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科目 指的是什么 管理费用科目中可控费用指什么

作者&投稿:应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费用科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资产类费用科目,一类为损益类费用科目。

资产类费用科目一般在生产制造业指“制造费用”,在建筑业指“项目施工间接费”等,这类费用一般也叫做直接费用。

通过归集与分配,最后归集到“存货”科目,计入“资产负债表”,最后结转成本,计入“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或“营业成本”。

损益类费用科目则是指三大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这类费用也叫间接费用

期间费用一般按各自类别直接汇总计入“损益表”各相应栏次内。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都是费用,但其差别还是很大的。

直接费用,简而言之,就是与生产、建设直接挂钩的费用,按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与存货挂钩的费用,所有发生的费用,都能够明确地指向某一种产品,或直接指向某个建设项目,能归集到具体的存货价值中。

而间接费用则不能够明确地指向某一种产品,或直接指向某个建设项目,不能归集到存货价值中。

比如:工资项目,工人工资、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就属于直接费用,通过一系列的分配,就可以归集到存货价值中。销售人员的工资属于销售费用,行政、管理、财务人员工资属于管理费用。

同理,福利费、社保费、电话费、差旅费、办公用品等人员费用,也应按人员的不同岗位,各自计入不同的科目。

资产折旧及摊销则按资产的用途,各自计入不同的科目。

这其中最明显的例子还包括利息支出的资产化问题。

一般认为,借款利息应计入财务费用,但是,如果该借款是专用借款,如资产改造借款,则该利息应计入固定资产改造成本,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果是建筑业的某施工项目专项借款,则应计入施工成本,增加存货价值。

但是,如果该借款没有明确指向特定的用途,则属于一般经营性借款(区别与固定资产投资借款),一般在借款合同中有条款注明),利息应计入财务费用。

注:直接费用的会计科目走向:
制造业:制造费用——产成品——存货——主营业务成本
建筑业:项目间接费用——施工成本——存货——主营业务成本

还可以举其他的例子:
印花税:印花税一般都要求计入管理费用,但在实务中销售合同印花税可以计入销售费用,资产采购合同印花税可以计入资产价值,借款合同印花税可以计入资产价值。

招待费用:招待费一般计入管理费用,但在实务中为了规避招待费的限额限制,销售部门及人员的招待费用可以计入销售费用,建筑业中项目部招待费可以计入项目成本。

……

总之,不同的费用虽然最终都会归集到“损益表”中,但在实务中仍然有很多技巧可用。最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将费用归集到不同的科目项下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影响,当企业对资产有较高要求时,以及对利润值有较高要求时,则应多计直接费用,少计间接费用,当企业利润较高,需要减少所得税金额时,则应多计间接费用,少计直接费用。

你所说的费用科目,比如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电话费不是会计的费用科目,而是费用项目。会计的费用,广义的讲包括:成本项目、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开办费;2、公司经费;3、职工工资;4、福利费;5、物料消耗;6、低值易耗品摊销;7、办公费;8、差旅费;9、工会经费;10、董事会费;11、会议费;12、聘请中介机构费;13、咨询费;14、诉讼费;15、业务招待费;16、房产税;17、车船使用税;18、土地使用税;19、印花税;20、技术转让费;21、矿产资源补偿费;22、研究费用;23、排污费;24、折旧费等。

费用科目 指的是什么~

您好,会计学堂李老师为您解答

你所说的费用科目,比如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电话费不是会计的费用科目,而是费用项目。会计的费用,广义的讲包括:成本项目、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开办费;2、公司经费;3、职工工资;4、福利费;5、物料消耗;6、低值易耗品摊销;7、办公费;8、差旅费;9、工会经费;10、董事会费;11、会议费;12、聘请中介机构费;13、咨询费;14、诉讼费;15、业务招待费;16、房产税;17、车船使用税;18、土地使用税;19、印花税;20、技术转让费;21、矿产资源补偿费;22、研究费用;23、排污费;24、折旧费等。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可控费用也叫可控成本。可控成本是指在特定时期内、特定责任中心能够直接控制其发生的成本。
一般来讲,可控成本的确定应具备三项条件:
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有办法了解所发生耗费的性质;
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有办法对所发生耗费加以计量;
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有办法对所发生耗费加以控制和调节。

扩展资料:
可控成本的特点
可控成本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并且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与手段使其按所期望的状态发展。
如果某些成本只具有一种可能结果,则不存在进行控制的必要性;如果某些成本虽具有几种可能结果,但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施加影响,则也不存在进行控制的可能性。
可控成本的相对性还与成本发生的时间范围有关。在产品投产前的产品设计阶段,成本的决策与计划阶段以至工厂的筹建阶段,一切尚未发生的产品成本都是可控的。
如设备的折旧费会因资本支出决策的不同而不同。同样,厂址、设计方案、工艺路线和生产组织形式的不同选择,都会对成本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而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品成本只是部分可控,因为有些成本在设计、筹建阶段都已经决定,属于先天性因素而不可控制。
而当产品生产完工后,成本均已发生、形成,也就无所谓可控了。由此来看,产品投产前成本的可控性最大,其控制效果也最佳,这也正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