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拥有哪些旅游胜地?(南美洲所有国家的最好) 南美洲有哪些国家

作者&投稿:纵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智利地势狭长,从北部的沙漠地带到南端的冰川极地型地带,景色各具特点。由于各地风光、气候不同,任何时候去,都有观光的佳境。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北部港城阿里卡一带、“世界旱极”、阿塔卡马沙漠的奇特景观、美丽的首都圣地亚哥、神秘的复活节岛以及远离人类生活的火地岛等。
智利最值得游览的地区,首推最南端的Patagonja地方,在Fjord的海湾,被认为有3万个以上的岛屿,有不少数量的海豹、海狗、企鹅等生存于此,夏季夜晚在原野上有兔子、孤狸、鼬鼠在嬉戏,是一个不受人间污染的仙境。
月谷(Valle de Luna)
其次值得游览的地方,为北部Atacama沙漠中被称为「月谷」(Valle de Luna)的地方,拥有硫黄、铜、页盐等地下资源的干涸湖底,常呈现出干、绿、白、黄各种颜色,有如月亮表面的火山口,县延不断。这是因为古时海底火山而隆起,形成被称为Salar的盐质沙漠。到此都以大绿洲、Calama市为据点。
San Peter村
另位于San Peter de Atacama村,存放着1500年代征服者的木乃伊的博物馆,也不可错过。名列第三的游览地区为南部的湖泊地带,这里有如一幅由火山、湖泊所组成的图画。有「瑞士乡」之称。
圣地亚哥(SANTIAGO)
干季期间的夏季(12~3月)是适合观光的季节。夏季期间,早上到11:00 以前都会冷,傍晚到19:00后又会变冷,要到21:00天才会黑。市区主要的游览地区 ,有 Hipico赛马场、历史博物馆。展示有关阿拉乌卡诺族的资料等。还有Providencia市场、建于西班牙殖民地时代的San Francisco教堂及大教堂、总统官邸、现代美术馆、Santa Lucia山丘,Cristobal山丘、智利大学等,参观这些地方需耍3小 时, 市区有观光巴士。也可以走一段再搭出租车、巴士、地下铁游览。参观近郊的Undraga葡萄园及以陶瓷闻名的Pomaire村的活动。另有安地斯山中海拔3,000公尺的滑雪场,及参观面临太平洋的美丽城市 Valparaiso及南美的游乐地Vina del Mar。 机场到圣地亚哥市约20公里,有巴士、出租车可到。出租车分成机场出租车及普通出租车两种,费用不一样。两种出租车都要给少数小费。
第四是复活节岛,该岛以大石头人之谜而闻名。岛上有很多巨大的石头人,奇形怪状,相传很久以前就有了这些大石头人,在这个四面环海的孤岛上,这些巨石是怎样运上来的?是以什么为原型雕刻的?是怎么雕刻出来的?这些都成了现在不解的谜。除此之外,在岛上还可观看当地伯西尼亚人的舞蹈表演等。去此岛要坐5个小时的飞机,小费也比其他景点贵一倍。

