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的相关理论 地质构造理论当中的‘活动论’和‘固定轮’的区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年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特提斯构造带的丁字接合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地构造特征。“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地质力学”、“多旋回构造”、“地洼说”和“断块构造说”是老一辈地质学家对中国大地构造特征的总结,被称为“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
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
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是张伯声教授创立的一种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理论学说。这一学说的思想萌芽于1959年。当时主要阐明的问题是,相邻二地块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都以它们之间的活动带为支点带,互作天平式摆动,并相应地引起支点带本身与之同时做激烈的波状运动。1963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个地壳是由不同级别的激烈运动的活动带与不同级别的相对稳定的地壳块体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级套一级的镶嵌构造。并把相邻二地块的天平式摆动在空间上扩大范围来统一考虑,引伸出地块波浪的概念。自此以后,经过张伯声教授等不断地研究,逐步系统化、理论化,成为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说。波浪状镶嵌构造有别于五十年代以来国外学者提起过的地壳的镶嵌构造。他们只是认为地壳的某些部分像一层“巨大的角砾”,杂乱无章地镶嵌在一起。而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则认为地壳的镶嵌是有规律的,其空间展布、运动变化都好像是几个系统的波浪的相互交织。
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在理论兼收并蓄了“脉动说”的合理部分,从地球自身的运动探讨了波浪镶嵌构造的形成机制,赋于“地球四面体理论”以新的含义。它指出,由于地球以收缩为主的脉动,使地表产生四个地壳波浪系统。它们各自不停的传播及相互交织,形成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网。地球由于脉动所派生的自转速度的变化,又加剧或减弱了一些方向的地壳波浪,并可在上述波浪镶嵌构造网上叠加一些其他构造形象。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就是地球以收缩为主要趋势的脉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自转速度的变化所造成的综合效应。
该学说以地壳波浪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蚕行式、蛇行式和蠕行式)来形象地说明地壳各大小块体的运动是以水平方向传递为主,但“漂而不远,移而不乱”。它有别于“板块构造说”所认为的地壳几大板块在地幔上作远距离漂移的看法。而且波浪状镶嵌构造是由于不同系统的级级相套的地壳波浪交织而成的宏观与微观统一的级级相套的地壳块体的镶嵌构造。
巨型纬向构造体系
巨型纬向构造体系又称东西向构造体系,或称东西复杂构造带。在大陆壳上突出的表现为横亘东西的隆起山岭,往往出现在一定纬度上,它的规模很大,是具有全球意义的。
它主要是受南北向挤压力而产生的。它的主体是由东西走向的。
褶皱或压性断裂构成的,同时还有与它垂直的张性断裂和与它斜交的两组扭性断裂。这一系列东西复杂构造体系,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发展过程,也不一定具有同样的综合形态,但却具有主要的共同特征,作为一个整体的复杂构造体系以及组成它的主要褶皱和断裂,大致都是东西走向的。在中纬度地区比较集中,它在大陆上断续延伸长达几千公里,在大洋底也有它存在的踪迹。它的发展历史很长,经历了反复多次的地壳运动,一般常伴随有东西走向的岩浆岩带分布。所以对各种矿产的分布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从中国大地构造轮廓来看,有三条明显呈东西向的山脉,形成三条横亘东西的巨型纬向构造体系。由北往南是:阴山—天山构造带、秦岭—昆仑构造带和南岭构造带。
