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代表我们班上参加一个 主题是"大学生应该自主选择课程"的辩论赛 参加性教育是否应该纳入中学课程的辩论赛,反方应该准备什么

作者&投稿:公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A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习首先是从学习如何选择开始,因为各种课程以及与学习相关的活动纷繁复杂,徜徉其中的同时需要有所取舍。

  院系是开设课程的主体,各个学院都根据自己的学科需要设计了一套相关课程。有部分学院在新生入学的秋季学期就把春季和夏季学期的课程安排好,这样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更合理地安排选课顺序。除了院系,学校的不同机构和组织还会根据自己的目的开一些非正式的课程和讲座。例如国际学生办公室为了帮助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际学生更好地适应英语写作,特别开设了英语写作课程,教授内容包括文献综述写作、用词规范、文献引用规范、语法规范等。就业办公室每周会给学生开办就业的专题讲座,并且会针对博士生、硕士生等不同职业取向的听众开展不同的讨论会。

  在选课程序上,每个学生会有一个网上的选课系统,选课系统中的课程都是各个院系开设的正式课程。学生在学期初根据自己培养计划需要完成的学分,进行选课和缴费。凡是要获得学分的课程都需要按照学分缴纳学费,每个学分需要的学费依据学院的不同而各异。还有一些课程是学院和校外部分机构的联合培养项目,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是免费开放的。例如教育学院和纽约大型博物馆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免费接受美术馆教育的实习课程,这样的免费课程往往是正式课程的延伸。

  课程的时间、地点、教师信息等都可以从网络上查到,学校的网站还提供所谓课程词典,提供系别、教师、学期、上课时间的选项,帮助学生进行全面课程搜索。

  在选择中最难的是弄清楚每门课程的实际内容和要求,从而合理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选修课的比例在不同的专业有所不同,即使是必修课也可能是给定的范围,而不是专门制订的课程。以教育经济学专业为例,要求该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选有关研究方法的课程,但是具体课程名称没有确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研究需要选择,选择的范围不限于本系本专业,而且事实上学生往往选修其他专业和其他学院的方法课。不同学院和专业开设的课程存在交叉,特别是对于研究方法这样的课程,很多学院和专业都开,但是他们侧重点各有不同。例如定量研究方法的课程,经济系、国际关系学院、教育学院统计系、教育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工作学院等都开有类似的课程,但是经济系的更侧重基础理论和高级计量方法,而其他社会科学的更侧重方法运用和一般计量方法。课程之间的界限不是截然分开的,具体的内容往往让学生很难把握,新生多半通过与高年级学生的交流,获得对某一门课的推荐。大部分学院的教育资源都可以与其他学院共享。

  对于博士研究生教育而言,博士研究生要经历博士资格考试,这个考试对修课成绩有最低要求,所以学生除了从培养计划、研究兴趣方面出发来选择课程,也根据老师打分的高低来选择课程。

  哥大学生的选课系统复杂而有秩序,但是从选课开始,所有的学生就已经在学习如何计划学习生活,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如何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了。学生获得了选择的自由,同时也得到老师的指导。还记得一位老师每次上课都要说的一句话:Anyquestionaboutanything?老师总是开放地面对所有学生的任何问题,包括课程、论文、职业、生活。所有的学习就从这样的选择开始了。

  这个应该对你有用。。。。。。。。。。

  BBBBB据该校校长赖石梅介绍,在学校诸多教育因素中,课程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基础性作用。她认为,现代人才的属性很多,自主性、创新性应是其中要义,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自主选择性学习的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源,这就需要我们基础教育中有自主选择性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在打好基础的同时促进学生差异性发展。中小学课程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该校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全省率先开设了环境教育的必选课。与此同时,一些学科开始采用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试验。在长期的课程改革中,为该校开展自主选择性课程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校希望通过自主选择性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发展学生和教师的创新素质、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学校要求非毕业班学生全部参与自主选择性课程学习,每学期每人最多可同时选学两门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修完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同时,该校还将自主选择性课程成绩作为对学生进行个体评价的重要参考内容,记入学籍档案,并作为三好生评选、保送生推荐的重要条件之一。
    成都盐道街中学在设置自主选择性课程时,坚持以促进学生爱好特长和自主选择性发展的原则。自主选择性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必修学科拓展的选修课,如《研究专题阅读》、《以案说法》、《生活中的数学》,又有学科整合的选修课程,如《环境教育》;既有《几何画板》之类现代技术应用的,又有科创选修课程,还有《陶艺》之类手工制作的……学校内的课程菜单越来越丰盛,深得学生好评。该校初2002级4班的肖潇同学说:“选修课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有教材,也有效果评估。它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契合了中学生的口味和当前的热点。”“从中学开设选修课,我们看到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希望。”一位学生家长对该校推行自主选择性课程赞誉有加:“学有所乐才能学有所悟,凭自己兴趣选学的东西,在学习的时候才能从心理上感觉到愉快,学起来才不会有太大的负担,希望学校能多开设一些这样的课程。”

算了吧,还自主选课,早逃课逃疯了

我要参加辩论赛,是性教育是否应该纳入中学课程,我是反方,我应该准备什么问题~

什么叫性教育,中学生心理发展,这是你们应该准备的资料而且不能否认性启蒙,就是性知识传播应该有,但教育程度,是你们需要界定的
至于问题,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您不否认中学生是青春发育最好阶段,也是好奇心最重的阶段吧
当您在中学时有没有对吸烟产生兴趣
您认为性教育一旦被教育,青春期的学生是否有自制力不去实践

性知识传播应该有,但教育程度,是需要界定的。中学生是青春发育最好阶段,也是好奇心最重的阶段吧。您认为性教育一旦被教育,青春期的学生是否有自制力不去实践。
性这个东西不能太透明。
2.不能把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扯到这样一个很容易让人身心感到极大影响的课程上来。
3.要保留事物最初的神秘感和浪漫感,性也要要保鲜期。
4.有点操之过急。对于连第一性特征都未表现的孩子,你希望他们用怎样的莫名心理去了解性行为这件事。
5.如果过早进行性教育,那么结果只有一个: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