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考试了,求几道基础的物理题,求密度,质量,体积的那种。(八年级,上册) 关于密度的物理题,一两道,八年级上册的就好了,拜托各位了!谢...

作者&投稿:释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每节油罐车的容积为50m3,从油罐中取出20cm3的油,质量为17克,一满罐的油的质量是多少吨?
2.车间安装电路要用横截面积为25mm2的铜导线8000m,应购买铜导线多少千克?(ρ铜 =8.9×103 kg / m3 )
3.一个空瓶质量为200g ,装满水时总质量为700g,若用来装另一种液体,装满后总质量是600g,鉴别这种液体的种类。
4. 体积是30cm3的铝球,质量是27g,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答案:
1.每节油罐车的容积为50m3,从油罐中取出20cm3的油,质量为17克,一满罐的油的质量是多少吨?
p=m/v
m=17g=0.017kg,v=20cm^3=20*10^(-6)m^3
那么油的密度是p=0.017/[20*10^(-6)]=0.85*10^3kg/m^3

V=50m^3
即总的质量是:m=pV=0.85*10^3*50=42.5*10^3kg=42.5吨

2.车间安装电路要用横截面积为25mm2的铜导线8000m,应购买铜导线多少千克?(ρ铜 =8.9×103 kg / m3 )

体积v=l*s=8000m*25*10^(-6)m^2=0.2m^3
应该买的质量是m=pv=8.9*10^3*0.2=1.78*10^3kg

3.一个空瓶质量为200g ,装满水时总质量为700g,若用来装另一种液体,装满后总质量是600g,鉴别这种液体的种类。

水质量是m1=700-200=500g=0.5kg
瓶的体积=水体积v=m/p=0.5/10^3=0.5*10^(-3)m^3

另一种液体的质量是m2=600-200=400g=0.4kg
密度p=m2/v=0.4/[0.5*10^(-3)]=0.8*10^3kg/m^3

所以是酒精。

4. 体积是30cm3的铝球,质量是27g,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如果是实心,则质量是m=pv=2.7*10^3*30*10^(-6)=81*10^(-3)kg=81g>27g

所以是空心的。

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块,其重为9.8N,若把物块的一半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7.84N。
1)这种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2)这种物块放入水银中是上浮还是下沉?为什么?
3)若把物块全部浸没如煤油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为多大?

密度=质量/体积
重力=质量X9.8
质量=重力/9.8

因为物块一半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水的密度X排开水的体积
由测力计读数得知所受浮力=9.8N-7.84N
排开水的体积=浮力/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是已知量,求得排开水的体积

排开水的体积X2等于物块的体积

至此可以求得物块的密度

在水银中上浮还是下沉就是两者的密度比较了物块密度大于水银密度即下沉反之上浮

全部浸入煤油中根据浮力公式F=煤油密度X物块体积
然后用9.8-F就是测力计的读数了。

用盐水选种,需要密度为1100kg/m3,现配置有50dm3的盐水。称得其质量为60kg,这样的水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应加盐还是水,加多少?
解:60kg除以0.05m3是1200kg/m3 大于所需密度,加水
设加水的体积为xm3,则水的质量为1000xkg,
(60+1000x)kg/(0.05+x)m3=1100kg/m3,求出x,乘以1000则为水的质量
一捆铜丝的质量是17.8千克,铜丝的截面积是2平方毫米,这捆铜丝的长度是多少?(P为密度,P铜=8900千克/立方米)
解:P=M/V 先求出V=0.002m³
0.002m³=2000000立方毫米
2000000/2就得到长度了 =1*10的6次方
一个石蜡雕塑的质量为4.5千克,现浇铸一个同样大小的铜雕塑,至少需要多少千克铜?(铜的密度为:8.9*10^3kg/立方米。蜡的密度为:0.9*10^3kg/立方米
解:(4.5kg/0.9*10^3kg/立方米)*(8.9*10^3kg/立方米)
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的环保小组测定了山洪冲刷地面时洪水的含沙量。(即每立方米的洪水所含泥沙的质量),治理环境之前,他们共采集了40立方分米的水样,称其总质量为40.56千克,已知干燥泥沙的密度为2.4*10三次方/立方米,求洪水中的含沙量是多少千克?
【解】设此处水的含沙量为x
V水+V沙=0.04
ρ水V水+ρ沙V沙=40.56kg