经向构造体系
经向构造体系是一些走向南北的强烈构造带,又称南北向构造体系。其规模不等,性质也不尽相同。它主要由走向南北的褶皱和压性断裂以及伴生的张性、扭性断裂构成。在中国最为显著的南北向构造带出现在四川西部和云南中部,其中以大雪山—戛贡山为主体,称为川滇南北向构造带。该带在地理上称为横断山脉。自西向东并列有高黎贡山、怒山和大雪山,由一系列强烈褶皱和规模巨大的冲断层组成。在中国境内的其它地方,还有一些不太强烈的经向构造体系。在北方如贺兰山区南北走向的构造带与祁吕贺山字形脊柱相复合;在南方,四川东南至贵州中部,有川黔南北向褶皱群出现。此外,还有一些经向构造体系,有的是呈零星分布,有的与“山”字型构造的脊柱相复合。
扭动构造体系
上述的巨型纬向构造体系和经向构造体系,反应了经向或纬向的水平挤压或引张作用,都是具有全球性的构造体系,也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两个基本方向。但是,由于地壳组成的物质的不均一性,而使沿着纬向或经向的作用力发生变化,导致局部地壳发生扭动,便形成各种扭动形式的构造体系。
扭动构造体系的形式很多,根据作用力方式不同,可分为直线扭动和曲线扭动,前者一般称为扭动构造,如“多”字型、“山”字型构造;后者一般称为旋扭构造或旋卷构造,如帚状构造等。
根据地质力学的观点,前面所说的东西向或南北向水平应力,是由于在重力的作用下,地球自转速度改变时所引起的离心力(一种是南北向的,一种是东西向的)产生的结果。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自转速度是有变化的。就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切应力,使地壳产生运动。切应力在赤道上为最大(因为地球转速最大),两极为最小(地球转速等于0),因此在赤道附近出现巨型张裂、扭裂以及大的旋卷构造。
地球不是一个理想的刚体,当自转角速度变快时,它的扁度就要变大,地球表层—地壳物质就向赤道拥挤,中纬度地带受挤压最强,于是就出现大规模的纬向(横向)构造带。同时,在纬向切应力方面,当自转加速度变快时,就使地壳中的结合不牢固的部分物质,因跟不上转速加快的步伐而掉队,犹如车速急增时,乘客后仰一样。这就使部分地壳相对地向西滑动,如美洲大陆相对于欧非大陆落后,便在它们之间出现了大西洋;美洲大陆西缘遇着太平洋底硅镁层的阻挡,形成南北向的巨大挤压带—纵向大山脉,伴生的山字型弧顶也向西凸出。
“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
“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即地壳运动的多旋回理论,是黄汲清教授于一九四五年提出来的。该学说是在地槽发展单旋回观点上的进一步发展。所谓单旋回,是德国地质学家史蒂勒提出来的地槽褶皱带发展的模式。他认为,地槽发展初期以下沉为主,有大量蛇绿岩出现;以后地槽型沉积褶皱成山,与此同时有大量花岗岩侵入,随后有安山岩喷发和各种小侵入体;最后褶皱带遭受剥蚀,地槽转化为地台,并有玄武岩喷溢。这就是有名的地槽发展单旋回的基本观点。
该学说认为,板块运动说与多旋回构造运动说不但没有矛盾,而且可以互相补充,互相结合。在研究中国大地构造过程中,把这两种学说密切结合起来,是地质工作者的长期任务。
“断块构造”学说
断块构造学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文佑教授等,继承与发展李四光教授的地质力学思想,吸取了“地槽地台说”、“板块说”等的合理部分,在分析与综合中国及世界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断块说在研究方法上,强调运用地质力学与地质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地球的构造形成与形变进行辨证分析,将构造旋回的划分与构造形成、形变过程联系起来。认为地壳的形变,一般是从褶皱到断裂;但一经产生断裂,它便对以后的变形起决定性作用,即第一期的断裂控制第二期的褶皱,第二期的褶皱改造第一期的形变,也就是基底控制盖层,盖层改造基底,所以断块学说,侧重于研究断裂的形成与发展。该学说认为,地壳形变主要取决于力和介质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二者都是不均一的,应力的集中与释放往往发生在介质的不均一处。由于受力方式、边界条件以及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断裂常以不同型式组成“X”型、“Y”型等断裂体系,可表现为拉张、挤压、剪切、剪切—挤压,以及层间滑动等不同活动方式。按不同深度,断裂可划分为岩石圈断裂、地壳断裂、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四级。同样,被各种断裂网格所切割成的断块,也相应地划分为四级。随着深度及温度压力的增加,褶皱与断裂具分层性,这种分层性与地球各圈层之间,“软”、“硬”层之间的层间滑动有关。