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有关欧洲古代史的主要战争情况,越详细越好 中国古代史官为什么写的史书很不详细?欧洲国家对战役的每个细节...

作者&投稿:柘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复习法浅探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一项跨世纪的教育战略工程,素质教育的一种提法是指以人为的调控方式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环境与教育过程各种因素形成最佳组合,创造出使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从而促进受教育者自身素质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完善的过程。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基本任务,也确定了历史学科教育的目标是:学生(受教育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或凭借专用的历史教材,通过教学、检测等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培养、提高他们的学科思维能力和思想觉悟,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发展学生的个人品质、思维特质,发掘其潜能,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结构。为了达到此目标,我认为有必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特别是在历史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知识结构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历史事实、理解基本历史概念的基础上把握好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著名教育理论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务必教诸学生以基本结构"。历史知识结构是各种历史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组合方式,它是各种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历史知识结构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表述了历史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或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各种特殊规律。掌握了历史知识的基本结构就意味着掌握了历史知识的基本内涵和认识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使用结构法,能够使学生充分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和提高:
一、整体性、系统性地掌握历史教材内容。任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一定历史时期的历史,就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历史考试说明第2条提出:"再论、再现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知识结构复习法不仅集中了历史知识的精华,也抓住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掌握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如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我以这段时期的历史线索、历史特征按照教材的章、节结构,重新编排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1)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法国)
2)政治特征:
(一)工场手工业 (2)封建国家的改革(法、俄、普、奥)
时 期 3)意识形态:--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
(1)美国的建立
4)民族运动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经济特征: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欧美
(1)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
(二)蒸汽机 日本明治维新
时代 2)政治特征:
(2)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初步建立
3)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4)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1)经济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时期
(1)政治民主道路(英、法、美)
2)政治特征:
(三)电气化 (2)专制主义道路(德、俄、日)
时代 3)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亚洲
4)民族民主运动 非洲
拉丁美洲
5)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样,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至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各方面的特征,线索以及相关的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也显现在人们面前,较容易从整体上把握世界近代史的脉搏。
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历史考试说明第6条提出:"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知识结构复习法使学生在掌握和理解历史概念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进一步分析和揭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随着对知识理解的深化,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历史结构复习法把大量的历史知识互相关联和系统化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既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又减轻记忆负担,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中国近代史的复习中,我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归纳为"五场战争":
1、鸦片战争-(开端)
半殖民地 2、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
半封建社 3、中法战争-(进一步加深了)
会的形成 4、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成)
并要求学生在这个简单结构基础上通过一一分解,概括出每场战争的相关内容以及影响。如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南京条约》的内容--影响(以每项内容给中国带来的变化表述)。这样,从1840年-1901年这六十余年的历史就一目了然了。既有利于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掌握,也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
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应用。历史考试说明第7条提出:"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说明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上面编排的世界近代史结构的三个方面,工场手工业--蒸汽机--电气化时代,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线索,从中也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的调整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关系。通过结构复习法能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那么,如何去构筑历史知识结构呢?历史知识结构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多层次性和立体性等特点。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对知识结构的表述也就不同:从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要素看,历史由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构成;从社会文化形态看,历史由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构成;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任何一种历史现象和一个历史事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都有其前因后果、产生的背景和条件以及对其他事物的影响;从理论的角度看,历史知识又由史实和观点两个方面构成······。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知识综合,就构成了立体的知识结构。历史教学大纲中要求:"重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引导学生对于历史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注意中个古今的比较,从历史的多样性、复杂性中认识历史的规律性。"为达到这个目的,我在历史复习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历史知识的整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结构,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手段:
第一:纵向性的分阶段复习。也就是科学地划分历史阶段,并充分考虑知识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容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力求突出表现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具体而言:
(一)中国古代史: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 封建社会形成前: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2) 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战国、秦、汉)
3) 封建社会分裂与民族大融合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4)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唐)
5)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民族进一步融合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时期(明、清前期)
(二)中国近代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1840---1901年)
资产阶级维新派
2) 旧民主义革命时期(19世纪末---1919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2)大革命时期
3)新民主主义时期(1919----1949年)(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4)抗日战争时期
(5)解放战争时期
(三)中国现代史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年)
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年)
4) "文革"十年内乱时期(1966---1976年)
5)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四)世界近代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2)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手工工场时代)
3)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蒸汽机时代)
4) 帝国主义时期(电气化时代)
(五)世界现代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期(一战后)
3) 雅尔塔体系时期(二战后)
4) 多极化格局时期(苏联东欧剧变后)
通过阶段的划分,由学生归纳出各阶段历史的总体特征及在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表现,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分析各阶段历史事实、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就达到了历史纵向复习的目的。
第二:横向性的设专题复习。也就是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历史特征和原则,找出各个阶段具有共同性的历史知识要点、历史线索、历史知识面,进行横向概括和归纳,重新构筑历史知识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设置专题结构。这种专题结构复习方法,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分类,首先最简单的就是从社会文化形态来划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这五大内容都可发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外交史和文化思想史这四大专题结构。其次还可按中国史和世界教材编排的差异性,构筑不同的知识结构,如在复习中,把世界史编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世界国别史(英、法、美、德、意、日等)、世界国际关系史、世界文化史数个专题史;把中国近现代史编为封建专题(满清)、农民专题(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专题、国民党专题、共产党专题和文化专题。逐一进行剖析。再次按照相同的内容具体地设置小专题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如在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时,把有关"土地政策"的内容构成一个小专题:
1、满清政府--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土地高度集中,农民更新丧失土地
2、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根本无法实施
3、国民党--"平均地权"--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土地政策 1)1931年土地革命--土地革命路线--贫雇家积极参军参战
4、共产党 2)抗日战争时期--"双减双交"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3)1947年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4)1950年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封建
剥削土地制度
通过这么一个小结构,不仅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关于土地政策的内容一目了然,也可以从各时期、各阶级不同的土地政策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和影响,概括出为什么满清灭亡、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资产阶级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能够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构筑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还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只能是加以引导而不能包办,"授之以鱼"末若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采用结构复习法,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如何把教材中的"块"内容变成一个个结构,并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如剥笋般层层剖析,构筑一座"历史知识结构大厦",另一方面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把构筑的结构再返回到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中去,也就是既要做到"化整为零",也要懂得"化零为整"。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历史结构复习法的目的和要求。
随着科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和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特别是历史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日益综合化,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线索,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还要使学生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依据历史经验去观察、分析和解答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历史知识结构复习法注意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及学科思维教育的三位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体现了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当然,这一方法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使之真正成为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1、导火线: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

