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学校文化建设的论文

作者&投稿:王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的基本考虑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第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第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第四,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总之,中央政治局认为,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
  《决定》第二部分重点讲这些内容,突出阐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段话,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决定》在总结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就是“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性质。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四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五是坚持改革开放,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关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
  第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在征求意见和起草调研过程中,一些同志建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概括,提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件起草组进行深入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委托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专题研究,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表述。从调研情况看,概括出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第二,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第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第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第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六,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四、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决定》提出,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决定》从4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一是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决定》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及时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二是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决定》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文化工作、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把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确保文化阵地导向正确。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文化工作,加强文化理论学习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素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三是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决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四是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决定》提出,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找准着力点。高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核心助推器。今后学院将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发挥文化引领功能,努力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着力打造文化素质提升工程、文化活动育人工程、文化精品打造工程、文化传播促进工程、环境文化优化工程、文化服务推进工程、文化发展保障工程七项工程,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引导、凝聚、激励功能,丰富办学内涵,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提高师生的文明程度,增强广大师生的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和感染力;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运用学校人才、信息、技术等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全面发挥高校文化引领功能,大力开展院乡共建活动,深入推进学院引领市区文化建设工程,积极开展地域文化理论研究,促进高校与地方社会的文化互动,推进地区文化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好高教强省规划实施方案。
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关键是提高执行力。历史和经验证明,抓工作落实,只要抓得迅速、抓得扎实、抓得细致,就能抓出成效。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要按照学校部署,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注重协调,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紧密结合,用全会精神指导实践,用文化引领推动工作水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责任意识,扎扎实实做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工作。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已经吹响,全体大学生要抢抓机遇,强化意识,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为科学发展新跨越注入新的文化动力,切实将全会精神转化为着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显著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业界贡献力、学界影响力和社会服务力的实际行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我也想知道。。。。。。

你是泉院 09 的?哪个班的?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后,在某~

(1)①该市较快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该市文化产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②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底蕴丰富,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③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上市融资可以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社会活力。④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使经济更好更健康地发展。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⑥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发挥人才优势可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2)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推进教育公平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要求(3分)②体现了我国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国家通过制定政策,并把教育公平落到实处,有利于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人民受教育的公平正义。(3分)③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推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3分)④政府部门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公平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落实改革政策以维护教育公平体现了为人民服务和对人民负责的宗旨和原则,也体现了政府积极履行文化职能。(3分) 试题分析:(1)该题以某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因素分析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归纳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材料内容准确、全面回答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对材料中的每个因素要抓住关键字眼去理解,“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发挥财政的作用;“企业改制、上市”体现改革、融资的重要性;“得天独厚的资源底蕴”是基础;“创新人才和高新技术”体现劳动者和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GDP增长”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这是根本因素。学生可以从以上角度具体分析论述。(2)该题以我国大力推进教育公平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推进教育公平,维护了人民的受教育权,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坚持公平原则,体现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学生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回答体现的道理。

(1)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2)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市场作为发展文化产业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通过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宏观调控。示例一:加强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促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示例二:加强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立法工作,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行为和市场秩序,保证文化产业市场协调有序运行。示例三: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道德建设,特别是诚信建设,引导文化工作者和文化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和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多出精品,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 ...
答:【答案】:A、B、C、D 本题考查时事政治。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

如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_百度...
答:2、推进文化创新,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断推出文艺精品力作。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为人民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

校园艺术节最新活动总结范文三篇
答: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XX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项目验收的通知》精神,结合融教[xx]79号《关于组织开展xx市第十二届校园艺术节活动的通知》,我校围绕创建xx市级“校园文化先进校”的目标,拓展德育内涵和...

谈谈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哲学依据...
答: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

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是在哪...
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是在2006年。《意见》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必须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三五规划对于文化建设有哪些新提法,新思路和新路径
答:坚持文化产业支柱地位 《建议》原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二五”时期,中央对文化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

有关传统文化的孝道演讲稿6篇
答:那么 传统 文化 孝道的 演讲稿 怎么写?下面我整理了传统文化之孝道演讲稿,供你阅读参考。 传统文化之孝道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大家好!最近我们党胜利召开了十八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实质精神是要加强文化建设。文化...

国家为何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请简要回答_百度知 ...
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按照全会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我们就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

以什么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答:牢牢把握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干部、党管导向的基本原则,妥善处理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抓紧制定出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保障,推动文化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登上新台阶。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 ...
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