构造层划分要考虑形成与形变两个方面,从形成到形变是构造发生和发展的一个旋回。每一个构造旋回的形成控制该旋回的形变,而前一构造旋回的形变又控制下一旋回的形成,所以基底断裂构造常可控制盖层的构造发育。在区域应力场的演化中,压、张、剪是同时存在的,一个地区挤压,相邻地区必然拉伸,反之亦然。同样一个时期挤压,必然在另一时期拉张,反之亦然。挤压区常以水平运动为主,拉张区常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和垂直是一个运动的两种方式,何者为主,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由于断块学说吸取了有关大地构造学说的优点,使许多疑难问题从理论上得到科学的解释,因此受到国内外地质界的普遍重视,并已在石油、铁矿、地震地质、水文工程等项生产实践中收到一些实际效果。
地洼学说简介
地洼学说是中南矿冶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陈国达院士所倡导的学说。该学说认为,自一八五九年以来,地质界传统的理论是大陆地壳大发展过程只有两个阶段:先出现活动区—地槽区,后来变为“稳定”区—地台区。一九五六年,陈氏在总结中外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中生代中期以来地壳演化进入了新阶段,经受断裂作用和拱曲作用后所形成的狭长形或长圆形的凹地或凸起,其大地构造性质既非地台区,也与地槽区有别,而是一种新型活动区,是大陆地壳的第三构造单元。因它是地台区向活动区转化的产物,故取名为活化区;又因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区内出现地洼盆地,故称地洼区。地洼学说认为,在地壳演化史上,不只活动区可以转化为“稳定”区,而“稳定”区也可转化为新的活动区。大陆地壳的发展过程,并非如地槽—地台说认为的那样,直线地仅由地槽阶段发展到地台阶段,而是多阶段、螺旋式的升进。通过活动区与“稳定”区之间的互相转化递叠,按照“否定之否定”法则向前发展,这叫“动、定转化递进律”。它的力源机制在于上地幔软流层的物质运动,叫散聚交替说,它与板块构造活动有关。
该学说认为,地洼阶段是一个重要成矿期,其特点是形成丰富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分散元素及放射性元素等矿床;汞、氟、金刚石等也很重要。世界上80%的钨、85%以上的钼、50%的锡、40%的铜产于中、新生代;金刚石以中生代为产出的高峰期。
地洼盆地中也产生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石膏、盐,以及沉积铜、铀、铁等矿。其矿床特点常以小面积内可以集中大储量著称。
该学说还认为,地洼区常可继承先成的构造单元的矿产,形成矿床叠加,其成矿作用又可将先成矿床改造富化,形成新的矿床或使先成地层中分散的成矿物质富集形成工业矿床。
因此,在地洼区内矿产综合多样,且常见大而富的多因复成矿床。由于地壳演化新阶段具有如此的成矿作用,因此引起国内外成矿学者的高度重视。有人把第三构造类型与板块构造并列为决定当代地质学家发展的新学说。
地球新论简介
地球新论是由江发世在2013年2月提出来的。
地质构造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作用是指地球形成及地球活动的过程。所以,研究地质构造就需要研究地球的形成及地球活动。为了研究 地磁的成因、地震的成因、火山的成因及地壳运动的成因,江氏将固体地球结构划分为:内球、液态层、外球。为了研究地球起源,将固体地球结构由里向外划分为:地核、内过渡层、液态层、外过渡层、地壳。
大多数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壳运动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以下类型:
地 壳 运 动 分 类 表 序号 分类依据 地 壳 运 动 类 型 1 参照物 1、以黄道面为参照物的地壳运动; 2 运动方向 1、 经(南北)向地壳运动;2、纬(东西)向地壳运动; 3 运动方式 1、水平地壳运动;2、垂直地壳运动; 4 运动结果 1、折曲地壳运动;2、断裂地壳运动。 5 地质时代 1、前寒武纪地壳运动;2、古生代地壳运动; 6 地名+时代 1、阜平地壳运动;2、吕梁地壳运动;3、晋宁地壳运动; 7 作用力来源 1、 内力地壳运动;2、外力地壳运动。 8 运动规模 1、 全球性地壳运动;2、区域性地壳运动;3、局部地壳运动。 9 成 因 1、 地震地壳运动;2、火山地壳运动;3、风化剥蚀地壳运动; 10 深 度 1、地表地壳运动;2、浅层地壳运动;3、深层地壳运动。 11 力学性质 1、压性张性扭性混合力学性质地壳运动。 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地壳运动的成因和特点是不同的。所以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形成的地质构造其成因和特点是不同。



