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

作者&投稿:壬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分数是无可厚非的。但并非每一位家长都能使自己的关心变为孩子学习的动力。调查表明,目前社会上家长对学习分数的态度以及由此引起的某些行为,确有不科学的现象存在。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如果对孩子的学习分数采取理智的科学的态度,则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家长如何科学对待孩子的分数(资料图片)

  一般说来,家长对孩子分数认识的误区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片面夸大分数的功能,以分数高低为判断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分数从形式上看简单直观,一目了然。

  家长看到孩子考试分数比前次考试高了,就喜上眉梢,认为孩子学习下功夫了,成绩进步了,进一步推论孩子懂事了,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肯定优秀。于是乎各种奖励接踵而来。更有甚者,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的缺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之,若分数下降了,就认为“不争气”、“没出息”,枉费了老师、家长的一片苦心,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没有希望”,甚至认为孩子分数既然不高,那么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肯定表现不好。因此在批评帮助时容易失去耐心,甚至恶语相讥,拳脚相加,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一小学生因考试分数未达到家长的要求而被家长活活打死的惨痛事件,就是家长片面夸大分数功能而导致的恶果。

  片面夸大分数功能的'另一典型现象为:有部分家长将孩子的考试分数作为在单位同事、亲戚朋友面前“露脸”、“争面子”的重要内容。若孩子得了高分,就感到光彩,有面子,很自豪。若分数不如人,则觉得脸上无光,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教育好,出门矮人半截。

  以上这些行为,均不考虑分数的多重功能,迫使孩子以获取高分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忽视思想品质、性格修养、身体素质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和能力差异的客观存在,无疑会形成对孩子学习的负面压力,导致有的孩子在获取高分无望的情况下,采取作弊涂改分数等不正当行为欺骗家长。这样不但不能促进学习,反而影响孩子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

   二、机械地、片面地分析分数,从而得出错误结论

  产生这一误区的原因是有些家长不完全了解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分数的高低,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既得分数的信度与效度。有的家长,机械比较同一门学科前后几次考试的得分多少,以此来判断孩子此门学科的学习好坏。也有家长机械比较同一次考试中几门学科分数的高低,以图发现孩子学习上的弱点。有许多家长在学期初规定孩子期中和期末考试必须达到的分数,作为本学期学习的“硬指标”,要求孩子完成。

  不能正确分析分数,会被表面现象迷惑,最终将使家长、孩子都被误导而进入学习的误区。仅因某次分数的下降就否认孩子学习的进步,会使孩子失去学习兴趣。而仅依据某次分数的表面分析来指导孩子学习时间与精力的分配,无疑会使孩子忽视真正的困难,得不到真正的帮助,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等到问题暴露时,很可能良机已失,悔之晚矣。

  那么家长应如何对待分数,以充分发挥分数的功能,使分数成为促进孩子学习的催化剂呢?以下就这个问题谈几点建议:

  第一,了解测试目的。测试目的不同,反映出来的问题就不同。就学科测试而言,有进度测试、摸底测试、总结性测试和诊断性测试等。也有偏重知识水平的测试与偏重于能力发展的测试等。只有弄清测试目的,才能看出测试反映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在偏重于知识识记的测试中分数高,而在偏重于知识运用的考试中分数可能不高。家长就不能简单地以两次分数高低来判断孩子学习退步或进步,忽略孩子能力发展方面的问题。再比如,学期中的进度测试题的难度往往要小于诊断性测试和期末总结性测试。因此,期中考试的高分并不一定就预示期末考试也会“丰收”。