  欧洲古代史的战争,太多根本写不下,提供几个比较重要的词条,老兄自己搜一下详细的。
  狭义的欧洲古代史是指法兰克人民族迁移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这一段的历史。
  大规模的战争 1 西罗马帝国与阿提拉的战争(沙龙会战公元451年)
  2查理·马特(墨洛温王国宫相,铁锤查理)与阿拉伯人的战争(普瓦提埃战役公元732 年)
  3查理曼的征服战争 (768-804年)
  4诺曼征服 (黑斯廷斯会战 1066年)
  5十字军东征(1096-1291)主要战役(阿什克伦战役1098,布塔哈战役1158,哈廷会战1187,阿尔苏夫会战1191,曼苏拉战役1250)
  6英法百年战争(1337 - 1453)主要战役 (克雷西会战1346 年8月,普瓦提埃之战1356年9 月,阿金库尔战役1415,奥尔良解围1429年 5月)
  7蒙古人的入侵(1237-1244)主要战役 梁赞战役1227-1228,锡季河战役1238绍约河战役1241。
  8波兰-立陶宛王国与十字军骑士团的战争(1410-1466)主要战役 格林瓦尔德会战1410,帕克会战1462。
  9胡斯战争 (1419—1434)主要战役 苏多梅日(1420),维特科夫山(1420),库特纳霍拉和德意志布罗德(1422),斯季(1426),塔霍夫(1427)多马日利采(1431)
  奥斯曼土耳其与拜占庭和欧洲的战争
  立窝尼亚战争(波兰-瑞典-俄国)
  三十年战争
  具体内容那个麻烦你自己查一下,详细内容够编一本书的(西洋战争史写了两卷)就着样。

如何看待日本,欧洲古代史?~

提到中世纪,知识分子就有一种条件反射:黑暗!讲世界历史或世界什么什么史,总要大骂一通“黑暗的中世纪”,说中世纪束缚了人类的思想和自由,烧死了多少女巫和异端,仇视科学,将坚持哥白尼“日心说”的布鲁诺等科学家活活烧死等等。知识人极力讴歌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对中世纪却极尽诟骂之能事。如今互联网上仍是如此,但也有不同的说法。
中世纪是欧洲(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
古希腊和罗马确实诞生了民主共和制,古代的希腊、罗马是很早就具有平等自由思想,进行民主施政的地区。但那是少数公民的民主,奴隶、妇女、外籍人士等是排除在外的。它的公民权局限于城邦里少数比较有财富和名利的人,大多数的民众没有公民权利,没有参与国家公共事务决策的权利。在当时的希腊罗马民主宪政下,大多数人的遭遇比其它极权专制的国度也好不到哪里。古希腊罗马将战俘、被占领地区原住民、负债者和罪犯作为奴隶,作为他们的私有财产,劳力活动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奴隶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奴隶主可随意奴役、买卖和杀害他们。奴隶的后代也世代为奴。最负盛名的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亚里斯多德说:“一个奴仆就是一件活的工具,正如工具乃是无生命的奴仆一般.”罗马法典中规定:主人操有奴仆的生死大权。罗马农业作家瓦若(Varro)把农业工具分写三等——发音的,不发音的与哑巴。“发音的就是奴仆,不发音的就是牛,而哑巴就是车子。”奴仆与牲畜和车子真正的区别,只是奴仆会说话。古罗马把奴隶当作取乐的工具,看汪兄《西游散记(七) 胜利在罗马》所写的罗马斗兽场介绍,那真是惨绝人寰:“斗兽场的人与兽、人与人之间的搏杀表演持续了400多年,直到公元523年才被禁止。古罗马角斗士们均来自于战俘与奴隶,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没有任何自由。当人兽放于斗兽场中间时,搏杀总是由一方的被杀而告终。公元80年斗兽场竣工时,古罗马统治者组织了5000头猛兽与3000名奴隶、战俘、罪犯上场表演,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持续了100天,直到这5000头猛兽和3000条人命自相残杀、同归于尽。”

