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食品安全的感人小故事? 身边的食品安全故事

作者&投稿:管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时候住在一个热闹的大杂院里,前院的爷爷有一个很大的花园,每到夏天姹紫嫣红,芬芳扑鼻。 小伙伴很顽皮,常常在爷爷不注意或出门买菜的时候,偷偷摘花园里的花儿,然后插在自己精心准备的小药瓶里,得意地臭美着。 六岁那年夏天,爷爷背着篓筐出门了,我们瞅准起会,顺着铁丝网的空隙钻到花园里。满院的蜂飞蝶舞,我们在花园里尽情地玩耍,一面把自己中意的花儿摘了偷偷藏在身后。 我们正玩得开心,忽然听见机灵的小丫叫了起来:呀,野荠菜! 一窜小伙伴开心地围在站丫身边,果然看见藏在花园的角落里有几株孤零零的植物,真的好像是荠菜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说反正放假啦,大人都不在家,不如弄些野菜回家自己煮了吃,看看是什么滋味。我们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很少见过野菜,所以都觉得特别兴奋,于是争相摘了几株荠菜,从铁丝网里又钻了出来。 一阵欢快的忙碌,一锅热气腾腾的荠菜汤烧好,虽然只是稀稀拉拉的一些绿叶子飘在上面,但大家还是觉得很满足。但味道似乎有些怪怪的,有点涩,有点苦。小丫往锅里洒了不少味精,才勉强喝下去。 大伙散了时候,我忽然觉得头隐隐有些晕,浑身软绵绵的。 等傍晚妈妈回家的时候,我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妈妈是个大嗓门,平时总是把我呵斥来呵斥去。看我躺在床上,家里乱糟糟的,就气呼呼地骂了我一通。我也没有力气顶嘴,只是哼哼叽叽个不停。又过了一会儿,妈妈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摸摸我的手,冰凉冰凉的,再摸摸额头,也是冰凉冰凉的,嘴唇有些发青。这个时候,妈妈忽然慌了神,赶紧把我从床上抱起来就往外跑。 妈妈虽然嗓门大,但个人却十分瘦小,抱了我一会儿,她便觉得十分吃力,到了军分区门口的时候,她想我放下来背在背上,不晓得怎么却一下子没抓稳把我扔地上了。那个时候,我勉强睁开眼睛看了她一眼,头发湿湿地贴在前额上,然后她竟然放声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喊我小名:三儿,三儿,你可别有什么事啊,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妈也不活了。 妈妈热乎乎的眼泪掉在我的头发上,我觉得有点不舒服,可不知为什么,我也跟着哭起来,虽然浑身没有力气,可哭起来却一点也不含糊。 这时候有人跑了过来,我听见妈妈和人说话的声音,然后就有人把我抱起来,再然后我就在一种迷迷糊糊,有些潮湿的温暖中睡过去了........ .......... 很久很久以后,我睁开眼睛,觉得眼前有一片白光,白光里坐着憔悴的妈妈,眼睛肿得不成样子。 我说:“妈.......” 还没等我说出下面的话,妈妈竟然扑过来把我紧紧抱在怀里亲了又亲,一面哭一面笑。 我觉得有一种窒息的甜蜜,然后我也小声地抽泣起来。妈妈一直都是很严肃的,很少笑,也从没有亲过我。所以我觉得有些害羞,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一周以后,我回到了大院。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那天吃的不是荠菜,而是蒲公英,并且是养花的爷爷喷了杀虫剂的蒲公英。我那天喝汤喝得最多,所以我中毒是最厉害的,小丫他们没有我这么悲惨,虽然身体也有不适的反应,但很快也就恢复了。而我,却在鬼门关走了一趟,险些连小命都丢了,而妈妈,妈妈更是可怜,她几乎以为要永远失去我了........ 六岁那年,是我生命的一场劫难,但更是一次无幸福的记忆,妈妈温暖的背,妈妈的眼泪,妈妈又哭又笑的亲吻.......

