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科目考试,什么是观察啊?要求名词解释,观察: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作者&投稿:登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   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研究院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以此来强调观察对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达尔文也曾经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他们进行精细观察道德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可见,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   观察力的培养,首先是要接近大自然,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当然,我们所说的观察,实施中和思考相伴随的。在美丽广阔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值得细心观察的事物。什么花在春天到来时最先开放,哪些动物在夏天时总在树上叫,秋天来临时白天时间变得短了还是长了,冬天下雪的时候冷还是雪融化的时候冷,等等。经常细心留意这些观察,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会有助于你积累更多的经验,更好地认识世界。   生物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特点
  第一个特点   在于它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活动。感觉使人们保持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使人们获得了关于外部世界的经验认识。观察就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行的直接认识外界的活动。它记录和报导事实,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经验事实材科。观察具有感性认识活动的长处和短处。   第二个特点   在于它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观察并不是一种凭借人的感官而在自然界中进行盲目搜索的活动。观察作为自然科学研究所运用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总是要被自然科学研究中要解决的任务所制约。人们正是根据所要解决的科学研究任务,确定了观察的对象、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步骤,等等。这一特点,使观察区别于一般的感性认识活动。   在人们刚开始从事观察活动时,人们是凭借自身的感受器官直接进行的。人的感觉器官直接作用于观察对象,获取关于观察对象的各种信息。在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不存在任何中介物。它们保持着直接的联系。但是,人的感官的感知能力使观察受到生理上的局限。

心理学的名词解释:观察学习是什么?~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而班杜拉认为,即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不必直接做出行为,不必亲身体验强化,可提高学习效率。目录1简介
2实验基础
3实验对象
4实验类型
5实验过程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运动再现 动机过程 1简介观察学习又称无尝试学习或替代性学习。是指通过对学习对象的行为、动作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结果观察,获取信息,而后经过学习主体的大脑进行加工、辨析、内化,再将习得的行为在自己的动作、行为、观念中反映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观察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在班杜拉看来,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也就是说在观察学习中,学习者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无需亲身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便可完成学习。个体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得到某种认知表象,并以之指导自己以后的行为,这样就使得他减少了不必要的尝试错误。很明显,观察学习与斯金纳的强化学习和桑代克的试误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1]2实验基础班杜拉观察学习的实验基础:充气娃娃实验。著名心理学大师班杜拉曾经做过一个儿童模仿攻击充气娃娃的实验。 在这项实验中,实验者先要求儿童观看成人攻打充气娃娃的视频,之后,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得到了奖赏,即实验者称赞他是英雄。而另一组儿童则看到成人得到了惩罚,即实验者批评了他。之后,将儿童带如了有充气娃娃的房间,告诉儿童,可以自由玩耍,而实验者则出来躲在单向玻璃后面。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模仿。即模仿成人的行为,在模仿的过程中,儿童也学会了对结果进行相应的评估。第二组儿童在进入房间后,攻打充气娃娃的倾向明显地少于第一组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往往只重视儿童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儿童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而更多的是,家长在自己的行为中没有起到好的表率作用。更有些家长,在儿童偶然表现出一点攻击性时,家长不但不予以纠正,反而还高兴的夸奖孩子学到东西了。如此这般,儿童的攻击性自然形成。3实验对象榜样;班杜拉认为凡是能够成为学习者观察学习对象的,就可以称之为榜样或示范者。榜样不一定是活生生的人,他也可以是以符号形式存在的人(如影视中的人)或事物、动物等,班杜拉认为榜样有三种形式:1、活的榜样。具体的活生生的人;2、符号榜样。指通过语言或影视图象而呈现的榜样;3、诫例性榜样。即以语言描绘或形象化方式表现某个带有典型特点的榜样,以告诫儿童学习或借鉴某个榜样的行为方式。4实验类型班杜拉根据观察者观察学习的不同水平,把观察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1、直接的观察学习,即学习者对示范行为简单的模仿;2、抽象性的观察学习,学习者从示范者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3、创造性观察学习,学习者从不同示范行为中抽取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方式。5实验过程班杜拉[2]认为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子过程,分别是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注意过程观察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为的注意。如果学习者对示范行为的重要特征不予注意,或不正确的知觉,就无法通过观察进行学习。因此,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班杜拉认为,注意过程的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其中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个体交往的对象,不管是自己选择的还是被迫的,都限定了他所能学到的行为类型。“昔孟母”之所以要“择邻处”就在于她担心孟子模仿邻居那些不好的行为模式。另外,榜样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是影响学习者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示范行为的明确性和复杂性也是影响注意的因素之一。保持过程即用言语和形象两种形式把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适当的表象保存起来。显然,如果观察者不能记住示范行为,观察就失去了意义。观察学习对示范行为的保持依存于两个储存系统:表象系统、言语编码系统。表象系统把示范行为以表象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这样在以后的某些场合,即使客观事物不存在,事物的表象仍可以被唤起。尤其对于表象系统已经与言语编码系统建立了联系的学习者而言,只要听到某一事物的言语信号刺激,就能唤起该事物的表象。言语编码系统在观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一些示范行为的特征转换成言语编码的形式,能更准确的保持和再现。对示范行为的保持,除了对示范行为进行编码和认知上的组织外,对示范行为的复述将会提高保持的效果。观察学习的最高水平就是通过先用符号对示范活动进行组织和复述,然后再把它付诸外部行动表现出来。运动再现把记忆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并根据反馈来调整行为以作出正确的反应。由于这一过程涉及运动再现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的操作,班杜拉将这个过程又分解为:反应的认知组织、反应的启动、反应的监察和依靠信息反馈对反应进行改进和调整等几个环节。事实上,示范行为能否再现取决于学习者记忆中示范行为各部分是否完整以及学习者是否具备再现这些行为的技能,而学习者的监控和信息反馈能力则决定着示范行为的精确性。动机过程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学习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还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班杜拉认为有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1、他人对示范行为的评价;2、学习者本人对自己再现行为能力的评估;3、他人对示范者的评价。班杜拉把这三种对行为结果的评价分别称之为: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这三种强化都是制约示范行为再现的重要驱动力量。因此,班杜拉把它们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榜样的示范行为进行的,因而榜样的条件会影响学习。班杜拉认为理想的榜样应具备五个条件:1、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才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2、榜样的示范要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3、榜样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即学习者能够做得到,这是最基本的条件;4、榜样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即相信榜样做出某种行为是出自自身的要求,而不是具有另外的目的;5、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时学习者才会表现出相类似的行为。摘自: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Lv86hiHWoNosgry9cjfyzlvGk-mbYmr705W9t0pSGsQHDt0TVQSQkCuZW3hYRtZ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从跟社会的关联研究人属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学问领域。被个人内过程的研究,对人过程的研究,集体内过程的研究,集合现象的研究等分类。而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以社会情景下,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实证方法为手段,以心理学、社会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的社会科学。

