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大桥的资料 苏通大桥在那里它的简介

作者&投稿:卜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概况

苏通大桥是长江上正在建设的斜拉桥。它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预计于2008年四月二十日通车。作为现在全球最大的斜拉桥,大桥主跨1088米,通航净空62米,跨江大桥总长8206米,两岸连接线共长24.2千米。工程总投资64.5亿元。

近况

据悉,苏通大桥同时还是江苏沿海大通道最重要的“卡口”。大桥的建成通车,将打通沿海过江通道,有力地推进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将彻底改变南通“难通”的局面,使南通到上海的时间缩短为一个小时,跻身“上海一小时都市圈”。
苏通大桥已于2007年6月20日合拢,全线贯通。将于2008年四月全线通车。

散文

持续发展近30年的中国,正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超大型工程,将成为新时代的里程碑与标志物。

(一)长江上迄今已建有164座大桥。除武汉、南京等老桥外,皆为近30年所建。近期的江阴大桥,为世界第四大跨径悬索桥,润扬大桥为世界第三大悬索桥。

即将合拢的苏通大桥,则为第165座了。虽时间上绝非最后一座,但空间上却是江尾最末一座。由于地质条件比江阴、润扬两桥更困难,不可能采用悬索,而只能用拉索。这座投资64.5亿的大桥,是当今世界最大跨径的双塔拉索桥。其工程之艰巨,规模之浩大,技术之高精,加上所创四项“世界之最”的纪录,使它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被称作世界桥梁的珠穆朗玛峰。著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以《无与伦比的工程》为题,对苏通大桥作了专访与报导。因此足以堪称“天下第一桥”。

(二)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领土中,约4万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地质上是最年幼的,仅有6~7千年的历史。在这之前,长江出海口位于镇江一带。源于姜根迪如冰川滴水的万里长江,一路东流入海,落差5千多米,在西江段冲下大量泥沙。至入海处,江面开阔,水势平缓,泥沙沉积。每年积沉沙约5~6千亿吨。如此冲积了6千多年,千古沉沙形成约100米厚4万平方公里扇形三角洲。

这个由西江飞来的三角洲,如今西起镇江,北至通扬运河,南到杭州湾。这里不仅拥有无穷尽的千古沉沙,还有上千年的文化积淀。由于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一次次南侵,黄河流域的文化精英豪门,也就一次次南迁,从东晋“衣冠南渡”,到北宋南迁,清灭南明。一批批豪门贵族,不仅给长江流域带来细软财宝,也带来无尽的文化传承。长三角,虽地质上最年幼,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似金瓯,如今已是神州大地上最繁荣富饶的地域。到2010年,这里人均GDP将达6000美元。这里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人民的素质普遍较高,光院士就有220位之多。

大桥西侧82公里的江阴,有块石头,刻有“江尾海头”四字,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写照。如今江之尾,海之首,已移到大桥东侧了。这里江面宽达6公里,水深30米,一片烟波浩淼。无风时浪高也达1至3米,巨澜陡峭。南北公路,到此戛然而止,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来往车辆,只能靠滚装船渡江。若遇大风,常封江数日,车积成龙。如今修了这座大桥,将使南北车潮物流,自由畅通。

我们乘工程汽艇,向江心驶去。只见合拢在望的苏通大桥,贯若长虹,挺拔洒脱,但江面上却笼罩一缕乡愁。这不只是游子归来的思情,还使我想到70年前,这里曾有过壮烈的战事。早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侵华日军的百川大将,就指挥其海军陆战队,从大桥东侧的浏河口登陆,迫使十九路军退出上海阵地。1937年“八·一三”上海保卫战。中国投入最精锐的师团,伤亡达30余万人,包括10位将领。虽使日军遭到伤亡10万人之重创,但终未能守住上海。在大桥西侧的江阴要塞,又展开惨烈的海战。当年9月下旬,中国海军拥有两艘主力战舰的第一舰队,在击落20多架敌机后,全军覆没,20多艘战舰与上百艘民船沉于江底。11月12日,上海失守,但日军仍无法突破江阴要塞。12月间,江阴炮台在牺牲200多将士后,奉命东撤。不久日军直驱南京,竟屠杀我30万同胞。

(三)