一 、首 都 圣 地 亚 哥

  
圣地亚哥市位于智利中部,首都大区面积15718平方公里,南北长35 公里,东西宽40公里,海拔556米,东望安第斯山脉,西靠海岸山脉,是智利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约580万,占全国人口的39.4%。气候宜人,夏季干燥温和,冬季凉爽多雨,驱车出城,40分钟就可上山滑雪,约2小时又可到海边休息。所以圣地亚哥虽是世界最南端的首都,游人却络绎不绝,世界各主要航空公司均有航班抵离,与各地联系便利。
  圣地亚哥市建于1541年2月12日。西班牙殖民者彼德罗·得拉·瓦尔迪维亚从市中心的圣卢西亚小山开始建城,经过450多年的变迁,逐步将圣地亚哥市建成一个中等规模的现代化美丽的都市。解放者奥希金思大街横串东西,泛美公路纵贯南北,具有西班牙风格的古老建筑与现代化的高大楼房交错相映。市中心的八个街区集中了政府主要机关和金融商业机构,白天车水马龙、夜间灯火辉煌,呈现一片生气勃勃的繁荣景象。中央广场周围,市政府、大教堂、中央邮局和国家历史博物馆等建筑鹤立。位于宪法广场南侧的总统府--莫内达宫庄严肃穆,象征着政府的权威。始建于1784年,于1805年竣工启用,是西班牙统治末期在其殖民地兴建的最大建筑,具有浓郁的新古典主义风格。1973年军事政变时曾遭严重破坏,后照原样修复。现为总统府、内政部、总统府秘书部和第一夫人办公室所在地。自1932年以来,每隔48小时,上午10点至10点半,总统府卫队举行威武雄壮的换岗仪式,成为当地居民和国内外游客观览的一个固定节目。
  城市近一、二十年的发展特别迅速,四周的贫民窟逐渐被简易楼房所取代,而沿着肯尼迪大街两侧兴建了一栋栋富人居住的漂亮住宅和南北三条地铁线也给首都的面貌增添了不少光彩。
  海拔860米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山是大都会公园,面积712公顷,设有动物园、文化之家、游泳池等游览场所。乘电缆车或驱车登山俯瞰,全城景色尽收眼帘。山顶耸立的圣母塑像,高14米,重36.5吨,成为圣地亚哥的主要标志。此外,城内大小街心花园遍及各区,再加上私人庭院的花草树丛点缀,显得满城春色。
  圣地亚哥大区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加工工业,其中以纺织、服装、食品、酿酒、机械和冶金工业为主。大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1.5%。郊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除农牧业外,盛产葡萄、苹果等各种水果。
  城市不断发展,面目日益更新,但也带来了世界现代都市的通病:污染越见严重。冬季城市常被一层烟雾所笼罩,安第斯雪山的壮观景色不再轻易得见,市民抱怨城区空气污染令人难以忍受。政府不得不采取限制车辆行驶的紧急措施,但总是收效甚微。
圣地亚哥是个多元化的城市,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旅行是绝对安全的:便利的地铁交通网络、美食的聚集地、现代化的购物中心、优良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工程施工为此做了保障。圣地亚哥也是召开各种会议的首选城市,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到智利南部和北部的风景,而且也可以体验到近郊海滨风景或几公里外山区的景色。
由于圣地亚哥地处安第斯山脚下,所以只需要花费不到1个小时的路程就可以享受到雪地运动的无穷乐趣。它的另外一个特色是当北半球处在夏季时,这里却是滑雪运动爱好者的天堂。一年四季都是运动旺季,这里的山上可以进行长途跋涉、攀岩、跳伞、骑马等等。此外,在附近的卡洪·德尔·马伊波峡谷,还可以在变化无穷的山脉景色中练习漂流和划皮艇。
除这些迷人的景色之外,还可以品尝到那些生长在横向峡谷之中肥沃土地上的各种作物,尤其是葡萄酒。品尝美酒的同时,游客可根据设计路线或者随意地去游遍所有的葡萄园、酿酒厂、老板的家和当地的博物馆。对于那些热爱海滩的人们,沿公路大概走1个半小时,就可以在太平洋海岸尽情享受舒适、放松的温泉了。在被称为“海的葡萄园”的维尼亚德马尔这样一个比较传统的城市,却有着丰富的夜生活、热闹非凡的俱乐部等。维尼亚德马尔城紧邻瓦尔帕莱索港。四周环山,这里大都是19世纪依山而建的建筑,而且还依然在使用。
当然也有更为安静的海滨温泉浴场,比如黑岛,虽然这里的浴场比较温和,但并不因此就失去了它的韵味。在卡恰瓜和萨帕亚尔浴场,不小心会看到在悠闲垂钓的渔民们,正是他们给了智利人民对海洋传统的信仰。
由于圣地亚哥地处安第斯山脚下,所以只需要花费不到1个小时的路程就可以享受到雪地运动的无穷乐趣。它的另外一个特色是当北半球处在夏季时,这里却是滑雪运动爱好者的天堂。一年四季都是运动旺季,这里的山上可以进行长途跋涉、攀岩、跳伞、骑马等等。此外,在附近的卡洪·德尔·马伊波峡谷,还可以在变化无穷的山脉景色中练习漂流和划皮艇。

  
二、瓦 尔 帕 莱 索 市

  瓦尔帕莱索市(VALPARAISO)是智利议会所在地,也是第五大区的首府。位于太平洋瓦尔帕莱索海湾南端,距首都圣地亚哥119公里。该市东部和南部为海岸山脉。城市宛如一轮明月镶嵌在大海与高山间八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上。目前,该市人口有28万多。
  瓦尔帕莱索在西班牙文中意思是"天堂谷地"。由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城内的建筑、街道依然遗留着殖民时期的痕迹。在瓦市漫长的历史中也记载了许多痛苦的经历,特别是1905年的地震几乎将瓦市夷为平地。
  瓦市地理位置优越,是智最早的贸易港口。巴拿马运河开通前,瓦市可与美国旧金山相媲美,有"智利门户"之称。目前,瓦市仍然是智重要的港口之一,有2000多米长的泊位,年吞吐能力为300多万吨,占全国吞吐量近四分之一。开阔的港湾,现代化的装卸设备,繁忙的劳动景象,既是智对外经济发展的象征,也是瓦市人民的骄傲。
由圣地亚哥市的玛波秋站搭火车到此约3小时,坐高速巴士,沿高速公路行驶,1小时30分便可抵达。个人旅行时,可搭火车到乡村游览。到法耳巴拉索的市街游览,搭缆车和徒步是最好的方式,沿海湾南下,可看到离市区15公里的美丽海湾、Laguna Verde,南连接着宁静海岸Algarrobo。搭夜间游览船,可欣赏被称为「南太平洋上的珍珠」法耳巴拉索夜景。

三、维 尼 亚 德 尔 马 市

  维尼亚德尔马 (VINA DEL MAR) 市,始建于1875年,南与智利第一大港瓦尔帕莱索市连接,人口约30.3万。   维尼亚德尔马,西班牙文意为"海上葡萄园",气候宜人,景色秀丽,享有"花园之城" 的美誉。市内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海边,高楼林立,碧海漪涟。色彩鲜艳的"花草时钟"堪称独特一景,乘坐古色青铜马车在窈窕多姿的维市兜游,颇有一番优雅的诗意。
  维市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著名旅游城市,海滩平坦细匀,游览设施齐全,每年要接待十几万国内外旅游者,许多阿根廷人常常驱车穿越安第斯山来到这里欢度周末。从耸立海边的望海楼举目远眺,可饱尝汹涌澎湃的太平洋景色。国际娱乐场,被誉为"蒙的卡罗",全年开放。依山而建的露天剧场可容纳万名观众,每年举行高水平的国际歌咏比赛,更为该市增添生气。古老的卡拉斯科庄园,被市政府辟为"文化之家",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作品--英雄纪念碑与其翘首相望。每到旅游旺季,剧院、赌场、酒吧和夜总会人满为患,以海鲜佳肴为特色的餐馆时常座无虚席。
由圣地亚哥搭电车到这里,需三小时左右,从法耳巴拉索到这,有巴士或出租车可到约需30分钟。在夏夜,打扮得很美丽的男男女女会沈醉在睹场豪华的气氛,及户外音乐堂中的音乐,自有乐趣。在高地上全部以中世纪豪华建筑风貌出现的Cerro Castil1o,一定不可错过。北侧有Ester Marga 的河口,渡过河口后就可看到Vina最著名的赌场,Vina的海岸线很长,白沙滩连绵不断,常挤满享受海水浴及滑水的旅客,由于寒流影响,水温稍低。

