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常见的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 课堂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学习风格特点和多元智能的差异

作者&投稿:蔽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感觉通道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人善于通过读(看)来学习,有些人善于通过听来学习,还有些人则善于通过做来学习,还有些人最善于通过交谈来对概念性的材料进行分类、组织和比较。一般说来,所谓感觉通道的差异是指学习者对于视觉、听觉和动觉刺激的偏好程度。
1.视觉型学习者。这类学习者对于视觉刺激较为敏感,习惯通过视觉接受学习材料,如景色、相貌、书籍、图片等。他们适合于自己看书和做笔记进行学习,而不适合于教师的讲授和灌输。
2.听觉型学习者。这类学习者较为偏重听觉刺激,他们对于语言、声响和音乐的接受力和理解力较强,甚至喜欢一边学习,一边戴着耳机听音乐。当学习外语时,他们喜欢多听多说,而不太关心具体单词的拼写或者句型结构。
3.动觉型学习者。这类学习者喜欢接触和操作物体,对于自己能够动手参与的认知活动更感兴趣。教师用手轻拍他们的头表示赞赏要比口头表扬产生的效果更好。
二、认知风格
1.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根据知觉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程度,知觉可以划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心理学家威特金发现,人在感知和抽象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有的人知觉时容易受外界环境信息的影响,有的人则容易受身体内部感觉的影响。威特金把前者称为场依存型,把后者称为场独立型。他认为场依存型的人倾向于把外在参照系(身外的客观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依据,而场独立型的人则倾向于利用个体内在参照系(主体感觉)作为心理活动的依据。这两种认知风格都是中性的,没有孰好孰坏之分。
2.反思型和冲动型
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有些学生的知觉与思维方式以冲动为特征,而另外一些学生则以反思为特征。冲动型思维的学生倾向于根据几个线索做出很大的直觉的跃进,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很快就做出反应;反思型思维的学生则在做出回答之前倾向于进行深思熟虑的、计算的、分析性的和逻辑的思考,往往先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给予较有把握的答案。
3.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一综合型。
根据知觉时分析和综合所占的比重,知觉可以分为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分析型学生的特点是善于分析,他们容易察觉事物的细枝末节,但对事物的整体感知较差,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综合型学生的特点是善于概括,把握整体。他们不善于分析感知对象的局部,而是注意观察事物的整体,常常“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分析一综合型学生则兼备上述两种类型的特点,即同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观察时既能注意事物的整体,也能把握事物的细节。
4.整体性和系列性
英国心理学家戈登帕斯克对学生怎样学习做了大量的调育查研究,试图发现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的重要差异。他让学生对一些想象出来的火星上的动物图片进行分类,并形成自己的分类原则;在学生完成分类任务之后,让学生进一步报告他们是怎样进行这项学习任务的。帕斯克发现,学生在所使用的假设类型以及建立分类系统的方式上,都表现出一些有趣的差异。有些学生把精力集中在步一步的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般说来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包括一个属性,这种策略被称为系列性策略,也就是说,从一个假设到下个假设是呈直线方式进展的;而另一些学生则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涉及若干属性,这种策略被称为整体性策略,就是指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5.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
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深度存在两种方式。深层加工指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将所学内容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结起来,以获取内容的深层意义。表层加工指记忆学习内容的表面信息不将它们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结起来。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浮力”这一概念时,这一概念时,是否注意到它是力学的内容,并将其与其他诸如“重力”、“摩擦力”、“压力”等概念联系起来?是否会将它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联系起来?如果是这样,那他就是在使用深层加工方式。相反,如果他只是记住其定义和一两个关于浮力的例子,那他就是在使用表层加工方式。深层加工有利于侧重理解的考试,表层加工有利于侧重事实学习和记忆的考试。

简述常见的学生学习风格差异,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有何影响~

1.直率性的学生,你可以直接教给他一些东西,然后,让他那么做就行了;
2.理解力比较差的学生你要很有耐心的教;
3.比较害羞的学生你可以使其慢慢消除害羞感,然后教知识比较好。

始于笔者对自身学习成长经历的感悟,在实施新课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旨在对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课堂教学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首先,本文以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活动过程的理解为基点,对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概念做了界定,并对相应量表和问卷编制的理论依据和编制过程做了阐释,通过对成都东光实验小学三、五年级学生和相应班级教师的调查,明晰了学生学习风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特点以及二者风格的匹配关系。 其次,本文通过对师生风格匹配状况与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师课堂教学满意度间关系的分析,得出师生风格匹配情况与学生课堂学习状况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并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反思,从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论述了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必要性。 最后,本文通过对教师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访谈,既说明了目前课堂教学仅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有“无意识”关注,又剖析了其原因:一是教师意识和行为的落后,二是外部教育环境的影响;另外,本文还尝试提出教师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现实措施,包括从了解并正确看待师生风格和明确关注的实质来形成教师的正确意识;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行为。

网络学生具有什么学习风格
答:网络学生具有抵抗型学习风格;顺从型学习风格;行为型学习风格;转化型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在学习者个体神经组织结构及其机能基础上,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学习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即具有持久稳定性,...

学生的智力差异
答:学生的智力差异 有的学生学的很快,有的学生学的很慢,有的学生喜欢学语文,有的学生喜欢学数学。学生的智力差异 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 学生的智力差异 将智力看做一种 学习新情境的能力,一种学习的能力,或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大部分心理学家 都认为 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使人顺利的 从某种活动 ...

简述学生的认知差异
答:常见的认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场依存与场独立;B冲动型与沉思型;C辐合型与发散性;D立法型、执法型和司法型。(2)学习风格的差异。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3)智力差异。一般认为智力是...

简述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答: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两个方面。性格的特征差异分为四个方面: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类型差异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组合,如内倾型与外倾型、独立型与顺从型。教育含义: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怎样处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答: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这种差异性和丰富性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学习风格差异和个性特征差异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正确理解学生的差异,正视、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灵活地处理学生在学习上的不同...

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认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答: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1.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风格可能有所不同,有些学生更喜欢听讲,有些学生更喜欢通过实践来学习,而其他学生可能更喜欢阅读或合作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偏好来设计教学活动。2.兴趣爱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311教育学考研笔记,311教育学考研网课推荐?
答:今天带同学们仔细复习《教育学硕士专业课的第五本书》《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 今天是第三章( (学生的个人差异) ) )。本章主要由个人智力差异、个人学习风格差异、社会文化背景和性别差异三小节组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在...

如何甄别不同孩子的不同学习风格,从而因材施教?
答:适合一个孩子的学习方式,未必适合另一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的家长和老师,懂得甄别不同孩子的不同学习风格,因材施教,帮助孩子轻松提高学习效率。《聪明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跟我们分享了孩子的12种学习风格,剖析了每种风格的成因和特点,该类风格学习者的记忆方式、对新信息的授受度、...

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
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时,应该采取一系列策略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和成果。以下是一些应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这通常包括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等。通过观察、问卷调查或直接与学生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

下列关于学习风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答:【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对学习风格的理解情况。根据个体接收外界信息通道或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视觉型的人学习时,比较容易接受视觉信息,会把要学习的东西在脑海中组成图像和片断。触觉型的学生不善于从书本接受知识,他们的学习往往要借助实际操作进行。所以 C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