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镇(甘肃省白银靖远县双龙镇)详细资料大全

作者&投稿:赫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双龙镇是属于甘肃省白银靖远县的一个镇,全镇182.1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总农户数2897户,15774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 :双龙镇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靖远县
  • 下辖地区 :永和、黄坪、城川、双龙、碾沟、义和、仁和、北城
  • *** 驻地 :甘肃省靖远县双龙镇永和村
  • 电话区号 :0943
  • 地理位置 :甘肃省靖远县城西北
  • 面积 :182.1平方公里
  • 人口 :15774人
  • 著名景点 :泰和山、历史文化名村——永和村
  • 车牌代码 :甘D
简介,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农业发展,历史遗迹,

简介

双龙镇位于甘肃省靖远县城西北,距县城120公里,东接兴隆乡,南倚泰和山,有原始森林1866公倾,西邻石门乡,北濒黄河与景泰县五佛乡相望,黄河流经境内22公里。双龙镇总面积182.1平方公里,辖永和、黄坪、城川、双龙、碾沟、义和、仁和、北城8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2897户15774人,有耕地29351亩,人均1.86亩,其中水地11081亩,旱地18270亩。双龙镇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糜谷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优质水稻、大枣、香水梨、羔羊肉等,已初具规模。

历史沿革

因乡 *** 原驻刘家寺建有双龙庙,庙内两根巨柱各刻一条龙,有活跃、腾飞之意,故而得名双龙。解放前双龙镇由仁义乡管辖,解放后属靖远县第四区公所,1958年公社化时与永和乡并成永和公社,1963年改为双龙公社,1978年公社驻地由刘家寺迁至永和村(即永安堡),1988年公社改为乡建制沿用至今。

自然资源

双龙镇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海拔2000米左右。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山大沟深,山地与塬地纵横交错。地理位置特殊,镶嵌在挺拔的泰和山和滔滔不绝的黄河天险之间。境内泰和山主峰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是白银市最高峰。哈思山原始林区,被甘肃省列为原始森林保护区,活动着为数不多的石羊、松鼠、麝香等野生动物,生长著宝贵的天然油松和灌木林,巷松翠柏,郁郁葱葱,景物宜人,空气清爽,人工造林成果喜人,面积逐年扩大,是盛夏休闲避薯和旅游观光的盛地。对此,著名书画家、原省政协副主席范振绪先生曾自称为“太和山民”,并题联“云树接天含远秀,石泉流玉传清音”。 黄河流经靖远境内154公里。自明建卫至今,靖远依河水自流灌溉的渠道就有八条。从河上游往下,分别是:复兴渠、靖丰渠、民生渠、恒丰渠、靖乐渠、永固渠、沣泰渠和发源渠。八大渠道总长180·9公里,自流灌溉面积总计75163亩。八大渠道对发展靖远农业的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发源渠灌区位于靖远县双龙镇。 发源渠: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原名永裕渠、仁义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发源渠。据《靖远县志·民国志》记载:最早于“清乾隆四十三年,由邑绅高吉世、张怀清、高宪等联合开渠,历十余年之经营适竣工”。为保证灌溉,从清·道光年间起到1991年,历时170年,曾六移渠口,沿黄河上接至现在的新红崖砭,渠总长22公里。灌区位于靖远县双龙镇。发源渠开口无坝引黄河水进行灌溉。渠首设在车木峡的新红崖砭。灌区高程1350米以上,南北宽2公里,东西长12公里。灌区受益仁和、义和、北城三个村,17个社,总人口为7740人,总灌溉面积为10900亩。

农业发展

沿黄灌区有4个行政村,有一条全长22公里的发源渠,始建于1778年,是靖远县万亩灌区之一,有小型提灌工程15处,这里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发展高效农业,林果业及蔬菜业前景广阔,仁和、义和两村所年产优质大米3000吨,是靖远县的大米基地之一,碾沟及北城村盛产优质大枣(个大、色红、肉厚、味甜)年产约10万公斤。若辐射仁和村的车木峡,车闸箱,可发展为全县的大枣基地之一。泰和山下有4个干旱半干旱行政村,其中黄坪村属纯川原村。永和、城川、双龙三村有井泉灌溉的部分水地,主产小麦、糜谷、兼种豆类,洋芋。永和村所产的大葱远近闻名。
双龙镇党委、 *** 紧紧围绕“财政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全乡形成了以大枣、优质水稻、枸杞为支柱产业的产业格局;尤其是大枣产业,由于这里生产的大枣个大、肉厚、品质优,所以市场需求量大,销售快,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2006年,双龙镇为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发挥规模效应,发展特色经济,使大枣产业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以仁义地区6000亩枣园为中心,辐射北城、碾沟2500亩,建成了8500亩大枣基地,大量销售宁夏、青海、兰州、新疆等地。在盛产期,年产量可达到510公斤,每亩可创收2000元,除去成本350元,每亩可创纯收入1650元,与粮食作物相比,是种植作物收入的2倍多。为此,双龙镇将继续在这一产业上做文章,把这一支柱产业做大做强。规划在目前8500亩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力争2010年大枣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建成靖远县最大的优质大枣基地。