四、达塞雷纳城

  从圣地亚哥出发,驾车5个小时或者乘飞机1小时,就可到达塞雷纳城,它是北方地区人口的聚居地。这座城市中,无数的海滩与神秘的埃尔基大峡谷完美和谐地拼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在埃尔基峡谷,生产一种叫做Pisco的葡萄汁,由于其优良的品质和口感而成为智利的特色产品。

  
五、安托法加斯塔城

  从圣地亚哥向北,大概坐两个小时的飞机就到阿塔卡马地区。这里有安托法加斯塔城,是北方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也是智利最主要的矿藏港口,是主要的铜矿产地。再往内陆就是阿塔卡马沙漠了。可以说这里有大自然鬼斧神工地塑造的智利最迷人的景致:宽广壮丽的盐碱地、永恒的雪火山和蕴藏丰富物种的湖泊。在这广袤的沙漠里,却会找到一些风景秀美的小村落,这里的人们在绿洲的环绕和流水的滋养下,还依然保存着土著文化和千年的习俗。要到这里旅行必须经过卡拉马城,它位于阿塔卡马城215公里处,从圣地亚哥坐飞机需要两个小时。

六、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 

   阿塔卡马地区的首府是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这是个极富魅力的城市,用土坯垒成的房子,不要小瞧这样的房子,里面的设施可是一流的、相当齐全的。开车1小时就可以从卡拉马城到达这里。游客还可以在月亮谷中欣赏那美丽的落日以及那迷人的盐渗透侵蚀而形成的天然雕塑。太阳落山后,火山山峰在周围描绘出奇异的图案,形成了月亮景色。去参观一下那些建于12世纪的防御城堡、Lepech神父考古博物馆或者去亲身体会那些风景如画的绿洲。

七、伊基克

  继续沿海岸北行,就到了伊基克,它位于安托法加斯塔城492公里的地方,从圣地亚哥坐飞机需要两个半小时。借助于其广阔的海岸和特有的免税区,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当迅猛。这里的另一个奇观是它的老城区依然可见的历史。过去这个城市曾因盛产硝石而达到经济发展顶峰,后来硝石突然被化学技术所替代,工艺逐渐消失,留给这些城镇的是一些能够证明过去辉煌的幻影。

  
八、阿里卡

  智利的最北部是阿里卡,它距离伊基克307公里或者从圣地亚哥坐3个半小时的飞机可以到达。得益于这个城市得天独厚的边界位置,可以同时去游览秘鲁和玻利维亚两个国家。在位于阿里卡郊区的阿萨帕峡谷可以领略到迷人的考古之旅。在这一地区的海岸附近,曾发掘出了最令人惊叹的文化古迹:琴巧罗木乃伊,这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木乃伊。这些木乃伊和1万年以来的其他古迹都被收藏在圣·米盖尔·德·阿萨帕考古博物馆中,它距离阿里卡14公里。要想游览高原地区,从阿里卡出发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里有平均海拔为4000米的地形平坦的高原,种类繁多的动物、湖泊、温泉、雪火山以及有着悠久传统的艾马拉文化的迷人的小村镇。有的村子里还保留着16世纪的教堂,这应该是西班牙殖民统治所留下的宗教财富的一部分。

  
九、普恩塔·阿莱那斯城

  游览巴塔哥尼亚南方的一个很好的出发点是普恩塔·阿莱那斯城,从圣地亚哥到达这里大概需要4个半小时的飞行。从普恩塔·阿莱那斯城到麦哲伦海峡可以去看看企鹅。弗尔特斯布尔奈斯是智利1843年在极地建立的第一块飞地。还有当地特有的修剪羊毛的庄园。当然在这里也可以乘做舰艇来参观冰川、比格运河、火地岛或者去威廉姆斯港看看,它是人类所能居住的最南端。
市区观光只需3小时,夏季为12月到2月,很短暂。在一天中就可看到四季的变化。太阳普照时就有如夏季,阴天时就会下雨,甚而下雪,有时会刮阵风,所以要准备帽子、防寒衣物、耐水性强的鞋子。州内有六座国家公园,值得一览。由芬达.亚雷那斯到南极要花4天的时间,Drake海峡风雨很强,夏季好一点。

十、春卡拉

  从阿里卡继续开车前行3个小时,就到了春卡拉,它位于拉乌卡国家公园内,是世界最高的湖,已成为智利高原的标志物。这里是最理想的观察鸟类的区域,野鸭、弗拉门哥斯鸟以及小羊驼和原驼等。景点览胜

