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相李斯,为什么会栽在太监赵高手上? 中国历史事件时间表

作者&投稿:驹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斯是秦朝的一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在当时推行很多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策。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格局。李斯本可以名留青史,却选择和赵高联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扶持秦二世继位。关键是李斯此后还被赵高猜忌,最后被斩于咸阳。为什么他会栽在赵高的手上呢?

李斯的过错是天下一统之后虽身居高位却不致力于政治清明,不帮皇帝弥补过失,而是阿谀奉承,随意附合,推行酷刑峻法,甚至为了保护自己而伙同赵高矫诏废立。

等到全国各地群起反叛,李斯才想直言劝谏,不但为时已晚,而且招来杀身之祸,这不是太愚蠢了吗?

在秦始皇驾崩之后出现了“沙丘政变”。

秦朝时,李斯最大的过错那便是不仅仅容忍而且还参与了矫诏政变。在他的为相史上抹了一道黑。在等到秦二世胡亥荒废朝政穷奢极欲时,等到赵高专权擅政一手遮天之时,他还想做什么事情来弥补都已经来不及了。

即使是这样子,赵高最终也还是没有放过他和他的家族。公元前208年,秦二世继位还不到两周年,李斯76岁仍不得善终,被赵高设计判了“五刑”,灭三族。

可怜的一代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竟因自己的许多过错而落得如此下场



原因很简单,他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答应与赵高密谋,而他却又不是真正的奸臣,与赵高相比他太过畏手畏脚。这样的李斯,如何能斗的过不择手段的赵高。而且他的把柄被抓,最开始李斯也贪财,与赵高的关系也是互相利用,当他下矫诏这事后就彻底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看过一部八十年代左右香港拍的经典电视剧《秦始皇》,在这部电视剧的剧情里面就应该有所反应的,我记得李斯在曾经说过的很经典的话.我的愿望就是自己就是一个大粮仓的的老鼠,有吃喝不愁多好啊,所以到后来李斯官至秦的丞相,可以说是位级人臣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可是他的思想却还是那样的狭隘与自私自利,所以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与地位,再加上赵高的欺骗,利用,蛊惑,威胁,所以在赵高的软硬兼施下他彻底丧失了正义感,和赵高成了一丘之貉,在被赵高慢慢的演变成了他的走狗,直到兔死狗烹被杀死栽在了太监赵高手上。

准确的讲,李斯是栽在自己手上,栽在自己小人之心上。那时李斯身为秦国丞相,位高权重,区区赵高怎么能撼动李斯?如果李斯当时真的能忠心耿耿,不听赵高的蛊惑,不改始皇的遗诏,甚至当时就斩杀赵高,哪里会有以后的乱事?

因为李斯没有赵高心肠狠毒。赵高是一个狠心的太监。要成大事要不择手段。只有心肠狠毒的人才能占有优势。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

