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手误”叫在班级群回信息,家长打错字,一串爹妈被带歪,你怎么看?

作者&投稿:詹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对于那位开错头的家长而言,这可能就是一种莫名的尴尬了,因为班级家长群,每天总是会重复着一个永恒的主题,那便是“复制粘贴和+1”;再加之绝大多数家长平常都很忙碌,所以部分人群在看到群中消息的时候,一览而尽之后,便会紧随其后+1。殊不知,偶尔带头的那位家长,也有打错字的可能性,这样便会导致一串爹妈被带歪,场景好不尴尬。

拿我个人生活来举例子,经常面对班级群里的导员和班长消息,同学们也都是一种漫不经心的状态。班长偶尔发消息艾特全体成员的时候,很多同学连看都不带看一眼消息内容,并会在底下扣1或者回复收到,总归特别随意,既然你要求我们收到请回复,那我们回复就好。也正因为如此,班级群里时不时也会发生一些尴尬,但绝对不比家长群幽默。

(一)把“自身”输成“自杀”,玩笑开的有些大了!

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疫情突发于湖北武汉,因为疫情的突发性和严重性,所以当即政府便决策进行封锁。全国所有学校在2020年上半学年,都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幼儿园、中小学乃至所有高校,都摁下了开学返校—线下教学的暂停键,开始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停课不停学运动”,不仅如此,家长还要在群里面汇报一家人的体温状况。

汇报体温格式如下:某月某日,体温xx,无咳嗽等其他不适症状,并未有过外出经历,自身在家隔离xx天。因为汇报内容当中涉及到了“自身”两个字,所以便闹出了接下来的笑话。某位家长次日凌晨六点进行一如既往的汇报,应该是没有检查、马虎粗心的原因,竟然将“自身在家隔离”,输错成了“自杀在家隔离”。

其他家长见有人已经汇报体温状况之后,原封不动的把第1位家长的内容格式复制下来,然后粘贴在自己的粘贴板上,把当中涉及到的体温度数根据自身体温进行修改,然后一键发送。班级群共有六七十号家长,几乎在短短时间之内,六七十条包含着“自杀”字眼的消息便轰炸了班级群,你说当时这幅场景尴不尴尬?

(二)老师在家长群少报家门,复制粘贴党糗大了!

姑姑家的女儿在上初中二年级,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和汇报不完的作业完成情况。初二下半年的时候,妹妹原来的班主任因为生育问题辞职半年,所以当时教务处便给妹妹的班级调换了一个新班主任。这位新来的班主任,同时也是这个班级的语文老师,新官上任三把火,自然免不了和学生的家长们进行沟通交流。

新任班主任被拉到家长群之后,开门见山便亮明身份:“大家好,我是初二5班新来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大家可以尝试着猜想接下来的场景,如果这位新来的老师能将“兼”转换成“兼任”的话,那我想家长们应该可以很好地避免这次问题。可尴尬的问题就出现在这,随后几位家长便竞相呼应:“兼语文老师好”,老师见状,紧跟一句:“忘了告诉大家,我姓廉”。

“廉”和“兼”除了外在的宝盖头,如果不仔细严加检查的话,在当时那种家长们竞相呼应的狂轰滥炸情况下,又有谁会注意到这位新老师的后边补充呢?于是乎,五六十位家长一直在后边+1,放眼望去,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兼语文老师好”,有些家长后面还加上了一些玫瑰表情和祝福语,可问题是主语都表述错误了。

(三)一失足成千古恨,回答根本不对问题!