  第二,认真分析分数的信度和效度。分数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分数的真实性。有许多因素会对分数的真实性产生影响。因此,家长在分析分数时,有必要与孩子一起认真分析此次考试孩子本人甚至全班、全校考试的分数真实性。只有对分数的真实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依据“修正”以后的分数来分析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三,善于从分数的分析中发现孩子的进步,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表扬,以充分发挥分数的激励功能。当孩子学习成绩进步时,家长的肯定与表扬能使孩子体会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当孩子学习成绩后退时,更需要家长的鼓励与帮助。从孩子的诸多不足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最能体现家长的教育水平。比如:若总分下降,单科分有无上升的?认知识结构看,有无掌握较好,丢分不多的部分?即使孩子某次考试一团糟,帮助他的最好办法仍然是以发展的眼光看他,鼓励他克服困难,相信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迎头赶上,考出好的分数。那种否定孩子的可塑性,一棍子打死的做法,只会扑灭孩子的希望之火,使其自暴自弃。家长科学地分析分数,并能对孩子学习分数的高低采取明智的态度,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明智的家长在孩子考试成功时提醒他不要骄傲,不要轻浮,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迎接更艰巨的挑战;而在孩子考试失利时,首先要对孩子予以他最渴望得到的安慰和鼓励,然后帮助他分析失利的原因,树立不怕困难、迎头赶上的勇气。这样,孩子才可能以更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关心他、爱护他的父母。



~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
答:1、不要严厉惩罚:如果孩子考了低分,我们要先在语言上给予安慰与鼓励,教育孩子只要尽力发挥了,然后帮助孩子找出考试失败的原因,是不是思想上不重视、还是学习方法不对头、抑或是考试时间未能合理分配等等。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与鼓励,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2、对孩子的成绩给予肯定:对于成绩好的孩子,家...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成绩
答:1、这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较上次有明显退步,总结原因为最近思想较为松散,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我们一定会抓紧孩子的学习,争取让他下次考得好成绩。谢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教育。2、看了这次考试的情况,对孩子的学习基本是满意的。但需改掉粗心大意的老毛病。有几个地方都是不应该出错的,就是粗心。我...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答:作为一个父母,我深知孩子考试成绩对家庭的重要性。但是,如果我的孩子考砸了,我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他,而不是责备或惩罚他。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我会和孩子坐下来,认真听取他的解释和想法。我会告诉他,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会一直支持他,并且相信他有能力克服困难。同时,我也会鼓励他不要放弃,继续努力学习...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答: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明亮的学习空间,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专注于学习。减少干扰物,如电视、手机等,以及社交媒体的使用。2、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表、任务分配和目标设定。鼓励他们按时完成作业,预习...

家长应如何正确地看待孩子的成绩呢?
答:1、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不应该将孩子的成绩和其他孩子的成绩相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和发展潜力都是不同的,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评估。如果家长强调比较和竞争,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相反,家长应该以孩子为中心,关注孩子的个人成长和目标,帮助他们...

面对孩子成绩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答:当面对孩子的成绩时,作为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正确对待:1. 保持积极的态度:无论孩子的成绩如何,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并表达对他们的努力和进步的认可。2. 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孩子进行开放、真诚的沟通。询问他们对自己成绩的看法,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挑战。倾听他们的想法和...

怎样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
答:作为家长,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时,应该保持冷静、客观和理性的态度。以下是一些建议:1. 不要过分看重分数:家长应该把考试分数看作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参考指标,而不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和价值的唯一标准。过分看重分数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过度的压力和焦虑,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2. 了解孩子的...

家长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答:保持平衡视角: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幸福和健康比考试成绩更重要。在追求学术成就的同时,也要确保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闲活动和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总之,家长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既不过分夸大其重要性,也不忽视其中反映出的问题。通过上述建议,家长可以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
答:1.家长应该理性看待孩子的成绩。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天赋和兴趣,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面临不同的环境和难题。因此,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应该从宏观上看待问题,了解孩子学习之外的方面是否对他们产生了影响,如生活中的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等。同时,与其将家长责任推卸给老师、学校、孩子本人,更应该...

父母应该客观看待孩子的成绩
答:父母应该客观看待孩子的成绩 家长如何正确的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记得在我们上学时就流行这么一句话,叫“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意思是说考试分数 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下面我分享一篇关于父母应该客观看待孩子的成绩,希望对此有帮助。父母应该客观看待孩子的成绩1 观点1. 不关注结果,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