历史随江水东逝。我遥望天际,只见云水悠悠一色。时空变换,蓝天碧水间,一座蜿蜒32.4公里的苏通大桥,眼看就要合拢了。

113座桥墩构成的跨江大桥,长达8146米,有92座桥墩立在江水之中。其中第68与69两座为主塔桥墩,每墩耗资约6亿元,工程最为壮观,墩长114米、宽48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厚约9米,灌注混凝土达5万立方米,墩下由131根,长达120米,每根直径2.5至2.8米的钻孔灌注桩组成,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桥梁桩基础,因此创下第1项世界纪录。世界斜拉桥最大主跨1088米、最长斜拉索577米、最大群桩基础131根、最高主桥塔300.4米。

两座主塔桥墩上,各竖立一座“人”字型的巨塔,每塔高达300.4米。这远远超过日本多多罗大桥的桥塔,它高达224米,目前排名世界第一。它也比在建的香港昂船洲大桥的桥塔高出6米,雄踞世界最高桥塔的宝座,创下第2项世界纪录。

每座桥塔,向两侧双面延伸各68根钢拉索,总共136对、272根,组成4组“人”字形,每组有34个“人”字,2088米的主桥,就靠这136对勾成“人”字的拉索,牵引着4.6万吨重的桥面钢梁。两主桥墩的跨径为1088米,比世界目前最大跨径斜拉桥(日本多多罗大桥)的890米,要长出198米。比在建香港昂船洲斜拉桥的1018米跨径,也要长出70米。这是第3项世界纪录。

这4组“人”字形拉索,越向外越大,其最外端的4个“人”字最大。这8根拉索每根长达577米、重达59吨,比日本多多罗大桥的最长斜拉索要长出100多米。这就创下第4项世界纪录。

蓝天下的4组“人”字钢索,犹如西乐器中的竖琴,中乐器的箜篌。在阳光照射下,是那样整齐、匀称、优美。江风徐来,似乎风拨弦鸣,发出漫天的音响。这是交响诗,又是进行曲,奏出了讴歌伟大时代的华彩乐章。

从江面上翘望这136个大小不等的“人”字,让人联想,这不正是“以人为本”的向征吗!每个“人”字正好代表着1千万个中国人。由于大桥远离城市,以两岸广阔田野为背景,给人以平宁静远、高华飘逸的审美意境。气势如此伟岸,线条如此流畅,造型如此优美,韵律如此和谐,色彩如此靓丽。风景即心境,这样壮丽的风景,正反映当代中国人蓬勃向上的心境。

(四)

我们从北主桥墩处下船,乘施工电梯升到桥面。桥宽35米,共有6条车道,同两岸高速路相接。在宽广平坦的桥面上散步,脚下是滔滔江流。此刻方顿悟出“天堑变通途”的意境。

对面就是苏州地区,待些天合拢后,我们就可径直走过去。苏州拥有十万绣娘,苏绣名闻天下。大桥带来通途,通途将把大江南北化为一片富丽堂皇的苏绣美景。大桥车流如梭,每天将有4万辆次的流量。

南通早就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从纬度上讲,比镇江还靠南。但因一江之隔,造成“南通向南难通”,竟不属苏南之列。这几年经济增幅,越发比不上苏锡常地区。其它苏北地区就更不用说了。

我常把京、津与河北的发展比作版画,黑白界线十分明晰,贫富悬殊,缺少互动。而把上海与江、浙的发展,比作水墨画。水墨在宣纸上向四周浸溢渲染,没有明显的界限。上海与整个长三角,互济互动。但因这道天堑,阻断水墨的渗渲浸染,使江北地区发展滞后。

长三角,拥有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但多集中于江南。全国百强县中的前十名,大多分布于此。大桥贯通后,南通到上海仅需1小时。大桥北接“连盐通”高速,南连“苏嘉杭”高速。可使南北经济千丝万缕的扣织在一起,编织巨大的城市网,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龙头。这可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带,如巨龙般腾飞起来。

大桥之所以斥巨资修建如此巨大的塔桥墩,就是为了整个长江黄金水道的通海航运。主跨1088米,使主航道净宽891米,桥净高62米,可通过5万吨级的集装箱货轮。目前每天最多通船6千艘。沿江两岸,群港林立,昼夜繁忙。这里的码头,已通达160个国家、地区的300多个港口。长三角的经济已通向世界,融入全球,正为构建和谐世界而贡献力量。

