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采尔提出那两个学说 人地关系论的主要思想流派有哪些

作者&投稿:巨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家机体说,环境决定论。

提出国家有机体说、地缘政治学说。

遮映山川;夜设火鼓,震明天地。玄德县中

国家有机体理论或称为国家生命论。
拉采尔的民族地理学:迁移论。
拉采尔主要研究人类迁徙、文化影响,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他虽受达尔文进化论和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的影响,但对他们观点中的机械论却持批判态度。他系统阐述了人类地理学,考察了物质文化财富的传播,强调自然基础,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制约。他在发展文化区的概念上做出了贡献,强调文化传播中借鉴和移植的重要性,强调地理环境对文化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据此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拉采尔晚年主要研究哲学。
有人把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的运动论归结为“国家有机体”、“生存空间”和“边疆动态论”的统一体。拉采尔的政治地理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影响尤为突出。尽管他并未提出“地缘政治学”这一概念,但后人还是根据拉采尔的国家理论确认他为地缘政治学的鼻祖。
除了从事教学活动,拉采尔还撰写了1200多种著作和论文,内容涉及生物学、地理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自然哲学等。他的主要人类学著作有《人类史》(3卷,1885-1888),也有的译为《民族学》。对民族学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他的第一部巨著《人文地理学》(第1卷,1882,第2卷,1891),也有译为《人类地理学》。第1卷中主要探讨了各种自然特征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第2卷中论述了人口分布与移民和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他认为人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但同时认为由于有人类因素,环境的控制是有限的,并把位置、空间和界限作为支配人类分布和迁移的三组地理因素。他特别强调联系问题,认为自然条件造成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将因联系而逐渐消除。拉采尔较早把文化现象作为各民族互相联系的标志问题提出来,他特别重视物质文化现象的研究,称之为“民族学对象”,认为物质文化是各族之间历史联系的证明。他最早阐述了文化传播现象,认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系导致各种文化现象的转移,各民族迁徙的结果,就是一个民族相互联系的整个文化财富的迅速移植。
  拉采尔还研究了自然环境对一个民族的内部生活和文化形成的作用,以及对各民族之间交往产生的影响,这些,在他最后一部著作《地球与生命:比较地理学》(1901-1902)中有最为详尽的论述。他的其他著作还有《德国:乡土地理导论》(1898),《政治地理学》(1897),《美国政治地理研究》(1893)等。

地缘政治学说是指什么?~

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是一种探讨个人、组织或团体,因为空间分布等的地理因素,经营政治的手段及方法。目前用于军事、外交等战略分析方面较多。常常以地理因素为底,经济,社会,军事,外交,历史,政治等为面进行分析。