超市小事

我是一位超市的员工,是专门负责蔬菜的,每天我都很早的来管理我应该管理的事,所以只要来买菜的人都和我很熟!因为他们买菜,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我!根据我的介绍,就逐渐认识了!
有一次我在来的很早,和往常一样,这时发现超市门口张贴了一张纸是:1996年由一些外国零售企业——沃尔玛、家乐福和万客隆等欧美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在中国首先开始经营生鲜商品,由于中国特殊的生鲜消费环境和习惯,以及不完整的生鲜供应链系统,早期的生鲜经营面临着非常大的难题,缺乏标准化的农产品,没有完整的冷链供应,也没有规范的供应商,更没有深加工冷链食品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市场;面对以鲜销鲜食为主的非标准生鲜商品,以及如此复杂的中国饮食消费方式,可想而知当时的生鲜经营市场环境上反差是多么巨大。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大中城市的连锁超市生鲜区销售额大多能接近总销售额的20%左右,国内其他地区的生鲜经营比重会低一些,但与日本和台湾等地区超市相比,经营生鲜商品的比例和管理水平仍然偏低,当然这其中有菜篮子工程中初级农贸市场的竞争作用有关。而日本等地区综合超市经营生鲜商品的比重一般占到1/3,而以经营食品为主的生鲜超市中则占到70%。

了解我国目前生鲜供应链主要环节的现状将有助于生鲜经营企业从宏观上调整并确定生鲜经营策略、经营方向和经营方式,准确地判断哪些是超市目前可以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受制于中国农业的大背景和大环境,需要时间等待和努力磨合,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这使我很有感触,就今天以后我每天更早 的起床,来到超市,对待顾客更好!就这样我的影响在顾客的心中又更好了

谢谢!!

123

小时候住在一个热闹的大杂院里,前院的爷爷有一个很大的花园,每到夏天姹紫嫣红,芬芳扑鼻。 小伙伴很顽皮,常常在爷爷不注意或出门买菜的时候,偷偷摘花园里的花儿,然后插在自己精心准备的小药瓶里,得意地臭美着。 六岁那年夏天,爷爷背着篓筐出门了,我们瞅准起会,顺着铁丝网的空隙钻到花园里。满院的蜂飞蝶舞,我们在花园里尽情地玩耍,一面把自己中意的花儿摘了偷偷藏在身后。 我们正玩得开心,忽然听见机灵的小丫叫了起来:呀,野荠菜! 一窜小伙伴开心地围在站丫身边,果然看见藏在花园的角落里有几株孤零零的植物,真的好像是荠菜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说反正放假啦,大人都不在家,不如弄些野菜回家自己煮了吃,看看是什么滋味。我们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很少见过野菜,所以都觉得特别兴奋,于是争相摘了几株荠菜,从铁丝网里又钻了出来。 一阵欢快的忙碌,一锅热气腾腾的荠菜汤烧好,虽然只是稀稀拉拉的一些绿叶子飘在上面,但大家还是觉得很满足。但味道似乎有些怪怪的,有点涩,有点苦。小丫往锅里洒了不少味精,才勉强喝下去。 大伙散了时候,我忽然觉得头隐隐有些晕,浑身软绵绵的。 等傍晚妈妈回家的时候,我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妈妈是个大嗓门,平时总是把我呵斥来呵斥去。看我躺在床上,家里乱糟糟的,就气呼呼地骂了我一通。我也没有力气顶嘴,只是哼哼叽叽个不停。又过了一会儿,妈妈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摸摸我的手,冰凉冰凉的,再摸摸额头,也是冰凉冰凉的,嘴唇有些发青。这个时候,妈妈忽然慌了神,赶紧把我从床上抱起来就往外跑。 妈妈虽然嗓门大,但个人却十分瘦小,抱了我一会儿,她便觉得十分吃力,到了军分区门口的时候,她想我放下来背在背上,不晓得怎么却一下子没抓稳把我扔地上了。那个时候,我勉强睁开眼睛看了她一眼,头发湿湿地贴在前额上,然后她竟然放声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喊我小名:三儿,三儿,你可别有什么事啊,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妈也不活了。 妈妈热乎乎的眼泪掉在我的头发上,我觉得有点不舒服,可不知为什么,我也跟着哭起来,虽然浑身没有力气,可哭起来却一点也不含糊。 这时候有人跑了过来,我听见妈妈和人说话的声音,然后就有人把我抱起来,再然后我就在一种迷迷糊糊,有些潮湿的温暖中睡过去了........ .......... 很久很久以后,我睁开眼睛,觉得眼前有一片白光,白光里坐着憔悴的妈妈,眼睛肿得不成样子。 我说:“妈.......” 还没等我说出下面的话,妈妈竟然扑过来把我紧紧抱在怀里亲了又亲,一面哭一面笑。 我觉得有一种窒息的甜蜜,然后我也小声地抽泣起来。妈妈一直都是很严肃的,很少笑,也从没有亲过我。所以我觉得有些害羞,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一周以后,我回到了大院。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那天吃的不是荠菜,而是蒲公英,

