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什么意思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籍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晨光虽已逝去,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

出自:《滕王阁序》王勃〔唐代〕

节选: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翻译: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遥远,乘着大风仍然可以到达;晨光虽已逝去,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心性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走到穷途的就哭泣的行为呢!

赏析

文章对偶工整,用典恰切。全篇中除了“磋乎”、“鸣乎”、“所赖”、“云尔”等叹词、语助词与“勃”的自我称谓外,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语和六字一语的对偶句。

这中间有的是单句对,如“云消雨弄,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有的是复句对,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还有的是本句对,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中,“襟三江”与“带五湖”对,“控蛮荆”与“引瓯越”对。再如“腾蛟起凤”、“紫电青霜”、“龙光”、“牛斗”等也都是本句对。这种对偶句不仅句式工整匀称,而且错综多变,读来节奏明快,整齐和谐,铿锵有力。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dōng yú yǐ shì, sāng yú fēi wǎn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
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
整句解释: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例:歌德在四十岁以前,一心想成为一名画家,但他所作的努力没一点成效,一次,他去意大利看大家的作品,发现自己根本不可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后来,他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终于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什么意思~

北海虽远,可乘扶摇而上的羊角飓风到达,(东隅-日出之地)少年的青春已经逝去,(桑榆-日落之处)但珍惜晚年的时光尤为不晚。
出自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扩展资料:
作者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勃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成语发音: 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
成语释义: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
成语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本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名作《滕王阁序》里的一句名言。原文接下去两句是:“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抒发了古代文人虽然遭遇到“时命之穷”,仍然因之以自励的胸怀。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什么意思
答:拼音: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解释:"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例句: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什么意思
答: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意思是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1、解释: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2、出处:唐代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意思是北海虽然十...

“东隅已逝,桑榆未晚”是什么意思?
答:原文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

滕王阁序中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什么意思?
答:“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意思是--- 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成语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东隅以逝,桑榆非晚是什么意思?
答: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dōng yú yǐ shì, sāng yú fēi wǎn [解释]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启示.全意]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请教:"失之东隅,收之桑隅"和"东隅已逝,桑隅非晚"各是什么意思?谢谢!
答:两句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指早年岁月虽逝,珍惜将来还不算迟。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什么意思
答:"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它的意思是,虽然早晨已经过去,但珍惜黄昏还为时不晚。这句话也引申为,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滕王阁序》是一篇骈文...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意思
答: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意思: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的意思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北海虽然十分遥远,雅浩的宫殿可以联通;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原文选段: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译文: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

东隅已逝桑榆已晚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已经过去,太阳已经西斜”,用于表达时光流逝和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和哀叹,也可以理解为“时光不停,人生短暂”的意思。“东隅已逝,桑榆已晚”是出自唐代杜甫的诗句《赠卫八处士》。在诗歌中,作者以此向朋友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时光的感慨。这句话常被用于文艺作品或者日常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