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关於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不同点 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别在哪?

作者&投稿:壬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国际会计组织,那实在太多了,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有关系的,其实也就如下那么几个:

日本 企业会计基准委员会(ASBJ)
米国 财务会计基准审议会(FASB)
米国证券取引委员会(SEC)
欧州 国际会计基准审议会(IASB)

注意,IFRS是国际会计准则的缩写,并非会计方针制定机构。

另外,你的问题。。。范围太广了,我就在我的知识范围内说说影响最大的几点。

①营业收入(所得)

日本和中国都是出货(在风险脱离己方后)后即可确认销售额,但IFRS要求货物到达客户(风险完全转移至客户)后方可确认销售额。这有可能会造成初始采用IFRS时的营业额的大幅度降低。

②研究开发费
中国和日本都是由于税务上有优惠措施,所以将研究开发费用算入当期成本,而IFRS要求在满足一定条件(资产化6条件)的情况下,必须将研究开发成果记入无形资产,并根据该资产的技术使用可能年限进行折旧。这可能会造成今后的管理成本的增加和资产管理的难度增大。

③固定资产
中国采用直线折旧法,残存余额为零(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和IFRS要求相近,而日本则基本采用比较特殊的比例折旧法,且残存余额为取得价格的百分之5,如果采用IFRS可能会要求变为直线法,这样会造成日本企业在将来折旧成本的增加,且和日本税法的分离造成管理费用增加。影响非常大。同样,折旧年数也是焦点之一。

④租赁
中国和日本都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受美国会计制度影响),但IFRS要求使用权资产,即凡付了租金使用权在己方的都要记入资产,这会造成有息负债的激增,会使资产负债表受到严重打击,但还在讨论中。

⑤资产,商誉,有价证券的减值
中国,日本,美国都规定资产等一旦减值不可恢复,IFRS却规定满意一定条件的话可以恢复。但具体操作很麻烦。

其他还有很多。。。向金融工具,准备金,资产负债法等,本人也不是很精通,如果写论文可以从我说的那几个题目上考虑。

有不懂的可以问我。

想写关於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不同点,中国知网CNKI,搜索相关的参考文章


鲁卓网 鲁卓网 搜索

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别~

根据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本文现简析两者在会计处理方面上的10项主要差异,包括:固定资产采购计价、借款费用资本化、非货币性交易、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商誉、研究与开发费用、开办费、资产类政府补助、债务重组、所得税。

固定资产采购计价
中国准则规定,固定资产一般以其历史成本或净值计价。对改变折旧方法作为会计政策变更。
国际准则规定,固定资产计价应当考虑公允价值的影响,包括资产重估和折现的影响。对改变折旧方法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假设某企业2003年1月1日购房,价款1亿元,分10年等额还款,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千万元。

借款费用资本化
中国准则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符合资本化条件时应予资本化,直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资本化金额=借款利息+辅助费用和汇兑差额。
国际准则规定,用于构建资产的一般性借款符合条件可以资本化。资本化金额=所有专门借款费用-暂时投资收入。
假设某企业2003年1月1日借入1,000万元专门借款用于建造厂房,03年平均支出为800万,企业将借入款项余额放入专项银行户口,利息收入为5万。根据中国准则计算的资本化金额=80万,根据国际准则计算的资本化金额=95万。这样,IAS比PRC多计入资本化金额15万,同时少确认利息费用15万。

非货币性交易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的资产应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相关税费入账。
国际会计准则区分了同类和非同类的资产互换,规定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同类资产按换出资产价值加相关税费入账,而不同类的资产交换按收到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损益=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

短期投资
中国准则规定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仅对跌价损失计入损益。
国际准则规定短期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对市价与成本的盈利或损失变动都计入损益。

长期投资商誉
中国准则规定股权投资以投资成本计价,债权投资以成本,贷项计入资本公积。
国际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日债务证券的投资以成本,按取得的可辨认应折旧/摊销资产的加权平均剩余年限摊销,如负商誉超过FV,超过部份立刻确认为收益。
假设企业A用100万元购买企业B30%的股权,企业B净资产是200万元,但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是300万元。根据中国准则计算的股权投资差额=40万,根据国际准则计算的商誉=10万,此后分享被投资者损益时,需考虑因公允价值调整而产生的影响。

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
中国准则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资本化,只有为依法申请取得的自行开发无形资产而发生如注册费、律师等费用才能资本化。
国际准则规定研究支出在其发生时确认为费用,开发支出符合一定条件时才确认为无形资产。