是西方国家制定国家政治、军事战略和对外政策的一种理论依据。地缘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末,1897年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其《政治地理学》一书中,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发表了“生存空间论”一文,认为国家就象有机体一样有兴盛、衰亡的过程,国家的兴盛需要有广阔空间。1917年端典政治地理学家R·谢伦接受了拉采尔的思想,首次提出了地缘政治学一词。德国的K·豪斯霍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提出德国缺乏必要的生存空间和足够的自然资源,主张重新分配世界领土,而战争是解决生存空间的唯一途径等错误的地缘政治论点,为德国法西斯的扩张服务,遭到地理学界的摈弃,并因此使地缘政治学一度声名狼藉。地缘政治学从其产生到现在形成主要的理论有:1890年美国海军理论家A·T·马汉,在其《海权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的“制海权”理论,他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1914年英国地理学家H·J·麦金德提出的“大陆心脏说”,认为谁控制东欧,谁就能统治亚欧大陆心脏,谁控制亚欧大陆地带,谁就能统治世界岛,从而主宰世界。被称之为“陆权派”,代表作是《历史的地理枢纽》。40年代,美国国际关系学者斯皮克曼又提出了“边缘地带说”,成为“陆权论”的又一派理论。50年代,美国战略学家,A·塞维尔斯基根据北极地区处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空军日益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制空权”的理论,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S·B·科恩提出了地缘政治战略区模型。凡此种种地缘政治观点,都过分突出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或某一地区的重要性,并夸大为控制了某一地区就能支配全球,进而要采取相应的战略以达到他们国家称霸世界的企图。这些观点就连美国《军事战略》一书作者也不得不承认是不现实的。他们说“统治心脏地区不等于控制了世界岛一样,统治边缘地区也不等于控制了世界岛。”美国《国家间政治》作者摩根索指出:“地缘政治学是一种伪科学,它把地理因素提高到绝对地位,认为地理决定国家的权力,因而也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但是这些理论对西方国家在制定方针政策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地缘政治学
1、《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上说:地缘政治是“关于国际政治中地理位置对各国政治相互关系如何发生影响的分析研究。地缘政治指出某些固素对决定国家政策的重要性,诸如在获得国家利益,控制海亡交通线,据有战略要地等”。
2、《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中说:“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个部分,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把地缘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定有相当的影响。”
地缘政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一个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地缘关系、这也是运用最广的一个界定;二是中等层次的、主要指比一个国家的周边范围更广泛的地区,是区域主义或地区主义的地缘政治;三是大的地缘政治,是世界范围内的地缘政治,把世界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研究,运用这一层次的地缘政治的多是大国、尤其是那些具有世界战暗意图的国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地缘政治在这一层次上多半涉及大国之间的关系。
3、地缘政治是确定国家的利益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理解国家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是有很大帮助的,是一种有益的工具.但不能把什么都归于地缘政治,特别是要把地缘政治与国际政治,国家和外交活动等概念区别开来。这三个概念的关系是较紧密的,其包括的内容也是有重合的,但也有区分,不能混同使用。
4、地缘政治有两个较鲜明的特点:一是它的开放性.任何一种地缘政治都是把一个国家与周边的国家和边区相联系,把一国与世界各国相联系,是两国和两国以上的国家之间发生的联系,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进行地缘政治的活动;二是:任何地缘政治都离不开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互动影响,地缘政治并不是专谈政治而不谈经济和文化。实际上任何地缘政治的变动都是与经济、文化的变动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在地缘政治的长期实践中大致形成了七大思维定式,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地缘政治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是:
1、富国强兵是地缘政治关系中的第一要义。
2、地缘政治中可以表现出明显的边际效应,它可表述为:一个对你友好并给你带来利益的国家,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使这种利益倍增:同样的.一个对你不友好井给你带来损害的国家,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国而使这种损害也倍增。地缘的远近在这里具有重要的作用。距离近的国家,相对于距离远的国家来说,对本国的影响会大得多。
3、 地缘政治中没有永恒不变的朋友,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敌人。
4、地缘政治的重点会随着地缘经济的重点和周边国家关系的变化而转移。
5.追求大国的保护是小国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本能反应。
6.边疆、边界、领上在地缘政治中是重要因素。地缘首先在于缘边、缘海,因此地缘政治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缘边政治、边疆政治、领土政治。
7.地缘政治格局的追求目标是地区的实力均衡。
地缘政治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相近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举动和发展会对周边国家带来很大影响。所谓的地缘政治理论,主要是研究地理因素对国家及国家间政治态势,和对国家政治行为的影响。那么什么是一个国家的地理因素呢?它们主要是指国家的疆土的大小、国家的地理位置、国家领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国家的人口和民族的自然属性等要素。从现实和历史看,一个国家的地理要素对国家的影响方式是多样的,地理状况如位置、地形、池貌及气候等,对一个国家的潜力具有直接影响。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相比,地理因素对国家的政治的影响是较为直接的、也是较为确定的。