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理论发展概述有哪些?~

一、德国地质学家瑙曼提出“大地构造”一词最早有关地球构造讨论的著述,要算是法国地质学家埃利?博蒙(Elie de Beaumont,1798—1874年),他在1830年发表的《地球变动的研究》中已有论述,1830年,收缩理论盛行一时,基本上取代了上隆假说,1852年才全面公布收缩理论内容(见后)。
“大地构造”一词,严格地说,是在1850—1854年德国地质学家K.E.瑙曼(Naumann,1797—1873年)发表的《记录地质学教程》中第一次出现,其含义是泛指研究地壳的组成和结构。相当一段时期内,大地构造学(geotectonics)与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tectonics)作为同义语而流行。1936年E.克鲁斯(Kras)作过阐述,他说: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壳构造和运动的科学,而近代大地构造学一般系指大型区域性,乃至全球的地质构造而言,与传统的构造地质学有着明显的区分和分工。
16世纪,地质科学开始从宗教神学桎梏下解脱出来,工业发展对金属矿产需求日益迫切,人们从寻找矿藏中认识到,首先认识地质构造形式是一条捷径,德国矿业工程师阿格利柯拉(Agericola George Bauer,1494—1555年)就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在他的名著《论金属》一书中有系统论述,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成就。比他稍早一点的意大利的达?芬奇(Leonardo da Vici,1452—1520年)在工程地下发现古代海相生物遗体,使他认识到海岸线不是固定不变的,并提出海洋和陆地有过“沧海桑田”之变,这变化是地壳运动的结果。1669年丹麦学者斯蒂诺(N.Steno,1638—1686年)发表《天然固体中的坚硬物》,书中提出地层延伸理论,指出地层受扰动破坏而倾斜,他以建立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地质发展史而著名,将该区划分出六个阶段。英国地质学家斯特勒奇(J.Strachyi,1671—1743年)较早做过英国煤田地质构造的研究。德国学者勒(雷)曼(Lehmann Johann Gottlob,1719—1967年)发表《山岳的形成》;富泽尔(Fuchsel Geoge Christian,1722—1775年)发表《海陆变迁史》,把地球冷却产生的褶皱认为是构造运动的结果;盖塔尔(Guettard JeanEtinne,1715—1786年)发表《现代山岳受海水、河流、雨水之影响而低减》;狄玛列(Desmarest Nicholes,1725—1875年),在德国,特别是在萨克森地区作过大量区域地质构造调查与研究,但他没有继承郝屯的火山热流是大陆抬升的力源理论,而强调地质突变性的营力作用。俄国学者罗蒙诺索夫(Ломоносовv M.B.,1711—1765年)在名著《论地层》中提出:改变地球面貌的力有内外两种,“内部作用”就是地震,这种作用能使地壳隆起、沉降、海岸变迁,以及山脉的形成和消失。英国学者郝屯(Hutton James,1726—1798年)在《地球理论》中曾论及说地球是按物理学和力学规律发展而变化,所有地质作用是相互联系,并按一定顺序进行。他提出地壳运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垂直运动,其中地球内热的上升力最为重要。1777年在彼得堡科学院的一次讲演中,提出山脉的隆起是火山作用造成的。他在地质学上最大的贡献是第一次提出“解释地质现象,只能求助于现在仍可观察到的那些自然力的作用”,完全摆脱神创论的桎梏。
法国地质学家埃利?博蒙(1798—1874年),他在1830年论及收缩理论时,或在1852年全面公布其理论的内容时认为,地球处于一种冷却收缩状态,其外壳冷却到可能有的限度,体积已不再缩小,而地球内部继续冷却收缩,地壳内外不相适应迫使地壳“下沉”、表面缩小而形成褶皱,并把褶皱作用当作主要作用,主张水平挤压力作用形成褶皱。相继发表的《地球变动的研究》、《山脉形成体系》(1852年)中也论及山脉隆起成因观点。还有俄国地质学家索科洛夫(Cokoлов,D.И.,1788—1852年)1839年发表的《地球构造学教程》,以及《山岳体系概念》、《山脉构造的起源和成因》都是以地球冷缩论观点来论述。索科络夫是把构造地质学理论系统化的著名俄国学者。
1863年美国地质学家洛甘(W.E.Logan,1798—1875年)发表的《加拿大地质报告》,以及早年发表的《北美地质文献》中,都强调逆掩断层形成了断块,来解释地质构造问题。
1838年奥地利地质学家E.修斯(Suess,1831—1914年)在著名的《地球的外貌》中提出“地台”、“大陆沉降”、“地壳运动”等术语和概念,1875在《阿尔卑斯山成因》一文中,提出北美与欧洲之间存在“陆桥”的观点,引发热烈的讨论。
