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 求初中文言文大全

作者&投稿:驷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之
◎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 【在地方名词前面】往,到:“吾欲~南海”。
◎定语后置的标志【在名词与形容词之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 而
◎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 表(从……到……):从上~下。
● 以
◎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 【在时间词后面】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 【表示一种目的】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
◎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 古同“已”,已经。
◎ 太,甚:不~急乎?
◎ 及,连及:富~其邻。
● 其
◎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
◎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
◎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
◎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
◎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
◎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 然
◎ 对,是:~否。不~。不以为~。
◎ 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
◎ 这样,如此:当~。~后。~则。
◎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
◎ 【在形容词后面】用于词尾,表示状态(...的样子):显~。忽~。飘飘~。
◎ 古同“燃”。
● 因
◎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素。~果。病~。
◎ 理由:~为(wéi )。~而。
◎ 依,顺着,沿袭:~此。~之。~循(a.沿袭;b.迟延拖拉)。~噎废食。陈陈相~。

其实也没什么方法可言,只要是把主要的虚词记熟,多古诗词,文言文,有了预感就很容易辨认了。 答案补充 这里有点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371712.htm

具体有好几种;之;有取消句子独例性。无需解释做助词查常用在主谓之间。/又反译的,往,到,解释/有时做代词。--
而;有时做修饰名词 ,无译。/做转折连词译为而且,因而,/
以;以之为的意思。这是个句型。
以上是我所记得的。具体的例子我不能随便举,我怕误导你。文言文只需多积累[记住句型,通假字,词性转换。。。好象就这几种类型]不怕才初中,会学好的。努力。。。。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3505598.html?fr=qrl 这里有常用的100个词语 很丰富哦 希望帮到你!!呵呵 答案补充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2133326.html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
资料

初中语文文言文有哪些~

1、《论语》——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2、《世说新语》——刘义庆
3、《卖油翁》——欧阳修
4、《三峡》——郦道元
5、《陋室铭》——刘禹锡
6、《爱莲说》——周敦颐
7、《强项令》——范晔
8、《小石潭记》——柳宗元
9、《记承天寺夜游》——苏东坡
10、《桃花源记》——陶渊明
11、《岳阳楼记》—— 范仲淹
12、《鱼我所欲也》—— 孟子
13、《出师表》—— 诸葛亮

扩展资料: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高三语文文言文有哪些
答:3. 高中语文文言文有哪些 急 文言文是古人所用的语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仍然以各种方式影响着现代文。因此,要真正学好现代文,就必须具备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基础。老一辈作家、学者如鲁迅、茅盾、钱钟书、梁实秋等人都有深厚的古文根底,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古典气息,语言简洁准确、典...

初中必背文言文有哪些?
答:背文言文快速记忆法 1、抓关键词语背诵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的关键性动词。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

中等职业教材语文文言文有哪些
答:第九单元 文言文(二) 三十二、过秦论 三十三、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十四、阿房宫赋 三十五、石钟山记 …… 2. 人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哪几篇是说明文 韩国教科书说明文-喜鹊 ",,,…." , . , . . , . 。 补充: 从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许多成语故事,还有许多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对语文这门学科不禁有那么一...

高二语文文言文有哪些
答:4. 高中有哪些文言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必修一(第一册)5、兰亭集序•王羲之6、赤壁赋•苏轼7、*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必修二(第二册)5、《诗经》两首氓采薇6、离骚•屈原7、《孔雀东南飞》(并序)8、*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

初中语文考试必考的20篇文言文阅读题
答:《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还有《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公输》、《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3. BBS系列语文扩展初中文言文阅读中的11到20篇的...

语文中考冲刺文言文总结
答: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 4. 初中语文文言文总结 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20篇基本篇目,这些篇目是中考考查的重点篇目。为了帮...

初中语文要求全篇背诵的文言文
答:初中古文背诵全篇目(新教材必背课文)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
答:4. 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书上的所有文言文 第五课:《童趣》 作者: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

语文中考文言文140字
答: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豪,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喜爱菊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花,当然人很多了. 5. 语文中考文言文16篇 都 那几个 07中考16篇文言文的 中心思想 主旨 写作特点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7-2-10 20:33 拜托了 今年中考...

江苏高中语文教材必背文言文
答:一、《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0篇) 1、《劝学》(节选:学不可以已——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 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3、《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史记》) 4、《陈情表》(李密) 5、《藤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