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的传说和来历 杜康的起源来历?

作者&投稿:泣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杜康,相传为我国酿酒的发明者。《说文解字》称“古者少康初作秫酒。少康,杜康也。”群众传说他是“酒仙”。后人曾泛称佳酿为“杜康”。一、造酒 很多年前,有一家财主。财主家有个小伙计儿,叫杜康,杜康十四五岁,长得浓眉大眼,聪明伶俐,很是喜人。财主家的客人很多,整天大车小轿,来往不绝。客人来了,财主总是酒肉款待。一喝酒呵,就是大半天不散场,杜康在桌前席后,筛酒、送菜,也总是一忙大半天,可是,尽管他每天都是手不离酒壶,却从没有喝过一口酒。怕的是财主见了,说他是个“猫儿嘴”呀!一天,财主家又来了几个憨厚的客人。不用说,财主更是酒宴相待了。杜康呢,也照样忙他的老行当:摆菜、筛酒。酒过三巡,客人们正喝到兴头上,大酒坛中的酒却没有了。这叫人好不扫兴。财主见此情景,心想:说啥也不能让客人们不欢而散。他让杜康马上去后村的槽坊灌酒。杜康便掂起了酒葫芦,往后村去了。他跑啊,跑啊,跑出了村庄,跑过了路旁的小水坑,跑过了前面的小山岗,跑到了他经常来灌酒的后村槽坊。他拿出酒葫芦,灌满了酒,往肩上一扛,又跑了回来。他跑啊,跑啊,跑出了后村,跑过了小山岗,跑到了小水坑的近旁。突然一股酒香迎面扑鼻而来,香喷喷、甜丝丝的,他一下子就陶醉在那酒香之中。这时候,杜康肩上的酒葫芦也晃动起来,直晃得里面的酒咕噜咕噜乱响。杜康跑不动了,他把酒葫芦从肩上拿下来小心地放在地上,一屁股坐在路边的小水坑旁。他相:我每天灌酒、筛酒、送酒,却从没有喝过酒。今天,我何不喝上几口儿,也尝尝这酒的味道呢?说来也怪,他这样一想啊,那酒葫芦也就朝着他晃动起来了。杜康一见,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酒葫芦就喝起来了,“咕咚、咕咚”几口干酒下肚,杜康也就醉醺醺的了,他正要躺在地上睡一觉,忽然想到:东家让我来灌酒,我喝掉了这么多,回去他们要说我是“猫儿嘴”,半路上偷喝酒了咋办?杜康想到这儿,可着急了。俗话说:急中生智。他这一急呀,办法也就急出来了。他把酒葫芦往水坑里一按,“咕嘟嘟--”葫芦满了。他赶忙把酒葫芦往肩上一扛,就回去了。财主和客人们正等得着急,见杜康像飞的一样跑了回来,汗水把他穿的小夹袄都湿透了。老财主还是把他责怪了一顿。杜康因为心虚,也不敢回嘴。一回来他就连忙把葫芦里的酒往酒壶里一倒,筛酒去了。杜康一边筛酒,一边心里直扑腾:我往酒里兑了水,等会儿一喝,酒味不够,还非挨骂不可。谁知,那酒一着热火,立刻有一股股香气从酒壶中飘出来,飘得满院都是喷香喷香的。客人们一喝那酒啊,嘴里粘糊糊、甜丝丝的。一个个点头晃脑,连连说:“好酒!好酒!”财主一高兴,就每天让杜康扛着酒葫芦去灌酒。从此,杜康有酒喝了。他每天去灌酒回来,都要坐在那个小水坑旁喝一阵子。然后,他再把酒葫芦往水坑里一按,让它“咕嘟”一阵子。日子长了,杜康的酒量越喝越大;酒里面的水越兑越多;杜康灌来的酒,财主们说越来越好喝。杜康呢,也越来越糊涂。他非要探个究竟不可了。这一天,客人们都走了。杜康提起酒葫芦又来到那个小水坑旁。他把酒葫芦灌满了水,往旁边的地上一坐,嘴对着葫芦喝了起来。他越喝越香、越喝越甜,不一会儿,就喝醉了。他倒在小水坑旁,睡了一大觉。不知过了多久,杜康迷迷糊糊地听见有人喊他:“杜康!杜康!赶快醒来。这是一口酒井,里面的酒是不能多喝的。”杜康睁眼一看,一个人影也不见。可是,“这是一口酒井”的话,他却深深地记在心里了。杜康知道了这口酒井以后,不久就辞去了财主家的活儿,在那个小水坑旁盖了几间茅草屋,自已动手开起槽坊来了。他做酒用的水,都是从那个小水坑中打来的。杜康的第一缸酒做好了,他请来乡亲们喝了个痛快。杜康酒质厚味浓,清香扑鼻,蜜甜蜜甜的,从此,杜康酒的名声,就传遍了远近四方。 二、造酒醉刘伶 木匠敬鲁班;铁匠敬老君;造酒的敬杜康。杜康是酒家的神仙啊。 “杜康造酒醉刘伶”这个故事,人老几百辈都在传说。古书上写道:“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饮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刘伶三年整。”就是说的这一回事。刘伶是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出名的好喝酒、能喝酒。酒量之大,举世无双。他对当朝权贵不满,到处游历,喝酒。一次,刘伶来到洛阳南边,走到杜康酒坊门前。抬头一看,门上有一副对联,写的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 高处那横批是:不醉三年不要钱 刘伶一看这副对子,算是恼透了,心里说:你未曾开酒馆先访一访,谁不知刘伶是个好酒男!