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莫高窟”的诗词有哪些? 关于敦煌莫高窟里有哪些古代诗

作者&投稿:泰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莫高窟咏

  敦煌人作品

    雪岭干青汉,云楼架碧空,重开千佛刹,旁出四天宫。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藂 (丛) 。洗心游胜境,从此去尘蒙。

2.五律 敦煌莫高窟

 壁画世无双,形颜映紫光。

    悬宫居国粹,舞女踏云祥。

    聆听琵琶曲,祈求社稷昌。

    琳琅看不尽,瑰宝五洲扬。

3. 《敦煌太守后庭歌》

唐    岑参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

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

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

4.《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

唐    徐铉

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锁院墙。

天子未尝过细柳,将军寻已戍敦煌。

欹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

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成中郎。

5.《洪武癸亥以公事出会宁北境(二首)》

明   郑居贞

北出长城古塞边,荒松落日少人烟。

隔河又是河西地,过得敦煌是酒泉。

6.《赋得边城雪送行人胡敬使灵武》

王偁

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

送君走马去,遥似踏花行。

度迹迷沙远,临关讶月明。

故乡飞雁绝,相送若为情。

7.        《题任少监百马图》

明   梦观法师

敦煌水涸龙驹伏,未央厩前秋草绿。

驴驼负石玉门关,旧苑空馀三十六。

忆昔高皇马百匹,騊駼车府无监牧。

只留太仆掌天闲,不许田驽食民谷。

古来贵良不贵多,须信俭余奢不足。

任监手画百骅骝,五色如云散平陆。

八月风高水草甘,饮啮舒闲肆驰逐。

骓<田骊>黄莫复辩,水叶风花乱人目。

任公生遭太平世,结思驱毫逞神速。

四海无虞百将闲,无乃图形华山麓。

吾闻善相东门京,坐阅群龙眼如烛。

帛家口齿谢家鬃,皎皎那容在空谷。

争如下乘得休安,骨相虽凡好毛肉。

杏花烟外柳阴中,绊络无加饱刍粟。

呜呼此画世已稀,徒有千金未轻鬻。

老矣支郎俊气销,抚卷空歌天马曲。

8.      《七十初度漫赋二十六韵》

明   王稚登

忆上蓬莱殿,曾雠石室书。

史臣陪出入,丞相借吹嘘。

故国归来早,长安不可居。

为园栖曲巷,种柳拂清渠。

西县琴声近,南邻树影疏。

庭驯得食鸟,池跃放生鱼。

抱膝吟《梁父》,无心赋《子虚》。

鄙人荆五羖,醒士楚三闾。

白鸟相忘久,青蝇肯舍诸。

浅衷同扑满,傲骨类蘧蒢。

汉纪偷桃旧,豳风剥枣初。

秋山当几席,春酒满园庐。

大斗劳为寿,新诗赖起予。

自惭同袜线,何以报璠玙。

浚邑干旄骑,敦煌钟鼓车。

高僧遗巾拂,名妓进衣袽。

丹指枫将变,黄知菊渐舒。

何当飨敝帚,不可赖耕锄。

花落从堆积,云来不扫除。

每开池上酌,频摘雨中蔬。

王猛贫扪虱,公孙老牧猪。

陨霜嗟狱气,蔽日愤刑余。

殿上谁扳槛,屏前罢引踞。

终朝游汗漫,岂但梦华胥。

中圣曾无计,求仙焉所如。

桃花流水渡,愿作武陵渔。

9.             《敦煌曲》

明     曾棨

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

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烽烟断绝鸟不飞,十一年来不解围。

传檄长安终不到,借兵回纥何曾归。

愁云惨淡连荒漠,卷地北风吹雪落。

将军锦鞯暮还控,壮士铁衣夜犹著。

城中匹绫换斗麦,决战宁甘死锋镝。

一朝胡虏忽登城,城上萧萧羌笛声。

当时左衽从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

年年寒食忆中原,还著衣冠望乡哭。

老身幸存衣在箧,官军几时驰献捷?



1、《敦煌曲》明 曾棨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译文:敦煌的边疆士兵在哭泣,四面胡人的战鼓声在急切的响着。