关于食品安全的小故事~

  2006年岁末的食品市场是不平静的。过去不久的毒大米、毒奶粉、石蜡油等事件还余音绕梁,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致癌物又掀起阵阵浊浪。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之下,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这些过去不为人知的名词,成了如今人们谈论的焦点。由于公众信息沟通渠道不健全,它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在物质极丰富的今天,人们却陷入了不知吃什么才安全的恐慌。据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平时购买食品时是否担心安全问题,80.7%受访市民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担心。

  然而,这种“恐慌”有必要吗?这种认识正确吗?要避免“有毒”食品,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食品安全:

  指导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 陈君石教授

  -2006年6月,北京发生因食用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事件,共计131人染病。

  -2006年9月,上海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300多人中毒入院。

  -2006年11月12日开始,大批“红心鸭蛋”被查出含有苏丹红Ⅳ号,致癌物苏丹红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2006年11月17日,大闸蟹、多宝鱼、桂鱼等便纷纷被爆出含致癌物孔雀石绿以及违禁抗生素。

  食品安全 有一说一

  食品安全——被夸大的危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关系到每个人切身的健康,其安全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然而,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频频曝光的假冒伪劣产品、接二连三的食品中毒事件……以致“我们还能吃什么?”成了当下媒体上最为常见的一句诘问。言下之意,是目前已经没有绝对安全的食品。

  然而,这种认识真的就正确吗?

  “这是媒体炒作之下,公众的一种不理智的心态!”面对“我们还能吃什么”这个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在接受《家庭医药》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实际上,在包括陈君石院士在内的众多食品安全专家看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如某些媒体报道的那般可怕——

  首先,我们在面对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太过敏感。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各类食品的花色、品种、品质、口感、营养和保存均有重要作用。食品工业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是不可想象的。以防腐剂山梨酸和山梨酸钾为例,二者都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防腐剂,对人体无害。正是因为有了它们,产自新疆的香甜的葡萄干,才能在到达北京百姓口中的时候,依然新鲜如初。

  其次,在当今社会中,追求食品的“零风险”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存在着食品安全威胁:烤羊肉串含有致癌的苯并芘、泡菜中含有亚硝酸盐、香烟的毒害也决不逊于苏丹红……除非生活在真空中,否则我们的身体总会受到不良物质的攻击。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目前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说自己的食品绝对安全,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此惶惶不可终日。

  今天比“昨天”更加安全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曝光,说明我们的监管制度更加完善,检测手段更加先进了。

  陈君石院士说:“事实上,从20多年来卫生部每年进行的大规模全国市场抽检结果看,我们的食品合格率从过去的50%左右提高到了90%,连酱油的合格率都在80%以上,进步是不小的。但老百姓对食品安全有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也合情合理。”

