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文四声八病之说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啥意思

作者&投稿:窄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声八病 [编辑本段]总述  南朝齐永明年间,周颐著《四声切韵》,提出平上去入四声,而沈约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创作时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就是后人所记之“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等八种声病。“四声八病”用于永明体诗歌的创作中,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要求过分苛刻,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病。
  诗歌的声律、病犯说是南朝齐时沈约等人最早开始研究的。《南史·陆厥传》云: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四声
  四声:指平、上、去、入四声,对于现在人来说,其调值已无从查考,只能通过韵谱来估略。根据元和韵谱和玉钥匙歌诀中的说法,推断出:平声可能是一个平调,上声是一个升调,去声是一个降调,入声是一个促调。
  八病
  八病:指作五言诗时,在运用四声方面所产生的毛病。
  1.平头:五言诗的第一、二字不能与第六、七字(下句第一、二字)声调相同。不然就犯了平头的毛病。如:芳时淑气清,提壶台上倾。芳时、提壶同是平音字,这就是平头。
  2.上尾:五言诗的第五字(出句最后一字)与第十字(对句最后一字)不能声调相同。不然就犯了上尾的毛病。如乐府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草、柳都是上声,犯了上尾的毛病。
  3.蜂腰:顾名思义是两头大,中间小。指五言诗一句内第二字与第四字的声调不能相同;或第二字与第五字不能同是浊音声母而第三字是清音声母,不然就犯了蜂腰的毛病。如:饮马长城窟: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从、方都是平声字,我、鲤又都是浊音字,中间的双则是清音,读起来两头重,中间轻,这就是犯了蜂腰的毛病。
  4.鹤膝:对于这一条各文献说法不一,拣录两条:
  其一:五言诗的第五字与第十五字的声调不能相同。其二是与蜂腰第二点正好相反。这一点,《杜诗祥注》中有简略的说明,不详尽。
  5.大韵:指五言诗两句之内不能有与韵脚同一韵部的字。如:汉乐府: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胡与垆同韵部,则是犯了大韵的毛病。
  6.小韵:五言诗两句各句之间不能有同属一个韵部的字。如: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树与露,连与泉同韵部,则是犯了小韵的毛病。
  7.旁纽:对于这一条不甚了解,只能将《诗话》中的大意写下来,用原例,且不知出处:指五言诗中两句各字不能同声母。比如:鱼游见风月,兽走畏伤蹄。鱼与月的声母同属古音疑纽,这就犯了旁纽的毛病(另外兽走同韵,犯小韵)。
  8.正纽:五言诗两句内不能杂用声母、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比如:梁简文帝诗:轻霞落暮锦,流火散秋金。锦与金声母韵母相同,只调不同,这就是正纽的毛病(流与秋小韵)。
  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从原始自然艺术的产物——“古体”诗,开始走向人为艺术的“近体诗”。永明体,也就成为近体诗形成的前奏,成为人为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声病是格律诗中声韵的失律而造成的病犯。一般讲律诗声病有三种:
  
  (一)八病。南朝永明体盛行之时没有正面的格律规定,而是从消极方面指出八种声病,要求作者不得犯病。这八病是“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傍纽”、“正纽”。关于八病,在日僧遍照金刚旅唐后著的《文镜秘府论》里有详细的叙述,皆是关于诗句声韵应忌讳的细致之处,甚为繁琐。初学者可以不管这些,因为只要遵守诗律,便不会有病犯。唐人作诗一般只忌“平头”,即诗的上句与下句的第一、第二字皆是平声,如“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此外其余诸病皆不顾了,或者不算病犯了。
  
  (二)失粘。凡格律诗平仄失调,即不合律的叫做“失粘”。其狭义是指诗的两联之间的关系,上一联的对句首字为平声,下一联的出句首字也须是平声;若上一联的对句首字为仄声,下一联的出句首字也须是仄声.
  
