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翻译下面的句子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文言文

作者&投稿:象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句】
1、至于宗庙之美,百官之富,鸳鸾接翼,杞梓成阴,如臣之比,赵咨所云:车载斗量,不可数尽。(《洛阳伽蓝记·追光寺》)
2、江东朝贵,侈于矜尚,见略入朝,莫不惮其进止。(《洛阳伽蓝记·追光寺》)
3、子如能自厉改,甚有声誉,发摘奸伪,僚吏畏伏之。(《北齐书·司马子如列传》)
4、(既为众所指目,徒以路远处幽,无所取资)而幸至者之希,则曷若一无闻焉者,为能常保其清淑之气,而无游者猝至之患哉!(清代方苞《再至浮山记》)
5、今少傅丞相福国陈公序其篇端,所以发挥引重,固已尽其美矣。(《丞相李公奏议后序》)
6、英,姓崔,(字俊臣。世居真州。以父荫补永嘉尉,)挈累赴官,(不自慎重,)为舟人所图,沉英水中。(家财妻妾,不复顾矣。)幸幼时习水,潜泅波间,度既远,遂登岸,(投民家,举体沾湿,身无一钱。赖主翁见怜,易衣赐食,复赠盘费而遣之。英遂问路出城,)陈告于平江路,(令听候,一年杳无消耗,惟卖字以度日。非敢谓善书也,不意恶札上彻钧览。)(冯梦龙《情史》卷二情缘类“崔英”)
7、一月中失膳饮节,违高堂定省者,旦旦然矣,而还暇课农巡乡如古循吏之云乎矣?(清代袁枚《答陶观察问乞病书》)

【原创参考译文】
1、(臣在本朝的那些日子里,不过充数当一个官。)说到宗庙制度的齐备,百官人材的充足,就好比鸳鸾羽翅相接、杞树梓树绿阴一片。像臣(侍中尚书令东平王元略自称)这样的人,用赵咨的话来说,是“车载斗量,不能尽数”啊。
注释:
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社稷宗庙之辉煌,百官装束之富丽。指思想上的造诣,泛指高深的境界。语出《论语·子张》。
鸳鸯:比喻贤人。《洛阳伽蓝记·追光寺》:“至于宗庙之美,百官之富,鸳鸾接翼,杞梓成阴。”范祥雍校注:“鸳与鵷通。鸳、鸾皆凤族,以比喻贤人。”
2、梁朝的达官大臣们过于骄矜自尊,但看见元略入朝,无不对他的举止表示敬畏。
注释:
朝贵:朝廷中的权贵。
3、司马子如能够慰勉警戒自己勇于改错,非常有声誉。(他能)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他的属官们都敬服他。
注释:
自厉:慰勉警戒自己。
发摘:揭发;纠举。
奸伪:指诡诈虚假的人或事。
僚吏:属吏;属官。
畏伏:敬服。伏,通“服”。
4、(这里是被众人纷纷推荐,只不过因为路途遥远、地处偏僻,途中有无所借助,)所以有辛到达的就少了。既然这样,哪如全然不被人所知,又能常常保有其清静优美,并且没有游人突然到来的祸患呢?
注释:
曷若:何如。
猝至:突然而至。
5、现在太子少傅丞相福国公陈先生在开篇为他的文集作序言,这是用来宣传弘扬他文章的精义,同时也是对他的称引推重,这本来就已经是尽善尽美的事情了。
注释:
所以:用来……的东西(办法)。
发挥:阐发,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引重:标榜;推重。
6、我(崔英自称)姓崔,(字俊臣。世代居于真州。凭借父亲的荫功补任永嘉县尉,)携带家室(到永嘉县)赴任,(途中因为自己不够慎重,)被船夫盯上,将我沉入水中水中。(家财和妻妾,也不能再照看了。)幸而幼时熟习水性,在波浪之间潜游,游得度远了以后,才敢登岸,(然后投宿民户家,全身都沾湿了,而且身无分文。依靠主人家老人可怜我,给我换了衣服,赐予我食物吃,又赠与我盘缠然后打发我(上路)。于是我就问着路出城而去,)到平江路去告状,(官爷让我听候消息,过了一年还是杳无音讯,只得卖字来度日。完不敢说字写得好,也没想到我拙劣的书法得到长者阅目。)
注释:
挈累:携带家室。
舟人:船夫。
陈告:告状。
消耗:消息。
恶札:拙劣的书法或文笔。亦用为谦词。
钧览:对尊长阅览的敬称。
7、一月中失膳饮节,违高堂定省者,旦旦然矣,而还暇课农巡乡如古循吏之云乎矣?
一个月之中不得不失去饮食的规律,而且不能够对高堂父母行晨昏定省的孝礼,每天都是如此,还有时间像古代所说的守法循理的良吏那样督责务农、巡行乡县等等吗?
注释:
高堂:指父母。非专指母亲。
定省:指晨昏定省。《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郑玄注:“定,安其床衽也;省,问其安否何如。”后因称子女早晚向亲长问安为“定省”。
课农:督责务农。
循吏:守法循理的官吏。
云乎矣:也说云乎哉。语助词。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感叹或反诘。

