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是什么 ?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用途是什么?主要有几种? 豆粕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作者&投稿:茅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获取方式为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主要分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中国国内目前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

扩展资料

1、国内生产概况

我国是豆粕的生产大国,豆粕产量位于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居世界第四位。东北三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同时也是我国的豆粕的生产基地,加上山东、河北、河南,豆粕产量约占全国的90%以上。

2、国内豆粕消费

我国豆粕市场的特点是北方生产,南方消费。东北3省是我国主要豆粕生产地,而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则是豆粕的主要消费地。豆粕消费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重庆、北京和上海等省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对肉蛋禽鱼等食品的摄取量大幅增加,促进了饲料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家禽、优质瘦肉型猪所用饲料迅速增加,刺激了对优质蛋白饲料的需求。我国饼粕类产品很多,油菜籽和棉籽饼的产量也很大,但这两种饼粕都要经过脱毒后才可用于饲料。因此,目前国内使用的优质饼粕主要是大豆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豆粕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国内豆粕供需概况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二种。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极为重要,温度过高会影响到蛋白质含量,从而直接关系到豆粕的质量和使用;温度过低会增加豆粕的水份含量,而水份含量高则会影响储存期内豆粕的质量。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国内目前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
按照国家标准,豆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豆粕、二级豆粕和三级豆粕。从目前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的情况看,国内豆粕加工总量(不含进口豆粕)大约为1000万吨,其中一级豆粕大约占20%,二级豆粕占75%左右,三级豆粕约占5%,三个等级豆粕流通量的变化主要与大豆的品质有关。从不同等级豆粕的市场需求情况看,国内少数有实力的大型饲料厂使用一级豆粕,大多数饲料厂目前主要使用二级豆粕(蛋白质含量43%),二级豆粕仍是国内豆粕消费市场的主流产品,三级豆粕已很少使用。
豆粕一般呈不规则碎片状,颜色为浅黄色至浅褐色,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豆粕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40%~48%,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
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   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和猪对营养的需求。实验表明,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只有当棉籽粕和花生粕的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才会被考虑到使用。事实上,豆粕已经成为其它蛋白源比较的基准品。   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味道鲜美、易于消化的豆粕能够提高出奶量。在肉用牛的饲养中,豆粕也是最重要的油籽粕之一。豆粕还被用于制成宠物食品。玉米、豆粕的简单混合食物与使用高动物蛋白制成的食品具有相同的价值。最近几年来,豆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能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豆粕消费用途及比例

豆粕应用于花卉业,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但需要充分发酵后才能使用,至于其他用途和豆粕的知识,请您参考以下文章。

豆粕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在榨油厂里,用大豆做原料来榨油,能够生产出两种不同的商品,一种是豆油,另外一种就是豆粕。通常情况下,大豆得出忧虑是在20%左右。也就是说,榨油厂里20%左右的商品是豆油,另外80%左右是大豆榨完油之后的剩余物质,他们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之后,被制成了豆粕。
豆粕的用途有哪些?
豆粕的用途主要有两种。其中最主要的用途是用做畜禽的饲料。豆粕还是饲料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因为豆粕中所含的蛋白含量非常高,通常都在40%以上。饲料营养价值的高低是以蛋白含量的高低作为衡量标准的。蛋白含量的高低,正式代表者饲料中做含能量的多少。作为饲料行业来讲,如果饲料中做含的蛋白含量高了,那么相应地,出勤摄取的能量也就多了。所以,豆粕价格的高低,往往优势饲料价格波动的一块晴雨表。
豆粕的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在工业上作为发酵用的原料,当然这部分作战的比例不大,绝大部分的豆粕还是被饲料也用作原料。
豆粕种类分几种?
那么豆粕份几种呢?从加工工艺上来看分两种:一种是去除大豆的表皮物质之后的豆粕叫去皮豆粕。另一种是没有去较大豆表皮物质的豆粕,叫不去皮豆粕或普通豆粕。那么去皮和不去皮之间有什么区别?
采访:卢鑫 黄海粮油工业(山东)有限公司 油厂厂长
为什么要作去皮系统,这就可以把大豆和豆皮分离,做高蛋白得豆粕。因为大豆中蛋白含量是固定的。豆皮中部含有蛋白,所以,去掉豆皮以后,能够提高豆粕的蛋白含量。
采访:吴云 黄海粮油工业(山东)有限公司 业务部副经理
没有去皮的豆粕,蛋白质含量油可能在44%以上,有可能在44%以下,但是不稳定,没去皮的豆粕,尿素酶得知不是很稳定,也就是像我们说的豆粕炒的生熟度不一样。控制不好。去皮以后,去皮豆粕是一个工艺,家禽、禽畜的吸收特别好。
从营养价值的角度看,去皮豆粕要明显高于不去皮的豆粕。
采访:经销商 杨涛:去皮蛋白好,省事,便于加工、水分低,喜欢去皮的豆粕。
采访:将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去皮的高蛋白豆粕是一个发展方向。主要是工艺先进,利于家禽吸收。
豆粕分几级?
豆粕分几个级?无论失去皮豆粕还是不去皮豆粕,总体上豆分为三个等级。
采访:一般蛋白含量44%以上的属一级豆粕。蛋白含量在42-44%之间属于二级豆粕。主要从蛋白质上这么区别。再好一点是高蛋白豆粕,使我国优质行业比较推崇的。蛋白含量一般都在46%以上,叫高蛋白豆粕。大中型西料厂比较偏爱一点。
怎样鉴别豆粕的好坏?
怎样从感官上鉴别豆粕品质的好坏,还是让我们听听业内人士的指点。
采访:广大农户对去皮豆粕的鉴别主要是从外观上直观去鉴别。看看它的颜色是不是金黄色的,颗粒督均不均匀,从气味上辨别它是不是有一种豆香的味。从这几方面鉴别。如果不好的豆粕无光泽发灰暗,有霉变的气味。这样的豆粕是不好的有变质的可能性。
下面我们来总结以下鉴别豆粕好坏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颜色、颗粒、气味。
如果颜色金黄、颗粒均匀,又豆香的气味是好的豆粕。反之,如果颜色灰暗、颗粒不均、有霉变的气味,不是好豆粕,您可千万不能买。


豆粕是什么 ?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用途是什么?主要有几种?~

是黄豆压缩来的,就是把豆油用机器挤出来以后的豆子就叫豆粕了!一般我们老家用它来饲养鸡鸭什么的,那东西人也可以吃,不过现在很少有人吃了,因为已经没有太多的营养价值了

  答:在榨油厂里,用大豆做原料来榨油,能够生产出两种不同的商品,一种是豆油,另外一种就是豆粕。通常情况下,大豆的出油率是在20%左右。也就是说,榨油厂里20%左右的商品是豆油,另外80%左右是大豆榨完油之后的剩余物质,他们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之后,被制成了豆粕。答疑专家:王淑娟 大庆日月星蛋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