  
十一、复活节岛

  在烟波浩淼的南太平洋上,有一个面积仅117平方公里的小岛——智利的复活节岛。它以神秘的巨石人像、“会说话的木板”和奇异的风情吸引着无数游人。每年的复活节都会使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岛活跃起来,每年的复活节是4月20日,那些喜爱旅游的人们可以到复活节岛一边过复活节一边感受小岛的美丽。
复活节岛北部的阿纳凯是全岛最富魅力的景点,除一排威武的“莫埃”石像外,一片金黄色的沙滩又长又宽;岸上的棕榈树林青翠茂密。攀上全岛最高点,海拔507米的特雷瓦卡山顶,极目远眺,岛上的大小火山和四周的石像尽收眼底,浩瀚的太平洋与蓝天浑然一体,令人心旷神怡。从山上下来不远便是著名的“七尊莫埃”景点。据传,它是一个毛利巫师的7个儿子等待欧图·玛图阿王到来的地方。“达海”是全岛保存最完好的“莫埃”石像群。每当傍晚,人们步行到这里观看日落,霞光映红半边天,巨大的石像被衬托出永恒的剪影。
复活节岛是地球上最孤独的一个岛屿。这个三角形小岛位于东太平洋,它离太平洋上的其他岛屿也相当遥远,离它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是皮特克恩岛,远在西边2000公里处。迟至1722年4月5日,该岛的原居民才与外界有了接触,那是由荷兰航海家雅可布·洛加文率领的一支114人的3艘战舰。洛加文发现它的时候,在海图上用墨笔记下了一个点,在旁边写上“复活节岛”,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基督教的复活节。从此该岛以“复活节岛”为人所知。但是现在人类学界一般将它叫做拉帕努伊岛,这是19世纪中叶波利尼西亚人对它的称呼;岛上原居民被称做拉帕努伊人,他们讲的方言被称做拉帕努伊语。
令人惊讶的是,复活节岛的居民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肚脐”。这种叫法,一开始人们并不理解,直到后来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从高空鸟瞰地球时,才发现这种叫法完全没错——复活节岛孤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确实跟一个小小的“肚脐”一模一样。但这个“世界的肚脐”未必指全岛,可能仅指岛上的火山口,那就没什么神秘之处了。而且据语言学家W·邱吉尔的考证,这个称呼的准确含意可能是“大地的尽头”。
不过复活节岛的确有很多奇怪的地方。它位于南纬27度,属亚热带,气候相当暖和。它是在大约100万年前海底的3座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是有利于种植的富饶土壤。在理论上,它应该和其他波利尼西亚人的岛屿一样,是个天堂乐园。但是,洛加文对它的第一印象却是一个荒岛:“我们起初从远距离观察,把复活节岛设想成了一块沙地;这是由于我们将枯萎的野草或其他枯干、烧焦的植物都当成了沙土,因为它的荒凉的外表只给我们特别贫瘠的印象。”然而,大批被当地人称为莫埃的巨大石像就是诞生在这块贫瘠、落后的土地上的。
由圣地亚哥搭机前往,约需5小时30分。岛上没有公共的交通工 具,可利用饭店的小型巴士。岛上的夏季气温为25~27度,盛冬的7、8月为17~20度。抵达机场后,机场外有私人经营的吉普车向旅客招榄生意。特产品有Longo Longo文字板、长耳族的面具、巨大石像、贝壳饰品,价格都很昂贵。他们较欢迎以鞋子来换物品。
  
十二、帕伊乃塔国家公园

  在这个生物圈世界保留地里可以看到巨大的塔及岩石和花岗岩的牛角,正是这些使得这个国家公园世界闻名。美丽的湖泊、湿地和冰川伴随着这些美好的景色旅程,这里拥有智利最为丰富的动物群种。帕伊乃塔国家公园有全世界最知名的漂流路线之一,当然在这里也可以开车或者骑马来享受这独特而优美的极地景色。在到达帕伊乃塔国家公园之前首先要来到纳塔雷斯港,它距离普恩塔·阿莱那斯城有3小时的路程,从这里到达帕伊乃塔国家公园还要再开车走3小时。从纳塔雷斯港还可以再进行一些短途旅行,比如去米罗顿山洞。就是在这个神奇的岩洞里人们发现了史前动物的遗迹。除此以外,还可以去巴塔哥尼亚众多景点中的塞拉纳和巴尔马塞塔冰川航行。

  
十三、巴利亚里卡湖泊浴场

  距离特木科城112公里的地方是普孔和巴利亚里卡湖泊浴场。在以相同名字命名的湖的两岸聚集了被它迷人的海滩、舒适的酒店、游艺俱乐部、热闹非凡的夜生活以及最丰富的短途周边游览所吸引的游客们。参观国家公园、在特兰古拉河漂流或者在巴利亚里卡火山冬季中心滑雪。这里对于爱好运动、冒险、大自然和钓鱼的人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堂。这些城市周围共有12条河流和湖泊。在湖泊和火山区的南端,呈现在这里的是人类的另外一些奇观,这里的建筑和美食有力地证明了德国人的迁入。在沿海城市中,美丽的巴尔的维亚城是比较突出的。它位于距离普孔145公里或者离圣地亚哥两小时飞机路程的地方。巴尔的维亚城贯穿卡耶卡耶河及其周围地区,来到这里的人们甚至可以欣赏到古代西班牙人所描述的迷人景色。除了普耶乌埃等风景秀丽的国家公园和有趣的河流外,距离巴尔的维亚城210公里,从圣地亚哥飞行两小时即可到达蒙特港,这又是旅游的理想场所,在风景如画的安尔赫尔莫品尝当地的特色食品。

