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未履行合同,另一方可不履行原则

作者&投稿:龚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律主观:

履行合同的原则主要有:诚信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环保原则,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全面履行原则,当事人履行合同时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

法律客观: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合同生效后一方不履约要承担什么责任
答:第五百七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九条 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第五百八十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

未履行合同违背全面履行原则吗
答:(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3)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第58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在《民法典》里违反合同约定条款
答: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第五百八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

合同一方有违约行为另一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
答:(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二、合同违约救济方式种类《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双方在合同上签字,但一方没有履行,此合同是否有效?
答:合同有效。订立合同自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书上签字时起合同成立。合同内容没有违法情形的,合同自成立时起生效。一方是否履行,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合同生效后,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属于违约行为,违约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另外,守约方还可以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或者不要求履行合同而要求赔偿损失。...

原被告双方已经达成还款协议,被告履行,原告不履行咋办?
答:法律分析第一,如果是原被告之间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条款的,该和解协议未经人民法院记录并由双方当事人在法庭签名或者盖章的,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可以另行处理。第二,如果是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做出的人民调解协议书的,须经司法确认后具有强制执行力,...

合同签订后,一方不愿意再履行而另一方要求继续履行的,如何处理
答:第一百一十一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

双方在合同上签字,但一方没有履行,请问此合同是否有效。
答:1、以合同书方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书上签订时起合同成立。合同内容没有违法情形的,合同自成立时起生效。一方是否履行,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2、合同生效后,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属于违约行为,违约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另外,守约方还可以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或者不要求履行合同而...

继续履行条件有哪些条件?
答:继续履行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一)须有违约行为 只有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情况下,另一方才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包括明示与默视违约两种情形。迟延履行和不适当履行因违约方已经作出了履行,因而不适用继续履行,可采取违约金、损害赔偿及修理、重作、更换等补救措施。因此,可适用...

合同双方互负义务,一方不请求,另一方返还吗
答:合同无效或被解除后,法院判决双方恢复原状,互负给付金钱义务及归还特定物义务。这些义务之间,存在着对价关系和牵连性,因此,此类情形下,可以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目前,我国立法对双方互负对等给付义务的判决可否仅依一方申请而同时对双方执行的问题没有作明文规定,但法院执行机构应从法律原则,法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