追光寺
【原文】
追光寺,侍中尚书令东平王略①之宅也。
略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群书,好道不倦。神龟中为黄门侍郎。元乂专政,虐加宰辅,略密与其兄相州刺史中山王熙欲起义兵,问罪君侧。雄规不就,衅起同谋。略兄弟四人并罹涂炭,唯略一身逃命江左。萧衍素闻略名,见其器度宽雅,文学优赡,甚敬重之。谓曰:“洛中如王者几人?”略对曰:“臣在本朝之日,承乏摄官,至于宗庙之美,百官之富,鸳鸾接翼,杞梓成阴,如臣之比,赵杏所云②:‘车载斗量,不可数尽。’”衍大笑。乃封略为中山王,食邑千户,仪比王子。又除宣城太守,给鼓吹一部,(左佥右刃)卒千人。略为政清肃,甚有治声。江东朝贵,侈于矜尚,见略入朝,莫不惮其进止。寻迁信武将军、衡州刺史。孝昌元年,明帝宥吴人江革,请略归国③。江革者,萧衍之大将也。萧衍谓曰:“胺宁失江革,不得无王。”略曰:“臣遭家祸难,白骨未收,乞还本朝,叙录存没。”因即悲泣,衍哀而遣之。乃赐钱五百万,金二百斤,银五百斤,锦绣宝玩之物,不可称数。亲帅百官送于江上,作五言诗赠者百余人。凡见礼敬如此比。
略始济淮。明帝拜署侍中义阳王,食邑千户。略至阙,诏曰:“昔刘苍好善,利建东平④;曹植能文,大启陈国⑤,是用声彪盘石,义郁维城⑥。侍中义阳王略,体自藩华,门勋夙着,内润外朋,兄弟伟如。既见义忘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往虽弛担为梁,今便言旋阙下,有志有节,能始能终。方传美丹青,悬诸日月。略前未至之日,即心立称,故封义阳。然国既边地,寓食他邑,求之二三,未为尽善。宜比德均封,追芳曩烈。可改封东平王,户数如前。”寻进尚书令、仪同三司,领国子祭酒,侍中如故。略从容闲雅。本自天资,出南入北,转复高迈。言论动止,朝野师模。建义元年薨于河阴,赠太保,谥曰文贞。嗣王景式舍宅为此寺。
【注释】
①东平王略:《魏书》卷十九下有传。
②赵咨所云:赵咨为汉末人,仕吴,官至都尉。建安二十五年(220)奉命使魏。魏文帝问曰:“吴如大夫者几人?”咨答曰:“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三国志·吴志·吴主权传》注)
③明帝宥吴人江革,请畧归国:徐州刺史元法僧据城南叛乱之际,萧衍派遣豫章王萧综镇徐州。而萧综投降于此魏,其长史江革等将士五千人成为此魏俘虏。明帝下令遣返江革等,因以征召元略。(《魏书》卷十九下)
④刘苍好善,利建东平:刘苍为东汉光武帝第八子。封为东平王。苍好经术,曾与公卿共定南此郊冠冕车服制度。汉明帝问曰:“处家何者最乐?”苍答曰:“为善最乐。”(《后汉书》卷七十二)
⑤曹植能文,大启陈围:曹植为曹操幼子,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魏明帝太和六年(232)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魏志》卷十九)
