件,缺乏管理,这些都是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
信息技术的低层次应用和不饱和应用。企业因为某一方面的应用的需要而购买一套功能无所不包的信息系统,便由于自身的使用水平跟不上信息技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功能还来行到利用。这种情况有时并不因为企业的盲目购买,而可能是因为企业挑选的余地不大,就是企业出于前瞻性考虑问题则在于任何那些来被使用的功能都处于贬值状态或已经成为沉没成本。
小组讨论提纲: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实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的发展进程中,信息技术一方面减少企业的劳动力和管理等成本,为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竞争创造了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也加强企业的技术和资本成本特征,使信息技术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的壁垒。
怎样要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怎样积极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怎样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怎样加强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
怎样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
怎样切实建设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化还作机制。
怎样提高认识,加强一把手工程。
怎样做好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
政治学原理作业3
答:“政治与理性”这样的题目听上去有点自命不凡,但是,它自命不凡的原因,正是它自命不凡的籍口,十九世纪以来,两方思想,一直不遗余地批判政治结构中的作用或理性的匿意。因此,我再一次捡起这个庞大的话题不显得极不恰当。然而,这么多先前的尝试也是一个,它保证任何新的冒险比先前的也差不到那儿而且不管怎样大约也和以前的一样幸运。
启蒙的任务是大大扩展理性本身的政治权力。但是十九世纪的人们很快就开始疑惑。在我们的社会中理性是不是已变得过于强大,他们开始担心在一个倾向理性化的社会和针对个人及其自由权利,种方及其延续的某些威胁之间,存在一种关系,他们搞不清是不是存在这种关系,换句话说,自康德以降哲学的作用就是防止理性越出经验,给定物的界限,但也是以这个时候起——即从现代国家,从社会的政治管理发展之日起——哲学的任务也同时是对政治理性的过渡权力保持警觉,这样一种未来的生活更能给人以希望,理性化和政治权力的过渡这间的关系显而易见,我们无需等到出现了解层制和集中营才认识到存在这样关系,但问题是如何来处理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我们要“审判”理性吗?在我看业,没有什么比这么干更而无功的,第一,这一领域和有罪或无罪无关。第二,把“理性”当作无理性的对“二面毫无意义。”第三这样一种审判会使人我们掉进一个陷阱,扮演理性主义者或非理性主义者武断且乏味的角色。
我们要考察这种现代文化所持有的,源自启蒙的理性主义呢?我想这正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某些成员的做法,我不想讨论他们的著作——这些作品非常重要,也很有价值。我建设采取另我一种方式,考察理性化和权力之间的联系。
1,明智的方式或许不是把社会式文化的理性化当作一个整体,而是分析理性在几个领域的过程。每个过程都基于某种基本经验:癫枉,疾病,死亡犯罪性等等。2,我认为“理性化”是一个危险的说法,人们试图对什么事物进行理性化的时候,碰到的主要困难不是考察他们符不符合理性原则,而是去揭示它们运用的是哪种理性。3,尽管启蒙在我们的历史以及政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是一非常重要的阶段。但是如果我们想理解我们如何陷入自己的历史。我们必须一些更为遥运的过程。大家知道,在欧洲社会,政治权力趋向于赵来越集中的形式,数十年来,历史学家一直在研究国家及其行政管理和科层体制的组织方式,政治权力与理性这项研究建立在几个基本假设上面,把它们归纳如下:(1)权力不是实体。权力也不是什么神秘的财产,必须孜孜探求这财产的起源,权力只不过是人们之间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自成一类边就是说,它和交换生产交往不是一类,尽管也和他们综合在一起,权力的特殊之处是,一些人多力可以全百地决定其他人的行为,但是从来不会彻底地强制地进行,把一个人绑起鞭打,他承受的只是施加给他的暴力不是权力。但是如果他被诱使说话,当他用最后的手段就是宁死也不说这样他就是被迫使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行为,他的自由就受制于权力,他就被治理。(1)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自由,不论他的自由多少,权力仍然使他受利于治理,没有在的拒行,就没有权力,(2)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来说,许多因素都决定着权力。理性化也持和经济过程特有的理性化,或生产;沟通技术特有的理性化,不一样和科学话语的理性化也不一样,无论人们形成的团体是大是小,无论是男人对女人,还是成人对儿童,还是一个阶级对一另一阶级,还是一个官僚集团,对全体人民施加的,人们对人的治理都包含一个形成的理性,而不是工具性的暴力。
政治学原理作业4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8分)
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2.根据权力制约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4.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5.政治社团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
7.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_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8.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二、选择题(每题一分,共计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远均不能得分)
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信纸基础上的(C)
A.直接民主 B.间接民主 C.宪政民主 D.人民民主
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
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CD)
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4.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B)
A.福利改革 B.经济干预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5.综合国家宪法的内容其精神实质业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D)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6.“第三条路”,指着一种既非资本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7.( D)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A.共产党领导制度B.首长负责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A、C)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A.政府 B.行业协会 C.市场 D.政党
9. 精英与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C)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10. 美国政治学家(B)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11. 现代政治文明并不要求宗教、思想和世界观的统一,而要求(D)的合法性得到承认,能够在公民中取得第一。
A.国家元首 B.立法机关 C.政党 D.政治秩序
12.(B)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13.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D)等制约手段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A.撤销决定 B.制止行为 C.否定议案 D.选举权利
1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要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5.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D)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16.民主的限度包括(ACD)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7.( A )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18.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 A )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A.无政府主义 B.自由主义 C.保守主义D.法西斯主义
19.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BD)
A.隐性价值问题 B.价值中立问题 C.经费问题 D.数据问题
20.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2.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务社会生活的权利。
3.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4.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式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了3个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爷,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态度, 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项。
(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
(3)每个人在行动与会论中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有: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1) 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2) 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3) 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它只是用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同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关政治生活。
3、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答:(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2)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容易受极端分子的煽动,不看从政治野心家的惑,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
(3)经济发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的开始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这都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4、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强调“法”、“术”、“势”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显法和统治来驾驶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受”,“非政”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予盾来维持统治。
五、论述题(20分)
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

