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案例分析 关于意志、品德、需要的 结合所学心理学知识,谈谈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作者&投稿:祢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位老师为什么会碰壁。
(1)从心理学角度来,那位学生不尊重他的顶撞,和全班的起哄,使该老师觉得自己受人欺负,而且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那个犯错的同学,听到老师的告诫,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因为“忠言逆耳”,所以该学生听起来觉得很反感,就抵制老师。
(2)从道德上讲,老师本身讲的话是没错,是在教育那位学生。学生犯错,老师不去讲,而且放任其行为,那就是老师的无作为,不负责任,失职的表现。该学生做错事,而不反思,反而反讥老师,是极端错误的。做了错事,就要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然后改正错误。
(3)从需要上讲。老师的权威需要同学们的尊重,一旦老师的威信不存在,他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学生需要老师在学业、做人等方面的正确教导。

尊重 教师的劳动价值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大的影响。(1).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第一,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学生觉得和蔼可亲、人格高尚、学识渊博的教师特别容易让人接近,令人钦佩,于是对他有一种积极的期待,随时准备倾听他的讲解,毫不缓役地接受来自他的信息.师生关系不良,学生对教师有疏离感,甚至反感,那些对教师怀疑甚至是抗拒的学生,对他所传达的信息也不会很好的接受。第二,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影响。师生关系好,学生认为教师是欣赏自己的,信任自己的,于是有信息,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敢于大胆想象,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关系不好,学生认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没有地位,他们不信任教师,对教师敬而远之,便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也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害怕不正确的回答会被教师批评,甚至遭到奚落,于是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第三,对学生学习时心境的影响。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紧张、死板.在不适当的教师权威的威胁下,学生时时提心吊胆,情绪惶恐不安或漠然,思维混乱,记忆受干扰,想像力无法展开,在这种情况下的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大幅度的下降。相反,师生关系良好,则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想活跃。第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影响。(2).对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学生往往从教师对自己的言谈话语之中去揣测、体会自己的价值。教师的欣赏往往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才能所在,唤醒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意识,而被教师否定往往使学生产生自卑感。(3).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提供满足。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学生会渐渐形成一些好品质,如信任、宽容、善良、同情、友爱、尊重他人、自尊、自信等。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心理会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形成社会性水平更高的一些品质,如助人、追求成就、贡献社会、有崇高的理想等。而在不良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个人的需要层次不能提高而停留在低水平上,或形成不正常的需要满足方式。(4).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被教师接纳和信任,他们的交流,使他们相信人世间的真诚和美好。这种安定、愉快、轻松的环境培养出学生的各种良好品质,如善良、乐观、积极、进取、自尊、自信、合作、耐挫折等等。随之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逐渐发展起健康的个性。在不良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受到教师的冷淡、怀疑、他们感到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感到世界是冷酷无情的。

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的关系,创造一个友好的环境,促进家长参与教育,这是很重要的。第一,增进双方对学生的了解。教师了解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而学生还有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生活。第二,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与家长默契合作,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渗透,教育更有效。第三,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影响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态度。家长和教师关系不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教师的不满,批评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指责教师知识上的缺陷或教学中的漏洞,都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不尊敬,甚至抵触和反抗,大大降低教育的有效性。

问题:老师为什么会碰壁?(提示:从心理学的意志、品德、需要谈起)!

首先我认为,壁是自己给造的,不是别人给造的!

其次老师为什么会给自己造壁呢?
原因如下:需要:1,没有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
如果同样的情况,搁在解放前,肯定没几个敢哼声的!
品德:2,老师没有正视自己的身份.
威望要有,但是不能建立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从个人”美丽”上考虑(脾气,声音,例子)
意志:3,慢慢来吧,多跟小朋友们玩,或者多了解小朋友们的兴趣,然后与他们建立统一战线,最终让他们接受一个积极向上的观点!

基础心理学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依据是什么即分类标准~

学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这位哥们应该先弄清楚,关键是人,是个体,然后才是群体,你所说的问题是心理学家通过案例和调查分析所总结出来的东西,这些具有普遍性,但是也有模糊性,我建议,把你的所学的心理学专注于个体上,然后通过分析案例,和案例中人的背景,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来把个体的心理变化,行为变化的规律琢磨清楚,再将注意力转移到群体,一步一步吃,才能够把其吃透。送你一句话,关键是人,知识只是辅助。

意志的品质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实践锻炼养成的。具体说来,培养意志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增强做事的目的性。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定任务、定时间、定标准,并下定决心去完成它。
②自找苦吃,磨炼自己。“自苦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有时就需要我们为自己设置困难条件。比如你离家30里路,有时就可以步行回家。每战胜一次困难,你的意志力就会增长一分。
③坚持体育锻炼,尤其是长跑。你可以由短而长,由几百米到数千米,如能长期坚持下去,你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就会有显著的提高。
④加强自我激励。比如可以搜集些有关坚强意志的座右铭;可以选些比自己强的同学做样板,时时向他们看齐;可以坚持写日记,做到“每日三省吾身”,以便及时发现缺点并及时克服等。
⑤找一位知己人,或家长,或老师,或同学,做自己的监督人,及时提醒自己,消除懒散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