(五)

据最近报载,江苏省交通厅提出了“十年路面百年桥”的口号。对大桥的基础结构、质量标准,皆以百年大计来要求。苏通大桥前期工作始于1991年,工程可行性研究始于1999年,于2003年6月27日开工,真是“十年磨一剑”。有各方面中外专家200多人,包括68名院士,以及3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与。针对“十大关键技术”开展多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广泛采用各种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制订了详尽方案,还进行风洞、抗震、材料等等各种试验。由于采取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使工程拥有大量自主创新知识产权。这不仅保证大桥各项工程指标获得全优,也为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等各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并培养一大批人材。特别是创新体制的形成,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苏通大桥,科技创新是苏通大桥胜利建成的基础与原动力。这座大桥的建成,标志中国的造桥技术,已达到国际顶级水平,我国已跨入世界桥梁强国之行列。今后可以从容进入国际桥梁市场,去投标揽活了。

中国不仅在2500多年前,建有留存至今的赵州桥。还在1705年(康煕四十三年),于大渡河上建成当时世界最大的泸定铁链桥,桥长200米,宽2.8米。300多年了,仍在使用。欧洲直到1741年,才在蒂斯河上出现第一座铁链桥,仅长20米、宽0.63米。但当西方完成工业化后,桥梁技术日新月异,创下各项世界纪录。至今跨径最长的仍是英国1981年建成的恒比尔大桥,达1410米。但它是悬索桥,至于拉索桥,仍由苏通大桥领先创下4项世界纪录。在工艺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代,任何建筑的世界纪录,皆不可能保持永久。我们衷心期待,有人能破叩这4项纪录。

苏通大桥是中国的骄傲。由于同高速路一样全封闭,行人不能上桥,故在两岸将建有桥头公园。其中有观景台,供游人观桥留影,也设有大桥展厅,定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当我留下《苏通大桥序》手稿,离开南通后,仍忐忑不安。回京不久正好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会上碰到金炳华委员,就请他过目指正。他给以较高的评价与肯定,认为文字通俗,境界高雅,朗朗上口,便于传诵。故借贵刊一角,公布于众,供大家评勾。现录全文如下:

苏通大桥序

千古沉沙无穷尽,万里长江入海流。沧海渐桑田,西江飞来三角洲。

长三角,胜金瓯。地质最年幼,繁荣冠神州。江之尾,海之首,烟波浩淼巨澜陡。路止休,逾鸿沟,往来渡扁舟。而今一桥穿南北,物流车潮竞自由。

桥贯长虹,江笼乡愁,云水一色天际悠。两座雄塔江心矗,百对拉索人字勾。似竖琴,如箜篌,风拨弦鸣漫天讴。交响诗,进行曲,华彩乐章多重奏。

天堑变通途,通途化苏绣。苏通桥上车如梭,千丝万缕尽入扣。编织城市网,刺绣巨龙头。苏通桥下船万艘,沿岸群港夜如昼。经济通全球,和谐五大洲。

十年路面,百年桥构,技艺精湛创全优。四项世界纪录,且待天下何人破叩。

七十迂叟,诌序献丑。文拙情难朽,存此供评勾。

概况

苏通大桥是长江上正在建设的斜拉桥。它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预计于2008年四月二十日通车。作为现在全球最大的斜拉桥,大桥主跨1088米,通航净空62米,跨江大桥总长8206米,两岸连接线共长24.2千米。工程总投资64.5亿元。

近况

据悉,苏通大桥同时还是江苏沿海大通道最重要的“卡口”。大桥的建成通车,将打通沿海过江通道,有力地推进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将彻底改变南通“难通”的局面,使南通到上海的时间缩短为一个小时,跻身“上海一小时都市圈”。
苏通大桥已于2007年6月20日合拢,全线贯通。将于2008年四月全线通车。

散文

持续发展近30年的中国,正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超大型工程,将成为新时代的里程碑与标志物。