(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

(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

(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

(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2)自由原则, 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3)理性原则, 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

2011春电大专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2、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没有固定答案,百度里找见差不多随便写吧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
政治学原理作业1
结合本案例,你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哪个会更好?如何制约政治权力?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是可同时进行的。但道德制约比权力制约更有约束力。
道德是维系社会联系和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社会的重要机制,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和实现,以善恶为核心价值进行社会评论的社会规范和标准。因此,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权力与道德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在于政治权力对于道德制约具影响力和约束力,它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强化或者弱化特定道德价值,改造道德内容,使之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同时,道德制约对于权力具有积极影响和作用。道德价值和标准往往影响政治权力的统治基础,作用方向和风俗,另一方面,政治权力与道德又有区别,政治权力是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与经济基础具有直接联系,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但也反映和体现其社会关系,政治权力具有强制性。道德依靠,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规范的人们心理价值选择发挥作用。政治权力以社会公共事务为对象道德以个人内心为作用对象。
政治学原理作业2
个人讨论提纲:(仅供参考)
在全球经济趋向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从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内容及目前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来信息化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政府和企业合力,以达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问题对策。
信息化革命在打破并重级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和结构,并使其由物质型向信息型经济转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如果没有信息化,企业的改造重构,工业化的进程,社会急慢,企业的生存的发展就会成为大问题,从当前来讲,先一步的企业常会成为赢家,而那些不能及时做出应对的企业即使幸免被淘汰,也只能被挤到低增长的经营领域中分得残美美没实。
企业信息化包括销售生产,服务等方面内容,而实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将融合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它包括着企业内容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的外部沟通信息化。
联系实际的例子:
据国家对重点企业的调查分析,我国企业普通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协作不充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存在地区不平衡,还较多停留在表面应用层次上没有深入到企业的还行,管理各个环节,企业信息化投资不足和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存在的两大难题。
认识是一第一位的,没有认识提高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上的积极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少人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能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可以为领导提出很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而且在速度和方面比人做得更好。
高层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
例如,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
例如,中小企为信息化在实施中充满艰辛。实施一套信息系统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风险大的系统工程,中小企业要实施信息化,同样要投入大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引进和留住高级工厂人才很困难,不易具备建立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组的条件,缺乏管理,这些都是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
信息技术的低层次应用和不饱和应用。企业因为某一方面的应用的需要而购买一套功能无所不包的信息系统,便由于自身的使用水平跟不上信息技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功能还来行到利用。这种情况有时并不因为企业的盲目购买,而可能是因为企业挑选的余地不大,就是企业出于前瞻性考虑问题则在于任何那些来被使用的功能都处于贬值状态或已经成为沉没成本。
小组讨论提纲: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实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的发展进程中,信息技术一方面减少企业的劳动力和管理等成本,为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竞争创造了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也加强企业的技术和资本成本特征,使信息技术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的壁垒。
怎样要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怎样积极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怎样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怎样加强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
怎样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
怎样切实建设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化还作机制。
怎样提高认识,加强一把手工程。
怎样做好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
政治学原理作业3
答:“政治与理性”这样的题目听上去有点自命不凡,但是,它自命不凡的原因,正是它自命不凡的籍口,十九世纪以来,两方思想,一直不遗余地批判政治结构中的作用或理性的匿意。因此,我再一次捡起这个庞大的话题不显得极不恰当。然而,这么多先前的尝试也是一个,它保证任何新的冒险比先前的也差不到那儿而且不管怎样大约也和以前的一样幸运。
启蒙的任务是大大扩展理性本身的政治权力。但是十九世纪的人们很快就开始疑惑。在我们的社会中理性是不是已变得过于强大,他们开始担心在一个倾向理性化的社会和针对个人及其自由权利,种方及其延续的某些威胁之间,存在一种关系,他们搞不清是不是存在这种关系,换句话说,自康德以降哲学的作用就是防止理性越出经验,给定物的界限,但也是以这个时候起——即从现代国家,从社会的政治管理发展之日起——哲学的任务也同时是对政治理性的过渡权力保持警觉,这样一种未来的生活更能给人以希望,理性化和政治权力的过渡这间的关系显而易见,我们无需等到出现了解层制和集中营才认识到存在这样关系,但问题是如何来处理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我们要“审判”理性吗?在我看业,没有什么比这么干更而无功的,第一,这一领域和有罪或无罪无关。第二,把“理性”当作无理性的对“二面毫无意义。”第三这样一种审判会使人我们掉进一个陷阱,扮演理性主义者或非理性主义者武断且乏味的角色。
我们要考察这种现代文化所持有的,源自启蒙的理性主义呢?我想这正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某些成员的做法,我不想讨论他们的著作——这些作品非常重要,也很有价值。我建设采取另我一种方式,考察理性化和权力之间的联系。