近代地理学的主要观点和核心人物
1、环境学派
(1)代表人物是德国拉采尔。拉氏的《人类地理学》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分布和迁徙的作用;
(2)拉采尔的学生、美国森普尔女士在20世纪初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对人类的支配作用;大肆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的体质、民族发展与国家历史有决定性作用。
(3)另一个美国地理学者亨丁顿著《文明与气候》和《人文地理学》,详述了气候决定论。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人类文明只有在具有刺激性气候条件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
2、人地相关学派
(1)法维达尔·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除环境的直接影响,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2)白吕纳,说“环境虽足以影响人类之活动,人类亦有操纵与征服环境之能力” ,代表作《人地学原理》。
(3)美国巴罗斯,他认为地理学应该人文化,形成人类生态学。他同时也是地理学用生态方法参与实际工作的开创者。
3、区域学派
(1)地理学区域学派的首倡者是德国的赫特纳,地理学区域应着重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的研究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的特征。
赫特纳的代表作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2)继承者是美国哈特向,他认为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特征,部门地理学是起点、区域地理学是终结。根据赫氏观点,哈特向分别于20世纪30年代末和50年代写了《地理学的性质》和《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两本专著。
4、景观学派
(1)用发生学观点和综合方法划分地表类型。
(2)德国施吕特尔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提出景观学说,认为地理学的中心是对可见景观的研究。地理学者应着眼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景观是自然和人类共同创造的生活空间。地理学的主要认为是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变到人文景观的过程。
(3)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索尔(文化景观学派)发表著名论文《景观的形态》,把景观看作地表的基本单位。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按地区联系的各种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人文事物及其在各地间的差异,人类按其文化的标准,对其天然环境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
5、(英)麦金德——大陆腹地说
把亚欧大陆和非洲合称为“世界岛”,把世界岛最偏僻的远部分称为“腹地”,两侧是大陆边缘地带。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6、(俄)经济地理学中的地理学派巴郎基斯和萨乌什金
主张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区域,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密切联系,重视自然条件的分析和区域的综合研究
经济学派,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
地理学属于一门纯粹的经济科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分布的规律及其部门的布局,着重对布局因素、投资比例、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的分析。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地域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1、经验主义方法论
特征:强调观察和强调归纳与综合
不足之处: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很大;带有局限性与片面性。
2、实证主义方法论
核心 :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证实。
不足之处: 经济决定论的倾向,无视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忽视人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3、人本主义方法论
核心: 强调以人为本,把研究的主题对象放在主观的经验世界上。
4、结构主义方法论
强调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观察、研究对象,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起来。(预设性的假说,用假说指导研究,用研究证明假说,双向式的评价、印证,增加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反对孤立局部的研究,强调认识地理事物内部结构(深层结构),反对单纯认识外部现象(表层结构);

★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人地关系论: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环境的理论。指人文地理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和学说。

人地关系论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1、环境决定论:原称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其代表人物为希腊学者亚利斯多德、法国孟德斯鸠、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美国森普尔等。
2、可能论或或然论:注重人对环境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
3、适应论:强调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英 罗克斯比)
4、生态论:认为地理学是有关“人类生态的学科”,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美 巴罗斯)
5、环境感知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的。它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6、文化决定论:文化发展的水平决定着人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每一种为文化特征、水平决定了特定的人地关系。
7、和谐论: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对已经破坏的不和谐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整。

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景观,农业景观反映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及社会人文环境。
以农田景观为例。农田景观是环境的镜子:①农业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农田景观有不同的利用类型,而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形式。如南方的水田,北方的旱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以牧业为主。不同的地形条件也影响农田的形式,山区多梯田,丘陵地块破碎,平原阡陌纵横。
②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在农耕地区,农田的地块大小往往由地界决定。而不同的地区地界的划分是不同的。这与社会人文环境有关。如在中国,一般由田埂、浅沟坐标志;但在美国,每个农户经营的土地广阔,彼此居住较分散,需要把地界明显标志出来。

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定研究步骤和计划。
①研究的一般程序: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②如果我要写一篇论文,首先确定研究的课题,紧接着应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以确定研究的目的、目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内容的框架。同时要收集大量阅读有关的资料,进行大量实地调查和咨询工作,向有经验者请教。在积累材料的时候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分析研究,要分析资料和数据,对理论要有充分的解释,验证假设,进而提出观点和结论。




以世界三大宗教的传播过程阐述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
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主要有:移民,传抪,领土竞争。而宗教在空间也会相互影响。
①基督教移民使得世界宗教地区发生明显的变化,一些地区由于基督教的扩大而导致佛教和伊斯兰教信徒向新的地方移民。
②基督教是一种有高度组织化的传教活动,使得基督教信徒不断增加,基督教盛兴的地区也不断扩展。不同地区间宗教的交流也可促使宗教的传播。
③伊斯兰教创立后,一系列的宗教战争不但将伊斯兰教信仰带到各地。
④几种宗教交织分布在一个地区,以和平共处、竞争和排斥的相互作用关系,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宗教传播。

犯罪构成的详细内容
答:他首次将刑法分则上关于犯罪成立的条件称为犯罪构成,提出犯罪构成是违法行为中所包含的各个行为或事实的诸要件的总和,是适用刑罚的前提条件。20世纪初,德国刑法学者贝林格(E·Beling)提出的构成要件理论,他在批判19世纪刑法总论仅从抽象概念出发论述犯罪成立条件的基础上首次将刑法分则与总则的特殊构成要件概念化,他指出...