当你习惯性地你问候别人一句“吃饭了吗?”那别人肯定也会习惯性地回复一句:“吃了或者没吃”,紧接着也会礼貌性的反问一句:“你吃了吗?”这大概就是正常人交流的常用语,但如果碰到那些反应慢,或者脑子缺根弦的人,很有可能就会出现那种文不对题的情景,比如家长群里的一件尴尬事情。

家长群每天都会有不断的催作业消息和汇报作业情况的消息,之前碰到一位家长,被老师在家长群里催作业之后,可能当时同学家长真的正在吃饭,或许该同学家长的表达能力欠佳。竟然真的就在群里回复:“老师,孩子正在吃饭呢,你能让他好好把饭吃完吗?”老师当时没有回复,恐怕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紧接着老师又催更了几位作业没有完成的同学,没想到竟然遭到了几位家长清一色的回复,都是那句“老师好,孩子现在还在吃饭,你能让他好好把饭吃完吗?”当时看到这种现象,真不知道家长群里的部分家长对老师多么仇恨,可这种事儿也不能赖到老师头上啊,老师也是好心好意,当然家长的心情老师也能理解。

可想而知,以上的这几种情景,在身为当事人眼中的你,如果身处当时到家长群里,你究竟会有种怎样的体验?是不是除了尴尬就没有别的滋味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在家长群里必须是活跃的,就算不是太活跃,在收到老师的一些通知之后也会回复“收到”之类的。当然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老师发了通知,大家看过之后就算了,没必要屁颠屁颠地去第一时间回复,毕竟大家都有工作,各有各的忙,哪能把一天的时间都放在家长群里。

但是我觉得,家长群既然是作为交流的一个群,如果老师通知了家长一些事情,家长在知晓了之后最好还是回复一下,这也算是一种礼貌吧。

不过,在进行这种操作的时候,可能经常都会出现一些因为“手误” 而引起的笑话,令人捧腹大笑,关于这种问题,你身边有发生的吗?

我们来看以下这张截图:

图中,老师要求家长们明天准时过来,原本的画风都是比较正常的,但是有个家长一下子就把画风带歪了,把人家原来的“好的,收到谢谢老师!”变成了“妈的,收到谢谢老师 ”,下面的家长看也没看就跟着复制粘贴了,而且竟然有一个家长把老师变成了“老婆”,关键是其他家长也复制粘贴了,真是啼笑皆非。

再来欣赏两张同样搞笑的截图:

只能说家长群里有那么一两个这样的家长真的是给大家带来的不少欢乐,就是平时不爱去看家长群信息的家长们,相信以后特别关注群里的信息了。

只是不知道老师们看到这些信息时内心得有多翻腾,我觉得应该都要吐 血了吧?

那我们应该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

1.不该回复时别回复

其实老师跟我们发这些信息的时候,不一定每一条都一定要回复的,因为有些家长不是经常看群信息 ,如果大家都在群里不停的回复,甚至是聊天,那就很容易把老师的信息覆盖掉,所以没有必要的话是可以不用回复的,更何况有一些信息老师会说明不用回复。

也有一些信息,老师在发出去之后,需要收到这些回复去“交差”,遇到这种的话家长们就应该尽量配合老师的工作,尽快去完成这些“作业” ,各自做好自己岗位的工作。

其实不回复也有不回复的好处,不回复的话就是连手误的机会都不给自己,避免错误的发生。但如果这种时候都还有人“手误”的话,那可真的是六月天感冒~无药可救了。

2.复制粘贴时请看清楚 

每个家长群里一般都有些家长会比较积极,第一时间就去回复老师,后面的家长一般也都是复制粘贴而已。

复制粘贴并不难吧,我们只要在复制粘贴的时候看清楚,发现没有错漏就可以了。如果发现有错的自己改一下。

无伤大雅的也就罢了,如果错得离谱的,最好提醒一下前面那个家长,能撤回的就尽量撤回,不能的话,说句不好意思也好,然后后面的家长看到了,也就不会再直接复制粘贴了。

3.自己编辑的时候要检查一下 

有些信息可能需要自己编辑,比如说自己是第一个回复的,或者看到前面错了的,需要自己重新编辑,又或者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总之就是要自己编辑的。

像这种情况编辑完一定要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或者其他错误,及时改正过来。比如说老婆婆,就不要弄成老婆了,“好的”也别变成“妈的”了,不然多尴尬啊!