1,明智的方式或许不是把社会式文化的理性化当作一个整体,而是分析理性在几个领域的过程。每个过程都基于某种基本经验:癫枉,疾病,死亡犯罪性等等。2,我认为“理性化”是一个危险的说法,人们试图对什么事物进行理性化的时候,碰到的主要困难不是考察他们符不符合理性原则,而是去揭示它们运用的是哪种理性。3,尽管启蒙在我们的历史以及政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是一非常重要的阶段。但是如果我们想理解我们如何陷入自己的历史。我们必须一些更为遥运的过程。大家知道,在欧洲社会,政治权力趋向于赵来越集中的形式,数十年来,历史学家一直在研究国家及其行政管理和科层体制的组织方式,政治权力与理性这项研究建立在几个基本假设上面,把它们归纳如下:(1)权力不是实体。权力也不是什么神秘的财产,必须孜孜探求这财产的起源,权力只不过是人们之间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自成一类边就是说,它和交换生产交往不是一类,尽管也和他们综合在一起,权力的特殊之处是,一些人多力可以全百地决定其他人的行为,但是从来不会彻底地强制地进行,把一个人绑起鞭打,他承受的只是施加给他的暴力不是权力。但是如果他被诱使说话,当他用最后的手段就是宁死也不说这样他就是被迫使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行为,他的自由就受制于权力,他就被治理。(1)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自由,不论他的自由多少,权力仍然使他受利于治理,没有在的拒行,就没有权力,(2)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来说,许多因素都决定着权力。理性化也持和经济过程特有的理性化,或生产;沟通技术特有的理性化,不一样和科学话语的理性化也不一样,无论人们形成的团体是大是小,无论是男人对女人,还是成人对儿童,还是一个阶级对一另一阶级,还是一个官僚集团,对全体人民施加的,人们对人的治理都包含一个形成的理性,而不是工具性的暴力。
政治学原理作业4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8分)
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2.根据权力制约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4.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5.政治社团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
7.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_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8.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二、选择题(每题一分,共计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远均不能得分)
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信纸基础上的(C)
A.直接民主 B.间接民主 C.宪政民主 D.人民民主
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
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CD)
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4.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B)
A.福利改革 B.经济干预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5.综合国家宪法的内容其精神实质业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D)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6.“第三条路”,指着一种既非资本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7.( D)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A.共产党领导制度B.首长负责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A、C)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A.政府 B.行业协会 C.市场 D.政党
9. 精英与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C)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10. 美国政治学家(B)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11. 现代政治文明并不要求宗教、思想和世界观的统一,而要求(D)的合法性得到承认,能够在公民中取得第一。
A.国家元首 B.立法机关 C.政党 D.政治秩序
12.(B)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13.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D)等制约手段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A.撤销决定 B.制止行为 C.否定议案 D.选举权利
1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要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5.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D)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16.民主的限度包括(ACD)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7.( A )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18.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 A )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A.无政府主义 B.自由主义 C.保守主义D.法西斯主义
19.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BD)
A.隐性价值问题 B.价值中立问题 C.经费问题 D.数据问题
20.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2.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务社会生活的权利。
3.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4.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式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了3个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爷,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态度, 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项。
(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
(3)每个人在行动与会论中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有: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1) 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2) 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3) 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它只是用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同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关政治生活。
3、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答:(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2)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容易受极端分子的煽动,不看从政治野心家的惑,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
(3)经济发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的开始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这都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4、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强调“法”、“术”、“势”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显法和统治来驾驶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受”,“非政”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予盾来维持统治。
五、论述题(20分)
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