历史遗迹

双龙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黄河蜿蜒至此,悬崖峭壁,洪波汹涛,地势险峻。
古为黄河交通、军事之险关要隘。明代北城滩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遗址、唐代北城滩古城堡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的永和遗址、北城滩唐墓群、清代仁和四合院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城滩城遗址矗立于黄根深叶茂东南岸石崖之上,扼险据要。东山有明长城烽燧,西北与五佛寺对峙,南临黄河,惊涛拍岸,为黄河险关要隘。城堡呈方形,面积3412平方米,为夯土板筑。城墙底宽5.3米,残高3.3米,城门设于南面,并有凸形瓮城遗迹残存。东、北两墙各有马面3个。西墙有马面2个。城内暴雨的陶器残片十分丰富,有莲花纹园瓦当陶范及瓦当残片,为唐代遗物。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甘肃靖远特产:靖远文冠果油
答:目前,全县已建成文冠果籽油加工厂2处,年加工能力在4000吨以上。专用标志使用 靖远文冠果油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乌兰镇、东湾镇、北湾镇、北滩镇、刘川镇、东升镇、五合镇、双龙镇、麋滩镇、平堡镇、三滩镇、高湾镇、大芦镇、若笠乡、兴隆乡、永新乡、靖安乡、石门乡。靖远文冠果油产地范围...

620321开头的身份证是哪里的 620421开头的身份证是哪里的
答:靖远县相关情况 1、行政区划:截至2018年,靖远县下辖13个镇(北湾镇、东湾镇、乌兰镇、刘川镇、北滩镇、五合镇、大芦镇、糜滩镇、高湾镇、平堡镇、东升镇、双龙镇、三滩镇)、5个乡(兴隆乡、石门乡、靖安乡、永新乡、若笠乡)。2、位置境域:靖远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介于东经104°13′...

2022年9月30日白银市靖远县部分风险区域等级调整
答:关于调整靖远县部分风险区域等级的通告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相关规定,经评估,双龙镇永和村、双龙村、城川村满足降级条件,现将调整风险区情况通告如下:自通告发布之日起,解除双龙镇永和村高风险区管理,降为中风险区,执行“人不出区、错峰取...

白银特产有哪些
答:甘肃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靖远县所辖兴隆乡、双龙镇、石门乡、糜滩镇、三滩镇、乌兰镇、东湾镇等7个乡镇34个行政村和农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3′~105°15′,北纬36°00′~37°15′。 3、靖远黑瓜籽 靖远黑瓜子 黑瓜子其片大、皮薄、板平、口松、肉厚、乌黑发亮、味香隽永、品质优异等特点而著称,是...

甘肃特产有哪些:靖远枸杞
答:明目安神,令人长寿。枸杞子原产于中国西北地区靖远枸杞子于20世纪80年代在五合乡为中心的北八乡开始大面积种植,现有面积约8万亩以上现种植的品种以宁夏枸杞子为主。靖远枸杞产地范围为甘肃省靖远县靖安乡、五合镇、东升镇、北滩镇、永新乡、双龙镇、石门乡、刘川乡、大芦镇等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从甘肃华亭县到甘肃靖远县双龙乡多少公里
答:稍向右转进入王家山立交桥 10.沿王家山立交桥行驶440米,直行 11.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京拉线 12.靖远县内驾车方案 1) 沿京拉线行驶11.8公里,朝北滩方向,左转进入S308 2) 沿S308行驶51.7公里,左转进入Y465 3) 沿Y465行驶4.1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终点:双龙乡 ...

247国道靖远双龙乡段开通了没有?
答:247国道靖远至双龙乡段是否已经开通?答:目前247国道靖远至双龙乡段尚未开通,该路段仍在建设中。详细理由及相关信息:1. 247国道全长约970公里,其中安徽省境内长约440公里,安徽段起于桐城县,经过宿州、六安、黄山市,终点为浙江省天长市。该路段途经安徽省宿州市靖远县和双龙乡。2. 根据宿州市交通运输局...

甘肃靖远历史
答:新莽时期,改祖厉县为乡礼县。东汉时期,祖厉县治南迁,鹑阴县改为鹯阴县,属武威郡。三国时期,属魏国武威郡。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将祖厉县南迁,置陇东郡。前秦于鹯阴县地置平凉郡。西秦属苑川郡。南北朝时期,北魏置高平镇,鹯阴县属之。西魏置会州,靖远始称会州。北周改会州为会宁防。...

国家水利局举报电话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水利信访热线:(010)63202018(反映水利建设管理、水库移民、职工福利待遇等水利业务相关问题)其它举报电话:(010)63547278 传真:(010)63548027。通信地址:北京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邮政编码100053)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