我有段时间是用手写键盘写字,有时候写快了,自己本来写的那个字就会变成另外一个字。用拼音的时候也会因为有时拼错而出现其他的字。还有时候会用语音输入,这种时候出现最多的也会是同音字,比如“在”和“再”,反正多看看准没错。 

4.发送出去之后最好再次确认

有时候即使自己在编辑的时候检查清楚了 ,但也会因为自己的手误多点了一些符号之类的,甚至还有可能还没编辑完就错点了发送,反正各种情况都有可能。

好的方法就是即使已经发送出去,自己也再次确认一下,要是发现有错漏的就可以马上撤回重新修改,既然有撤回这个功能,我们有时候也不要太浪费这个功能了,偶尔用用还是可以的。

当然啦,也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有同样的文化水平,还有些家长可能一次都没出现过,发声的只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就算真的手误了也不懂怎么撤回,怎么修改。所以我们在复制粘贴的时候, 再看一眼也好。

同样的,就算不在家长群,而是在其他群,手误也同样有可能发生,如果影响不大倒没什么,如果对别人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那自己就要多多注意了。

我是懒妈妈,多平台原创作者,你的支持是我的动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生活中,自从孩子上幼儿园起,父母就开始和家长群、班级群结缘了。

“群”的作用很明显,老师的一些指令可准确无误地下达,家长们有任何疑问也可以第一时间在群里询问老师,可以说家长群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桥梁。

不过家长群虽然有好处,但也的的确确成了一些家长的烦恼,由于平常工作忙碌,很多父母都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家长群。

因此就算是回复一些信息,他们也总是习惯了将其他家长的回复“复制粘贴”一下,并不会认真地去看老师的要求。

然而这种偷懒的行为总有翻车的时候,一旦其中某位家长“手误”,可能就会带歪一串爹妈。

1. “熟读”变“服毒”,家长手误,老师哭笑不得

一般来说,家长群建立的作用除了老师向家长传达一些信息外,就是进行作业沟通了,例如向家长询问孩子知识掌握程度,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等。

下面这位小学老师很是认真负责,在课堂上给小朋友们布置完作业后,晚上还不忘在家长群里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乘法口诀表有没有熟读?

很快,家长群就有人回复了:某某某已熟读。

接着,第二位家长在打字的时候可能是手误了,将“熟读”打成了“服毒”,于是,回复就变成了:张星星已服毒。

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由于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了“复制粘贴”其他家长的信息,于是乎,群里的画风变得极为“惊悚”。

一连串的“服毒”消息弹出,老师看后实在哭笑不得。

2. 家长群接龙汇报疫情,家长打错一个字,一串爹妈被带歪

疫情期间,由于学校停课,很多孩子都在家休息,虽然人不到学校,但是每天的体温测量、隔离情况还是要及时向老师汇报的。

为了方便统计,老师在家长群里建立了消息接龙,家长们只需要打字回复就可以。

然而有一位家长却在打字时,手滑地将“自己”打成了“自杀”,于是这条信息就成了:某某某无与外人接触,自杀在家隔离……

紧接着,可能是没有留心到这个笔误,其他同学的家长全都照单复制,相信老师望着满屏的“自杀”,内心一定是崩溃的。

3. 老师家长群表示感谢,家长“回复”令人捧腹

每逢教师节,老师总是能收到一些代表学生和家长心意的小礼物,而鲜花一定是众多礼物中的首选。

下面这位老师就在教师节当天收到了学生家长们共同准备的鲜花,而在收到礼物后,老师也是第一时间在家长群里对各位家长表示了感谢。

对于老师的致谢,家长们肯定是要回应的。

然而这种情况下却有一家长不小心将“应该的”打成了“活该的”,而整条信息看起来就成了:活该的,老师辛苦了,早点休息。

没错,后面的家长也是“复制粘贴”党,一众“活该的”让老师看起来非常无语啊!