所以:
V水+V沙=0.04
1000V水+2400V沙=10.18kg
解得:
V沙=0.0004
m沙=2400×0.0004=0.96kg
0.96/0.04=24
含沙量是24kg
一块体积为100立方厘米的冰融化成水后,质量多大?
解:p冰等于0.9克/厘米³
1.
M水=M冰=0.9*100=90克
一块质量为100克的冰溶化成水后,体积多大?
M冰=M水=p水V水

V水=M冰/p水=100/1=100立方厘米
1 有一满瓶油,油和瓶的总质量是1.46kg,瓶的质量是500g,瓶的容积是1.2立方dm.求油的密度?
分析:瓶的容积是1.2立方分米就是油的体积,(这是一个隐含条件,题目中说一满瓶油, 表示油的体积就是瓶的容积 );油的质量m油=m总-m瓶=1.46kg-0.5kg=0.96kg;再用 ρ=m/v 就可以求出油的密度。
已知:m总=1.46kg
m瓶=500g=0.5kg
v瓶=1.2dm^3=1.2*10^-3m^3
求ρ油.
解:油的质量m油=m总-m瓶=1.46kg-0.5kg=0.96kg
v油=v瓶=1.2dm^3=1.2*10^-3m^3
油的密度就是
ρ油=m/v
=(m总-m瓶)/v油
=(1.46kg-0.5kg)/1.2*10^-3m^3
=0.8×10^3(kg/m^3)
答:(略)
2 有一块20米3的矿石,为了测出它的质量,从它上面取10厘米3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6克,根据以上数据求出矿石的密度和质量?
2。6×103千克/米3 52吨
3 在家中没有量筒,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空矿泉水瓶(有盖儿)、细绳和一些水,设法测出食用油的密度,写出简要的测量步骤,写出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用所测量字母表示)。
实验步骤:
(1) 用细绳系好空瓶,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瓶所受重力G0,将瓶中灌满水,拧紧瓶盖,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水共受重力G1,则水的质量为m水= G1—G0
(2) 由公式V水= m水/ρ水计算出水的体积V水=(G1—G0)/ρ水
(3) 将水倒出,再往瓶中倒满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油共受重力G2,则水的质量为m油=
(4)V油=
(5)则食用油的密度ρ油=

(3)将水倒出,再往瓶中倒满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油共受重力G2,则水的质量为m油= G2—G0
(4)(G1—G0)/ρ水
(5)(G2—G0)ρ水/(G1—G0)
一个小瓶满水时的质量是180克,如现在瓶中放入一块质量为32克的金属块后再装满水,则称得质量为208克,这块金属的密度是多大
金属块的体积等于增加水的体积为
(208g-180g)*1.0g/cm3=28cm3
金属块的密度为
ρ金=m金/V=32g/28cm3=1.14g/cm3
一件工艺品用金和铜制成,它的质量是20kg,体积是18dm^3,求这件工艺品中金、铜的质量各是多少克?(金的密度是8.9*10kg/m^3,铜的密度是19.3*10^3kg/m^3)
设金X克 铜Y克
X+Y=20
X/8。9*10^3+Y/19。3*10^3=18

愿采纳,这个带有答案哦,O(∩_∩)O谢谢
22|评论(14)
2011-02-12 19:16季小屁|四级
长江上游某地区每年流入江内的泥土打2500万吨,这相当于该地域每年损失了多少平方米的40cm厚的土地?(泥土平均密度为2.5*103KG/m3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4|评论(2)
2011-02-09 14:43墨小哲|三级
1.一块体积为100立方厘米的冰融化成水后,质量多大? 90克

2.一块质量为100克的冰溶化成水后,体积多大? 100cm2

3.一块体积为100厘米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90cm3)

4.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0.8kg)

5.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0.75g/cm3)

6.有一节油车,装满了30米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
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厘米3石油,称得质量是24.6克,
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2.46×10 4kg)

7.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铝=2.7×103千克/米3)(提示:此题有三种方法解,但用比较体积的方法方便些)