开办费
中国准则规定开办费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国际准则规定开办费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

资产类政府补助
中国准则规定企业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应于期末按应收的补贴金额记入补贴收入。
国际准则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列为递延收益,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有系统并合理地确认为收益。

债务重组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按重组债权账面价值作为受让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重组利得不能确认为收益,而为资本公积。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按公允价值作为受让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差额计入损益。

所得税
中国准则规定所得税可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应付税款法按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纳税影响会计法需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并采用递延法或损益表负债法。
国际准则规定所得税仅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即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并采用资产负债表负债法。
假设某公司花费100万元开发成本,按国际准则规定需予以资本化,但税法规定计入损益。根据纳税影响会计法需借计递延所得税费,贷计递延税负债。例如A公司收购B公司,被收购B公司资产账面金额为1000万元,收购时按公允价1200万元调整。根据纳税影响会计法需借计商誉,贷计递延税负债。


1)通用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各行业共同行业务如货币性资产、应收账款等业务的处理。
2)特殊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如外币业务、租赁业务等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
3)财务报表会计准则。规范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和信息披露的准则。
每一具体会计准则一般包括引言(准则范围)、定义(某准则涉及的概念)、一般确认原则、一般计量方法、一般报告原则、一般提示事项、附则(解释权和生效日期)七个部分。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别在哪?
答: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别:1、会计准则的结构层次不同,我国会计准则结构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构成,并将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内容归入了基本准则中,而国际会计准则却不存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之分。同时;国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明确指出:“本框架不是一份国际会计准则,因此不对...

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别在哪?
答:1)通用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各行业共同行业务如货币性资产、应收账款等业务的处理。2)特殊业务会计准则。主要解决如外币业务、租赁业务等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3)财务报表会计准则。规范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和信息披露的准则。每一具体会计准则一般包括引言(准则范围)、定义(某准则涉及的概念)、...

会计毕业论文提纲(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答:【摘要】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内涵就是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包括中国会计准则(含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化两方面。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国际化,而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水平却是相当低的。在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的同时,应大力加强会计准则、制度的落实工作,使会计准则国际化与会计实务国际化...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区别是什么
答:资本化金额=所有专项借款费用-临时投资收益。3、非货币交易:根据中国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收到的资产,按照转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入账。国际会计准则区分类似和非类似资产互换,规定从非货币性交易中收到的类似资产,按照交出的资产价值加上相关税费入账,不同类型资产交换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收...

保险公司业务核算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
答:会计监管方面,我国国家和企业内部的各种监管机制仍不完善,各有关部门,如财政、税务、审计、证券监管、人民银行、保险监管等政府部门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等外部监督机制都有待加强,企业的治理结构也有待改善。法律环境方面,国际会计准则生长背景与中国法律传统存在着矛盾。无论是从国际会计准则所依据的概念...

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有哪些不同
答:1、存货对采购成本的计量上,国际准则采用净价法,我国准则采用总价法 2、建造合同上,国际准则允许将采购合同订立的相关费用作为成本的组成部分,我国准则确认为当期费用 3、固定资产准则中,国际准则对非同类固定资产交换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确认利得或损失。我国准则要求以换出资产帐面价值计量,不确认损益...

为什么我国的会计准则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答:国际会计惯例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有哪些国际会计惯例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差异包括:1、制定主体不同;2、构成模式不同;3、会计信息质量认定范围不同;4、会计计量的属性不同;5、对政府会计的处理方法不同;6、对会计实务处理形式的不同。国际会计惯例是指国际会计准则以及部分发达国家之间会计规范的总称。...

为什么我国的会计准则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答:1、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中国经济也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这不仅对世界经济的繁荣与稳定有利,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也十分有利。2、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成功改组,在全世界范围内制定通用的统一会计准则成为了现实。随着IASB宣告制定...

简述我国2007年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异同。
答: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形势下,各个国家如果要想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合作与竞争,就必须正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实,而不能刻意强调本国的特殊情况而“独善其身”。走向国际趋同的第一步,应该是对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通用准则之间的差异和原因作出客观分析。 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关系、异同?
答:(2)中国无以下项目的特定披露规则:权益变动表(外商投资企业除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上市交易的投资除外)、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终止经营、稀释的每股收益、使用后进先出法时存货现行成本或先进先出法成本的揭示。(3)中国会计准则在以下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差异。从事非相似活动的子公司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