我往东喝到东洋海,往西喝过老四川,往南喝到云南地,往北喝过塞外边。东西南北都喝遍,也没把我醉半天。今天不到你这儿,竟敢口气这么大,怒一怒进酒馆,把你的坛坛罐罐都喝干,不出三天叫你把门关。刘伶带着气进了酒馆,杜康拿出酒来让他喝,喝了一杯还要喝,杜康劝他别喝了,他不依,又要了第二杯;喝了第二杯,刘伶还要喝,杜康说,再喝就醉了。他不听,又要了第三杯。三杯酒下肚,刘伶说:“头杯酒甜如蜜,二杯酒比蜜还甜,三杯喝下去,只觉得天也转,地也旋,头脑发晕,眼发蓝。只觉得桌椅板凳、盆盆罐罐把家搬。”他喝醉了。刘伶出了酒坊回家走,一路上东摇西晃,口中还嘟嘟囔囔地说着胡话。回到家中,刘伶醉倒了,给他媳妇交代说:“我要死了,把我埋到酒池内,上边埋上酒糟,把酒盅、酒壶给我放在棺材里。”说完,刘伶就死了。他一辈子爱喝酒,他媳妇就照他的嘱咐把他埋了。不知不觉,过了三年。有一天,杜康来到村上找刘伶。村上的人指给他刘伶的家。杜康上前拍门,刘伶的媳妇打里边出来,问,啥事?杜康说,刘伶三年前喝了他的酒,还没给酒钱哩。刘伶媳妇一听,心中好恼,说:“他三年前不知喝了谁家的酒,回来就死了,原来是喝你家的酒呀!你还来要酒钱哩,我还得找你要人哩!”杜康就说:“他不是死了,是醉了。走走走,你快领我到埋他的地方看看去。”就这样,他们来到埋葬刘伶的地方,挖开坟墓,打开棺材一看,刘伶穿戴整齐,面色红润,跟生前模样一样。杜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叫道:“刘伶醒来,醒来。”刘伶果然打了个“哈欠”,伸伸胳膊,睁开眼来,嘴里连声叫道:“杜康好酒,杜康好酒。”从那以且,“杜康美酒,一醉三年”的故事就传开啦。后来,据说杜康和刘伶都成了神仙,上天去了。杜康造酒醉刘伶,就是度刘伶成仙的。 三、上皇古泉 在伊川县的葛寨和皇得地村附近,有一眼历史名泉,叫上皇古泉。上皇古泉是今天酿酒用水的上等宝泉。欲问它的由来,还得从夏禹王说起。相传,远古的时候,夏禹王凿开了龙门、放走龙门南积聚的湖水以后,原来的湖底裸露出来,是一片好大的陆地,就叫“皇得地”。夏禹王就驻扎在皇得地,附近出现了一眼清莹洁净的泉水。这眼泉未露出地面之前,是一条恶龙的寓所。这条恶龙本来掌管着这里的湖水。每年,它不是推波助澜淹没湖边的田地、房舍,就是旱时不降一滴水。涝时尽倾百日雨。害得百姓们呼天喊地、叫苦不迭。那恶龙见夏禹王治水把它的寓所暴露了出来,一连几天气得眼睛通红。这天,它一气之下,腾入高空,对准夏禹王驻扎的地方喷起水来。眼看着地面上的水越涨越高。将要淹住皇得地的时候,只见夏禹王慢悠悠地走出居所,不慌不忙地说:“应龙何在?速将水与我吸干!”这应龙是条火龙,它是夏禹王治水的助手。火龙闻声即到,就地一吸,将地面上的水吸得一干二净。恶龙见了,就向应龙交战,应龙奋力迎战。双龙在云空中搏来斗去。直斗得天昏地暗,难分胜负。这时候,夏禹王看准时机,张弓一箭射去,正中恶龙的身子。那恶龙疼痛难忍,便滚落在夏禹王的脚边。夏禹王上前,一剑结果了它的性命。夏禹王除了恶龙,带着应龙来到恶龙的寓所一看,只见一道流泉从一个洞中流出。那洞两边的石壁上刻着一联,云:无忧洞天无法无天,作乐福地作威作福。 横批:蟠龙井夏禹王见了,点点头说:“对联倒是工整,只是含意太坏了!”于是,夏禹王让人把石壁上的字迹铲平,又命人在洞两边的石壁上刻了一副新联:无忧洞天九州无忧,作乐福地斯民作乐。 横批:上皇泉夏禹王得了那眼泉,见水质甜润,就命臣子仪狄守护这眼泉。仪狄善能辨别五味,他见这眼泉水喝着甘美,就常常把泉水献于夏禹王喝。据说,仪狄到老,还护守着这眼泉。日月如梭,流年似箭。自打杜康发明了酒以后,他认为水是酒的骨。人无骨不成体,酒无骨不成醪。水质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酒的好坏。杜康踏遍伊水两岸许多地方,发现伊水岸边唯一一眼上等的泉水,就属这上皇泉了。一次,杜康带人到上皇泉取水,只见一位留着长长银髯,走路却似步履生风的古稀老人。出现在泉边。“你可是酿酒的杜康?”“正是!”“这眼泉只有配酿酒的人才来取水,你就尽量的取吧!”“老翁你是?”“夏禹王指派守护这眼泉的人,本翁乃夏禹王的臣下仪狄也!”仪狄说完,便不见了。杜康听说仪狄守着这眼泉,专等后来的酿酒人,心中甚是激动,他二次来取水时,专门带来一壶酒要敬献给仪狄。杜康来到上皇泉边,左等右等也不见仪狄,无奈他只好把敬给仪狄的酒,倾入清凌凌的泉水中。霎那间,只见上皇泉的泉水散发出氤氲白气,白气中扩散着浓郁的芳香。此后,上皇泉就变成了酒泉。后来,时代久远,人们把它的名儿加上个“古”字,称作“上皇古泉”罢了。今天,你若能到上皇古泉,仍可领略到古人咏这眼泉的对联:千里溪山最佳处,万年古泉酿芬芳。