8.瓶中装满酒精,瓶和酒精的总质量是1000克;换装满水,瓶和水的总质量是1200克。如果换装满水银,那么瓶和水银的总质量是多少?
用差值法:m酒+m瓶=1000g,m水+m瓶=1200g,装水和装酒精差了200g,这相当于装水和装酒精相比,多装了另一种液体密度为水的减去酒精的即0.2克每立方厘米,那么瓶的容积为200g除以0.2克每立方厘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同理,装水银和装酒精相比,相当于多装了另一种密度为水银密度减去酒精密度,即(13.6-0.8)克每立方厘米的液体,则水银和瓶的总质量为12.8克每立方厘米乘以1000立方厘米在加上1000克等于13800克。

9.一只铝球体积是20立方厘米,质量是27克,试判断此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至少用三种方法判断
1、铁的密度为ρ=2700kg/m3=2.7g/cm3
判断断空心还是实心有三种方法:
方法一:求实际密度:ρ=m/v=27g/20cm3=1.25g/cm3<2.7g/cm3,因此是空心的。
方法二:求质量:假设此球是实心的,则质量应为m=ρV=2.7g/cm3×20cm3=54g>27g,因此是空心的。(同样大的铁球,我这个实心的质量有54g,而题目中的只有27g,说明它是空心的)
方法三:求体积:假设此球是实心的,则体积应为V=m/ρ=27g/(2.7g/cm3)=10cm3<20dm3,因此是空心的

10.由于黄河流域植被的破坏,黄河水含有大量的泥沙.为了测定黄河水的含沙量,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了200立方厘米的黄河水,称得其质量为202.4克,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500kg/立方米,则黄河水的含沙量是多少?(即求每立方米的黄河水含有多少泥沙)
设水样中含沙的体积为 V沙
则 ρ水(200cm³-V沙)+ρ沙V沙=202.4g
V沙=1.6cm³
m沙=ρ沙V沙=4g
则黄河水的含沙量 M=4g/200cm³=0.02g/cm³=0.02*10³kg/m³
即 每立方米的黄河水含有20千克的沙子.

求40道八年级物理计算题 (每道题附答案 注意格式) 要八年级上册 光的. 声的 速度的 密度的 计算题 要40~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第一章——第七章)
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25分)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吨=_________千克=_____________=毫克; 2米/秒=_________千米/时;
7.8克/厘米3=__________千克/米3; 1米=_____________微米。

2,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而产生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波的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

3,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4,在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几种状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____________。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需要________热,但_______保持不变。

5,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如使镜面转动150角,则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

6,将一发光点放在放大镜的焦点上,则发光点发出的光经放大镜后变成_______光。如果放大镜的焦距是10厘米,被观察物体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10厘米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7,一块1厘米厚的铁板质量是3.16千克,它的面积是_______厘米2 (铁的密度是 7.9×103 千克/米3)。 0.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千克(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

8,一个人向着对面的山崖喊了一声,1.2秒后听到回声,当时的气温是150C,那么人到山崖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

9,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_________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_或___________。

1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要使游码对准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_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_,这就表示横梁平衡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前5秒通过的路程是12米,后5秒通过的路程是18米,那么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6米/秒;

B, 5米/秒;

C, 4米/秒;

D,3米/秒。

3,对于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气”,正确的说法是: ( )

A,这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 这是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C,这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D, 这是水蒸气凝固成的小水珠。

4,晒粮食时,将粮食摊开来晒效果较好,这是由于:( )

A,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有关;

B,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积有关;

C,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体积有关;

D,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有关;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无关;

C,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D,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6,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0C,那么480C的海波:( )

A,只能是固态;

B, 只能是液态;

C,只能是气态;

D, 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

7,两只同样的水银温度计,其中一支玻璃泡上包有浸过酒精的湿沙布,则:( )

A,包有湿沙布的温度计读数较小;

B, 包有湿沙布的温度计读数较大;

C,两支温度计读数一样;

D, 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8,下面几种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水结成冰时要吸热;

B, 冰在00C时一定会熔化;

C,水的温度低于1000C时不能变成水蒸气;

D, 给烧开了的水加猛火,水的沸腾加剧,但水的温度不变;

9,下面哪种现象是升华?:( )

A,将水淋在烧红的铁上,水很快变干;

B, 将固态的碘加热,碘变成紫色的气;