  (三)非律句。许多汉语诗律学一类的著述,详列了若干律句或非律句,句式繁琐,致使初学者徒生混淆之感。所谓非律句即是基本上失律的诗句。读者掌握基本格律之后,稍加留意是完全可以避免此病的,因而本教程不作繁琐罗列。
希望对你有帮助

什么是声律论~

萧子良,字云英,齐武帝萧赜的次子,太子萧长懋同母弟,《南齐书》。卷四十和《南史》卷四十四有传,生于宋孝武帝大明四年(侧)。武帝即位,封为竟陵郡王,都督南竟、竞、徐、青、冀五州,任征北将军、南竞州刺史。永明二年起,先后担任护军将军、司徒、尚书令、都督扬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中书监、太傅等职。隆昌元年(494)夏四月卒,年35。萧子良门下文士甚众,永明五年开鸡笼山西邸,游者更多,其中著名者为“竟陵八友”:沈约、谢朓、王融、萧衍、任随、范云、萧琛、陆倕。梁元帝萧绎《金楼子·说蕃篇》说:“竟陵王萧子良,开私仓赈贫民,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居不疑之地,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抄录。居鸡笼山西郧,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依《皇览》例,为《四部要略》千卷。招致名僧,讲论佛法,造经呗新声,道俗之盛,江左未有也。”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段话。陈寅格先生《四声三问》说:“南齐武帝永明七年二月二十日竟陵王子良大集善声沙门于京邸,造经呗新声,实为当时考文审音之一大事。在此略前之时,建康之审音文士及善声沙门讨论研求必已甚众而且精。永明七年竟陵京邸之结集不过此新学说研求成绩之发表耳。此四声说之成立所以适值南齐永明之世,而周颐沈约之徒又适为此新学说代表人之故也。”他认为永明声律论是竟陵王门下文士们的集体创造,周颙、沈约是这一新学说的代表人物。永明声律论的基础是辨析四声,以上周、沈之书即是辨声的著作。然而周颐的《四声切韵》、沈约的《四声谱》今已不传,即令有人认为日僧空海《文镜秘府论》天卷中的《调四声谱》是沈约原书中的一部分,亦只有吉光片羽了。今天我们要了解永明声律论,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有一段话倒很值得研究:“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这是沈约自己说的有关声律的一段很重要的文字。“由乎玄黄律吕”二句,是说颜色声音各随物所适宜;“欲使宫羽相变”四句,是说应使高低轻重不同的字音互相间隔运用,使语音具有错综变化、和谐悦耳之美。所谓“浮声”、“切响”,指字音的声调不同。大约浮声是指平声,切响是指上、去、入三声,即后人所谓的厌声。浮声切响,大概同于《文心雕龙·声律篇》的“声有飞沈”的说法。《声律篇》说:“凡声有飞沈,响有双叠。……沈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飏不还。”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解释为:“飞为平清,沈谓仄浊。一句纯用仄浊或一句纯用平清,则读诗亦不便,所谓沈则响发而断,飞则声肠不还也。”这个说明是比较可信的。沈约要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就是规定平声与上去入三声,必须间隔运用,取得声调的变化流美,和谐动听,避免刘韶所说的“沈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陋不还”的毛病。“一简之内”四句,和《南史,陆厥传》的“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意思相同,都是强调五言的一句和一联中的字音必须有变化。沈约所说的“八病”,就是这四句的具体注脚。所谓“八病”,是指在创作中区别四声、具体运用时应当避免的八种弊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大纽)、正纽(小纽)。按照八病的严格规定,就能做到“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了。关于沈约的“八病”说是有争议的,因《南史·陆厥传》只提到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四种名称,钟嵘《诗品序》只提到蜂腰、鹤膝两种,全部八种名称到了宋代李淑《诗苑类格》才见,因此招致后人的怀疑。但考沈约定八病之说,唐人颇多称述。如卢照邻《南阳公集序》说:“八病爱起,沈隐侯永作拘囚。”皎然《诗式》说:“沈休文酷裁八病,碎用四声。”唐代距齐梁近,这种说法应当是可信的。又《文镜秘府论》天卷引沈约《答甄公论》说:“作五言诗者,善用四声,则讽’咏其流靡:能达八体,则陆离而华洁。”而日僧空海《文镜秘府论》西卷述及病犯时,有“八体、十病、六犯、三疾”诸名,知八体即八病,可知沈约自己也提到八病。八病中i前四病是声调方面的忌病,后四病则是声母和韵母方面的忌病。“四声八病”,是永明声律论的主要内容。永明声律论形成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钟嵘《诗品序》言及此事时说:“王元长创其首,谢朓、沈约扬其波。三贤咸贵公子孙,幼有文辩。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陵架。”《梁书·庾肩吾传》也说:“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足见当时文坛上讲求声律的风气之盛。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的意思是:虽然知道万事都有尽头,可还是令活着的人徒增忧伤。
这两句诗出自南朝文学家沈约的《悼亡诗》,是沈约悼念其亡妻的诗作。
全诗十二句,六句一节。每节前四句叙事写景,后二句抒写伤情。春风秋月,婉曲有味,蕴意颇深;室内铺叙,用笔细腻,景中有情。“悲哉”、“万事”数句,抒写哀情,则由肺腑倾泻而出,真率诚挚,悲切苍凉。全诗不事雕琢,也不用典故,明白如话,对亡妻的一腔深情自然流出,颇能打动人心。
全文如下:
【原文】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白话译文】
去年秋天的十五月亮,今年秋天又照着雕梁;今年春天的兰蕙芳草,明年春天还会吐出幽香。
悲哀的是人类生命规律不同,不能像月缺复圆、花落重开一样,一旦生命凋谢,人生就永远消亡。
人死后,生前用的帘幕屏障随之用于烧祭或撤去,新的帷帐代替了它们的地方。
浮尘蒙蔽了虚设的座位,孤独的帘帐覆盖着空空的床。
虽然知道万事都有尽头,人亡物空本是规律,可还是令活着的人徒增忧伤。