家长应如何在家长群与老师正确沟通?

① 老师在家长群里发的消息,家长要认真阅读,不要因为偷懒而直接复制其他家长的信息,就算是回复一致,也要检查一下,以免闹笑话。

② 积极配合老师在家长群里所布置的任务,不要拖沓,如果有困难要及时和老师协商解决。

③ 不要在家长群里发一些无相关的内容,例如广告链接,晒孩子照片等,这些只会引发其他家长的反感以及老师的不满。



为了方便老师与家长沟通,很多班级都建有微信群,你可别小看了这个平台,绝对是一个小江湖,能照出各种各样有趣的人,不信,我先来给大家上两张图看看。

第一张图是我一个朋友发给老师的私信,他跟我说钻到地缝的心都有了!

当然,写错别字谁都难免,但在关键字上写错了,总是让我想起岳云鹏捂嘴的表情“好尴尬啊”。

所以,在给老师发微信时千万要注意,别着急发,打完之后再看看哦,要知道老师可是火眼晶晶,最善于纠错喽。

以上说的是第一类情况,除此之外,微信群里还有以下4类话不能说,不然真会招人烦惹人恨啊!

炫富、晒娃、发广告

建微信群本是为了家长与老师更好的沟通交流,可有些人却将这里变成了自家菜园,满屏全是他的信息。

今天给孩子买了耐克限量版运动鞋,明天带孩子去了新马泰,总之就是告诉大家我家很有钱,你们羡慕嫉妒恨不?

还有就是发广告,建班级群第一天,老师还没说过一句话,就有家长立马当先,将自己开办小饭桌的信息发到群里了,美其名曰为孩子们提供方便,给您一个优惠价!

分享“小秘密”

朋友家的孩子与同学闹了矛盾,打了一架,两孩子的家长在私下里已经解决完了。

谁知,有一位知情的家长却将这两个孩子打架的情况分享到了群里,还将处理结果公布于众。结果受到当事双方家长的一致讨伐。你说这不是没事吃饱了撑的!

传播负能量

有些家长唯恐天下不乱,今天在群里发个孩子打架斗殴导致死亡的视频,明天发一个老师暴打学生的新闻,有的自家孩子没学好,还会怀疑老师没有教好,总之满满的负能量,让人看了就反感。

溜须拍马

老师说句话,就有家长点赞叫好,或者某家长提出疑问,就替老师打抱不平,替老师挡枪,哎呀妈呀!您是定海神针还是搅屎棍啊!

俗话说,老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老师和家长都能看出好歹,不用您这么操心吧!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江湖,一点不假!千万别小看这班级群,真是众生相一览无余。

我个人觉得吧,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要在微信群里狂发信息,很多家长都上班,你这么一发,老师的重要信息就被覆盖了,这不是耽误大家时间吗?还得爬楼去找。

我家孩子的班级微信群有两个, 一个是老师发布公告用的,一个是纯家长群,我觉得这样挺好,纯家长群就可以静音了,以免被打扰。

总之,这事还得靠家长自觉,大家都自觉了,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挺好!



我觉得家长群里面的风气都不太对,很多家长都跟随大流,而且回复消息的风气也不好,家长能够监督孩子完成作业都不错了,因为很多家长真的特别辛苦,基本没时间照料孩子。

~

家长在群里如何回复老师的表扬信息?
答:你可以写一段话感谢他们为孩子们筹备表演节目所付出的努力。例如:“非常感谢老师们和学校为我们的孩子们准备了如此精彩的表演节目,他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能。”3. 表达观看的期待:如果你还没有观看表演节目,你可以回复群里,表达对观看的期待。例如:“我非常期待看到大家的精彩...

