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繁体字不应该加入小学教材 该不该将繁体字弄入小学课本

作者&投稿:赵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祖英黄宏等联名提议小学增加繁体字教育
【大旗社会关注】: 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委员们在提案中表示,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而汉字的简化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提案建议国家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比如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或在讲授简体字的同时也教繁体字。今后大家即便不使用,也要知晓,因为这毕竟是中国文化,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详细】

周济回应设繁体字教育提案 称要使用简化字
3月14日上午,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及有关负责人就“教育公平”问题接受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有媒体提问“前一段时间在政协会议上有郁均剑和宋祖英21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您怎么看这个提案,会不会加入教育部的计划中”,周济回答说,请大家学习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字法,我们国家有基本国策,就是要使用简化字,就是要推广普通话,这是一个基本要求。所以我想,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详细】网友质疑“小学应增加繁体字教育”的可行性
很多网友认为,这个提案出发点虽然好,但是却不符合实际。这个提案好象没有实地调查小学的老师与学生,而是有点“闭门造车”式的提案。再者文艺界的委员提案应该就自己界别中的问题进行提案,而不是去跨专业界别选择自己比较陌生或者了解不多的问题进行建言献策。

--------------------------------------------------------------------------------

一是全面推广繁体字教育,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全国的小学教材可能面临着重新修改的问题,而且大家都知道我国东西部的差异较大,即便是东部地区师资力量、经济力量可以满足这一新要求新任务,但是考虑到西部了吗,考虑到少数民族和老少边穷地区了吗,不要忘记这些地区的师资还是很薄弱的!

二是全面开设繁体字教育,将会增加各方的负担。
对学生而言:增加一门繁体字必修课意味着什么,小学生现在的负担已经不轻了。学生在学习简体的同时,又要学习繁体,扪心自问,你是小学生能承受得起吗?
对家长而言:特别是对于许多没有繁体字“情节”的家长们,这无疑是高难度的,这是中国的绝对现实,有很多爸爸妈妈是小学或初中毕业。
对老师而言:课时问题,原来的进度必须提速,学生能接受得了吗?又或者减少授课量,教学大纲就必须得改,否则就不能保证繁体字教学。

三是全面开设繁体字教育,对学生的文字书写运用造成混乱。
简体与繁体是似之间交替着,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不把他们整得焦头烂额才怪!鱼和熊掌两者兼得,主次不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四是全面开设繁体字教育,有点违背教育的规律。
一是小学生的理解力是不是可以接受。二是目前的大陆缺乏繁体字的应用环境,小学生即便学习了繁体字,也可能会因为缺乏环境而导致学习的效果低下,正如大家学习外语一样。

--------------------------------------------------------------------------------

为了创造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学习繁体字是有必要的,但不是小学生必修的。我们的相关部门或书商可以有选择地出版一些繁体字书籍,学校开展相关兴趣班,鼓励学生阅读繁体字书籍,并组织一些相关活动,培养学生认知繁体字的兴趣……【详细】
网友热议简体字阻断了中国文化吗?
支持声音:将已经丢到的五千年文化一点点地慢慢的捡起来
放眼望去,如今的内地却是不能称之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因为那个时候的很多优秀的东西已经被我们逐渐的抛弃了。在国外,使用的繁体字要比简体字几率大,为什么呢?因为在国外的主流人口仍然是一些老的华人华侨以及港澳台胞,我们大陆人士在最近三十年才慢慢的走出去的。而且从书法上来说,用繁体写出来的才可称之为一种艺术。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的政府也开始注重一些传统的东西了,譬如从今年开始实行的休假法,所以我们也期待着我们能过把所有的传统都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下去,再也不要发生像端午节那样的被其他国家抢注世界遗产的事件了……【详细】

反对声音:繁体字走向简体字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只会增加文化传播的可能
首先从汉字的发展历史来看,汉字始终是处在不断的变革中的,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楷书,字形不断简化,笔画日趋简单。可见汉字发展不变的主题就是简化,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因为汉字更加好记、好学,更加容易为大多数人接受,中华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繁荣。
其次,汉字简化字并非无中生有,另立门户的新生事物。它是在原有的繁体字基础上的一种革新,这种革新并没有破坏汉字固有的体系,造字方式、字形字义的对应关系并没有破坏,何来阻断之说呢……【详细】大旗社会编后
汉字简化的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倍受争议的话题。对于接受过中国义务教育的人士来说,对简化字的优点应该有切身的体会。而近年来,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加深,不少人对目前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是应该称道的。但是,对于泓扬中国传统文化,也许不是唱几段样板戏或者写几个繁体字所能处理妥善的。
现在的小学生还不一定能够学好简化字,如果将两者合起来学,恐怕会使学生更加难以适从。以必修课的方式,势必要用考试的权威来压学生来学习,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一定要让小学生学点繁体字的知识,无妨以选修的方式,将其和书法等教育结合起来,才会有真正的效果。

简化字是为了使人们的阅读更为方便,如果仍要用麻烦的繁体字,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更何况小学生还是人生的起步,应该先从现代、简单的学起,适应大众化,也简单许多。

要说继承,怎么不使用甲骨文呢?
甲骨文的历史更远久,更具象征性.

难道从”繁体字”还很难看出其中”繁”字的含义吗?
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是由繁到简、由难到易,这是稍稍有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人都知道的.

增加繁体字?知道现在小学的孩子课业负担有多重吗?做过民意调查吗?
这和减负成什么比例了现在,那减负难道是只是没事摆在一旁的吗.