(一)长江上迄今已建有164座大桥。除武汉、南京等老桥外,皆为近30年所建。近期的江阴大桥,为世界第四大跨径悬索桥,润扬大桥为世界第三大悬索桥。

即将合拢的苏通大桥,则为第165座了。虽时间上绝非最后一座,但空间上却是江尾最末一座。由于地质条件比江阴、润扬两桥更困难,不可能采用悬索,而只能用拉索。这座投资64.5亿的大桥,是当今世界最大跨径的双塔拉索桥。其工程之艰巨,规模之浩大,技术之高精,加上所创四项“世界之最”的纪录,使它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被称作世界桥梁的珠穆朗玛峰。著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以《无与伦比的工程》为题,对苏通大桥作了专访与报导。因此足以堪称“天下第一桥”。

(二)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领土中,约4万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地质上是最年幼的,仅有6~7千年的历史。在这之前,长江出海口位于镇江一带。源于姜根迪如冰川滴水的万里长江,一路东流入海,落差5千多米,在西江段冲下大量泥沙。至入海处,江面开阔,水势平缓,泥沙沉积。每年积沉沙约5~6千亿吨。如此冲积了6千多年,千古沉沙形成约100米厚4万平方公里扇形三角洲。

这个由西江飞来的三角洲,如今西起镇江,北至通扬运河,南到杭州湾。这里不仅拥有无穷尽的千古沉沙,还有上千年的文化积淀。由于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一次次南侵,黄河流域的文化精英豪门,也就一次次南迁,从东晋“衣冠南渡”,到北宋南迁,清灭南明。一批批豪门贵族,不仅给长江流域带来细软财宝,也带来无尽的文化传承。长三角,虽地质上最年幼,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似金瓯,如今已是神州大地上最繁荣富饶的地域。到2010年,这里人均GDP将达6000美元。这里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人民的素质普遍较高,光院士就有220位之多。

大桥西侧82公里的江阴,有块石头,刻有“江尾海头”四字,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写照。如今江之尾,海之首,已移到大桥东侧了。这里江面宽达6公里,水深30米,一片烟波浩淼。无风时浪高也达1至3米,巨澜陡峭。南北公路,到此戛然而止,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来往车辆,只能靠滚装船渡江。若遇大风,常封江数日,车积成龙。如今修了这座大桥,将使南北车潮物流,自由畅通。

我们乘工程汽艇,向江心驶去。只见合拢在望的苏通大桥,贯若长虹,挺拔洒脱,但江面上却笼罩一缕乡愁。这不只是游子归来的思情,还使我想到70年前,这里曾有过壮烈的战事。早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侵华日军的百川大将,就指挥其海军陆战队,从大桥东侧的浏河口登陆,迫使十九路军退出上海阵地。1937年“八·一三”上海保卫战。中国投入最精锐的师团,伤亡达30余万人,包括10位将领。虽使日军遭到伤亡10万人之重创,但终未能守住上海。在大桥西侧的江阴要塞,又展开惨烈的海战。当年9月下旬,中国海军拥有两艘主力战舰的第一舰队,在击落20多架敌机后,全军覆没,20多艘战舰与上百艘民船沉于江底。11月12日,上海失守,但日军仍无法突破江阴要塞。12月间,江阴炮台在牺牲200多将士后,奉命东撤。不久日军直驱南京,竟屠杀我30万同胞。

(三)

历史随江水东逝。我遥望天际,只见云水悠悠一色。时空变换,蓝天碧水间,一座蜿蜒32.4公里的苏通大桥,眼看就要合拢了。

113座桥墩构成的跨江大桥,长达8146米,有92座桥墩立在江水之中。其中第68与69两座为主塔桥墩,每墩耗资约6亿元,工程最为壮观,墩长114米、宽48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厚约9米,灌注混凝土达5万立方米,墩下由131根,长达120米,每根直径2.5至2.8米的钻孔灌注桩组成,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桥梁桩基础,因此创下第1项世界纪录。世界斜拉桥最大主跨1088米、最长斜拉索577米、最大群桩基础131根、最高主桥塔300.4米。

两座主塔桥墩上,各竖立一座“人”字型的巨塔,每塔高达300.4米。这远远超过日本多多罗大桥的桥塔,它高达224米,目前排名世界第一。它也比在建的香港昂船洲大桥的桥塔高出6米,雄踞世界最高桥塔的宝座,创下第2项世界纪录。