C,冰熔化成水后再变成水蒸气;

D, 在手擦一些酒精,酒精很快就变干。

10,关于光的传播,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 早晨穿过大气层的太阳光线是弯曲的;

C,光从空气中射到透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D,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

12,人在平面镜中成像时:( )

A,人距平面镜越近,镜中的像越大;

B, 平面镜中的像总比实际的人小;

C,平面镜中的像总比实际的人大;

D, 无论人距平面镜多远,镜中的像的大小与实际的为的大小相同。

13,关于照相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时,在胶片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

C,照相时,如果被拍摄的景物离镜头较近,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就应调近一些,才能在胶片成清晰的像;

D, 照相机的镜头实质上是凹透镜。

14,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质量越大,其密度也越大;

B, 铁的密度不论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都一样大;

C,由密度公式 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 空气也有密度,而且空气密度的数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15,关于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正立的实像;

B,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C,只有u >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 只要f <u<2f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16,甲、乙两金属块,质量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2:1,甲、乙金属密度之比应为:( )

A,1:3; B,4:3; C,3:2; D,3:1。

17,用一把准确到0.1毫米的游标卡尺测得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1.243厘米,若改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钢尺去量这个物体,则测量结果是:( )

A,0.11243米; B,0.1124米; C,0.112米; D,0.11米。

18,用体温计先测得甲的体温为380C,若此体温计没有甩过就用它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50C和38.50C,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计的读数应是:( )

A,37.50C和38.50C; B,380C和38.50C;

C,37.50C和380C; D,38.50C和38.50C。

19,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总是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B,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体积大的物体,质量就大;

C,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态、形状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D, 一个物体拿到月球上后,质量就变小了。

20,如图所示,A、B两面平面镜相交300角,一束光垂直射向平面镜A,那么经A、B两平面镜反射的反射角分别是:( )

A,900和600; B,900和300; C,00和600; D,00和300。

四,计算题:(15分)

1, 甲、乙两地的铁路线长2430千米,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通过一个1050米长的隧道,用了1分10秒钟。求:(8分)

(1)火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

(2)火车以这个平均速度从甲地开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2, 体积是30厘米3的空心铜球的质量是89克,将空心中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是105克, 求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 ( 铜的密度是 8 .9×103千克/米3)(7分)

五.实验题(10分)

1,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移动凸透镜,在地上得到一个亮点,并用刻度尺测出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______和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___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蜡烛的像成在__________。

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的密度时,如下左图所示的是用天平称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放砝码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下右图所示的是用量筒测金属块体积,放金属块前、后液面的位置,量筒中标出的数值的单位是厘米3。请从图中读出数据,将这些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金属块的质量m(克)
金属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厘米3)
金属块和水总体积V2(厘米3)
金属块的体积 V=V2—V1(厘米3)
金属块的密度 (克/厘米3)








六,问答题(5分)

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3×103 、3×109 、7.2 、7.8×103 、1×106 2,振动、气体 3,冰水混合物、1标准大气压的沸水 4,凝固、液化、凝华、吸、温度 5,150度 6,平行 、小于 7,400、90 8,204米 9,均匀介质、3×108 米/秒 10,玻璃泡、容器壁、容器底部 11,平衡螺母、中线。

二,选择题:

1,A 2,D 3,C 4,B 5,D 6,D 7,A 8,D 9,B 10,B 11,B 12,D 13,A 14,B 15,D 16,A 17,B 18,B 19,C 20,D。

四,计算题:

1,(1)15米/秒、54千米/时 (2)45小时 2,0.8千克/米3 。

五,实验题:

1,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屏。

2, 54、25、45、20、2.7

六,问答题:

提示:这是液化现象,因为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时。眼镜片的温度较低,在眼镜片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温度下降,液化成小水珠粘在眼镜片上,所以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