(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

(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

(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

(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2)自由原则, 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3)理性原则, 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

湖南大学都有哪些专业
答:081300建筑学 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3 城市规划与设计 04 建筑技术科学 005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 080100力学 01 固体力学 02 工程力学 03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04 流体力学 006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 070100 数学 01 基础数学 02 计算数学 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4 应用数学 05 运筹学与...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乡规划学考研:考研初试和复试该如何准备?
答:(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56)城市规划基础 (506)风景园林规划设计(6小时快速设计)或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56)城市规划基础 (848)应用统计学 或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56)城市规划基础 (849)经济学原理 或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56)城市规划基础...

公共关系学专业课程
答:『肆』 公共关系学的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传播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公回共关系学原理、公共关答系实务与案例、广告学原理、广告策划与策略、广告设计、CI战略、企业文化、领导科学与艺术、组织行为学、人际沟通与礼仪、公共关系写作、口才与演讲、谈判技巧、社会调查方法、计算机应用、...

研究生专业目录
答:030106诉讼法学 17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02法学综合一④805法学综合二 030107经济法学 13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02法学综合一④805法学综合二 030201政治学理论 7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3政治学原理④806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政治社会学 030301社会学 7 ①...

辽大的研究生专业有什么?
答:①101政治 ②外语(201英、202俄、203日)③601哲学史 ④801哲学通论 哲学(0101)各专业按一级学科命题及录取 010105伦理学 ①101政治 ②外语(201英、202俄、203日)③601哲学史 ④801哲学通论 030201政治学理论 ①101政治 ②外语(201英、202俄、203日)③602政治学 ④802政治学综合(中国政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生复试参考书目
答: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宪法学 行政诉讼法学、合同法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学、合同法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教材任选 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040106 高等...

公共关系专业的课程有哪些
答:传播学抄、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原理、公共关系实务与案例、广告学原理、广告策划与策略、广告设计、CI战略、企业文化、领导科学与艺术、组织行为学、人际沟通与礼仪、公共关系写作、口才与演讲、谈判技巧、社会调查方法、计算机应用、大众媒体研究、影视制作、摄影、传播法规教程、...

中央民族大学·考研参考书目·中国现当代文学
答:811吴树青顾问,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政治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020204金融学 812高鸿业主编,《经济学》(微、宏观)(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004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0871-5516083转0联系人:罗黎)040101教育学原理311教育部统一命题040102课程与教学论311教育部统一命...

苏州大学2011考研复试分数线
答:001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10102 中国哲学 330 001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10103 外国哲学 327 001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10105 伦理学 303 001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30201 政治学理论 339 001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30207 国际关系 333 001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51 001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区别。课程、就业方向
答: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物流是指跨关境之间货物的流通。一般情况下,一方面,国际贸易包含国际物流,因为国际物流可以称之国际贸易众多环节中的一环;另一方面,国际物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因为国际物流的发达,可以使国与国,地区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