河南一男生在班级群里误发“宝宝”之后,同学们是什么反应?
答:班上一个男生误把发给女朋友的消息发到了班级群里,他还把自己女朋友称作宝宝,班里的同学们看到这样的信息后纷纷以宝宝的立场回复他,这也算一种调侃了。想必这位男生可能有一些尴尬,相信他以后在聊天之前一定会看清楚再发。幸好他没有把信息发给其他女同学,不然误会可就大了。现在的社交网络越来越...

如何与家长在微信群里有效沟通?
答:家校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尤其在收集、汇总信息时,涉及家庭隐私和重要信息的不应在班级群完成,而要一对一进行。同时,涉及学生或家长隐私的内容也不能在微信朋友圈或工作群进行传播。家校沟通的内容 1、信任是前提。信任,主要在可能有误会时起作用。遇到不解的事情,先相信...

男子在家长群误发不雅信息,致全城购买“大肉包加蜂皇浆”,是故意的...
答:店主表示自己家里卖的是包子,实际上并没有蜂皇肉包,但是看到每天有很多人前来购买,就自己制作了一个,没想到生意这么好,蜂皇都断货了。也有可能店主一开始是想给别人发,但是误发到班级群里边的,无论是哪种可能,都促成了这家包子店的生意红火。现在基本上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个班级群,还会有一个...

老师在班级群公布别的同学成绩优秀,差生家长该如何回复?
答:如果您是那个学生的家长,可以考虑以下回复方式:简单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表示一下自己对于别人成绩优秀的感受,比如说“我很高兴看到其他同学取得好成绩”。表达关注和期望:可以表达一下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关注和期望,比如说“我会帮助孩子更加认真学习,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建议私下沟通:如果不...

我在微信上给老师发信息,老师不回,但是在班级群里说话,老师是对我不...
答:第一,其实,验证自己的猜测也不难。平日里通过接触的过程,也可以从细微的观察发现这样猜忌是否属实。如果平日里,态度很好,和颜悦色。说明猜测有误,理会错误了,他可能是时间有限,不能够一对一进行直接沟通与答复,每一个私聊者。第二,没有得到证明的解释与体会前,任何可能性都存在。你也可以从...

家长在班级群中吐槽老师不负责,老师三句话回应,是非对错立辨
答:前段时间,一段幼儿园班级群的聊天记录走红,一位家长在班级群中公然喊话,指责老师不负责任,本以为会得到其他家长的共同支持,结果小丑竟是这位家长自己。班级群的存在是为了方便老师给所有家长发布学生相关信息,一般家长和老师的一对一沟通都通过私聊, 但是这位家长显然就是要利用班级群来为自己造势 ,...

在班级群发哪些内容的家长,大多层次低不自知?
答:怎么列起资产来了?说实在的,无论家长现实中是否有钱,都不要在班级群里过度炫耀个人财富,老祖宗常说财不露白,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过度炫富的家长会给外人一种浮夸的感觉,认为这人好面子,不堪大任。虚荣心得到一时满足的后果却是层次被看轻,在我看来就是得不偿失。

河南男生在班级群误发“宝宝”之后,同学们都是如何回应他的?_百度知 ...
答:河南开封的网友分享了一则令人哭笑不得的视频,一名大学男生本想发信息给女朋友,结果不小心误发到班级群里,结果他自己还没发现,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撤回不了了。于是,群里的同学便纷纷起哄,纷纷应着“到了”“宝宝不用担心”“到了,乖”等等。青春是场美好的回忆,也最让人无法忘怀 青春是场...

如果老师在班级群里表扬你的孩子,作为家长要不要礼貌回应呢?
答:因为我们排顺序是在比较后面的。后来才知道刚好这期间,老师打电话,在群里发信息。因为在骑电动车,路上太吵了,载着两个娃,根本没有听见。等娃进校门,我停好车后,才看到信息,看的时候就接到孩子爸的电话,他说班主任打电话,说全校只剩下她没有考试了,打我电话、发信息都没有回,老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