美国地质学家F.B.S.泰勒(Taylor,1860—1938年)于1909年发表《从第三纪造山带论地球面貌之起源》,最早提出大陆漂移理论。
法国地质学家G.E.奥格(Haug,1861—1927年)在《地槽与大陆块》一文中,提出地槽与大陆区分,他认为:在地槽中由于海退的沉降面积超过邻近陆缘地区,地槽褶皱引起海侵,这就是被誉为“奥格定理”的基本思想,在《地槽系与大陆区》把地背斜和地向斜称之为“地槽系”,这些著述和论点有力地发展了地槽学说。
1926年美国地质学家R.A.戴利(Daly,1871—1957年)发表的《我们动荡的地球》、《地壳及其稳定》(1933年)、《地应力和地球构造》(1944年)等论著都对地质构造理论作过系统地论述。这个阶段构造地质理论的研究,已是地质科学系统中比较活跃的学科。
构造地质学或大地构造学从作为独立学科起始就假学众多,学派林立,学术论战此起彼复,争论激烈,不同学派对地球组成(起源、运动、演化)有着不同概念和理论体系,形成截然不同的方法论,甚至有着完全对立的地球观和方法论。
二、美国地质学家霍尔1859年提出地槽概念,揭开构造地质学的序幕百余年来,历史上曾有过隆起说、收缩说、膨胀说、均衡说、脉动说、旋回说、潮汐说、大陆漂移说、重力褶皱说、底辟说、底流说、地壳振动说等各种构造地质学假说(详见本书第三章第一节)。
1859年美国地质学家J.霍尔(Hall,1811—1898年)通过对阿帕拉契山地区的研究,提出了沉积重力负荷导致阿帕拉契山脉呈槽形特征的古生代沉降区。1873年,被J.D.德纳(Dana,1813—1895年)纳入冷缩造山理论体系之中,把这种槽形构造命名为地槽,认为是地球因冷缩而在大陆边缘出现的凹陷带。当时得到法国地质学家奥格(Haug,G.E.,1861—1927年)在《地槽和大陆块》中论证,认为地槽中由于海退的沉降面积超过邻近陆缘地区,地槽褶皱引起海侵。
舒贺特(C.Chuchert,1858—1942年)、科伯(Kober Leopold,1883—?年)等多次论证,特别是法国地质学家M.A.贝特朗(Bertrand,1847—1907年)在1887年将环状构造的克拉通称为造山带,提出造山旋回概念,1928年又提出对称山脉形成模式,在《阿尔卑斯与欧洲大陆的形成》中,提出盛行一时的旋回学说。
1883—1903年奥地利的修斯(1831—1914年)在《地球的面貌》一书中,发展了沉积建造的时空分带理论。在地槽学说发展过程中,德国地质学家H?施蒂勒(Stile,1876—1966年)早年也曾提出过正地槽概念(所指优地槽和冒地槽),在《构造演化获得地壳演化》中倡导比较构造理论,在构造地质学发展史上起过一定积极作用。瑞士构造地质学家E.阿尔冈(Argand,1879—1940年)在其名著《亚洲构造论》及《阿尔卑斯构造地质问题研究》中,树立起大地构造分析中的力学观点。德国地质学家勃格达诺夫(Bogтanof)、德国大地构造学家克劳斯(1889—1970年)也都做过论证。
俄国的卡尔宾斯基(Kapпискнй A.,1847—1936年)、阿尔汉格尔斯基(Apxaнгельский,A.D.,1879—1940年)等在《俄罗斯陆台的发展与构造地质学》(1923年)及《论俄罗斯陆台构造》(1940年),建立起俄罗斯陆台和地槽学派,在俄国和苏联时代占有统治地位。后来,著名地质学家巴甫洛夫(Павгов,п.A.,1854—1929年)通过月古利山构造的研究,发展了卡尔滨斯基陆台理论。进入20世纪,苏联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大地构造学家,诸如:沙茨基(Щатский,H.C.,1895—1960年),哈茵(Xaин,B.E.,1914—?年),别洛乌索夫(Белоусов,B.B.,1907—?年),柯西金(Kосвiгин,Ю.A.),杨申(Яншин,А.Л)等,强化了苏联大地构造学派。在他们发表的《地槽学说百年》一文中,系统地反映出他们的理论观点及其发展成就。
因此,在大地构造学史(构造地质学史)研究中,都把霍尔1859年提出的地槽学说,作为学科发展的里程碑,为大地构造学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地槽地台学说的建立,是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理论研究的标志性的成果,是20世纪前半叶占据统治地位的地壳垂直论、固定论的理论基础。
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发展史表明:由于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在地质科学系统中所居的地位和作用,新的构造地质学理论的涌现,能反映不同时期的地质科学各个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发展趋势,如20世纪70年代板块构造地质学出现,尽管对该学说尚有颇大的争论,特别是对大陆地质的乏力,受到质疑和挑战,但在当时却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地球科学的发展,因而说大地构造学是对地质科学有着深远影响的分支学科,被誉为“地质科学中的哲学”。