  
十四、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

  虽然不像复活节岛那样世界闻名,但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却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到这个群岛大概需要坐两个多小时的飞机。它由3个部分组成:罗宾森·格鲁索,圣格拉拉和阿莱汉德罗塞尔基科。第一个岛的名字是从阿莱汉德罗·塞尔基科的海难故事而来的,它被丹尼尔·狄福收集在其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这个岛屿还被认为是地球生物圈的处女地。

  
十五、巴尔马塞塔

  巴尔马塞塔位于科伊阿伊凯城55公里,它是开发这些美丽景致和参观圣拉法尔湖泊国家公园圣帕雷丁冰川的控制中心。去游览国家公园可以乘坐舰艇,同时在震耳欲聋的冰块的坠落声中欣赏那令人惊叹的景色。巴塔哥尼亚地区可以被称为一个真正的天堂:茂密的原始森林、在湖泊和河流垂钓的优越环境。这里同样也是体育和探险爱好者的偏爱之地,也可以在世界闻名的弗塔雷乌夫河和贝克河里漂流或划皮艇。

十六、阿塔卡马沙漠

除了天然的荒芜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它所拥有的绿洲都曾经是生命的源泉,这些绿洲是惟一可以种植作物的地方,也正是这些绿洲孕育了风景如画的村庄——比卡和马蒂亚。除此以外,在迪拉那节中的宗教游行,是为了纪念一位印加公主而举行的,她想尽办法逃出了殖民者的魔掌,并躲进了沙漠中的塔马鲁科森林。

  巴西著名景点简介
  圣保罗市(S?o Paulo)

  圣保罗市于1554年建市,是南美最大城市,圣保罗州首府,位于该州东南部。海拔760米,面积149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740万。圣市是巴西工商、金融中心,产值和工业产值分别占全州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50%和70%。主要工业:机械、汽车、电器零件和轻工业。此外还有医药、塑料、烟草等以及出版印刷。全市共有各类企业22·5万家,全国50个最大企业中有30个在此。银行和分行5037家,银行职员占就业人口的10%。全市共有超市750个,11个现代化购物中心10余家,还有800多个集市。圣市工业就业人口占全国总数的20%。圣市也是南美最大的外贸基地。

  1984年,我国在圣保罗设总领事馆。1988年,圣市与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约有17万华侨华人居住于圣保罗市,多家中资公司在此设有机构。

  伊瓜苏市(Foz do Igua?u)

  伊瓜苏市位于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国交界的巴拉那河与伊瓜苏河汇合处。“伊瓜苏”在印第安瓜拉尼语中意为“大水”。全市面积630平方公里(其中伊瓜苏国家公园占20%,伊泰普湖占30%)。市区面积85平方公里,海拔183米,人口25万。年平均温度27.7°C,每年1月气温最高,平均温度28.1°C;7月最冷,平均温度14.6 °C,年降雨量1712毫米,年平均湿度80%。

  伊瓜苏市是巴西第二大旅游中心,年均接待游客约700万人次,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商业和旅游业。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距市区12公里,著名的伊瓜苏大瀑布距市区28公里。该市距巴拉圭东方市仅6.5公里(每年巴西约有600万人次前往东方市购物),距阿根廷境内的伊瓜苏港市10公里,距阿境内的大瀑布29公里。

  伊瓜苏市约有3000华侨华人,其中大多数在位于巴拉圭一侧的东方市经商,居住在伊市。

  伊瓜苏大瀑布

  伊瓜苏大瀑布位于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的伊瓜苏河上,形成于1.2亿年前。1542年被西班牙人发现。大瀑布由275个瀑布组成,最大的瀑布跌水90米,流量1500立方米/秒,被称为“魔鬼之喉”。大瀑布的四分之三在阿根廷境内,但从巴西一侧看去更为壮观。巴境内参观里程1公里(阿境内参观里程3公里)。

  伊泰普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径流量7250亿立方米)上,伊瓜苏市北12公里处,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发电机组和发电量由两国均分。目前共有18台发电机组(每台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年发电量790亿度。

  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语中意为“会唱歌的石头”。伊泰普水电站于1974年10月17日动工修建,1991年5月6日竣工,历时17载。水电站主坝为混凝土空心重力坝,高196米(海拔225米),长1500米。右侧接弧形混凝土大头坝,长770米。左接溢洪道,溢洪闸长483米,最大泄洪量为62200立方米/秒。两岸还接有堆石坝、土坝,整个坝长7853米,水位落差118.4米。水库面积1350平方公里(其中巴西侧750平方公里,巴拉圭侧600平方公里),容量290亿立方米。

  伊泰普水电站工程由美国旧金山国际工程公司和意大利米兰电力顾问公司提供咨询并于1971-1974年间完成了总体规划、导流工程、水轮发电机组选用等关键性设计。发电机组全部由德国和巴西的合资企业在巴西制造。巴西、巴拉圭两国政府为开发伊泰普水电站组成伊泰普联营公司,负责施工建设和经营管理。两国政府签订的有关协议对水电站的重大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巴西和巴拉圭两国电力频率不同,分属巴西和巴拉圭的机组分别采用60赫和50赫的频率。高压交流输电线为750千伏。巴拉圭目前只能消费水电站发电量的2%,故按规定(50年内,巴拉圭分得电力的多余部分必须卖给巴西,50年后可以自由转售)将剩余48%的电卖给巴西。伊泰普水电站由巴西福纳斯公司(Furnas)中心调度所负责调度。