杜康酒是我国历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有“贡酒”、“仙酒”之誉。历代墨客文人与它结下不解之缘,常以诗咏酒,以酒酿诗,诗增酒意,酒助诗兴,觥筹交错,华章汗牛。据史书记载杜康确有其人。杜康可能是夏代的第六世君王少康,曾以高粱做酒。史籍中还有少康造酒的记载。少康即杜康,不过是年代不同的称谓罢了。我国现存古书中记载杜康造酒的,首推许慎的《说文解字》,其中“巾”部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窦苹考据了“杜”姓的起源及沿革,认为“杜氏本出于刘,累在商为豕韦氏,武王封之于杜,传至杜伯,为宣王所诛,子孙奔晋,遂有杜氏者,士会和言其后也。”少康为夏王相的儿子,“禹”的七世孙。杜姓到杜康的时候,已经是禹之后很久的事情了,在此上古时期,就已经有“尧酒千钟”之说了。如果说酒是杜康所创,那么尧喝的是什么人创造的酒呢?这样说来,酒之源究竟在那里呢?窦苹认为“予谓智者作之,天下后世循之而莫能废”,这是很有道理的。劳动人民在经年累月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下了制造酒的方法,后代人按照先祖传下来的办法一代一代地相袭相循,流传至今。就象火的发明一样酒的发明也绝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很多人协同合作酿造成的。从记载来看,杜康,字仲宁,相传为陕西白水县康家卫人,善造酒。至今,康家卫还是一个小村庄,西距县城七八公里,现在还留有杜康造酒的遗迹。据有关报道,村头有一道大沟,沟的起源处有一眼泉,名曰“杜康泉”。清道光十八年重修的《伊阳县志》和道光二十年修的《汝州全志》中,也都有过关于杜康遗址的记载。《伊阳县志》中《水》条里,有“杜水河”一语,释曰:“俗传杜康造酒于此。”《汝州全志》中说:“杜康,在城北五十里,俗传杜康造酒处。”而且,我国酿酒专家们对杜康泉水也作过化验,认为水质适于造酒。1976年,白水县人在杜康泉附近建立了一家现代化酒厂,定名为“杜康酒厂”,用该泉之水酿酒,产品名“杜康酒”,曾获得国家轻工业部全国酒类大赛的铜杯奖。我们的先人在4000年前便发明了酒,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很了不起。以‘酒祖’杜康命名的酒应视为国宝啊。”周总理提出:应“恢复杜康,为国争光”。