活动论:板块漂移学说
固定轮:七大板块构造学说(在南美西侧还有一小板块)
区别漂移论认为板块既定且分离,由于内力影响沿一定轨迹漂动,由此构成现代地理基本形态。构造论认为板块相连,连接处相碰撞挤压或眼两侧背向分离构成了大陆的基本形态及此消彼长。

世界的本原是原子
答:3.20世纪初:根据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的理论,物质在微观层面上是由原子、分子和基本粒子构成的。4.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据和理论模型进一步深化了对原子的认识,揭示了原子的内部结构、性质和行为规律。三、原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1.原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具有质量和空间...

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
答: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诺贝尔化学奖从1980年的DNA至1997年的ATP共有七、八项之多。生命科学中许多重大问题的研究,如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其相应功能的关系、若干重要生物分子反应机制、酶催化机理、手性生物分子和手性药物的作用机制、抗癌药物的设计和筛选等,都需要依赖于化学科学中物质结构理论与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

变质岩区地质构造特征研究
答:变质岩区地质构造环境比较复杂,但是变质岩区的地质构造活动和成矿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必须对变质岩区地质构造环境开展必要的深入的研究工作,编制变质岩区地质构造图。由于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大部分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完成,不同时期填制的地质图对地质特征的认识水平差别较大,因此必须按照新的理论观点对原有的资料进行...

帮忙解释一下质子、中子及电子的内部结构,谢谢。
答:但出乎意料的是,实 验家斯特恩测得的质子磁矩却为5.6个单位核磁子,中子磁矩也不 是零,而是-3.82个单位核磁子,与点粒子理论相悖。这些都清楚地 说明质子、中子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它们可能是具有内 部结构的。60年代,霍夫斯塔特等人用高能电子轰击核子,证明 核子电荷呈弥散分布,核子的确具有内部结构[1]。

构造地质学的简介
答:地槽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构造地质学的起点。1887年贝特朗提出造山旋回的概念。1883~1909年修斯在收缩说的基础上完成巨著《地球的面貌》,书中突出了地质学的全球观点,同时还发展了沉积建造的时空分带理论,使地槽地台学说得以建立,并奠定了20世纪前半叶的地质学研究的基础。泰勒1910年讨论了欧亚大陆...

地质构造地貌的类型及其特征、成因
答:20世纪中叶以来,地貌学广泛吸收相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着重于地貌现代过程的观测与分析,形成了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动力地貌学和应用地貌学等分支学科,以及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海岸地貌、荒漠地貌等研究领域。地貌学的基本内容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地球...

关于古构造地质图分析方法的一般知识
答:等厚度图和相图在古构造地质分析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编制古构造地质图之前确定造成厚度缩小的先决条件——断裂破坏或者是建造内冲刷——是非常重要的。钻孔揭露的厚度应按公式作真厚度计算:T=Tu·cosδ (在垂直钻孔中被测量的可见厚度)T=Tu·cos(δ—σ)(在沿着隆起层面向上倾斜的斜孔中测量)T=...

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方面取得的成就
答:二十世纪的化学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实验与理论一直是化学研究中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两个方面。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并广泛地应用了当代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化学在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合成和测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在理论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无机...

构造地质研究
答:内容既涉及前寒武纪基底和古生代地质,也涉及新构造运动和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关系等诸多方面,资料的翔实程度反映了挪威地调、科研和大学等机构,在区域地层划分、区域地质构造、岩石与矿物学、同位素测年、计算机3D模拟和构造时空演化研究方面的理论水平。 有关构造地质学方面展板介绍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其内容也集中于...

地质力学理论的历史渊源、形成的科学背景和发展过程
答:这个总结概括了不同类型构造的特殊本质,明确了构造体系的概念,测定了与每一类型构造体系有关地区的构造运动的方向和方式,推断了大陆和海洋运动的主因,这些都为地质力学的建立打下了实践和理论基础。 20世纪30~40年代初期是地质力学在上述基础上继续发展的时期,也是以构造体系概念为指导,继续向着尚未研究过或尚未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