求法国小说家保罗-卢·苏里采尔的两部小说
答:苏里采尔从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根据自己从事商业活动的经历写成《金钱》(1980)、《现金》(1981)、《财富》(1982)三部小说,出版后立即在十四个国家畅销,被誉为“金融三部曲”,其中《现金》获1981年法国夏季图书奖。1984年2月在法国出版的《绿色国王》(Le Roi Vert),是作者最成功的一部...

关于智慧与愚蠢的名人名言
答:1、那些想在愚人中间充作智者的人们,在智者中间却是愚人。——〔古罗马〕昆体良:《演说术原理》【简介】昆体良(约35—约100年)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律师、教育家和皇室委任的第一个修辞学教授 ,也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他出生在西班牙,其父在罗马教授雄辩术,颇有名声。昆体良少年时随父亲...

世界上的四大数学难题是指哪四个?
答:立方倍积就是利用尺规作图作一个立方体,使其体积等于已知立方体的二倍,这个问题也叫倍立方问题,也称之为德里安问题、Delos问题。若已知立方体的棱长为1, 则立方倍积问题就可以转化为方程x³-2=0解的尺规作图问题。根据尺规作图准则,该方程之解无法作出。因此,立方倍积问题和三等分角问题、...

挫折是支小插曲作文
答:”就这样贝多芬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人生路上有风有雨,到处是荆棘丛生,只有我们去奋斗,去拼搏,就一定会有鲜花和掌声在等待着我们。名人说过,挫折对无能的人是一个无底深渊,而对那些敢于面对挫折的人来说,它是一块成功的踮脚石。我又再一次打开课本,这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屋内,...

天鹅湖—四小天鹅
答:2006-03-01 · TA获得超过43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4.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柴科夫斯基,舞剧《天鹅湖》四幕芭蕾舞剧,作品作于1876年。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

一个月或两个月瘦15-20斤的方法
答:1、不要忘记早餐 不吃早餐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减少热量摄入的好方法,但其实,忽略早餐会让你在一整天内因为饥饿或者被剥夺感而贪得无厌地大吃大喝。而计划以外的高热量零食更是无可避免的。根据研究表明,每天吃早餐的人更有可能保持正常的体重。2、一天一粒塑纤果,健康类快速减肥食品,快速瘦身不...

瑞士少女峰和马特洪峰选哪个?还是说两个都有必要去呢?
答:简单来说少女峰和马特洪峰是两种不同的雪山体验,少女峰是可以直接登上雪山,近距离接触雪山,所以在山上并么不能欣赏到雪山全貌,但是可以玩雪和观赏冰川。而马特洪峰只能远观,不能登上雪山,可以在不同观景台欣赏,其中看马特洪峰倒影也是马特洪峰必打卡的一个项目。采尔马特小镇火车站对面不远处就是去...

请推荐一本关于奥地利历史的书
答:奥地利在中欧的中心地理位置使她经历了所有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一个边陲属国孕育出一个强大帝国,一个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分崩离析的多民族国家。1918年,小小的奥地利共和国才艰难地在欧洲环境里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所有与之相连的惨痛事件使一个在自己的生存中感受到安全的国家应运诞生了,...

最科学的减肥原理是什么
答: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2015年新科技热量阻断剂专家组提出:HICIBI通过阻断饮食当中【油盾】、【糖盾】、【脂盾】的吸收,让爱好美食的减重朋友们体验了畅吃减脂的新科。二.调节消化酶 打造易瘦体质 除了爱吃又不爱动之外,胖其实是和体内酶有关系的。体内酶如果有问题,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