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和重大弊病有哪些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作者&投稿:娄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联工业化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把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高速度贯穿了工业化的始终。

斯大林指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起于20年代末期,到1933年联共(布)中央全会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苏联模式的局限性:

在经济领域,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国家控制全国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排斥市场机制和商品经济,经济缺少竞争和活力。

在政治领域,国家权力集中于苏共,没有其他政党存在,而且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缺乏,后期官僚特权和腐败现象严重,法制遭到破坏,政党脱离群众,党的指导思想教条主义严重。

扩展资料:

苏联模式的优势:

革命后的苏联外有资本主义包围,内有阶级敌人破坏,面临的形势极端险恶,它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模式以及强调高速发展、强军与赶超,与所处的这种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直接相关。

该模式维护了苏联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巩固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通过集中和运用有限的资源,服务于攸关国家命运的发展需要。

苏联仅用了短短10余年时间就完成了工业化,建成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为二战后步入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该模式在二战中也显示出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党建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



苏联模式的特征:
1、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
2、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3、从对外关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
主要弊端:
1、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官僚主义盛行,造成各级官僚唯上令是从,党脱离群众,失去了活力。
2、经济上排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企业没有主动性,失去了活力,导致高投入、低效率;
3、高度集中的文化体制扼杀了学术民主,充斥教条主义,学术研究仅限于诠释斯大林的论述,几乎没有重新可言,除了军事科学,学术研究整体上落后于西方。
4、在对兄弟党关系上,苏共以老子党自居,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完全仿效苏联。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与弊端~


斯大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哪些重要理论?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理论: ①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问题。斯大林指出,我们已争得了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建立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我们还要用自身的力量,建立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经济基础。他强调,苏联是在资本主义包围的环境下进行建设的,如果不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如果停留在只输入机器而不能自力生产机器的阶段,就不能担保苏联不变成资本主义体系的附属品。因此,我们的任务不仅要增加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的比重,不仅要在现代化新技术的基础上改造国民经济一切部门,向这些部门提供现代化新技术,而且要在这种发展中保证受资本主义国家包围的苏联在经济上的独立。 ②关于改造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问题。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决不能无止境地即过于长期地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建立在规模最大的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的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小商品农民经济的基础上。个体小农经济无力采用新技术和新式农业机械加快农业的发展,不能提高农业的商品率,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要;不仅如此,小生产经常地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使资本主义恢复所需要的条件增长起来。1929年底,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开展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通过这场暴风骤雨的群众运动,苏联由一个主要是个体小农业的国家变成了大规模集体农业的国家。由多种经济成分过渡到只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当时,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纯之又纯的模式,看不到公有制居领导地位的条件下,还可以调动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来发展生产;更不可能认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必要性。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但是,他在改造非公有制经济上片面强调速度,采用行政的、强制的手段,实现农业集体化,并过早结束新经济政策,实行转轨,则是一大失误。 ③关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斯大林强调,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他提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要求整个国民经济在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按比例地发展。国家计划对企业、部门、地区的生产和流通具有极大约束力,计划就是“法律”。他认为,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可以使苏联避免那种破坏国民经济并给社会带来巨大物质损害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从而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度地不断地增长。实践证明,斯大林把计划经济与发展商品经济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 ④关于在经济上超过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斯大林认为,尽管苏联的工业在生产的技术装备数量和增长速度方面,已经赶上并超过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但苏联在经济方面仍然是落后的。一国工业的经济实力并不表现在它的工业总产量上而不计及人口多少,而是表现在直接按人口计算消费品数量的工业总产量上。 ⑤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问题。斯大林晚年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他认为社会主义两种公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存,是社会主义仍然需要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直接原因和客观依据;并提出利用商品生产和它的“货币经济”一起共同为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生产的事业服务。这对传统的观念是一个较大的突破。但是,斯大林在认识上是不彻底的,他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必然存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但又把它限制在消费品的生产和流通范围内,拒不承认生产资料也是商品,不承认价值规律对社会生产的调节作用。这说明他未能摆脱商品生产是一种“异类”的旧框框,加以他又把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作为主要任务,并用它来衡量一切,因而这个重大课题依然未能解决。斯大林模式是在一个特殊的国度、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应该给予其公正的评价:巨大的作用:①这种体制保证了苏联高速度地发展重工业。②这种体制保证了苏联政局的稳定。③这种体制保证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严重的弊病:①经济上过分集中,统得太死。②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太少。③国家机构官僚主义化。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与弊端
答:一基本特征: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集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一)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是一种国家自上而下,高度集中地有计划地管理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上,国家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它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直接的经营管理者...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和评价
答: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特征:一是高度集权的国家统制经济体制;二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三是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是运用行政手段。苏联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特征:一是高度集中的一党领导制度;二是实行三权合一的国家体制;三是实行行政执行机关的自我监督机制。苏联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模式的特征:一是思想高度垄断;二是管理...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果,特点及弊端是什么
答:一、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果:1、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增强了综合国力;2、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全国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3、一度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维护了苏维埃政权的统...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答:3. 斯大林提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性,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他强调国民经济应在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按比例发展,计划具有法律效力。4. 斯大林提出了在经济上超过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他认为,尽管苏联工业在技术和增长速度上已赶上并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但经济上仍然落后,并强调消费品的...

苏联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并简述其模式的特点及作用。
答: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1. 政治领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最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体现在政治体制、经济管理、文化控制和对外关系等方面。2. 经济领域: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集中管理的部门体制以及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3. 政治体制:与计划经济相适应,苏联...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有
答: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表现在经济上:①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②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③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表现在政治上:①高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②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③联盟中央拥有绝对权力。④强化无产阶级专政镇压职能。表现在文化上:①通过政治批判构造意识形态...

苏联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并简述其模式的特点及作用。
答: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最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它表现在经济、整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经济特征:1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2)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3)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4)在经济结构上,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

怎么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答: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 由于斯大林不仅忽视了苏联是在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片面理解,在强调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同时,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析片面化,片面强调阶级斗争,一味用暴力镇压手段来解决阶级斗争问题,导...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
答: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涉及几个核心方面。首先,权力集中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在苏联,权力不仅集中在中央政权,而且最终汇聚于党的领袖,尤其是斯大林个人手中。其次,该模式具有强烈的军事特性。从其形成之初,便带有明显的备战目的,并随着时间发展成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和世界霸权争夺。政治、经济、文化等...

苏联模式有何特点
答: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特点。在经济方面,其特征如下:1. 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2. 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3. 采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在政治方面,其特征如下:1. 存在高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2. 监督机制软弱而低效。3. 联盟中央拥有绝对权力。4.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