每座桥塔,向两侧双面延伸各68根钢拉索,总共136对、272根,组成4组“人”字形,每组有34个“人”字,2088米的主桥,就靠这136对勾成“人”字的拉索,牵引着4.6万吨重的桥面钢梁。两主桥墩的跨径为1088米,比世界目前最大跨径斜拉桥(日本多多罗大桥)的890米,要长出198米。比在建香港昂船洲斜拉桥的1018米跨径,也要长出70米。这是第3项世界纪录。

这4组“人”字形拉索,越向外越大,其最外端的4个“人”字最大。这8根拉索每根长达577米、重达59吨,比日本多多罗大桥的最长斜拉索要长出100多米。这就创下第4项世界纪录。

蓝天下的4组“人”字钢索,犹如西乐器中的竖琴,中乐器的箜篌。在阳光照射下,是那样整齐、匀称、优美。江风徐来,似乎风拨弦鸣,发出漫天的音响。这是交响诗,又是进行曲,奏出了讴歌伟大时代的华彩乐章。

从江面上翘望这136个大小不等的“人”字,让人联想,这不正是“以人为本”的向征吗!每个“人”字正好代表着1千万个中国人。由于大桥远离城市,以两岸广阔田野为背景,给人以平宁静远、高华飘逸的审美意境。气势如此伟岸,线条如此流畅,造型如此优美,韵律如此和谐,色彩如此靓丽。风景即心境,这样壮丽的风景,正反映当代中国人蓬勃向上的心境。

(四)

我们从北主桥墩处下船,乘施工电梯升到桥面。桥宽35米,共有6条车道,同两岸高速路相接。在宽广平坦的桥面上散步,脚下是滔滔江流。此刻方顿悟出“天堑变通途”的意境。

对面就是苏州地区,待些天合拢后,我们就可径直走过去。苏州拥有十万绣娘,苏绣名闻天下。大桥带来通途,通途将把大江南北化为一片富丽堂皇的苏绣美景。大桥车流如梭,每天将有4万辆次的流量。

南通早就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从纬度上讲,比镇江还靠南。但因一江之隔,造成“南通向南难通”,竟不属苏南之列。这几年经济增幅,越发比不上苏锡常地区。其它苏北地区就更不用说了。

我常把京、津与河北的发展比作版画,黑白界线十分明晰,贫富悬殊,缺少互动。而把上海与江、浙的发展,比作水墨画。水墨在宣纸上向四周浸溢渲染,没有明显的界限。上海与整个长三角,互济互动。但因这道天堑,阻断水墨的渗渲浸染,使江北地区发展滞后。

长三角,拥有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但多集中于江南。全国百强县中的前十名,大多分布于此。大桥贯通后,南通到上海仅需1小时。大桥北接“连盐通”高速,南连“苏嘉杭”高速。可使南北经济千丝万缕的扣织在一起,编织巨大的城市网,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龙头。这可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带,如巨龙般腾飞起来。

大桥之所以斥巨资修建如此巨大的塔桥墩,就是为了整个长江黄金水道的通海航运。主跨1088米,使主航道净宽891米,桥净高62米,可通过5万吨级的集装箱货轮。目前每天最多通船6千艘。沿江两岸,群港林立,昼夜繁忙。这里的码头,已通达160个国家、地区的300多个港口。长三角的经济已通向世界,融入全球,正为构建和谐世界而贡献力量。

(五)

据最近报载,江苏省交通厅提出了“十年路面百年桥”的口号。对大桥的基础结构、质量标准,皆以百年大计来要求。苏通大桥前期工作始于1991年,工程可行性研究始于1999年,于2003年6月27日开工,真是“十年磨一剑”。有各方面中外专家200多人,包括68名院士,以及3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与。针对“十大关键技术”开展多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广泛采用各种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制订了详尽方案,还进行风洞、抗震、材料等等各种试验。由于采取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使工程拥有大量自主创新知识产权。这不仅保证大桥各项工程指标获得全优,也为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等各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并培养一大批人材。特别是创新体制的形成,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苏通大桥,科技创新是苏通大桥胜利建成的基础与原动力。这座大桥的建成,标志中国的造桥技术,已达到国际顶级水平,我国已跨入世界桥梁强国之行列。今后可以从容进入国际桥梁市场,去投标揽活了。

