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参在古典古籍古文里面的描述。 古文笔法这套古籍谁知道?

作者&投稿:泣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本草纲目·草部》人参 释名 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 气味 (根)甘、微寒、无毒。

  《证类本草》 > 卷第六
  人参
  味甘,微寒、微温,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一名神草,一名人微,一名土精,一名血参。如人形者有神。生上党山谷及辽东。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曝干,无令见风。(茯苓为之使,恶溲疏,反藜芦。)

  本草思辨录 卷一
  人参
  物而毁誉交集者,惟人参为最。好补之家多誉,好攻之家多毁,其誉者复有补阴补阳之各执,而不知皆非也。徐洄溪、邹润安,则能得是物之性用矣。徐氏云:人参得天地精英纯粹之气,补气而无刚燥之病,又能入于阴分。邹氏云:凡物之阴者,喜高燥而恶卑湿;物之阳者,恶明爽而喜阴翳。人参不生原隰污下而生山谷,是其体阴;乃偏生于树下而不喜风日,是为阴中之阳。人身五脏之气,以转输变化为阳,藏而不泄为阴。人参兼变化藏守之用,且其色黄味甘气凉质润,合乎中土脾脏之德。所由入后天而培先天也。至论病之何以需参,参之何以愈病,则二家犹未得其当。而陶隐居功同甘草之说为有见矣。盖甘草者,春苗夏叶秋花冬实,得四气之全。而色黄味甘,迥出他黄与甘之上,故能不偏阳不偏阴,居中宫而通经脉和众脉,与人参有相似之处。窃谓得此一言,可以测参之全量。虽然,病之非参不治者,讵能代以甘草。甘草自甘草,人参自人参。欲知人参之真,非取仲圣方融会而详辨之,庸有冀少阳为三阳之枢,少阴为三阴之枢。凡言枢者,皆一经中有阴有阳,入则为阴,出则为阳,犹枢机之转移。少阴水脏而寓君火,固阴阳兼具矣。少阳似有阳无阴,然藏于肝叶,是一阳初生而尚不离乎阴,故二经相感极易。肝病有热即挟胆火,胆病有寒即挟肝风。肝气之上逆即胆,胆气之下降即肝。往来寒热虽少阳病,却非全不涉肝,以阳之稚,不能竟远乎阴,而有出入相争之象也。争则宜解宜和,人知小柴胡汤为少阳和解之剂,不知柴芩专解邪,参乃所以和之。病兼阴阳,何以解之第有寒药?盖此固少阳势重,退少阳则厥阴自靖,且有人参调停其间,何患寒热之不止。参为少阳药有凿凿可据者,泻心汤心烦无参,而胁下有水气则用之。胸痹诸方无参,而胁下逆抢心则用之。即小柴胡汤有加减法,而独于呕于渴于胁下痞硬不去参,此可知人参为和少阴之专药矣。

人参泡酒,醇厚养生,都市新选择~

人参在古籍记载的作用有哪些?
答:《名医别录》称其“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本草纲目》记述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出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痃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疠,劳倦内伤,中风,中暑,...

人参升阳?可很多古书记载,人参偏于补阴?
答:人参升阳有升阳散火汤,古籍记载的补阴是高明的医生用于热的假象的吧?(我还在学习,观点不对敬请纠正)生晒参通常指生晒白参。为五加科多年草本植物人参的根。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也就是说是东北的,但是现在东北的野生人生越来越少了,人们去朝鲜挖的人参就称高丽参。其实西洋参并不是人...

人参的头到底有什么用,古书如何记载?
答:查阅一些古代医药典籍,有很多对人参芦头的记载。古代大部分医籍中,有人参“不去芦令人吐”的记载,《本经逢源》中说"参芦能耗气,专入吐剂",从而把参芦作为催吐药。《华氏中藏经》首载参芦,并有“吐人”的记述。历代医家也多沿袭此说,如《本经逢源》就认为“参芦能耗气,专入吐剂”。因此...

关于《药性歌括四百味》中 人参的介绍 ,“调荣养卫”与“调营养卫...
答:“调荣养卫”与“调营养卫” 哪个对?确切的说它们都对。【营荣】在古籍中医药文献资料大量出现,词性,词义相同,你善于读书,好问,这点很好,多读一些古汉语文献,自然触类旁通,建议你读《药性歌括四百味》时将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学,药化,这几门书一起看,有机会把原药材,饮片,...

“人参杀人,人不知,大黄救人,人不用”,这句话说的对吗?
答:中医讲的对症下方,实者泻之,虚者补之,郁者解之,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痛者不通,通者不痛,一通百通!对症下方!先通再补,活血先理气,理气要注意,适当加点元芪来提气!不是人参无用,主要是对虚证,不是大黄不用,医术高了才敢去用!现代人对古籍所记载的内容的解读要么扭曲,要么...

人参可以直接吃吗 人参可以生吃吗
答:按照功能划分人参是补气药,不是温阳药,在中医古籍神农本草经中认为人参味甘、微寒,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以及明目、开心、益智的作用,按照中医脏腑理论就是和心、肺、脾有关,后世医家在临床也可以发现这些体会。元代的名医朱丹溪认为人参入手太阴肺经,金代名医张元素认为人参...

欲补命门之阳,非加人参不能捷效出自哪本典籍
答:《虚损启微》。根据查询中医宝典得知,欲补命门之阳,非加人参不能捷效出自《虚损启微》中,原文为欲补命门之阳,非人参不能捷效。

潞党参在古籍均称为什么?
答:潞党参由于产于长治,该地古称上党、潞州,因此得名潞党参,又称上党参、上党党参,在古籍中被称为上党人参或紫团参。潞党参是山西省平顺县的特产,同时也是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顺县是潞党参的发源地,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党参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党参的特点在于其参条纤长、...

古籍中的人参再造丸简介
答:人参再造丸为方剂名,同名方剂约有2首。主要成分为乌梢蛇、天麻、羌活、威灵仙、僵蚕、白附子、当归、穿山甲(用代用品)、血竭、乳香、没药、人工牛黄、麝香、朱砂、人参、黄芪。具有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

问吃人参有什么好处
答:其作用原理,可能与人参对机体在“应激过程”中的反应,特别是对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影响有关。有报告指出,人参茎叶皂甙腹腔注射可明显减少小鼠在高温(46℃)和低温(-9℃)条件下的死亡率,具有抗高温和抗低温的作用;与人参根皂甙相比,二者作用相似。茎叶皂甙灌胃给药连续3天,对烫伤性休克有保护作用。由于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