一、基本知识
1. 云南元谋人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会不会制造工具。
3. 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 远古人类遗址 最多的国家。
5. 山顶洞人 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 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 氏族:是由 血缘关系 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7.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观念 社会组织
北京人 约70万-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约3万年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 采集、狩猎 懂得爱美 氏族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水稻 和 粟 的国家。
9.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 干栏式房子 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 住在半地穴式 的房子里。
10.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 涿鹿之战 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 华夏族。
11.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12. 黄帝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13. 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14. 约公元前2070年,禹 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5.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 战胜桀,建立商朝。
16. 商王盘庚 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17. 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 镐京。
18.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19.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
20.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 成都平原 盛行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发明瓷器 的国家。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22. 东周分为春秋 和战国 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3. 春秋五霸是指先后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 和越王勾践。
24.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25. 战国七雄是指 齐、楚、燕、韩、赵、魏、秦 七雄并立的局面。
26.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长平之战 后,东方六国再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
27. 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使用牛耕现象都始于 春秋时期;
28. 战国时期,秦国蜀太守李冰 在岷江修筑都江堰,使 成都平原 成为的“天府之国”。
29. 甲骨文是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30.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年代是从 商朝 开始的。
31.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是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
32. 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 哈雷彗星 最早的有确切时期的记载。
33. 一年有24个节气始于 战国时期。
34.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了望、闻、问、切 四珍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35. 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屈原,他的代表作抒情长诗《离骚》被译成多国文字处理;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36. 湖北随州出土了战国时期珍贵的整套编钟。
37. 孔子的言论记载在《论语》一书里。
38. 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是 道家学派 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39.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 秦王赢政 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朝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0. 秦长城西起 临 、东到 辽东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41. 秦朝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 西 ,北至 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42. 公元前209年,陈 胜 和 吴 广 领导了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斗争。
43. 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民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随后,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灭亡。
44. 公元前202年刘 邦经四年楚汉战争,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 安,是为西汉。
45. 汉文帝、景帝时期推行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景象。
46.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诸家代表人物情况表。
时期 姓名 称谓 著作 主要思想
春秋晚期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战国时期 孟子 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主张遵循时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战国 墨子 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
春秋末期 老子 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战国时期 庄子 思想家,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 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战国 韩非 思想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战国 孙武 军事家,兵家鼻祖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7.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 儒 家 学 说 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48. 汉武帝在长安举办的太 学 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49.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就是汉光武帝,在他统治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50. 西汉的耕犁装有犁 壁,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新型播种工具 耧车 也出现在西汉。
51. 东汉明帝时水利专家王 景 治理黄河,使黄河在以后的八百年里没有改道。
52. 我国汉代的冶铁技术处于世界先列。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53. 秦汉之际,匈奴杰出首领 冒顿单于 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54.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 青 、霍去病 出击匈奴,经漠北一役大败匈奴。
55. 东汉元帝时昭 君出塞,嫁于 呼韩邪单于 ,使汉匈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王昭君 和呼韩邪单于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56.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 张 骞 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57. 公元前60 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 西域都护 ,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8. 丝绸之路是指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 河西走廊、今 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59. 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 班 超 出使西域,班 超 经营西域30年,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60. 166年,大秦派使臣安敦访问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第一次直接交往。
61.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我国甘肃天水出土的 西汉早期 用麻做的纸,比欧洲早一千二百年。
62. 东汉 蔡 伦 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63.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古代数学专著,它系统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初期的数学成就。书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64. 张 衡 发明和制造了历史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科学仪器——地 动 仪 ,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65. 东汉著名的医学家 华 佗 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66. 张 仲 景 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 圣”。
67. 当今世界的三在宗教是 基督教、佛教 和 伊斯兰教。
68. 佛教在 西汉末年 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在东汉时期在我国民间兴起。
69. 王 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写了《论衡》一书,阐明世上根本就没有鬼神存在。
70. 司 马 迁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编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71.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72. 发生于200年的 官 渡 之 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73. 赤壁之战 发生于208年,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操,随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74. 三国鼎立形势表
国名 建立人 建立时间 都城 经济特色 灭亡情况
魏 曹丕 220年 洛阳 兴建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266年,为西晋取代
蜀 刘备 221年 成都 丝织业发达,蜀锦行销三国 263年被魏国灭亡
吴 孙权 222年 建业 造船业发达;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 280年西晋灭吴,三国时代结束
75. 266年,司 马 炎 建立西晋,定都洛阳。316年被内迁的匈奴人灭亡,历时50年。
76. 西晋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匈 奴、鲜 卑、羯 、氐 、羌 等,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促进了我国民族融合。
77. 317年司马睿建立 东 晋 ,都城在 建 康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东晋结束,南朝开始。
78. 4世纪后期,氐族人 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苻坚统一了黄河流域。
79. 383 年东晋军队以少胜多打败前秦苻坚,赢得了 淝水之战 的胜利。
80. 北魏政权是 鲜卑族 建立的,439年北魏再次统一黄河流域。
81. 南朝包括先后经历的 宋、齐、梁、陈 四个王朝;北朝则包括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共五个王朝。
82. 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使我国的书法升华为一种高级艺术形式。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83. 顾 恺 之 是东晋时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84. 南朝的思想家 范 缜 撰写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
85. 山西大同的 云冈石窟 和河南洛阳的 龙门石窟 是北朝开凿的最著名的两大石窟。
86. 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成就表
人物 朝代 称谓 主要著作 主要科技成就
祖冲之 南朝 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缀术》 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很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字,较国外早近千年
贾思勰 北朝(北魏和东魏) 著名农学家 《齐民要术》 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编成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 北魏 杰出的地理学家 《水经注》 写出综合性地理学专著。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












87. 历代封建王朝简表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帝王 都城名称
秦朝 公元前221年 秦王赢政—秦始皇 咸阳
西汉 公元前202年 刘邦—汉高祖 长安
东汉 25年 刘秀—汉光武帝 洛阳
三国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
西晋 266年 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年 司马睿 建康

二、问答题
88.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有哪些?
①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③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89.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答: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90.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
答: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91. 黄帝为什么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答:是因为:(1)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2)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下属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92.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怎样分封?有什么作用?
答: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主要内容:分封制是指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93. 齐桓公为什么能第一个称霸?
答:①齐国地理位置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③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扩充疆界;④政治上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94.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变法的主要内容有:(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我,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使秦国的经济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95. 列举孔子的思想内容和主要教育成就。
答: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
96.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答:①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以圆形方孔铜钱为全国统一货币;并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③“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④派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还修筑长城予以抵抗。
⑤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南越各部,修筑灵渠,开发南疆。
97. 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④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98. 说一说秦始皇的历史作用?在你原先的印象中,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在影视剧中了解的秦始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有没有差别?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电视剧中的秦始皇是艺术形象,带有“戏说”甚至虚构的成分。历史上的秦始皇是历史的真实,两者差别很大。
99.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有:①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②徭役繁重;③赋税沉重;④刑法残酷和秦二世统治的逾加残暴。
100. 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①在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②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③在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④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上在长安设太学。⑤在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101.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有什么影响?
答: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第四,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影响:江南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102.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后,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说汉语:在朝廷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禁用鲜卑姓氏,改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 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在客观上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这是我用的,采纳我啊啊唉唉1!!!!!!!!!!!!!!!!!!!
谢谢,我废话不多说了,采纳我啊