  从2002年开始,由科技部牵头,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合作进行“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从检测、监测、控制和示范四个方面入手,为政府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减少和控制食品污染提供关键技术手段。陈君石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过去工商执法人员检查“问题食品”,大多靠目测、鼻嗅等感观鉴别和经验判断,局限性很大。科技人员在建立和完善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发明了快速检测试剂盒、食品检测车等设备,让执法人员底气倍增。目前,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都配备了食品检测车,20分钟即可测出蔬菜农药残留、30分钟就能检出甲醛,还能监控吊白块、双氧水、亚硝酸钠等违禁添加剂,共涉及10多个种类210多个产品,一上午可以对数家超市进行抽检。

  “提高检测水平,是我们工作的一大重点。”陈君石说,通过攻关,现在他们开发的技术可以有效检测农药、兽药残留,霉菌,天然毒素和病原微生物,一个样品就能检查150多种农药残留。禽流感、新城疫快速检测试剂盒将过去21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缩短到4个小时,而且结果非常牢靠。在防控禽流感的过程中,这些技术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快速食品安全检测箱甚至登上了神舟飞船,用于检测太空食品。

  因此,面对目前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关注和重视,但媒体和公众都应“有一说一”,不要见风就是雨,夸大其词,老百姓更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理智面对。

  学会3招 认真防范

  当然,食品营养专家也指出,理智面对绝不是当防不防,在享受美味佳肴、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破解食品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健康,不受“有毒”食品的侵害。

  食品营养专家为我们总结出防范有毒食品损害健康的3大招数。

  第一招 饮食多样化

  如果我们冷静地看待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就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有毒有害物质要对人体造成危害,都是以一定的摄入量为前提的。

  以苏丹红为例,在卫生部发布的《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中指出,苏丹红诱发动物肿瘤的剂量是一个人可能摄入剂量的10万~100万倍,一个人要吃1200个“红心鸭蛋”才有可能导致危害。也就是说,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致癌危险性不大。当然,苏丹红可在人体内蓄积,如果经常摄入含较高剂量苏丹红的食品,就会增加其致癌的危险性。

  陈君石院士指出,食品中含有有毒成分,并不等于食品就是有毒的。一种食物的成分是否对人体有害,关键看摄入量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再好的食盐一次吃多了一样会中毒;就连毫无节制地大量喝水,也会造成“水中毒”。反观各种“有毒”的添加剂或残留物,特别是各种香精、色素、防腐剂,除个别已经淘汰的品种外,绝大多数在常规剂量下都是安全的。就连臭名昭著的瘦肉精、孔雀石绿,除非长期大量摄入,均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危害。

  专家还指出,不吃一切看起来“危险”的食品,这种行为同样危险。因为这种对食物安全的恐慌,有可能带来膳食营养质量的下降。有些人因为害怕农药不敢吃绿叶蔬菜,因为害怕苏丹红不敢吃蛋类,因为害怕抗生素不敢喝牛奶……而这些食品正是人体营养素最重要的来源。长期营养不均衡给人体带来的风险,超过偶尔吃一个含有苏丹红的鸭蛋。

  可见,对于老百姓来说,破解食品安全问题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就是树立饮食多样化原则。丰富食品的种类,自然会减少单种食物的摄入量,在安全剂量下,身体的安全防线就不会被突破。

  总之,什么都吃、什么都不要多吃,不但可以做到营养均衡,也能有效避免“危险”食品带来的侵害。

  第二招 购物看标识

  对于食品安全,国家其实早已在着手构建一个监管体系,对于检验、认证合格的,食品包装上就会印制相关的标识。作为老百姓,我们只需要认识它们并留心看食品的保质期就可以了。

  1. QS标志

  QS是英文Quality Safety(食品安全)的缩写。拥有此种标识,表示该食品的生产加工企业经过了国家的审查,食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所有QS号码均由12位数字组成,消费者可上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查询,将QS码输入,看是否和企业产品相对应,可以立即辨别真假。

  2. 无公害农产品

  拥有此种标识,说明这类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化学农药、兽药、渔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它可以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