⑥声彪盘石,义郁维城:盘石与维城,均指王族在各地封为藩王,使中央集权的体制得以稳固。
【译文】
追光寺,位于寿丘里,原是侍中尚书令东平王元略的宅邸。
元略生来就很出色,年幼时已显得老成持重。博通群书,好道不倦。神龟年间任黄门侍郎。当元乂垄断政权、对宰相下毒手之际,元略秘密地与他的哥哥中山王元熙一起,打算仗义起兵,向元乂这个在君王左右的恶人问罪。然而这番雄图没有成功,反而在同谋者内部发生了纷争,元略的四个兄弟全部遇难,唯有元略只身逃命到江左。萧衍对元略的名声素有所闻,看到他器度宽弘优雅,富于文才学识,对他非常敬重。萧衍问他:“洛中像您这样的人有几位?”元略回答说:“臣在本朝的那些日子里,不过充数当一个官。说到宗庙制度的齐备,百官人材的充足,就好比鸳鸾羽翅相接、杞树梓树绿阴一片。像臣这样的人,用赵咨的话来说,是‘车载斗量,不能尽数’啊。”萧衍听后大笑。于是封元略为中山王,给予食邑千户,待遇相当于王子。又任命他为宣城太守,给予乐队一部和仪仗兵千人。元略行政清正严明,很有政治声誉。梁朝的达官大臣们过于骄矜自尊,但看见元略入朝,无不对他的举止表示敬畏。不久,元略转任信武将军、衡州刺史。孝昌元年(525),明帝赦免吴人江革,以此作为交换,请求让元略回国。江革这个人是萧衍的大将。萧衍对元略说:“朕宁愿失去江革,却不能没有中山王。”元略回答说:“臣的家里遭遇灾难,亲人的白骨还没有埋葬。乞求让我回到本朝,料理生者与死者的事谊。”不禁悲泣泪下。萧衍哀怜地让他回国。于是赐给他五百万钱,二百斤金,五百斤银,锦绣珠宝等物品更是数不清。萧衍亲自带着百宫到长江边送行,有一百多人作五言诗临别相赠。元略所受到的礼遇大凡如此。
元略才渡过淮河,明帝就任命他为侍中、义阳王,赐给食邑千户。元略来到朝廷,有诏书谓:“过去刘苍(东平王)好善,有利地建成东平封地;曹植(陈思王)能文,大大地发扬陈国的声望。所以,他们的名声道义是盘石之宗和维城之族的荣耀。侍中义阳王元略,其品德是诸侯的精萃,一门的功勋早已著称。他内润外朗,兄弟都很英俊。既然见义忘家,为国舍命,那种不朽的忠烈何日能忘!过去虽然一度在梁朝休闲,现在又返回朝廷,这堪称有志有节,善始善终。正应流芳史册,如同悬挂于曰月上那样不可磨灭。元略稍前尚未抵达的时候,真诚求归,树立名节,因此封为义阳王。可是封地不仅边远,而且俸禄需靠其它郡邑提供。考虑过另外雨、三处地方,都不如意。应该依照德行选相称的封地,对昔日的功勋追加荣誉。可改封东平王,赐给食邑的户数同前。”不久,晋升为尚书令、仪同三司,兼任国子祭酒,侍中的职位不变。元略从容闲雅,出自天性,离开南方回到北方后,气度更加高迈,他的言论和行为成为朝野的楷模。建义元年(528)在河阴逝世。追赠太保,谥文贞。继承王位的景式献出住宅作为此寺。