扩展资料:
沈约这首悼亡诗对后世以离别为题材的诗词作品有较大的影响,把南朝之前类似作品的哀而不伤(如潘安《悼亡诗》)的境界真正推向哀伤并茂的新境界。
沈约(公元441~公元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
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还遗存外,多已亡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悼亡诗(沈约诗作)

1、齐梁诗声律结构条例“八病说”的实质是什么?
答:文人们“依据及摹拟当日转读佛经三声,分别定为平上去之三声,合入声共计之适成四声,于是创为四声之说”④。沈约又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研究诗歌音律的配合,指出应当避免八种声病。王融、谢朓、范云等在他的倡导下,将这种音律和晋宋以来不断发展着的排偶、对仗的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创作,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诗体--...

南朝文人沈约等所创的什么形成了古体诗歌向格律诗演变的一次关键转折...
答:沈约创“四病八声”诗歌的声律、病犯说是南朝齐时沈约等人最早开始研究的。《南史·陆厥传》云:“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古诗中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各指什么
答:正纽:也叫做小纽,即以“壬、衽、任、入”为一组,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安“衽、任、入”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2、当时流行诗体以五言为主,故而都以五言来说。3、《文镜秘府论》所述,八病,是古代关于诗歌声律的术语。为南朝梁沈约所提出,在运用四声方面所产生的毛病。谓...

浅说“韵”的历史
答:1、《诗经》时代,古韵分十一类、二十九部。2、《楚辞》时代,古韵分为三十部。3、南朝梁时,沈约、周颙等人发现了汉语的四声,即“平、上、去、入”,并创立“四声八病”之说。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就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而来的。4、隋朝,陆法言编纂《切韵》一书,全书共...

什么是“永明体”?
答:⒈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诗体。又称新诗体。注重声律与对仗,要求严格按照“四声”、“八病”之说作诗,即以汉字的平、上、去、入四声协调的音律,并据此提出了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必须避免的音律上的毛病。因此求声韵协和,音调谐美,为时人转相祖述,...

永明体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答: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作品名称永明体作品别名新体诗创作年代南齐永明年间格式四声八病创始人周颙、沈约...

十分钟搞定诗词
答:再顺便说一句,一些写新诗的人,对中国的传统诗歌一概称之为古体,这是不对的。古体和近体是两种不同的诗歌体裁。二格律诗的格律我们今天写格律诗,不必再考虑“四声八病”,只要符合格律就行了。下面就来讲讲格律诗的格律。既然四个字有平仄交替、“二四分明”的规律,那么六个字呢?八个字呢?我们自然会想到,...

我们知道“四声八病”之说对律诗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是谁提出来的?_百...
答:C沈约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初唐诗人之陈子昂”读后感
答:  我们知道,中国的诗本来是古体的,诗人在创作时并不受严格的声律限制,只是一种自然的感发。而到了齐梁之间,开始有人对文字产生了反省,注意到了平、上、去、入的四声,于是出现了“四声八病”之说,从此中国诗歌逐渐向格律化方向发展,到了初唐,就形成了很完整的律诗。  除去五言...

四声八病的概念详解
答: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他:“诸作材力有余,风神全乏”,意思是说沈诗富于学识素养,但感人的东西却不多。沈约是梁代留存诗篇最多的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