  3.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简单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选购时要注意,只有包装上同时带有右侧图标和以“LB”开头的编号才称得上真正的绿色食品,否则便是假冒的。

  4.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这一名词是从英文Organic Food直译过来的,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

  当然,拥有这些标识的产品,通常都是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现在,在食品加工的各行各业都已形成了一些叫得响的品牌。面对来之不易的取得百姓信任的品牌,企业自然倍加珍惜,从而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同时,这些大企业还随时接受着国家和消费者的监督。因此,相信、购买品牌食品,食品安全较有保障。

  食品从生产者手中要进入千家万户,还要经过一道环节,那就是零售商。相对传统的菜市场而言,大型连锁超市会将食品质量安全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注重自律。同时,超市的统一经营也为统一管理、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监管提供了可能,新闻媒体的随时关注,使超市的行为随时都“摊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的监督,这也为食品安全增加一层保障。

  第三招 学会9备忘

2006年岁末的食品市场是不平静的。过去不久的毒大米、毒奶粉、石蜡油等事件还余音绕梁,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致癌物又掀起阵阵浊浪。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之下,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这些过去不为人知的名词,成了如今人们谈论的焦点。由于公众信息沟通渠道不健全,它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在物质极丰富的今天,人们却陷入了不知吃什么才安全的恐慌。据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平时购买食品时是否担心安全问题,80.7%受访市民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担心。

然而,这种“恐慌”有必要吗?这种认识正确吗?要避免“有毒”食品,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食品安全:

指导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 陈君石教授

-2006年6月,北京发生因食用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事件,共计131人染病。

-2006年9月,上海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300多人中毒入院。

-2006年11月12日开始,大批“红心鸭蛋”被查出含有苏丹红Ⅳ号,致癌物苏丹红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2006年11月17日,大闸蟹、多宝鱼、桂鱼等便纷纷被爆出含致癌物孔雀石绿以及违禁抗生素。

食品安全 有一说一

食品安全——被夸大的危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关系到每个人切身的健康,其安全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然而,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频频曝光的假冒伪劣产品、接二连三的食品中毒事件……以致“我们还能吃什么?”成了当下媒体上最为常见的一句诘问。言下之意,是目前已经没有绝对安全的食品。

然而,这种认识真的就正确吗?

“这是媒体炒作之下,公众的一种不理智的心态!”面对“我们还能吃什么”这个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在接受《家庭医药》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实际上,在包括陈君石院士在内的众多食品安全专家看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如某些媒体报道的那般可怕——

首先,我们在面对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太过敏感。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各类食品的花色、品种、品质、口感、营养和保存均有重要作用。食品工业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是不可想象的。以防腐剂山梨酸和山梨酸钾为例,二者都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防腐剂,对人体无害。正是因为有了它们,产自新疆的香甜的葡萄干,才能在到达北京百姓口中的时候,依然新鲜如初。

其次,在当今社会中,追求食品的“零风险”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存在着食品安全威胁:烤羊肉串含有致癌的苯并芘、泡菜中含有亚硝酸盐、香烟的毒害也决不逊于苏丹红……除非生活在真空中,否则我们的身体总会受到不良物质的攻击。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目前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说自己的食品绝对安全,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此惶惶不可终日。

今天比“昨天”更加安全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曝光,说明我们的监管制度更加完善,检测手段更加先进了。

陈君石院士说:“事实上,从20多年来卫生部每年进行的大规模全国市场抽检结果看,我们的食品合格率从过去的50%左右提高到了90%,连酱油的合格率都在80%以上,进步是不小的。但老百姓对食品安全有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也合情合理。”

从2002年开始,由科技部牵头,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合作进行“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从检测、监测、控制和示范四个方面入手,为政府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减少和控制食品污染提供关键技术手段。陈君石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过去工商执法人员检查“问题食品”,大多靠目测、鼻嗅等感观鉴别和经验判断,局限性很大。科技人员在建立和完善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发明了快速检测试剂盒、食品检测车等设备,让执法人员底气倍增。目前,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都配备了食品检测车,20分钟即可测出蔬菜农药残留、30分钟就能检出甲醛,还能监控吊白块、双氧水、亚硝酸钠等违禁添加剂,共涉及10多个种类210多个产品,一上午可以对数家超市进行抽检。