  伊泰普联营公司注册1亿美元,两国电力公司各出一半并分别拥有水电站的一半产权。建设资金的99%依靠贷款,由巴西负责筹集。水电站建设总投资为234亿美元,其中工程投资112.4亿,利息支出121.6亿。根据两国政府协议,水电站按50年(1974-2023年)还清本息确定电价(仍以美元计)。其间可借新债还旧债。贷款还本付息费用占水电站经营管理费的70%。

  自1991年起,伊泰普水电站每年发电收益约23亿美元。

  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

  里约热内卢市是里约热内卢州首府,位于该州南部,坐落在瓜纳巴拉海湾内侧,海拔2.3米,面积1250平方公里,人口约550万,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年均最低温度为17°C,最高温度为36°C。里约市建于1565年,1834-1960年为巴西首都。是巴西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巴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中心。

  里约热内卢在葡萄牙语中意为“一月的河”。1501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抵达这里时,误以为瓜纳巴拉湾是大河的入海口,因而得名。里约依山傍海,风景优美,是巴西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主要名胜有耶稣山、面包山、尼特罗伊大桥等。里约的海滩举世闻名,其数目和延伸长度为世界之最,全市共有海滩72个,其中两个最有名的海滩是:科巴卡巴纳海滩和依巴内玛海滩。里约被誉为“狂欢节之都”,巴西一年一度在这里举办最有特色的狂欢节。

  1986年里约热内卢市与北京市结为友好城市。1992年我国在里约设总领事馆。约有5000华侨华人居住于里约市,多家中资公司在此设有机构。

  科尔科瓦多山(Corcovado)

  科尔科瓦多山(又称耶稣山)高710米,位于里约市蒂茹卡国家公园内。山顶塑有一座两臂展开、形同十字架的耶稣像,故又名耶稣山。巨大的耶稣塑像在全市的每个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约的象征之一。该塑像建于1931年,高30米(相当于13层楼高),重1145吨。仅其头部就高3.75米、重30吨;左右两手手指顶端之间距离为28米;两臂面积约38平方米,重114吨;塑像基座面积为100平方米。

  面包山(P?o de A?ucar)

  此山因形似法式面包而得名。位于瓜纳巴拉湾入口处,是里约的象征之一。山高394米,登上山顶可将里约全景尽收眼底。与面包山为邻的有两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乌尔卡山,均为215米高。1565年,里约市在这两座山之间创建,现在山脚下还能看到当年保卫里约市的圣若奥古城堡。

  巴西利亚(Brasília)

  历史上,巴西曾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海滨城市建都。为开发内地,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决定迁都内地。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1960年,在历时三年零七个月时间后,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亚(Brasilia)在巴西内地建成。同年4月21日,巴首都从里约迁至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是联邦区政府所在地,联邦区(Distrito Federal)面积5822平方公里,所属城区和卫星城共19个,总人口约200万。现任联邦区长官为若阿金·罗里兹(Joaquim Roriz)。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210亿美元,占全国的2.73%。经济以服务业为主,约占联邦区产值的90%;工业占10%,主要为建筑业和水泥制造业。

  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央高原,海拔1158米,气候宜人,全年分为雨季和旱季,年均最高温度为29.3°C,最低温度为17.1°C。年降雨量为1603毫米。巴西利亚以其独特的建筑闻名于世。其总体建设计划由建筑大师卢西奥·科斯塔(L?CIO COSTA )完成。在灯火通明的夜晚从空中俯视,巴西利亚宛如一架驶向东方的巨型飞机。整座城市沿垂直的两轴铺开:向机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轴和沿机身东西延伸的纪念碑轴。机头是三权广场,机身是政府机构所在地,机翼则是现代化的立体公路。三权广场左侧是总统府,右侧是联邦最高法院。广场对面是国会参、众两院,两院会议大厅建筑外观如同两只大碗,众议院的碗口朝上,象征“民主”、“广开言路”;参议院的碗口朝下,象征“集中民意”。国会的两座28层大楼之间有通道相联,呈“H”型,为葡语“人”的首字母。三权广场上的议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总统府和外交部水晶宫等是巴西利亚的标志性建筑。1987年12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巴西利亚为“人类文化遗产”。

  巴西利亚最高的建筑是高224米的电视塔,比巴黎埃菲尔铁塔低100米,为世界第四高铁塔,重378吨。铁塔了望台位于75米处,可容纳150人,游客可免费乘电梯登台。每逢周末铁塔周围有手工艺品市场。

  市内帕拉诺阿(PARANOA)湖为人工湖,由四条河流拦截而成,状如“人”字,面积近40平方公里,蓄水量4.91亿立方米,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湖区人口约50万。湖岸长80公里,沿岸分布着45个娱乐和运动俱乐部。

  巴西利亚现有小学464所、中学84所、大学10所,剧院15家,电影院20家,博物馆13个,艺术馆19个。

  马瑙斯市(Manaus)

  马瑙斯市为亚马逊州首府,地处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亚马逊河支流)交汇处,面积14337平方公里,人口150万。该市地处亚马逊平原,位于南纬3度,常年湿热多雨,年平均温度26°C,最高可达35·6°C,最低18·5°C。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该市工业以冶金、电子和机械为主。该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浮动码头,全长1313米。农产品主要有柑橘、木瓜等水果。现有高等院校4所,中学370所,小学72所,医院24所,病床1570个。