由繁到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正如蒸汽动力取代人力,水力;电力取代蒸汽;再到如今信息时代~!
工业的进步也无不是伴随着简化的程序`更高的生产力`
由简到繁是退化的表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繁体字作为小学就开始的必修课,我个人是持赞同观点的。从这件事上让我想起了前两天看到的一篇博客,说道中国大陆文化断档的问题,其实他们的意思是相同的,就是将已经丢到的五千年文化在一点点地慢慢的捡起来。
放眼望去,如今的内地却是不能称之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因为那个时候的很多优秀的东西已经被我们逐渐的抛弃了。例如国学,虽然现在经常能在各种新闻上面看见关于如果增进国学的报道,可是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又有多少人能过坚持下来呢。国外的国学院越开越多,可是关于这些国学院的学生越来越少的传闻也是越来越多。放眼现在的社会青年能将儒家道家等思想说的条条是道的有多少,我相信大部分人甚至连皮毛都说不上来。对外汉语教育很多人都趋之向往,因为它的个方面待遇很高,还可以出国,可是真正胜任的又能有几个?
再说到繁体字,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在国外,使用的繁体字要比简体字几率大,为什么呢?因为在国外的主流人口仍然是一些老的华人华侨以及港澳台胞,我们大陆人士在最近三十年才慢慢的走出去的。而且从书法上来说,用繁体写出来的才可称之为一种艺术。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的政府也开始注重一些传统的东西了,譬如从今年开始实行的休假法,所以我们也期待着我们能过把所有的传统都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下去,再也不要发生像端午节那样的被其他国家抢注世界遗产的事件了(其实别的国家也不会有那么厚的脸皮,现在大家都知道某些个国家自卑的心态太严重了,所以呢我们也就不计较了)

求辩论赛:不应当将繁体字教学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一辩稿~

首先,一辩稿不能这样来,一辩稿的作用是贯穿整场比赛你方的观点。假如你一辩稿的几个观点不是讨论得来的,那就根本毫无用处,而且我打了这么久还是认为。打辩论赛最快乐的还是讨论的时候。

破题的话,繁体字可以当成一种传统文化来看待,当然传统文化有好有坏,往它的坏处打,多查点当时的资料,查查为什么要用简体字。

不该,我认为小学生就学一些基础知识,繁体字生活中又不常见,增加小学生负担,又起不到啥作用,如果小学就学繁体字,那初中高中又学些啥

为什么在小学读书时老师是教简体字而不是繁体字?
答: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简化字,所以大陆都是简化字,港台及海外的华人都是繁体字。

废简复繁的对两种繁体字提案的认识分析
答:针对2009年两会、2008年两会上关于“废止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的提案”和“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而引起的社会争议现象以及对简化汉体字意义误区的问题,社会学家、资深文化人士艾君提出的辩证观点,简化汉体字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汉文化。艾君先生认为,如果说两种方案的性质是一致性,仅仅表现在...

为什么在小学读书时老师是教简体字而不是繁体字?
答:有些繁体字完全没有必要简化的,简化了以后反而没有了原来的味道. 小生本人目前在法国读书,有空也教些法国人学中文(笑,动机可不是为了推广中华文化,纯粹只是为了多练一些法语口语罢了) 有次法国人问我:你老说中文是表意的文字,怎么个表法啊~?我怎么没觉得啊. 我张口结舌,除了拿小学时学过的 什么 ...

研究性学习:“有关繁体字 的利 与弊”?
答:好的就是简化来人的记忆,让人们更容易掌握, 但汉语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简化字教育: 1、简化字教与学的弊端由来已久。简化字,简化了古人的聪明智慧,愚弄着今人、后人的头脑。简化字教与学的境地相当尴尬:恢复繁体字吧,不太现实;不恢复繁体字吧,对汉字内在的形义之理、...

小学生学写繁体字是传承还是倒退
答:因为繁体字能反映祖先智慧,并有一定生活基础。为了历史文化传承,有必要在中小学课堂引入繁体词。少量繁体字进课堂,并不是以流通汉字的身份,而是以历史文化的身份。也就是说,学生在学繁体字的同时还要学简体字,且在日常交流中仍以简体字为流通文字。所以,选一些有代表性的繁体字进课堂,让学生熟悉...

丽晶小学中文教材学的是繁体字吗?
答:现在小学的中文教材一般用的都是简体字,不会使用繁体字。繁体字只有在大学的教材里面才会出现。如果满意请及时采纳哦,谢谢。

个人认为繁体简化还是有一些弊处,很大地去除了汉字的传统意义和文化内涵...
答:废简立繁”,这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大变革,无数系统、资料的更换,和巨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我个人认为,可以将繁体字作为一门学科去研究和维护(比如在小学开设繁体字课程,大学开设繁体字选修课),有兴趣的人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如此一来,既可防止汉字文化传统流失,又不影响平时方便地使用简体汉字。

为什么有人呼吁恢复繁体字?有必要吗?
答: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恢复繁体字的声音,不太理解,自1956年颁布《汉字简化方案》后,成功推出了第一批简化汉字,至今已经60多年,无论思维还是习惯上早已适应了简化字,现在再嚷嚷回去,这是明显的倒退行为。仅仅从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友好而言,简化字已经赢了。再呼吁繁体字,实无必要。一、从汉字的发展...

如何妥善处理繁体字的学习和使用 94
答: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很多,不能把所有文化知识都放在中学教材中承载,在教材中进行繁简对照,不管考与不考,无形中都会增加学习负担,效果也不一定好。其实,在一定学习阶段,可以总体上介绍关于繁体字的知识,过去我们在教材中一直都有相关内容,比如高中的教材,曾经附录过《简化字总表》,附录过《国家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