中欧文化传统不同。中国人写史的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是治理国家,所以以记人为主为最多,正史都是记人为纲的,记事的也有,偏重于谋略,如战国策等。战役的细节在中国的治史思想看来是细枝末节。当然中国也有类似西方描写历史很细致的,但是带有神话性质的少数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等。

影响了欧洲古代史布匿战争交战双方是古罗马和哪个古国
答:影响了欧洲古代史的“布匿战争”,交战双方是古罗马跟古迦太基。布匿战争(Punic Wars,或译布匿克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名字来自当时罗马对迦太基的称呼Punici(布匿库斯);公元前264~前146年,两国为争夺地中海沿岸霸权发生了...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战争
答:分类: 外国古代战争 洲: 亚洲 欧洲 国家: 希腊 波斯帝国 相关信息 下层事件: 萨拉米斯海战 马拉松...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力图把英国人从法国西南部(基思省)驱逐出去,从而消除英在法境内的最后一个堡垒...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40多万人在二战中丧生,英国有27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发动...

谁有关于布匿战争的详细资料?
答:公元前264年罗马军队开进西西里,揭开战幕。罗马先后占领墨西拿和阿格里琴托,迫使叙拉古与之结盟。但在海上迦太基却占优势。罗马人迅速建立一支舰队。在公元前260年的米列海战中,装有接舷吊桥的战舰组成的罗马舰队获胜。公元前256年罗马海军又在埃克诺穆斯海角大胜。同年罗马远征军在非洲登陆,但以失败告终。...

中世纪欧洲有哪些王朝、著名人物和大事件?要详细。
答:(人物大事件都可以) 2014-03-03 谁能告诉我欧洲中世纪具体发生什么大事,正史、野史都可以! 1 2014-01-23 中世纪的欧洲都有什么大事? 4 2013-08-16 跪求欧洲中世纪的著名人物的资料。 3 2013-08-13 欧洲历史大事件 2011-03-20 关于中世纪欧洲王朝=w= 2016-05-25 欧洲历史的中世纪 1 2007-01-...

我想要中国&西方古代史的大事年表
答: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是古代史吗?中国: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古代苏美尔医学发现矿泉水有愈合特性·古代苏美尔人已使用燃油灯,学会烤制面包和酿制啤酒·欧洲出现...

先秦时期西方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答:公元前334~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率军东征波斯、中亚和印度,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远征!约公元前310~前23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首创 “太阳中心说”约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亚历山大港口建法罗斯灯塔,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约公元前269~前232年 ·古印度孔雀王朝进入鼎盛阶段 公...

影响了欧洲古代史的布匿战争交战双方是古罗马和哪个国
答:与罗马交战的是安息帝国

搜集有关3次布匿战争的资料,特别是汉尼拔的资料,共同探讨学术的我欢迎...
答:嘻嘻,对坎尼之役蛮有兴趣,呵呵,对汉尼拔也有兴趣,可惜也没有太多史料可以考证,不过看楼上的话,我也就不多说了

谁能给我介绍一些古欧洲的传奇故事,传说
答:他们的冒险故事充满了英勇和智慧,反映了古代北欧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信仰。这些古欧洲的传奇故事和传说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寓意,还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欧洲历史、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窗口。它们以生动的故事形式,展现了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智慧和创造力,成为了人类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欧洲古代史(简略)
答:2010-05-25 欧洲简要历史谢谢大家特别是古代 2008-08-09 欧洲古代史 3 2019-02-14 推荐一本详细真实的关于欧洲历史的书 2011-11-08 谁能告诉我有关欧洲古代史的主要战争情况,越详细越好 3 2011-09-05 求世界和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年代尺,最好有图.不要那么详细,简略... 2 2009-07-17 200分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