什么是观察呢?
答:“观察”的意思: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地形。~动静。~问题。一、“观”字基本释义:[ guān ]1.看:~看。走马~花。坐井~天。2.景象或样子:奇~。改~。3.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乐~。悲~。世界~。[ guàn ]1.道教的庙宇:道~。白云~。2.(Guàn)姓。二、“察”字基本释...

理科考试都考什么科目?
答:理科广义是指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数理逻辑的统称。理科学科主要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与设计实践等。狭义的理科是指高中分文理科时选择的科目,高考理科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一、数学(mathematics,简称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

理学考研科目有哪些
答:三、专业基础课 如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等,这些科目考察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四、专业课拓展知识 部分学校会设置专业拓展知识科目,如生物物理、材料科学等,考察学生对理学领域前沿动态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具体科目设置可能会因学校和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考生需要关注具体学校发布的...

理科要考哪些科目
答:理科通常考的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1. 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科目是大多数理科学生必须面对的公共科目。语文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应用能力;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学科,涉及代数、几何、概率等多个领域;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理科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常考察学生的阅读理...

理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答:理学考研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语、数学(联考)、专业课,很多理学是考2门专业或者专业综合,政治、英语,但具体还是以学校公布信息为准。考研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什么是理工科
答:勘探、设计、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是要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工作人员。 以上所述主要指传统工科,此外还有新型工科。新型工科是指为适应高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在有关理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我国清华、西安交大、哈工大等以工科见长 ...

理科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答:数学是理科考研的重要科目,具体考试科目因专业不同而异。比如数学一、数学二以及数学三等,甚至涉及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内容。这些数学科目的考试旨在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最后,专业课考试是测试考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专业课考试要求,可能...

观察力主要包括哪些?
答:观察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那只能称为一般的感知,而不能称为观察。因此,目的性乃是观察与感知本质区别的特点之一。观察的目的要通过观察计划体现出来,观察计划有书面的、思考中的。它一般包括观察任务、观察对象、观察要求、观察步骤、观察方法和预期结果等。

自学考理学(本科)需要考哪些科目
答:如果要自学考,理学(本科),要考哪几门?是不是一定要通过专科考试才能考本科❓不确定专业不知道你说的“理学(本科)”是什么专业,据我所知只有心理学、行政管理学、护理学、档案管理学专业。不限制初始学历是不是一定要通过专科考试才能考本科?不是,自考本科毕业时才需要审核大专证原件。报考时不限制初始学...

考研学科门类解析——理学(数学)
答:研究生入学考试:北京大学的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语和数学基础考试,涉及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或解析几何等。 就业前景:就业市场看好,主要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和金融电信行业,如开发工程师等。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顶级学府。 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到运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