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放养小蝌蚪水要多深,要注意哪些事项。 水虸养殖用多大坑水多深水温是多少

作者&投稿:霍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刚孵化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适合生长在细水长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之间的水域。蝌蚪不避光,生长在光线暗淡,幽静的地方,如果是人工养殖,应避免阳光直射,要勤换水,实时调整水的深度,控制好水的温度,保持水池的清洁。大部分的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但如果水中正好有些蚯蚓、甲虫等小动物尸体,它们也会成群啃食。有些种类的蝌蚪没有角质齿,例如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则以过滤水中浮游生物为食。此外,艾氏树蛙蝌蚪是卵食性,母蛙会定期回来产卵喂食蝌蚪。而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大蝌蚪吃小蝌蚪的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你是自己喂养,那么就给它们吃面包屑。如果是池塘里自然的,一般都是吃水中的浮游生物。蚊子的幼虫、浮游生物、鱼虫等等。干面条末、肉末、小鱼虫、面包屑、各种昆虫、水草等。蝌蚪应分级饲养,同一日龄蝌蚪按个体大小不同进行分级,每月1次,以利于统一投饲管理。合理掌握饲养密度,在分级过程中进行分群、组合,以同级个体适当的密度,进行分池饲养。饲料要品种多样、优质,正确掌握好合理的投饲量,不可过少过多,每天定点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均衡,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适当增加。在蝌蚪采食旺季,或变态前后,应更严格做好投喂管理工作,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因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早期孵化的蝌蚪应加强饲养,促其当年变态;晚期孵化的蝌蚪应合理控制饲喂量,不使其当年变态,让蝌蚪越冬,以降低死亡率。蝌蚪生长发育后,变态的时间受繁殖孵化季节和外界气温的影响极大,一般5~7月份产卵孵化的蝌蚪在7~9三个月中可以变态,8~9月份以后繁殖孵化的蝌蚪要经过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后才能变态成幼蛙。

养殖场放养小蝌蚪要注意哪些事项~

  1、同一日龄蝌蚪按个体大小不同进行分级,每月1次,以利于统一投饲管理。
  2、在分级过程中进行分群、组合,以同级个体适当的密度,进行分池饲养。
  3、合理的投饲量,不可过少过多,每天定点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均衡,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适当增加。在蝌蚪采食旺季,或变态前后,应更严格做好投喂管理工作,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因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4、注意其他动物的吃食,注意养殖周围的5密闭。
  5、及时进行换水。
  蝌蚪是蛙类的卵刚孵化出来的时候。黑色圆形有一条小尾巴。生活中有人常把男人的精子叫做小蝌蚪。因为精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和蝌蚪长相类似。

水蛭(蚂蟥)的养殖技术:
1.选址建池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宽3米,深1米,长不限。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水坑、荒塘、池塘养殖。进排水进口都要用铁丝网或用塑料网布栏住,以防蚂蟥外逃。
  2.苗种投放
  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俗称牛蚂蟥)为好,此处也可投放茶色蛭。金钱蛭在稻田、池塘、溪流、丛林中极为常见,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苗种投放标准为每立方米可放养1万条左右。选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大(20~30克最好),样的蚂蟥产卵量多,孵化率高,放养10个月即可加工出售。
  3.饵料喂养
  蚂蟥主食螺、蚌、蛙、龟鳖、蚯蚓以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人工饲养可利用各种血拌饲料、草粉,甚至粪便等,每亩还可一次性投放活螺25公斤左右,让其自然繁殖,蚂蟥自由取食。动物血一般每星期喂一次。具体作法是:把猪牛羊等动物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放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会聚拢来,吸食后自行散去。
  4.管理技术
  一是调节水质。蚂蟥虽能在污水中生长,但由于人工养殖密度高,故水质宜保持清新,同时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当水中含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蚂蟥会浮出水面并出现不安现象。夏季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二是越冬管理。蚂蟥冬季蛰伏,早春放养的一般已生长良好,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放完水,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10~15公斤,集中投入育种池内越冬。冬季保温池气温15℃以上时,蚂蟥就能摄食生长,以缩短养殖周期,达到全年饲养的目的。饲养池水温在15~30℃时,蚂蟥生长良好,在10℃以下停止摄食,35℃以上影响生长。
  5.繁殖
  蚂蟥繁殖快,再生力很强。长江流域一般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产卵期。人工养殖的蚂蟥,卵茧产于饲养池平台水边的泥土中,呈卵圆形。每条蚂蟥一次产茧4个左右,茧产出后约16~25天孵化出小蚂蟥,每个茧内可出13~35条。小蚂蟥呈茶黄色,生长迅速,在孵化后一个月内平均增长20毫米长。