再至浮山记(1)
【原文】
昔吾友未生、北固在京师(2),数言白云、浮渡之胜(3),相期筑室课耕于此。康熙己丑(4),余至浮山,二君子犹未归,独与宗六上人游(5)。每天气澄清,步山下,岩影倒入方池;及月初出,坐华严寺门庑,望最高峰之出木末者(6),心融神释(7),莫可名状。将行,宗六谓余曰:“兹山之胜,吾身所历,殆未有也。然有患焉!方春时,士女杂至(8)。吾常闭特室(9),外键以避之(10)。夫山而名,尚为游者所败坏若此(11)!”辛卯冬,《南山集》祸作,余牵连被逮,窃自恨曰:“是宗六所谓也(12)。”
又十有二年,雍正甲辰(13),始荷圣恩,给假归葬(14)。八月上旬至枞阳,卜日奉大父柩改葬江宁(15),因展先墓在桐者(16)。时未生已死,其子移居东乡;将往哭,而取道白云以返于枞。至浮山,计日已迫,乃为一昔之期(17),招未生子秀起会于宗六之居而遂行。白云去浮山三十里,道曲艰,遇阴雨则不达,又无僧舍旅庐可托宿,故余再欲往观而未能。
既与宗六别,忽忆其前者之言为不必然。盖路远处幽,而游者无所取资,则其迹自希,不系乎山之名不名也。既而思楚、蜀、百粤间(18),与永、柳之山比胜而人莫知者众矣(19);惟子厚所经(20),则游者亦浮慕焉(21)。今白云之游者,特不若浮渡之杂然耳。既为众所指目,徒以路远处幽,无所取资而幸至者之希,则曷若一无闻焉者(22),为能常保其清淑之气,而无游者猝至之患哉(23)!然则宗六之言盖终无以易也(24)。
余之再至浮山,非游也,无可记者,而斯言之义则不可没,故总前后情事而并识之。
【注释】
(1)浮山:又名浮度山、浮渡山,在安徽省桐城县东九十里,有奇峰七十二,为桐城之胜。
(2)未生:左待,字未生,桐城人,方苞好友。北固:刘北固,字辉祖,安徽怀宁人,方苞好友。
(3)白云:白云岩山,在桐城县东一百二十里,为当地名胜之一。
(4)康熙己丑: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
(5)宗六上人:名叫宗六的和尚。上人:和尚的别称。
(6)木末:树梢。
(7)心融神释:心神完全融汇于优美的自然景象之中。
(8)士女:男女。
(9)特室:独室。《庄子·在宥》:“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
(10)外键:锁上外门。
(11)败坏:山有名,则游人杂至,破坏了清净优美的自然环境。
(12)“是宗六”句:意为自己有文名,为《南山集》作序,结果被牵连下狱,这跟宗六和尚所说的山有名则易遭败坏的道理相当。
(13)雍正甲辰:雍正二年(1724)。

