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是几个小时? 一更是多少个小时

作者&投稿:福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一更”是现今的两个小时。

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一更天:戌时,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03:00 - 05:00



古代打更声律

打落更(即晚上七点十二)时,一慢一快,连打三次,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咚!”;

打二更(晚上九点三十六),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三更(晚上十二点整)时,要一慢两快,声音如“咚!——咚!咚!”;

打四更(凌晨两点二十四)时,要一慢三快,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五更(凌晨四点四十八)时,一慢四快,声音台“咚——咚!咚!咚!咚!”。



古代“一更”是2个小时。

补充: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一更天:戌时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 - 05:00

古代人用的时辰: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从19点起至21点止为“1更”(也叫初更),是一天中的“戌”时;21点至23点是“2更”,“亥时”;23点至1点是“3更”---亦正是半夜,所以有“半夜三更”之说,是一天中的“子时”;1点至3点是“4更”,“丑时”;3点至5点是“5更”,“寅时”。

我国古代计时的四个单位是时、更、点、刻。时,也称时辰。古人计时,只根据天色把一日划分为若干时段,如天将亮时为昧旦,日出为晨,太阳正中时为日中,日落之后为黄昏,夜晚叫宵或夕等等。后来,又将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即十二个时辰。《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载有十二时辰的完整名日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汉武帝时,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时辰,代替了原先的夜半、鸡鸣、平旦……。每一时辰又分为两个小时段,如子时为子初、子正,丑时为丑初、丑正……。这样,一昼夜十二时细分为二十四小时,和现在的用法完全一致了。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李?逖┮谷氩讨荨罚骸耙拱胙┯薄?逯脸窍隆γ┲埂问保呕怠!薄盾饺芈ニ托两ァ罚骸昂炅谷胛猓矫魉涂统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十二时辰和现代时段对照表天色夜半鸡鸣平旦日出 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初子正丑初丑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现代时段23时24时1时2时3时4时5时6时7时8时9时10时11时12时13时14时15时16时17时18时19时20时21时22时24时1时2时3时4时5时6时7时8时9时10时11时12时13时14时15时16时17时18时19时20时21时22时23时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逖┮谷氩讨荨罚骸八墓模≈脸窍拢抟蝗酥摺!薄兜翘┥郊恰罚骸拔焐昊蓿骞模胱域W展弁ぁ!薄队肫奘椤罚骸靶廖慈履盍顾墓模舛词质椤!又将一更分为五点,古代的1点合现代24分钟。例如古代人说的“三更二点”,就是指夜间11时48分。往时北京紫禁城中有更鼓楼,黄昏后鼓楼鸣钟108声然后起更。南京、西安、天津等城市也建有鼓楼,每夜有更夫根据鼓楼上指示的时间打更报时,可说是保存旧习的表现。古人还将一昼夜等分为100刻,一刻合现在的14分24秒。古语中的“顷刻”、“少顷”,均指很短的时间。思考题:“刻”的由来?“小时“的由来?15分钟为一刻,这是人所皆知的。要是再追问一个为什么,也许就说不上来了。原来古代是用漏壶来计时的。首先在漏水壶内竖一标杆,标杆上刻有等距离的刻度,壶内水因漏渐减,杆上的刻度也依次显露从而知道时间,其单位自然就是“刻”了。明清有了钟表,二十四小时等于一百刻,一刻即14.4分钟,因此直接取15分钟为一刻,来代表四分之一小时。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钟、表打交道,“几点钟”、“几小时”这些话一天也不知要说几遍。可是为什么要把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呢?既然有“小时”,又有没有“大时”一词呢?其实,“大时”的确是有过的,“小时”也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人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的时间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所以是2小时。

2个小时,第一更晚7-9点

一更等于多少小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

古代人用的时辰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
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二个小时。古时与现时对照: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从一点到三点,寅时从三点到五点,依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戊时、亥时。
“更天”前最大的数字是五,是指三时至五时。

有个词叫三更半夜。
六点天黑,开始打更,第三次就半夜,所以一更大概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表示征途什么?
答:风雪交加,战士们艰难的情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聒”是什么意思_百...
答:声音吵闹,使人厌烦:~耳。~噪。~~(话多的样子,如“~~不停”)。这个网站——汉典很好用的。参考资料:http://www.zdic.net/zd/zi/ZdicE8Zdic81Zdic92.htm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是什么意思
答:风一阵阵,雪一阵阵,嘈杂的声音打碎我思乡的心和未做完的梦。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2036035.html?an=0&si=1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_百...
答:长相思 作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按】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

巜长相思》这首词,“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你到了什么信息...
答:《长相思》这首词,“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我得到的信息是:一个“一”字让人产生连绵不绝的感受,写出了行程的漫长和士兵们行军的艰辛。“风一更,雪一更”更是写出了铺天风雪,扑打帐篷经久不息的情景,也从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

...山一程,水一程”表示( )’‘风一更,雪一更”表示( )。
答:“夜深千帐灯”这一句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想象一下那副场景吧,风雪中,夜幕下,在群山里,一排排营帐里透出的耀眼的灯光,景象该是何等的壮观!“风一更,雪一更”,“更”是指时间,旧时夜里的一种计时单位,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形成了工整的对仗.“聒碎乡心梦不成”,夜里,寒冷的风雪...

求一个 长相思 诗词讲解 {纳兰性德的}
答:“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词,就是“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的传世之作《长相思》。2005年10月,全国首届经典古诗文诵读观摩会在江苏无锡举行。王崧舟老师凭他的才情,凭他的智慧,凭他对新课标的体认和对作品的诗意解读,对...

纳兰性德写的《___》中的句子是"风一更,雪一更,聒___"
答:长相思 作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几更天"都是几点呀?
答:分类: 文化/艺术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过去都说几更了,还有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这些都是几点呀?解析:我国古代还有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的方法,叫五夜或五更,情况如下。五更与现今时间比较表 夜间时辰 五 夜 五 更 时 间 黄 昏 甲 夜 一 更 19—21 人 定 乙 夜 二 更 21—23 夜...

什么是三更时候?一天一共有几更,分别代表什么时间?
答:三更就是夜里11点到凌晨1点 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前半夜11时至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