中国不仅在2500多年前,建有留存至今的赵州桥。还在1705年(康煕四十三年),于大渡河上建成当时世界最大的泸定铁链桥,桥长200米,宽2.8米。300多年了,仍在使用。欧洲直到1741年,才在蒂斯河上出现第一座铁链桥,仅长20米、宽0.63米。但当西方完成工业化后,桥梁技术日新月异,创下各项世界纪录。至今跨径最长的仍是英国1981年建成的恒比尔大桥,达1410米。但它是悬索桥,至于拉索桥,仍由苏通大桥领先创下4项世界纪录。在工艺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代,任何建筑的世界纪录,皆不可能保持永久。我们衷心期待,有人能破叩这4项纪录。

苏通大桥是中国的骄傲。由于同高速路一样全封闭,行人不能上桥,故在两岸将建有桥头公园。其中有观景台,供游人观桥留影,也设有大桥展厅,定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苏通大桥的资料~

苏通大桥简介编辑本段  全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地理位置和意义: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是交通部规划的黑龙江嘉荫至福建南平国家重点干线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网“纵一”——赣榆至吴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苏通大桥对完善国家和江苏省干线公路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及沿江整体开发,改善长江安全航运条件、缓解过江交通压力、保证航运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桥建设工程情况:苏通大桥工程起于通启高速公路的小海互通立交,终于苏嘉杭高速公路董浜互通立交。路线全长32.4公里,主要由北岸接线工程、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
  l、跨江大桥工程:总长8206米,其中主桥采用 100+100+300+1088+300+100+100
  =2088米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斜拉桥主孔跨度1088米,列世界第一;主塔高度306米,列世界第一;斜拉索的长度580米,列世界第一;群桩基础平面尺寸113.75米 X 48.1米,列世界第一。专用航道桥采用140+268+140=548米的T型刚构梁桥,为同类桥梁工程世界第二;南北引桥采用30、50、7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2、北岸接线工程:路线总长15.1公里,设互通立交两处,主线收费站、服务区各一处;
  3、南岸接线工程:路线总长9.1公里,设互通立交一处。
  苏通大桥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南、北两岸接线为120公里/小时,跨江大桥为100公里/小时,全线桥涵设计荷载采用汽车一超20级,挂车一120。主桥通航净空高62米,宽891米,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和4.8万吨船队通航需要。全线共需钢材约25万吨,混凝土140万方,填方320万方,占用土地一万多亩,拆迁建筑物26万平米。工程总投资约64.5亿元,计划建设工期为六年。 创造四项世界之最编辑本段  最大主跨:
  苏通大桥跨径为1088米,是当今世界跨径最大斜拉桥。
  最深基础:
  苏通大桥主墩基础由131根长约120米、直径2.5米至2.8米的群桩组成,承台长114米、宽48米,面积有一个足球场大,是在40米水深以下厚达300米的软土地基上建起来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群桩基础。
  最高桥塔: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最高桥塔为多多罗大桥224米的钢塔,苏通大桥采用高300.4米的混凝土塔,为世界最高桥塔。
   最长斜拉索最长拉索:
  苏通大桥最长拉索长达577米,比日本多多罗大桥斜拉索长100米,为世界上最长的斜拉索。
  交通部总工程师凤懋润说,它是中国由“桥梁建设大国”向“桥梁建设强国”转变的标志性建筑。
  4月28日,全长32.4公里、主跨1088米的苏通大桥通车一刻,就成为世界最大跨径斜拉桥,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最长斜拉索等4项斜拉桥世界纪录,其雄伟的身姿成为横跨在长江之上的一道亮丽风

苏通大桥[1]全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西距江阴大桥82公里,东距长江入海口108公里,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沈阳至海口通道和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32.4公里,主要由跨江大桥和南、北岸接线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江大桥长8146米,北接线长约15.1公里,南接线长约9.2公里。跨江大桥由主跨1088米双塔斜拉桥及辅桥和引桥组成。主桥主孔通航净空高62米,宽891米,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和4.8万吨级船队通航需要。工程于2003年6月27日开工,于2008年6月30日建成通车。