(14)“始荷圣恩”句:方苞在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出狱后,家属族人被迫入旗籍,羁留北京,不得回乡。雍正皇帝即位后,特赦方苞族人归籍,1724年(雍正二年),又给假一年,准其回乡办理先人坟墓迁葬等事。
(15)卜日:选择吉日。
(16)展:察看。
(17)一昔:一夜。
(18)百粤:即百越,秦汉以前散居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部族繁多的越族。此处指古越族所在的地区。
(19)永:永州,治所在今湖南省零陵县。柳:柳州,治所在今广西省柳州市。比胜:并胜。指上述百粤、楚、蜀各地山水与永州、柳州的山水并胜。
(20)子厚: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河东解(今山西货运城县解州镇)人。柳宗元因遭宦官贵族集团打击排斥,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为柳州刺史。柳宗元曾以永州、柳州山水为内容写过不少著名的游记,这些山水因柳宗元的游记而闻名于世。
(21)浮慕:虚慕。意为一些人并非真的对永州、柳州的山水有切实的感受,只是因为它们曾为名人所游赏而慕名往游。
(22)曷若:何如。
(23)猝至:突然而至。
(24)无以至:无法更改。意为宗六和尚说的话,到底还是正确的。
【译文】
从前我的好友左未生、刘北固在京城,多次说白云、浮渡是当地名胜。曾相约一道在那里建个房子、种种地。康熙己丑年,我到了浮山,左、刘二位君子外出还未回来。我就独自与名叫宗六的和尚一道出游,每当天朗气清之时,我们就走到浮山下,浮山的峰影倒映入方形的池塘,等到月亮刚刚升起时。我们就坐在华严寺门楼或廊下,望着浮山的最高峰出现在大叔的树梢,感到心神完全融汇于优美的自然景象之中,那种美不可言喻。我要走了,宗六和尚对我说:“此山之优美,是我所从未亲身经历过的,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恰逢春天之时,男男女女就纷至沓来。我就常自己躲在独室里,锁上外门来避开喧嚣。山有名,则游人杂至,就像这样破坏了此地的优美清静。”辛卯年冬天,《南山集》之祸爆发,我受牵连而被逮捕,私下里独自遗憾的说:“这跟宗六和尚所说的山有名泽易遭败坏的道理相当!”
又过了十二年,雍正甲辰年,我才承蒙圣恩请假回乡办理先人坟墓迁葬等事。八月上旬到了枞阳,我选择吉日把祖父的灵柩改葬在江宁,于是先察看在桐城的祖先墓地。当时左未生已经死了,他的儿子移居在东乡。我要前往哭奠,就取道白云山,然后返回枞阳。我先到浮山后,算着时间已经很紧张,就相约在某一夜相见,我就招来左未生的儿子秀起在宗六和尚的住处相会。然后就出发了。白云山距浮山三十里,道路曲折艰难,每逢阴雨天气就道路不通。途中又没有僧舍旅店可以托身住宿,所以我再想前往观赏浮山也是不能了。
与宗六和尚分别后,我忽然回忆起他前面所说的话,想想也不一定对。如果路途遥远地处幽僻并且游玩这有没有可以借助的东西,则它情况自然不为人知,与山有名无名也没有关联。接着又想到楚、蜀、百粤这些地方的山水。和永州、柳州之山水同位名胜但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只是因为柳子厚经过了那里,于是前去游玩这也就慕名往游了。现在白云山的游人,还不如浮渡山那样人多混杂。这里是被众人纷纷推荐,只不过因为路途遥远、地处偏僻,途中有无所借助,所以有辛到达的就少了。既然这样,哪如全然不被人所知,又能常常保有其清静优美,并且没有游人突然到来的祸患呢?这样看来,宗六和尚说的话无法更改,到底是正确的。
我再到浮山,不是为了游玩啊。也没什么可记的,但这其中的含义却不能埋没,所以就总结了这些前前后后的事情一并记下了它们。

