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什么?

作者&投稿:再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依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相关条文的规定:
1、职工的工资在:减去5000元后,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三收税;
2、如果超过36000元而不超过144000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十纳税;如果超过144000元而不超过300000元的部分则按照百分之二十纳税;
3、如果超过300000元而不超过420000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二十五纳税;如果超过420000元而不超过660000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三十纳税;
4、如果超过660000元不超过960000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三十五纳税;
5、如果超过960000元的部分则按照百分之四十五纳税。
为了尽可能使居民个人日常被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的税款与其年度应纳税款接近,同时便于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顺利适应税制转换,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采取累计预扣法进行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所得税,采取基本平移现行规定的做法预扣预缴。
考虑到综合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额与居民个人年度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居民个人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之间的差额,年度终了后可通过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申报,税款多退少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9号2020-12-4,为进一步支持稳就业、保就业、促消费,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即,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年内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应当按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在《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相应纳税人的备注栏注明“上年各月均有申报且全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字样。
二、对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比照上述规定执行。本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费 - 起征点(3500元)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个税起征点应设为4800元。

2016个税起征点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2011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拟调至3500元。2011年6月中旬,调查显示,48%的网民要求修改个税起征点。2011年6月30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并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原来是2000,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27日再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草案维持一审时“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2000元提高至3500元”的规定,同时将个人所得税第1级税率由5%修改为3%。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例:已婚人士小李在北京上班,月收入1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为2000元,每月租金4000元,有一子女上幼儿园,同时父母已经60多岁。
起征点为35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345元个税;
起征点为50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10000-5000-2000)×3%=90元个税。
根据新政策,小李就可以享受住房租金1200元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扣除、赡养老人1000元扣除(跟姐姐分摊扣除额),所以,个税=(10000-5000-2000-1200-1000-1000)×3%=0元。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1、法定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2、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两种计算方式
答:前者适用于综合所得征税人,后者适用于按分类所得征税的人。不同的计算方法会影响到纳税人最终的应纳税额和税务处理方式。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是指纳税人在扣除各项税前扣除项目后,对全年所得进行汇总并计算应纳税额,并在年度结束时进行申报。然而,根据不同的纳税对象和收入情况,年度汇算有两种不同的...

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答:个税起征点60000元/年 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 纳税人符合条件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和大病医疗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 ⑦适用税率和⑧速算扣除数,如下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

2022年新个税计算方法
答:2022年新个税计算方法如下:1、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级数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3%0;(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2520;(3)超过...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答: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进一步夯实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运行的物质基础。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等各种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推动基金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投资,努力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提升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确定保障待遇水平,合理引导群众...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答: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个人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为第二步查找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还可以享受一些专项扣除,例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等,这些扣除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抵扣。此外,对于不同...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答:3.适用税率:指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税率;4.速算扣除数:指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个人所得税法律规定,可以从应纳税额中直接扣除的一定金额。个人所得税是按照国家规定对个人所得进行征收的税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实际收入金额...

2021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在新个人所得税执行后,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率按照阶梯税率,即收入越高,缴税的税率也就越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

年度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答: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个税是国家征收的,现目前我国的个税是5000元起征,收入越高税率越高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有哪些?
答:按以下公式和扣除标准来计算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一)综合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综合收入-五险-6万元一金 -专项附加扣除)当月应交个人所得税 = (累计收入 - 累计五险一金 -累计减除费用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x 预扣税率 - 速算...

个税的计算公式
答: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一)综合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综合收入-五险-6万元一金 -专项附加扣除)当月应交个人所得税 = (累计收入 - 累计五险一金 -累计减除费用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x 预扣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累计已缴纳税额 其中:累计减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