初2006级八年级上期半期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2.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 )
A.引起头骨、颌骨振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B.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C.产生超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D.产生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3.如图1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的长度逐渐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4.2004年6月8日13时左右在南通市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阳光下人的影子
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人在湖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D.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6.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
A.造型美观 B.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7.一束光线与水面成锐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α,反射角为β,折射角为γ,则( )
A.α>β>γ B.α=β>γ C.α=β<γ D.α<β<γ
8.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cm,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
9.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3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10.如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11.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1)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2)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12.如图5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旋转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3.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
14.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人们用_________来划分噪声的等级.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__________大.
15.学生小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了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翅膀的________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小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小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__________.
16.如图6所示,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这里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
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__________和蓝光.
18.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__不同.
19.如图7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
20.很多厂商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8所示的广告图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它违背了光的___________.
21.AIM-9型响尾蛇导弹是由美国海军武器研制中心研制开发的一种超音速红外制导机载空对空导弹,其红外制导弹头能使导弹自动追寻敌机尾气,从而达到自动寻找目标的目的,红外制导器件比其他制导系统低格便宜成本低,无论白天黑夜均可使用,在电子干扰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因此红外制导器件有三个显著的优点:①价格低廉、____________低;②能全天候作战;③抗__________能力强.
22.如图9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为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__________度,MN的__________侧是空气(选填“左”或“右”).
2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4.如图10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的眼睛(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5.如图11所示,A'B'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是主光轴.请在图11中大致的位置上画出凸透镜和焦点F.
26.请在图12的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27.在一个干枯的进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13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13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后的大致范围.
四、阅读理解(每空1分,共7分)
28.图14所示的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答:看起来池水变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现象.
29.阅读下面的短文,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
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黑色花.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花较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
请回答:
(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答:____________;吸收什么颜色的光?答: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判断白花反射的色光是__________;
(3)材料中提到“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也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答:热效应强的色光是___________;
(4)读完以上材料后,你认为世界上有纯正的黑色花吗?答: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
30.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右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____________.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31.平面镜是人们常用的工具,下面是某物理兴趣小组对平面镜的探究:
(1)小华同学在观察平面镜成像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结论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平面镜,它的像变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也逐渐远离平面镜
E.当蜡烛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则蜡烛相对于其像的速度为1m/s
琴弦的
材料 琴弦的
长度/cm 琴弦的横截
面积/mm 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2)检查视力时,眼睛距视力表应为5m,由于室内两墙距离只有3m,小红找来一块平面镜解决了这个难题,把平面镜和视力表分别挂在相对的两面墙上.这时小红距平面镜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m.
(3)城市中高楼耸立,且在高楼大厦外墙多镶嵌着大幅平板玻璃,小勇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看到,路口右侧楼房上嵌有面对正西南方向的平板玻璃,如图15所示.他发现玻璃中一辆小车向西行驶到十字路口再向左转弯,则这辆小车在转弯后的行驶方向是___________.
(4)小丽在其表姐的新房中,发现靠在墙角的梳妆台上竖直安装有互相垂直的两块平面镜,镜前的化妆品在镜中成了很多像.如果在镜前只放着一瓶香水,那么,小丽将会看到_____________瓶香水.
32.小刚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他为了研究凸透镜规律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__________,所以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
(2)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_________50mm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
(3)把镜头还原装回相机,小刚在拍一颗桃树的像时,桃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
(4)拍完桃树的像后,小刚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小刚应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桃花,并将镜头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底片,即把镜头__________(选填“伸出去”或“缩回来”).
(5)小刚想近距离拍摄一张桃花上小蜜蜂的照片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六、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集中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平常我们的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以100的值.
(1)求焦距分别为0.25m和0.5m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多少?
(2)+300度和-4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焦度是多少?焦距又是多少?
34.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声=340m/s)

57.一个铜球的质量是178g,体积是40cm3,则这个铜球是的(选填“空心”或“实心”),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cm3(铜的密度是8.9g/cm3).