苏通大桥工程规模浩大:其主跨跨径达到1088米,是世界位居第二大跨径的斜拉桥(截止2013年,最大斜拉桥主跨是俄罗斯的跨东博斯鲁斯海峡的俄罗斯岛大桥,其主跨1104米);其主塔高度达到300.4米,为世界第二高的桥塔(第一高桥塔为俄罗斯的跨东博斯鲁斯海峡的俄罗斯岛大桥,其桥塔高超过320米);主桥两个主墩基础分别采用131根直径2.5米至2.85米,长约120米的灌注桩,是世界最大规模的群桩基础;主桥最长的斜拉索长达577米,也是世界最长的斜拉索。主要工程量有:桥涵混凝土149.3万立方米,钢箱梁4.9万吨,钢材23万吨,斜拉索6278吨,填挖方317.6万立方米,征用土地1.1万亩。

苏通大桥有多长?
答:苏通大桥全长8206米。苏通大桥是一座位于中国江苏省的大型跨江大桥,连接南通市和苏州市。该桥跨越长江,是长江上的一座重要通道。苏通大桥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缓解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大桥的设计和建设过程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安全性能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展现了现代桥梁工程的先进水平和理念。苏...

苏通大桥的介绍
答:苏通长江公路大桥(Su Tong Yangtze River Highway Bridge)简称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连接南通和苏州两市,西距江阴长江公路大桥82公里,东距长江入海口108公里。全长34.2公里,工程于2003年6月27日开工,于2008年6月30日建成通车。苏通大桥北岸连盐通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通启高速公路,...

苏通大桥全长多少米
答:苏通大桥是中国沿海高速公路跨越长江的关键工程,是中国从南到北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与沪宁高速、宁通高速、宁靖盐高速、广靖高速、沿海高速和同三高速等连接,使南通乃至江苏沿海地区的交通格局实现根本性改变,对推动区域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苏通大桥的建成...

沪苏通大桥有多长?
答:沪苏通大桥全长11.072千米。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是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规划)、通锡高速公路共同的过江通道,南起苏州市张家港市、北至南通市通州区,大桥全长11.072千米(其中公铁合建桥梁长6989米),包括两岸大堤间正桥长5827米,北引桥长1876米,南引桥长3369米;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

苏通大桥是一座什么大桥
答:苏通大桥是一座连接江苏省和上海市的跨江大桥,具体来说,它横跨长江,是中国众多重要桥梁之一。苏通大桥的建设对于加强江苏和上海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这座大桥是公路桥,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极大地缓解了之前轮渡和周边桥梁的交通压力,提高了物流效率和通行...

江苏的苏通跨江大桥有哪些信息?
答:苏通大桥连接江苏南通与苏州两市,全长32.4公里,总投资约85亿元,由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大桥主跨1088米,为世界最大跨径斜拉桥,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最长斜拉索4项斜拉桥世界纪录,其雄伟的身姿成为横跨在长江之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

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答: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是我国桥梁之最。正桥的路栏上,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洁白雅致。南北两端各有两座高70米的桥头堡,堡内有电梯可通铁路桥、公路桥及桥头堡上的了望台。堡...

谁知道苏通大桥的工程总投资是多少?
答:苏通大桥的工程总投资是64.5亿元。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全长32.4千米,苏通长江公路的主桥采用的是100米+100米+300米+1088米+300米+100米+100米跨径布置,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总长度为8206米,光一条北岸接线工程路线总长15.1千米,而南岸接线工程路线总长9.1千米。苏通长江公路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苏通大桥的大桥历史
答:苏通大桥前期工作经历了规划、预可、工可、初设和施工图设计等阶段。从1991年进行规划研究,至2003年6月开工,历时12年。1991年开始研究苏通过江通道规划。1997年10月省交通厅、南通市政府共同完成苏通大桥预可行性研究。2000年11月交通部完成苏通大桥预可行性研究行业评审。2001年 6月国家计委批准苏通...

我国首座公铁两用大桥试通车,它克服了怎样的困难?
答:一、平潭海峡公铁两岸大桥必须克服长时间海上高空作业的困难 平潭海峡公铁两路大桥一路经过大小不一的岛屿、航道及水道,整个大桥的工程都是航道,水道以及航道桥,当然包括一些铁路路基,很多的工程建设都是需要在海上进行。高空作业难,海上高空作业更难,为了避免长时间的海上高空作业,很多的材料都是实行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