  马瑙斯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主要景点有海关大楼(砖瓦均从英国进口)、马瑙斯大剧院、印第安人博物馆等。距市区80公里就是野生热带雨林。

  亚马逊河

  亚马逊河发源于秘鲁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全长6751公里,在巴西境内3165公里,河面宽广,支流众多,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占世界淡水总量的20%。由亚马逊河冲击而成的亚马逊平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大多位于巴西境内。亚马逊流域适合植物生长,有浩瀚无际的原始森林,各种植物两万余种,盛产优质木材,并被誉为“地球之肺”。亚马逊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组成。索河河水为黄色,黑河河水为浓咖啡色,因比重、流速不同,两种河水在交汇处长达数十公里的河面上黑黄分别,互不相犯,成为一大景观。
  阿根廷著名景点简介
  布宜诺斯艾利斯

  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阿根廷东部沿海的拉普拉塔河的河口右岸,全市分1个联邦区、19个城郊区,总面积达3885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1990年),为南美洲最大最繁荣的城市。1880年 被定为永久的首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建筑风格奇异多彩,几乎包罗了欧洲古今建筑的全部风格与造型,其中有著名的科隆大剧院,其规模居世界第三位。这里还是南美洲最繁华的商业和工业中心,全市工业产值为全国工业产值的70%,对外贸易额为全国的45%,又是全国的交通中心及对外联系的海空港口。

  罗萨里奥

  阿根廷第二大城市,巴拉那河最大河港,位于圣菲省东南部,人口100万。1852年始建,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法国投资修建港口后,这里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谷物港口。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先进的食品加工、制革、造纸、机械工业。该市有发达的公路及铁路网与阿根廷各地相连。

  科尔多瓦

  阿根廷第三大城市,科尔多瓦省省会。阿根廷中部经济中心。1783年建立,人口90万。南美最早的大坝之一普里梅罗河圣罗克水坝就建在这里,为该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和水源。科尔多瓦为阿根廷中部地区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又是重要的旅游胜地,该城内造型各异的欧洲古建筑及郊外山区的瑰丽景色和宜人气候吸引了大批外来游客。

  乌斯怀亚

  火地岛首府,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之一,位于阿根廷的最南端。中间有条叫比格尔海峡的水道,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这里距南极洲大陆800公里,是各国南极考察队重要后方基地。近年来石油工业在该城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市内建筑、街道、广场、博物馆和图书馆多以圣马丁的名字命名,以缅怀这位为阿根廷独立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

  伊瓜苏大瀑布

  这是南美洲最大的瀑布,世界五大瀑布之一。它位于阿根廷北部与巴西交界处。瀑布呈马蹄形,宽约4公里,平均落差75米。巨流倾泻,气势磅礴,有如一个大海泻入深渊。轰轰瀑声25公里外都可以听见。阿根廷在这里修建了国家公园,以吸引更多游客前往。

  阿根廷湖

  这是一个坐落于阿根廷南部圣克鲁斯省的冰川湖,面积1414平方公里,这里以著名冰块堆积景观而闻名于世。该湖接纳来自周围150多条冰河的冰流和冰块。巨大的冰块互相撞击,缓缓向前移动,有时形成造型奇特的冰墙,高达80米。最后全部汇积到阿根廷湖,组成了洁白玉立的冰山雕塑。湖畔雪峰环绕,山下林木茂盛,景色迷人,为阿根廷最引人入胜的旅游景点。

  卡特德拉尔山

  阿根廷著名的滑雪中心,位于里奥内格罗省西部的纳韦尔瓦皮国家公园中,每年6月至9月,正当欧美处于盛夏之际,这里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成为天然的滑雪圣地,大批欧美滑雪爱好者蜂拥而至。为方便滑雪爱好者,这里修有完好的旅店饭店设施,并建有空中缆车,直接把游人载到山顶。

南美洲有几个国家分别是哪些~

一共12个,分别是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秘鲁、智利、乌拉圭、巴拉圭、玻利维亚、阿根廷、圭亚那、苏里南。
1、厄瓜多尔
厄瓜多尔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l Ecuador),简称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北部的国家。
北与哥伦比亚相邻,南接秘鲁,西滨太平洋,与智利同为南美洲不与巴西相邻的国家,另辖有距厄瓜多尔本土1,000公里的加拉帕戈斯群岛。首都基多位于皮钦查火山的山麓。
厄瓜多尔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3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09年8月10日宣布独立,但仍被西班牙殖民军占领,1822年彻底摆脱了殖民统治后加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0年脱离大哥伦比亚,成立厄瓜多尔共和国。
建国后,政局一直动荡,政变迭起,文人和军人政府交替执政达19次之多,1979年8月文人政府执政,结束了自1972年以来的军人统治。
厄瓜多尔实行总统制,总统为国家最高行政首脑。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是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之一。
2、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Colombia),简称哥伦比亚。国土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东通委内瑞拉,东南通巴西,南与秘鲁、厄瓜多尔,西北与巴拿马为邻。
西部有沿海平原,为西、中、东三条平行的科迪勒拉山脉构成的高原,山间有宽阔的谷地,南部有一系列火山锥,西北部为马格达莱纳河下游冲积平原,水道纷歧,湖沼广布。
哥伦比亚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36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7月20日宣布独立,后遭镇压。1819年最终获得独立。
并同今委内瑞拉、巴拿马、厄瓜多尔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0年委、厄退出,1831年改称新格拉纳达共和国。1863年称哥伦比亚合众国。1886年改为现国名。
3、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Bolivariana de Venezuela),简称委内瑞拉,是位于南美洲北部的国家,首都加拉加斯。
北临加勒比海,西与哥伦比亚相邻,南与巴西交界,东与圭亚那接壤。它被称为“瀑布之乡”,面积91205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813千米。
委内瑞拉是南美洲国家联盟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世界主要的产油国之一。石油产业是其经济命脉,该项所得占委内瑞拉出口收入的约80%。
4、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简称巴西,国名源于巴西红木。
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854.7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
总人口2.07亿。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国接壤。巴西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州下设市。
巴西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纪初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建立巴西帝国 ,1889年推翻帝制成立共和国 。1891年建立合众国。1967年改为现国名。
5、秘鲁
秘鲁共和国(西班牙语:La República del Perú),简称秘鲁(Peru),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国家,北邻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接壤,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
10世纪前后,秘鲁为古代印第安人建立的印加帝国所在地。1533年,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被统治了近300年。1821年7月28日独立。