分析:判断金属球是否是空心的有三种计算方法:
一是计算此金属球的密度,然后跟此金属密度比较,相同则为实心,较小刚为空心,此法最简单;
二是计算相同体积的实心球质量,看与此球是否相同,相同则此球为实心,不同的此球为空心,此法也不难;
三是计算相同质量的金属体积应为多大,再与此球体积比较,相同则此球为实心,如较小则为空心,此法不仅可以判断是否空心,还可以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解答:解:因为本题的第二个空格要求空心部分的体积,所以可以用分析中的第三种方法来判断并求出.
假设有一个质量为178g的实心铜球,刚这样一个实心铜球体积应为
v=ρ(m)=178g/8.9g/cm3=20cm3.
但此铜球体积为40cm3,比相同质量的实心铜球要大20cm3,说明多出来的20cm3这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故本题的答案为:空心;20cm3
58.一个钢瓶内装的氧气密度是8kg/m3,在一次气焊中用去其中的4(1),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kg/m3.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情况下,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不变,密度不变.
此题的不同就是氧气瓶中的氧气少了,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会减少.
解答:解:整个过程中氧气的体积不变,设氧气瓶的体积为V.
则原来氧气的质量为:m=ρV.
用去其中的四分之一后,还剩m′=(1-4(1))ρV=4(3)ρV
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ρ′=m’/v=4(3)ρV/v=4(3)ρ=4(3)ρ×8kg/m3=6kg/m3
答: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6kg/m3.

初二几道物理计算题,跪求高手帮助,在线等,好的加分
答:汽车速度为V 那么汽车从S1到S2所需时间为:(S1-S2)/V 空气中所传播的时间为:(S1+S2)/340 二个时间相同:(S1-S2)/V=(S1+S2)/340 S1:S2=12:1相当天S1=12S2 最后再换算就行了:(12S2-S2)/V=(12S2+S2)/340去掉一个S2为 11/V=13/340---V=11*340/13 ...

有没有一些典型的物理习题关于八上的~~~跪求~!!!我门马上要考试了还有几...
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1.如图5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2.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

帮忙想几道物理题,今天晚上就要用,谢谢!!!
答:1:减少的铜的体积=208除以8.9*10的三次方=0.0233707 所以铝的质量=0.0233707*2700=63.10089 2:第一种:0.356除以8900=0.00004立方米=40立方厘米《60(356是克吧)所以是空心 第二种:0.00006*8900=0.534千克=534克》356所以是空心 第三种:0.356除以0.00006=5933.3333小于8900.所以是...

求几道初中物理计算题
答:要48道初中物理计算题,有点难度的,为中考做准备的,我是汕头的,希望比较贴近汕头这边的要是实在不行,一两道题也行... 要48道初中物理计算题,有点难度的,为中考做准备的,我是汕头的,希望比较贴近汕头这边的要是实在不行,一两道题也行 展开  我来答 ...

急求几道物理题的做法?
答:就拿第1题举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6N】,说明重力是36牛,【浸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6.2N】说明拉力是26.2N。那么浮力就是G-F拉=F浮 知道这些量再用阿基米德定律便可求出未知量。这种题很简单,弄懂一题,那么很多题就都会做了。一定要看清问题,找出需要的条件,套用公式。

请教几道物理题,请给位高手解答,拜托了
答:1、(1)最低点拉力最大,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F-Mg=Mv²/L 可求得:F=Mv²/L+Mg,故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小于Mv²/L+Mg。(2)根据h=½gt²,可求平抛运动的时间:t=√(2h/g)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vt=v√(2h/g)2、(1)根据水平...

几道初中物理题目
答:不汇聚的话,散到侧面的光就浪费了。平面镜成像和光的直线传播吧,你不是要在读数时让针和像重合吗?3、想不明白的话,就想象:两个物体以同速度运动,同向时,不会产生距离,v=0=v1-v2;反向时v=2v=v1+v2 4、这样的题有段日子没做了,要求也忘得干净了,但是貌似的确可行。。。

跪求!几道不会的物理题~~~大后天考试急急急急急急
答:如水蒸发 蒸发后,热转化为水分子的动能 蒸发时,外吸热

求几道高中物理会考有关弹簧的题目,要题目和做题步骤
答:【评析】对于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认清物理过程,建立物情景是很重要的。做到这一点往往需画出受力图,运动草图,这是应该具有的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可以采用分析法和综合法。一般在考试过程中分析法用的更多。如本题A,B只要审题细致就可以解决。而C,D就要用分析法。C选项中动能最大时,速率最大,速率最大...

几道物理题,急啊!
答:注意:这种利用“P=Fv”的题在中考中一般每年都有一道填空题(少数情况下是选择题)。难度基本上就是这道题的水平。送你几道题:1.甲、乙两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如果它们的功率相同,速度之比v甲∶v乙=2∶1。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牵引力做功之比为___。 (02北京西城)2.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