1、至於宗庙之美,百官之富;鸳鸾接翼,杞梓成阴。如臣之比,赵咨所云:车载斗量,
不可数尽。
到相关宗庙形成的精丽,各种办公厅达到的宽裕,鸳鸾相联羽翼,杞梓形成荫凉,犹似臣所相当(能力、水平)的,赵谘所说的:车装上的用斗舀来计算,没法子轻点精确。
至,到达,终点。
於,《说文解字》象古文乌省。限定字后所指,犹如就、就这、单讲、表一表。
宗庙,宗法制传统,后人敬奉已故先人的建筑物。
百官,所有的职能部门的建筑物。官,指房屋,后加食旁作馆说,不足取,官可以不提供食物,比如朝廷,就是办公场所。
富,大,多,丰厚。
“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语出《论语·子张第十九》倒数第三章,子贡比喻孔子之贤德。
鸳鸾是比翼鸟,双宿双飞。

杞,茄科,落叶小灌木。浆果卵圆形,红色。果实、根皮(地骨皮)可入药 。《说文解字》杞,枸杞也。隐意指最有益于人的树木。
梓,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种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说文解字》梓,楸也。隐意指最宜于事的树木。树木又是多年生植物,长久。
比,两人相依偎,义为差不多的同侪。

2、江东朝贵,侈於矜尚,见略入朝,莫不惮其进止。

江东朝廷里的权贵,过于自高浮夸,看到略任职到朝廷,(权贵)没有不顾忌略举动
《说文解字》侈,掩胁也。侈,一曰奢也。段注:“掩者,掩盖其上;胁者,胁制其旁。凡自多以陵人曰侈。此侈之本义也。”又:奢,张也。徐灏曰:“奢者侈靡放纵之义。故曰‘张’,言其张大也。”
矜,《说文解字》矜,矛柄也。长长地光杆,所以有孤独长久、独自自长、自高、自大之义。
尚,凸显的上。高处、早先。古人尚古,即推崇。矜尚,即推崇自我。相矜尚(亦常见),即推崇与自我推崇。
莫,莫须有,没必要有,口气极为强硬,武断。莫,日没入草莽。
进止,进,进言;止,制止。

3、子如能自厉改,甚有声誉,发摘奸伪,僚吏畏伏之。
子如他能够自我严肃更正,极有名声称赞,举揪辨别丑恶假冒,左右供事的官员害怕隐藏起来。
子如,人名,字,之类。
僚,辅佐;吏,处理具体事务。
伏,指人似狗状,匍匐在地。《说文解字》“伏,司也;从人,从犬。臣铉等曰:司,今人作伺”。《广雅》“伏,藏也”。类此处用如邪恶是思想行为隐伏下来,约束自我。

4、而幸至者之希,则曷若一 无闻,焉者为能常保其清淑之气,而无游者猝至之患哉。
而有幸到达的发生疏寡,那么怎么如同一概没人知道,如何方式处理才能够长期保持这种新鲜洁净形成的空气,从而避免观光客仓促到来生出灾难呀。
之,我以为从本义,即草萌生出土。语法家们以为是几十种义项,进而设计出几乎所有的词性;之,就成了万能词。
曷,《说文解字》“曷,何也”。
一无闻,同一无所闻,大概作者以“一无闻”强调是人家不知道;以区别似乎是自己不知道的“一无所闻”,其实“一无所闻”不加限定,完全可以从人我两面理解,根本不必增设区隔。
(估计你们的教材用焉者后断句,然后设计各种“语法”分析救补。)
焉,诘问,如怎么、怎样。
者,限定“为能常保其清淑之气而无游者促织之患”为“焉”所诘责的内容。
为,为人处事,无为而治之为。能,妥善控制并达成目标。
猝,狗从草丛中突然跑出追逐。此文本有突然成群结队到来,导致一片狼藉之意。

5、今少傅丞相福国陈公序其篇端,所以发挥引重,固已尽其美 矣
当时少傅丞相富国陈公做序言在开篇,据此用作宣传弘扬借用推崇,强化到极端地美轮美奂喽。
少傅,加衔,如部长级;丞相,实职;富国公,爵位,在中古以前多是实际封地在富国的公级可传后的。陈,姓氏;公,又为敬称,一字两用。

6、英姓崔,挈累赴官,为舟人所图,沉英水中,幸幼时习水,潜泅波间,度既远,遂登岸,陈告于平江路
英姓崔,随身携带宝贝去到任职岗位,被水手就地谋财害命,沉溺英进水里,不巧幼年时候谙熟水性,扎猛子游泳在波浪之中,盘算已经远离了,于是爬上陆地,逐条起诉给平江路衙门。
英,人名、字之类。
累,小人持重物,拖累也。家累,家人与重物;可以用累省称家累、室累。然仅有妻儿不足以为人害命,妻儿多有,则人多难隐,不足以妄动,必落了单,还细软金玉其身,才会被打劫。
舟人,陆路费财费力,坐船节省,抑或不得不摆渡长江大河。
幸,侥幸,万里有一,所以可以说不巧,贼人不得逞。
度,寻思、算计、猜度。
即,罗振玉,就食为即,食毕为既。已经、完成、过后。
陈,次序铺叙排列,指言语文辞就是一一道来。
陈告,汉语语序语,强调的、重要的、早发生的在前,陈告是目的性的,不需陈告,就不去远奔平江路,风尘仆仆了,所以:“陈告于平江路”。非语法家规定的倒桩,桩子倒了费工,还拴不住驴;装东西也没倒着装的可能,比如王杯中装水,先加上面,后加下面,那不得研发些高科技的古怪装置,想刘谦似的?
平江路,隋有监察数州或州另数县级别的临时行政派出机关,南宋中晚期趋向于制式化。明清演为行省。