杜康的传说和来历~

传说:杜康某夜梦见一白胡老者,告诉杜康将赐其一眼泉水,杜康需在九日内到对面山中找到三滴不同的人血,滴入其中,即可得到世间最美的饮料。
杜康次日起床,发现门前果然有一泉眼,泉水清澈透明。遂出门入山寻找三滴血。第三日,杜康遇见一文人,吟诗作对拉近关系后,请其隔指滴下一滴血。
第六日,遇到一武士,杜康说明来意以后,武士二话不说,果断出刀慷慨割指滴下一滴血。第九日,杜康见树下睡一呆傻之人,满嘴呕吐,脏不可耐,无奈期限已到,杜康遂花一两银子,买下其一滴血。
回转后,杜康将三滴血滴入泉中,泉水立刻翻滚,热气增腾,香气扑鼻,品之如仙如痴。因为用了九天时间又用了三滴血,杜康就将这种饮料命名为“酒”。
来历:杜康为中国史传的“酿酒始祖”,根据不同地区的民间传说,造酒圣人杜康又有黄帝大臣、夏代君主、以及汉代平民之说,只有夏代君主的文献资料站得住脚。

扩展资料
杜康人物评价
关于酒的起源的多种说法中,真正与酒的酿造有关系的,是杜康。他的历史贡献在于创造了秫酒的酿造方法。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的清酒,即粮食造的酒。杜康奠定了中国酒品制造业的基础,被后人尊崇为酿酒鼻祖和酒圣,又被称作酒祖。
三国时期,曹操写有著名的《短歌行》,其中有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高度赞扬了杜康酒的美妙功效。
中国古代酿酒的历史渊远流长,为酿酒业作出杰出的贡献,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但杜康是一位代表,在某种意义上,传说中的酒神杜康代表了古代中国人的文明精神、科学精神和独创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康