养殖青蛙
答: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

青蛙的养殖技术
答:一般通过3~5天就可以所有孵化蝌蚪。新生蝌蚪取决于卵膜才安全性存活,千万不要搅拌水面,待全部小青蛙生卵后,将要小青蛙揪出池,以防影响孵化及蝌蚪生存条件。卵孵化5天后能提供精料,如豆桨、鸡蛋黄、水蚤及水里浮游动物,每日来养2次,但投饵总数不适合过多,以防水体恶变,造成蝌蚪身亡。蝌蚪经1周...

蝌蚪如何进行苗种孵化
答:对于购买卵块或自繁自养的朋友,可收集卵块于孵化池集中孵化,蝌蚪孵化后进行短期培育,再挑选蝌蚪苗分池饲养。在鱼类养殖中,这种集中育苗的方式叫做“标粗”,做到了育养分离,提高苗种成活率,降低前期养殖成本。注意事项:1、蝌蚪卵孵化需要多少天主要跟外界的影响有一定关联,如果外部条件比较适宜,...

蝌蚪于金鱼一起饲养 蝌蚪消失不见是什么情况
答:准备另一个水盆换水。 养蝌蚪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水质,而影响水质的因素很多包括:饲养的只数、饲料的种类、数量、喂食的频率、布置的环境……。要保持优良的水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常换水″,但是要多"常″呢?太常换水也是很麻烦的事,所以差不多3-5天换一次水就好了!而换水的时候,只需要倒去2/3的水,再将...

蝌蚪长了前脚之后怎么养
答:这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此时石蛙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在管理上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浅水区只有3cm左右的水位)...

金鱼与蝌蚪怎么养?
答:准备另一个水盆换水。养蝌蚪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水质,而影响水质的因素很多包括:饲养的只数、饲料的种类、数量、餵食的频率、布置的环境……。要保持优良的水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常换水〃,但是要多”常〃呢?太常换水也是很麻烦的事,所以差不多3-5天换一次水就好了!而换水的时候,只需要倒...

牛蛙蝌蚪的饲养管理方法
答:1、放养。蝌蚪一般在孵化后7-10天,卵黄囊消失,肠管沟通,开始吃食,这时就应该将蝌蚪移至蝌蚪池中进行饲养。饲养密度:一般孵化10天的蝌蚪,每平方米投放500-1000尾,30日龄的蝌蚪,每平方米放养100-200尾比较适宜。同池蝌蚪生长速度不一致,应按蝌蚪的大小进行分级饲养,从刚孵化的小蝌蚪养成幼蛙...

请问:养小蝌蚪有什么技巧的需要注意的吗?
答:饲养蝌蚪 蝌蚪的饲料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煮过的菠菜和窝苣是适宜的饲料,但不要煮得过熟,并且要去掉纤维。初期给饲料要少,以后逐渐增加,每天定期投饲料一次,不宜过多,以免饲料残留水中引起腐败。每次给食后残留的饲料,必须用吸管清除出去,并且每隔一两天换一次水。最简便的饵料是面包、饼干的...

池塘养鱼水多深合适
答:提高放养量。池塘养鱼水的深度要根据季节的不同适时调整。冬夏两季宜深水,冬天能起到保温作用,夏天的深水的底层水域能起到降温作用;春天和秋末时,利用"浅水升温"的道理来提升水温,以利于鱼儿在春天早开食并增进食欲,促进生长;在秋末节点,使鱼多吃料,以储备能量越冬。

小蝌蚪长后脚了、有几只前脚也长了。水的高度大概要多高
答:你这个貌似是黑斑侧褶蛙,应该是Rana种属的 这种蛙变态的时候需要陆地的环境 不然会淹死的 你最好在水缸的底部铺上小石头子 然后一边的石头子堆得高一些,冒出水面1~2厘米左右 然后水缸里面加一点水草之类的 记得加上盖子 不然会跳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