6、智利
智利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Chile),简称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国土面积756715平方公里。
16世纪前属印加帝国。154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8日获自治。1818年2月12日独立为共和国。1973年军政府上台,1990年恢复代议制民主。
7、乌拉圭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英语:The Oriental Republic of Uruguay),简称乌拉圭。位于南美洲的东南部,乌拉圭河与拉普拉塔河的东岸,北邻巴西,西接阿根廷,东南濒大西洋。
乌拉圭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680年后一直被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夺。1778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6年被葡萄牙占领。1821年并入巴西。1825年8月25日脱离巴西帝国独立。1973年成立军政府,1984年还政于民。
8、巴拉圭
巴拉圭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l Paraguay),简称巴拉圭。是南美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境内主要山脉是阿曼拜山和巴兰卡尤山,其南边国境完全与阿根廷接壤,东北与西北角则分别是巴西与玻利维亚。
巴拉圭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37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1年5月14日独立。在1864年—1870年的巴拉圭战争中战败后,失去出海口成为内陆国家。1954年起军政府执政,1989年被推翻。1993年恢复民选总统。
9、玻利维亚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西班牙语:Estado Plurinacional de Bolivia ),简称玻利维亚,是位于南美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周边与巴西、秘鲁、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五国相邻,法定首都为苏克雷,实际政府驻地为拉巴斯。
全国以高原地形为主,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国家。其中拉巴斯海拔高度超过3600米,为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
玻利维亚在13世纪为印加帝国的一部分,1538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5年8月6日独立。
10、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Argentina),简称阿根廷,是位于南美洲南部的一个由23个省和联邦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组成的总统制联邦共和制国家,与智利、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乌拉圭等国相接壤,东南面向大西洋。
16世纪前居民为印第安人,1536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5月25日爆发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五月革命,1816年7月9日宣布独立。
1853年建立联邦共和国,1994年第四次修改后的宪法规定阿根廷为联邦制国家, 实行代议制民主。
11、圭亚那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英语:Cooperative Republic of Guyana),简称圭亚那(Guyana,印第安语意为“多水之乡”),位于南美洲北部,国土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73.6万,国民主要是印度裔和非洲裔, 多信奉基督新教和印度教,是南美洲唯一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西北与委内瑞拉交界,南与巴西毗邻,东与苏里南接壤,东北濒大西洋。
从公元9世纪起,印第安人在此定居。15世纪西班牙人入侵,17—18世纪为荷兰占领,18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英属圭亚那。1966年5月26日宣告独立。1970年2月23日成立圭亚那合作共和国。
12、苏里南
苏里南共和国(荷兰语:Republiek Suriname),简称苏里南(苏里南语:Sranan;博杰普尔语:Sarnam)。
位于南美洲北部,东邻法属圭亚那,南界巴西,西连圭亚那,北濒大西洋,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23~27℃,是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国,首都帕拉马里博为苏里南河河口的商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美洲

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巴西、智利、乌拉圭、巴拉圭、阿根廷、玻利维亚、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
1、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北部的国家,北与哥伦比亚相邻,南接秘鲁,西滨太平洋,与智利同为南美洲不与巴西相邻的国家,另辖有距厄瓜多尔本土1,000公里的加拉帕戈斯群岛。首都基多位于皮钦查火山的山麓。
2、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854.7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总人口2.07亿。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国接壤。巴西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州下设市。

3、阿根廷:是位于南美洲南部的一个由23个省和联邦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组成的总统制联邦共和制国家,与智利、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乌拉圭等国相接壤,东南面向大西洋。
4、哥伦比亚:简称华盛顿,又称华都、华府,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得名于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靠近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位于美国的东北部、中大西洋地区,是1790年作为首都而设置、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特别行政区划,因此不属于美国的任何一州。
5、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国土面积756715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美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厄瓜多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根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伦比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智利

拉丁美洲是不是南美洲
答:这个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的大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编一个有趣的地名旅游故事400字作文
答:甲:有:比勒陀利亚、赞比亚、毛里塔尼亚、赤道几内 亚 、普腊亚、蒙罗维亚、埃塞俄比亚、西萨摩亚 、巴布 亚新几内亚、阿皮亚、阿加尼压、圣卢西亚、夏洛特 阿马利亚、巴西利亚、玻利维亚、哥伦比 亚、蒙得维 的亚。十七位非洲小姐。借你俩个怎样?乙:不要,我嫌波黑。再说也南韩呀。甲: 进了伊斯兰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