杜康又名少康,夏朝第五位国王,据《史记·夏本纪》及其他历史文献记载,其父帝相因政变被杀,其母后缗氏怀之逃到娘家“虞”,因望他能像爷爷仲康一样有所作为,故取名少康。少康常牧忘食,偶知变味剩饭的汁水甘美异常,经反复地研究思索,终于发现了自然发酵的原理,后又经不断改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酒工艺,从而奠定在中国酿酒业开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为“杜康酒”(《说文解字》注:“杜,甘棠也,杜康酒,甜酒也。”) --------------------------------------------------------------------------------------------------------------------------杜康,有人说他原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
  黄帝建立部落联盟后,经过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开始耕地种粮食。黄帝命杜康管理生产粮食,杜康很负责任。由于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粮食越打越多,那时候由于没有仓库,更没有科学保管方法,杜康把丰收的粮食堆在山洞里,时间一长,因山洞里潮湿,粮食全霉坏了。黄帝知道这件事,非常生气,下令把杜康撤职,只让他当粮食保管,并且说,以后如果粮食还有霉坏,就要处死杜康。
  杜康由一个负责管粮食生产的大臣,一下子降为粮食保管,心里十分难过。但他又想到嫘祖、风后、仓颉等臣,都有所发明创造,立下大功,唯独自己没有什么功劳,还犯了罪。想到这里,他的怒气全消了,并且暗自下决心:非把粮食保管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里发现了一片开阔地,周围有几棵大树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树干。树干里边已空了。杜康灵机一动,他想,如果把粮食装在树洞时,也许就不会霉坏了。于是,他把树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树,都一一进行了掏空处理。不几天,就把打下的粮食全部装进树洞里了。
  谁知,两年以后,装在树洞里的粮食,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慢慢地发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粮食时,突然发现一棵装有粮食的枯树周围躺着几只山羊、野猪和兔子。开始他以为这些野兽都是死的,走近一看,发现它们还活着,似乎都是睡大觉。杜康一时弄不清是啥原因,还在纳闷,一头野猪醒了过来。它一见来人,马上窜进树林去了。紧接着,山羊、兔子也一只醒来逃走了。杜康上山时没带弓箭,所以也没有追赶。他正准备往回走,又发现两只山羊在装着粮食的树洞跟前低头用舌头舔着什么。杜康连忙躲到一棵大树背后观察,只见两只山羊舔了一会儿,就摇摇晃晃起来,走不远都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飞快地跑过去把两只山羊捆起来,然后才详细察看山羊刚才用舌头在树洞上舔什么。不看则罢,一看可把杜康吓了一跳。原来装粮食的树洞,已裂开一条缝子,里面的水不断往外渗出,山羊、野猪和兔子就是舔了这种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闻了一下,渗出来的水特别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尝了一口。味道虽然有些辛辣,但却特别醇美。他越尝越想尝,最后一连喝了几口。这一喝不要紧,霎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刚向前走了两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他醒来时,只见原来捆绑的两只山羊已有一只跑掉了,另一只正在挣扎。他翻起身来,只觉得精神饱满,浑身是劲,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挣扎的那只山羊踩死了。他顺手摘下腰间的尖底罐,将树洞里渗出来的这种味道浓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来后,杜康把看到的情况,向其他保管粮食的人讲了一遍,又把带回来的味道浓香的水让大家品尝,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有人建议把此事赶快向黄帝报告,有的人却不同意,理由是杜康过去把粮食霉坏了,被降了职,现在又把粮食装进树洞里,变成了水。黄帝如果知道了,不杀他的头,也会把杜康打个半死。杜康听后却不慌不忙地对大伙说:“事到如今,不论是好是坏,都不能瞒着黄帝。”说着,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黄帝了。
  黄帝听完杜康的报告,又仔细品尝了他带来的味道浓香的水,立刻与大臣们商议此事。大臣们一致认为这是粮食中的的一种元气,并非毒水。黄帝没有责备杜康,命他继续观察,仔细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仓颉给这种香味很浓的水取个名字。仓颉随口道 :“此水味香而醇,饮而得神。”说完便造了一个“酒”字。黄帝和大臣们都认为这个名子取得好。
  从这以后,我国远古时候的酿酒事业开始出现了。后世人为了纪念杜康,便将他尊为酿酒始祖。

康姓的起源
答:这说明从黄帝传说时代至东汉末年如此长时期内,未有康氏(指卫康叔之后裔)活动之痕迹。只有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康居人来华后,始有记载康姓人士的活动,所有这些康氏均称康居人。(3)为何唐《元和姓纂》,书称“卫康叔之后以谥为氏”呢?最初来华的康居人(唐康国)对于自身的来历并不讳言,也不愿割舍。如《康婆墓志》...