1939年鸦片战争。
1939-1942年 三次长沙会战。
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百团大战。
1941年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2-1945年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开始。
1948年12月 蒋介石亲自下令查封的上海《观察》杂志和逮捕《观察》工作人员,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观察》事件”。《观察》的被查封,标志着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悲歌啼鸣至此。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智慧如李斯,为何会被小小的宦官赵高牵着鼻子走?
答:李斯是秦始皇身边的红人,他对秦朝的贡献是很大的,能成为宰相,可见秦始皇对他的重用。可是秦始皇死后,李斯不干自己只是个宰相,便与赵高狼狈为奸,逼迫公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秦二世。赵高本就是看着秦二世长大的太监,秦二世肯定更偏宠赵高,于是赵高只要耍耍手段就可以在李斯之上了。李斯是楚国人,...

精通权术的秦朝丞相李斯,为何会败于宦官赵高呢?
答:李斯是精通权术的秦朝丞相。之所以最后会败给宦官赵高那是因为他太轻敌了,没把赵高当回事,直到后来赵高一手遮天,阻断了李斯和君王之间的联系。李斯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一位政治家,他是荀子的徒弟,不管是他的才华还是手段都是非常高明的,他精通权术,就连秦始皇都对他言听计从,对他非常的信任,后...

一代名相李斯为何会败于阉宦赵高呢?
答:那是因为,李斯不仅才华洋溢,能治国理政,也贪婪自私,能陷害他人。但是,当人身处高位之时,目空一切,以至于被赵高陷害,身首异处。让人唏嘘。上蔡小吏,一鸣惊人 李斯,楚国上蔡人。曾经做过小吏。后来拜荀子为师。学业有成。认为楚王不足以共事。便西入秦国。准备成就一番雄图霸业。在秦国,李斯先...

秦丞相李斯为何因精通政治而败于宦官赵高?
答:李为什么会输给赵高?如果我们知道以下几点,我们将不再对这个问题感到不可理解。第一,李斯没有把赵高当敌人,赵高把李斯当敌人。第二,赵高掌握了与皇帝接触的权利,李斯很难见到皇帝,更不要说在皇帝面前暴露自己,暴露别人了。第三,还有一个不是那么不重要的原因:赵高通过威逼利诱很快建立了自己的...

李斯一生精明,为什么会在人生的末期身陷囹圄终成大恨?
答:李斯其人,可说是佼佼政客,但其人行事没有准则,或者说他的准则,唯利而已。他的求利本性一步步将他引向沙丘之变,“利益”二字将他一步步地拖向赵高的刀下,当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幡然醒悟,想要做出改变,已非“积重难返”能够形容了。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战国末期...

聪明的李斯为什么败给了太监赵高,李斯究竟有一个什么样致命的缺点?_百 ...
答:李斯最大的缺点就是太喜欢权利,所以导致最后他的下场十分凄惨。其实李斯最早并不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一开始其实也是有职位的,是一个很小的科员,但是他的生活自给自足。,过得倒也是逍遥自在,并且离思很满足于自己的现状,觉得这样的生活就是他所追求的。一直到有一次他看到老鼠生活在不同的...

李斯当丞相多年,为啥会被赵高轻松打倒?
答:秦始皇在位时赵高只是地位低下的宦官,而李斯已经是宰相了,所以以李斯的权利地位根本不把赵高当做敌人。李斯的官职已经到顶了,所以他只要保护自己的位置就行,他也一直清楚赵高想要争权。所以秦始皇在东巡路上突然病逝,李斯才会跟赵高合作修改遗诏杀扶苏,因为在李斯心中,扶苏跟蒙恬对他的威胁更大,所以...

李斯那么厉害,为什么斗不过赵高,结局如此凄惨?
答:我觉得李斯之所以会被赵高所害,不是因为他智商不够,而是无限膨胀的权力欲害了他。李斯虽然很有才能,但是人品败坏,他的人生观就是‘利益至上’。李斯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人生观,是因为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李斯年轻的时候做过专门看仓库的小吏。有一天他看到厕所里的老鼠一个个骨瘦如柴...

李斯本可被后人景仰,却做错一件事导致身败名裂
答:这个决定应该与荀子有关,因为荀子游历过秦、楚、赵、齐等诸强国多年,对当时各国了解得很透。 荀子的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比孔、孟更贴近当时社会现实,他赞同尊王称霸和政法的威惩作用。 李斯去秦,《史记》中说是李斯自己的决定,那他之前为什么不直接去秦国呢?太史公实在不应该忽略荀子对李斯出道之初作出这一决定的...

千古名相李斯为何斗不过区区宦官赵高?
答:物极必反,秦始皇不久就死了。他和赵高、胡亥联手,将秦王的遗照内容改变,支持子婴继位。但是成为了他最大的错误,这一次政变让赵高手握大权。赵高一直忌惮怨恨李斯,现在有了机会,他没有放李斯以及李斯的家族。李斯那么聪明,又怎会死在赵高手中?其实赵高是个宦官,他没有妻子儿女,做起事来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