“提高检测水平,是我们工作的一大重点。”陈君石说,通过攻关,现在他们开发的技术可以有效检测农药、兽药残留,霉菌,天然毒素和病原微生物,一个样品就能检查150多种农药残留。禽流感、新城疫快速检测试剂盒将过去21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缩短到4个小时,而且结果非常牢靠。在防控禽流感的过程中,这些技术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快速食品安全检测箱甚至登上了神舟飞船,用于检测太空食品。

因此,面对目前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关注和重视,但媒体和公众都应“有一说一”,不要见风就是雨,夸大其词,老百姓更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理智面对。

学会3招 认真防范

当然,食品营养专家也指出,理智面对绝不是当防不防,在享受美味佳肴、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破解食品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健康,不受“有毒”食品的侵害。

食品营养专家为我们总结出防范有毒食品损害健康的3大招数。

第一招 饮食多样化

如果我们冷静地看待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就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有毒有害物质要对人体造成危害,都是以一定的摄入量为前提的。

以苏丹红为例,在卫生部发布的《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中指出,苏丹红诱发动物肿瘤的剂量是一个人可能摄入剂量的10万~100万倍,一个人要吃1200个“红心鸭蛋”才有可能导致危害。也就是说,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致癌危险性不大。当然,苏丹红可在人体内蓄积,如果经常摄入含较高剂量苏丹红的食品,就会增加其致癌的危险性。

陈君石院士指出,食品中含有有毒成分,并不等于食品就是有毒的。一种食物的成分是否对人体有害,关键看摄入量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再好的食盐一次吃多了一样会中毒;就连毫无节制地大量喝水,也会造成“水中毒”。反观各种“有毒”的添加剂或残留物,特别是各种香精、色素、防腐剂,除个别已经淘汰的品种外,绝大多数在常规剂量下都是安全的。就连臭名昭著的瘦肉精、孔雀石绿,除非长期大量摄入,均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危害。

专家还指出,不吃一切看起来“危险”的食品,这种行为同样危险。因为这种对食物安全的恐慌,有可能带来膳食营养质量的下降。有些人因为害怕农药不敢吃绿叶蔬菜,因为害怕苏丹红不敢吃蛋类,因为害怕抗生素不敢喝牛奶……而这些食品正是人体营养素最重要的来源。长期营养不均衡给人体带来的风险,超过偶尔吃一个含有苏丹红的鸭蛋。

可见,对于老百姓来说,破解食品安全问题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就是树立饮食多样化原则。丰富食品的种类,自然会减少单种食物的摄入量,在安全剂量下,身体的安全防线就不会被突破。

总之,什么都吃、什么都不要多吃,不但可以做到营养均衡,也能有效避免“危险”食品带来的侵害。

第二招 购物看标识

对于食品安全,国家其实早已在着手构建一个监管体系,对于检验、认证合格的,食品包装上就会印制相关的标识。作为老百姓,我们只需要认识它们并留心看食品的保质期就可以了。

1. QS标志

QS是英文Quality Safety(食品安全)的缩写。拥有此种标识,表示该食品的生产加工企业经过了国家的审查,食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所有QS号码均由12位数字组成,消费者可上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查询,将QS码输入,看是否和企业产品相对应,可以立即辨别真假。

2. 无公害农产品

拥有此种标识,说明这类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化学农药、兽药、渔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它可以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

3.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简单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选购时要注意,只有包装上同时带有右侧图标和以“LB”开头的编号才称得上真正的绿色食品,否则便是假冒的。

4.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这一名词是从英文Organic Food直译过来的,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