康氏姓氏来源
答:康氏来历] 康姓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姬封,西周初被封于康地而称为康叔。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发生了武庚、“三监”之乱,被周公旦平定下去。之后,周公将商故都周围的地区封给了姬封,建立卫国,定都朝歌(今河南淇县)。而康叔也因治国有效,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后来被周成王任命为司寇,...

康姓起源和来历
答:康姓起源和来历 康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来源多样。它的起源和来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康姓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族康叔,属于以先祖名字去部首为氏。这一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康叔是周武王的兄弟,他的后代以其名字中的“康”字为姓。2. 康姓源于古康国,出自远古康地...

康姓起源和来历是什么?
答:康姓主要出自姬姓。康姓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姬姓周王室,康姓氏族公认的始祖就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康叔,因为他谥号为康,所以后裔就以祖先的谥号为姓,也有部分族人则是因为康叔被封于康地,所以后代才以邑为姓,最终形成了现代河南的康姓氏族。

康姓起源和来历
答:在中国历史上,康氏历代都有著名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康姓单独列传者有36位,《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录了民国以前的康姓名人62个。魏晋南北朝,康穆,初仕后秦,姚苌时为河南尹,南朝宋武帝永初年间率乡族3000余家迁入襄阳之岘南。南朝宋政府特设华山郡蓝田县,以安置这一批康氏族人,并任命康穆为秦、...

杜康的传说和来历
答:“杜康好酒,杜康好酒。”从那以且,“杜康美酒,一醉三年”的故事就传开啦。后来,据说杜康和刘伶都成了神仙,上天去了。杜康造酒醉刘伶,就是度刘伶成仙的。三、上皇古泉 在伊川县的葛寨和皇得地村附近,有一眼历史名泉,叫上皇古泉。上皇古泉是今天酿酒用水的上等宝泉。欲问它的由来,

杜康的传说和来历
答:杜康将三滴血滴入泉中,泉水立刻翻滚,热气增腾,香气扑鼻,品之如仙如痴。因为用了九天时间又用了三滴血,杜康就将这种饮料命名为“酒”。来历:杜康为中国史传的“酿酒始祖”,根据不同地区的民间传说,造酒圣人杜康又有黄帝大臣、夏代君主、以及汉代平民之说,只有夏代君主的文献资料站得住脚。

郭靖和杨康的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答:《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的成名作,这部作品也耗费了金庸先生的全部心血。他在书中所取的名字,都有深刻的历史含义。比如杨康和穆念慈,引用的是杨家将的故事,指的是杨宗保和穆桂英夫妻二人抗辽的历史。而郭靖、杨康名字的由来也同样如此。话说杨康的父亲杨铁心本身就是杨家将之后,善使一把铁枪,只是当时...

长寿路,康王路名字由来的故事
答:传说,康保裔出身将门,是洛阳人士,祖父和父亲都是捐躯沙场、马革裹尸的武将。康保裔自幼习武,精于骑射,射空中飞鸟,箭无虚发。从军后,康保裔屡立战功,在任高阳守将期间,辽国进犯中原,他不顾年龄高迈,奋起抵抗,但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随着康保裔的事迹流传,人们尊称他为康公、康王,...

酒的典故和来历!
答:有个有趣的传说,相传,酒是杜康发明制造的,那他怎么会造出酒,又为什么会给这种饮品起名叫酒呢?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天,杜康想研制一种可以喝的东西,可是冥思苦想就是想不出制作方法,晚上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翁来到他面前,对他说:“你以水为源,以粮为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