7、一月中失膳饮节,违高堂定省者,旦旦然矣,而还暇课农巡乡,如古循吏之云乎?
每月里得不到吃喝的应有规律,悖离扶持问候老娘规矩的情况,天天如此呀,那还能得空指导农事检查乡里,如同古代循吏描述出的说法吗?
谁呀,这么悲惨。
高堂,可以指母亲,也可泛指双亲、长辈。
定省,按时伺奉问候。
旦,旦夕,天明为旦,黑为夕。
课农巡乡,知事的主要职责,否则失农时,没收成;失和谐,没人民(世仇械斗血偿);就收不上税赋,丁役。
循吏,《汉书》有《循吏传》,只专守法令律例的地方官,不额外替皇上谋财害民,是为循吏。指没有轰轰烈烈“事功”(往往是劳民伤财),没有高山仰止“清誉”(往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过踏踏实实和谐安康一方水土一方人民,是为君上宗庙社稷根本计。
昨天打字太累了,今天补充一下,修改一些输入错误。其实,还有许多该讲解的地方,期待你具体提出。否则,说了没人看,很是无用功。

1至于社稷宗庙之辉煌,百官装束之富丽,贤人亲近,优秀的人才成群,像我这样的,像赵咨所说的,用车子载,用斗量,也数不完啊。
2江东朝廷中的权贵,都放纵自大,看到王略来到朝中任职,没有一个不畏惧他的
3
4既然这样,哪如全然不被人所知,又能常常保有其清静优美,并且没有游人突然到来的祸患呢?这样看来,宗六和尚说的话无法更改,到底是正确的。
5

1.说到宗庙制度的齐备,百官人材的充足,就好比鸳鸾羽翅相接、把杞绿荫一片。像臣这样的2.人,用赵咨的话来形容,是车载斗量,不能尽数。
2.江东朝廷中的权贵,都放纵自大,看到王略来到朝中任职,没有一个不畏惧他的

翻译下列文言文句子~

(原文)琰访知盗杀,卒辞不食(译文大意)崔琰访知此乃是盗杀,终究推辞不吃(原文)年余耳顺,而孝思弥笃(译文大意)过完年以后就六十岁了,而孝亲之思念更加严重了。此文出自《魏书?孝感传?赵琰》:「年馀耳顺,而孝思弥笃。」

师入吾心
吾师三十有二,面目修齐,授数术
吾师平日已一红衣覆体,履皮鞋一双,好急言,精条理,为师肃然,偶有小笑。尝语惊四座
吾师授业谨慎,谦冲子牧,训所学者因材施教,非严令尔
吾尝叹曰:微斯人,吾谁与归~~

文言文翻译五步法
答:2. 文言文翻译的办法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

及文公守信得原卫文言文翻译
答:2. 哪位大虾能帮我把这2篇文言文翻译《晋文公守信得原、卫》、《幽王 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 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

高中课内文言文重点翻译会考
答:其次,整理课文中带有句式变换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 再次,整理句中含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的实词的句子。最后,整理文中有固定格式、常见格式的句子。 值得一提的是,句子翻译是以文言实词的掌握为基础的,句中的几个重点实词。 3. 高中课内文言文怎么复习 文言文阅读攻略 一、文言虚词下苦功 文言虚词是古...

文言文翻译
答: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牛发怒着吼叫,文惠君感到害怕,庖丁用刀刺牛,牛死了。大王看到他技术这么高,感到怀疑,庖丁解除了他的疑惑。文惠君才理解了其中的道理,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文惠君此后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最终解除了内忧外患。陈胜死后,众豪杰推举项羽为统帅。约定先攻入咸阳者称王。没想到刘邦先攻下...

汉语翻译成文言文在线
答: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

文言文翻译表达方式
答: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

碎金鱼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
答:碎金鱼翻译如下陈尧咨擅长于射箭,射箭每次都能命中目标,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的时候,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尧咨说:“荆南是重要的地方,常常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座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

课前文言文短文翻译训练
答: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 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

文言文是翻议成这
答:我把 翻译成文言文是吾使之~·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

文言文?
答: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结构 折叠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