当然,拥有这些标识的产品,通常都是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现在,在食品加工的各行各业都已形成了一些叫得响的品牌。面对来之不易的取得百姓信任的品牌,企业自然倍加珍惜,从而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同时,这些大企业还随时接受着国家和消费者的监督。因此,相信、购买品牌食品,食品安全较有保障。

食品从生产者手中要进入千家万户,还要经过一道环节,那就是零售商。相对传统的菜市场而言,大型连锁超市会将食品质量安全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注重自律。同时,超市的统一经营也为统一管理、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监管提供了可能,新闻媒体的随时关注,使超市的行为随时都“摊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的监督,这也为食品安全增加一层保障。

有什么关于“三无”食品的故事?
答:篇一:食品安全的故事 食品安全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直接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到我们的智力发展。放学的路上,我经常看见有不少的同学在小摊上买辣片和干吃方便面,我看到后也非常想吃。有一次,我趁妈妈上班的时候,悄悄地拿钱买了一包辣片,美美的吃了一顿。妈妈下班回来,做了一桌香喷喷...

关于食品安全的童话故事,急急急急急急!
答:1.喝死人的朔州假酒案 00对山西来说,1998年的春节是难以令人忘记的。就在山西人民喜气洋洋地准备过大年的时候,27人死亡的消息传出,顿时,恐怖掩盖了喜气,恐怖幕后的黑手就是朔州的假酒……2 .毒手伸向婴儿的三鹿 00曾经,三鹿集团几乎垄断了中国奶粉业,中国多数婴儿的健康掌握在他们的手中,然而...

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小故事
答:有一天,罗斯福吃到了一根香肠.三秒以后死了!人民们都欢呼道:罗斯终于死啦!哈哈!

关于食品安全的小故事
答:陈君石院士说:“事实上,从20多年来卫生部每年进行的大规模全国市场抽检结果看,我们的食品合格率从过去的50%左右提高到了90%,连酱油的合格率都在80%以上,进步是不小的。但老百姓对食品安全有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也合情合理。” 从2002年开始,由科技部牵头,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合作进行“食品安全...

关于饮食安全小故事作文550
答: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该吃安全食品,可是小孩子现在正被不安全的食品包围着.学校门口,天天弥漫着浓浓的黑烟.炸的烤的食品摆了一街,小朋友看了那油滋滋的烤肉,忍不住流出口水,你一串我一串的吃起来.其实那些肉串都是用变质了的黑油炸成的,炸的时候还涌出白色的泡沫,让人见了就恶心.吃...

关于食品安全的小故事 有吗
答:1960年的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嘴里嚼着口香糖看一本小说,小说描写了屠宰厂加工火腿肠的过程,员工们将那粘满血的肉放在水里一搅,就扔进了机器;将过了期的肉切成块制作成火腿肠;将洗脸洗手的水用作调味品……看到这里,罗斯福大叫一声,将口香糖吐出,书扔到一边,将身边的火腿肠奋力抛出窗外。

食品的安全征文
答:我以前也很喜欢吃这种小摊上的油炸食品,但我了解了这些食品的制作后,就再也不想吃了,大家一定要为自己的安全着想,不要因为那些小摊上的食品闻着香,味道美就不管这些食品的制作是否安全,材料质量是否好,而买来吃,希望大家都关注食品安全。 食品的安全征文4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小课堂。因为我们...

有关食品安全的感人小故事?
答:我没有,不过建议你从食品安全问题实例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写。

身边的食品安全故事
答:北京发生因食用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事件,共计131人染病。-2006年9月,上海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300多人中毒入院。-2006年11月12日开始,大批“红心鸭蛋”被查出含有苏丹红Ⅳ号,致癌物苏丹红再次进入人们视野。-2006年11月17日,大闸蟹、多宝鱼、桂鱼等便纷纷被爆出含致癌物孔雀石绿以及违禁抗生素 ...

食品安全为题写作文
答: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1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31.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食品安全作文600字 食品安全很重要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挑花了眼。 那一天中午,妈妈不再家,我到超市买东西吃。挑了一包“统一”方便面,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