2、《岁暮赠新安吴用卿》 

明代:王惟俭 

锦缥细展墨花翻,河东二柳敦煌索。

译文:锦绣繁华的纸上墨像花一样翻滚着,在河东的两棵柳树在敦煌的土地上摇曳。

3、《敦煌石窟歌》当代:邱登成

莫高千窟列鸣沙,崖壁纷披五色霞。胡杨翠荫阁道外,九层楼接日光华。

译文:莫高有上千个石窟列在沙砾里,悬崖璧上都是五彩斑斓的霞光。石窟外是胡杨投下的绿荫,九层高楼沐浴着阳光。



1、《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唐—徐铉。

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锁院墙。

天子未尝过细柳,将军寻已戍敦煌。

欹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

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成中郎。

2、《洪武癸亥以公事出会宁北境》明—郑居贞。

北出长城古塞边,荒松落日少人烟。

隔河又是河西地,过得敦煌是酒泉。

3、《岁暮赠新安吴用卿》明—王惟。

俭北风吹云云四幕,岁尽穷阴苦寂寞。忽闻有客来大鄣,清姿绝尘立野鹤。

大鄣山客性耽古,开缄发箧光煜龠。夏王九牧铸黄金,大泽深山远不若。

于阗雁肪截昆吾,饕文如发双龙攫。丰隆煽火天公下,紫烟飞尽粉骨薄。

锦缥细展墨花翻,河东二柳敦煌索。会稽内史十五字,崩崖断石压秘阁。

老夫亦出汉螭钩,海虬盘觚绿玉削。方鼎癸父隐亚文,满堂宾客起错愕。

箧中宝物朽欲死,谁从柯亭裁新龠。呜呼此事真未易,共君且倾银凿落。



1、《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唐—徐铉。
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锁院墙。
天子未尝过细柳,将军寻已戍敦煌。
欹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
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成中郎。
2、《洪武癸亥以公事出会宁北境》明—郑居贞。
北出长城古塞边,荒松落日少人烟。
隔河又是河西地,过得敦煌是酒泉。
3、《岁暮赠新安吴用卿》明—王惟。
俭北风吹云云四幕,岁尽穷阴苦寂寞。忽闻有客来大鄣,清姿绝尘立野鹤。
大鄣山客性耽古,开缄发箧光煜龠。夏王九牧铸黄金,大泽深山远不若。
于阗雁肪截昆吾,饕文如发双龙攫。丰隆煽火天公下,紫烟飞尽粉骨薄。
锦缥细展墨花翻,河东二柳敦煌索。会稽内史十五字,崩崖断石压秘阁。
老夫亦出汉螭钩,海虬盘觚绿玉削。方鼎癸父隐亚文,满堂宾客起错愕。
箧中宝物朽欲死,谁从柯亭裁新龠。呜呼此事真未易,共君且倾银凿落。
4.《敦煌太守后庭歌》唐_岺参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
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
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
此中乐事亦已偏。

(一)
走进敦煌石窟,
我们像是读着一本书,
亲眼看到那动荡惊惧中,
机敏的北朝人,
将西域样式融进了,
魏晋风骨;
正值太平盛世的唐朝人,
雍容华贵,从容自信,
处处追求艺术的完美;
由盛入衰的五代和北宋,
渐渐失去了进取的勇气,
而西夏人的朝气和蒙元的强悍,
却一次又一次引起我们的惊喜。
(二)
不是妖艳,不是凄凉,
莫高窟的颜色是浑厚,
因为,它积淀了,
一千多年的风沙,
它撑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
朝代的兴衰,
岁月的轮回,
生命的存亡,
莫高窟中,有辛酸,
有甜美,有苦涩,
有辉煌,有愤恨……
这些味道,这些情感,
交织着,铺洒着,
飞扬着,诉说着,
洋洋洒洒地筑成了一个莫高窟,
一个永久的神话。
莫高窟,是一首意蕴深长的诗;
莫高窟,是一支悠远回旋的古曲;
莫高窟,是一个永远不灭的神话。

在敦煌莫高窟中的古诗有哪些?~

在敦煌莫高窟中的古诗有《赋得边城雪送行人胡敬使灵武》,《敦煌乐》,《敦煌曲》,《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等。
《赋得边城雪送行人胡敬使灵武》作者:王偁,“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送君走马去,遥似踏花行。度迹迷沙远,临关讶月明。故乡飞雁绝,相送若为情。”
《敦煌乐》年代: 明 作者: 杨慎,“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
《敦煌曲》年代:明 作者: 曾棨,“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烽烟断绝鸟不飞,十一年来不解围。传檄长安终不到,借兵回纥何曾归。愁云惨淡连荒漠,卷地北风吹雪落。将军锦鞯暮还控,壮士铁衣夜犹著。城中匹绫换斗麦,决战宁甘死锋镝。一朝胡虏忽登城,城上萧萧羌笛声。当时左衽从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年年寒食忆中原,还著衣冠望乡哭。老身幸存衣在箧,官军几时驰献捷?”
《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作者:徐铉,“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锁院墙。天子未尝过细柳,将军寻已戍敦煌。欹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成中郎。”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有敦煌乐。
敦煌乐
明代:杨慎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
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
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
译文:
边塞的号角吹奏着《梅花三弄》,胡地的云彩连接着秦地的晚霞。
北方边塞西风烈烈,大雁高飞,黄昏时节,黄沙漫天,皂雕盘旋飞翔。
汉使苏武拄着大汉使节的旌节在牧羊,王昭君在马背上弹奏着一曲曲琵琶。
想来他们在梦中应该回到了汉家宫殿,只怕是醒来后只能泪洒天涯。
注释:
紫塞:北方边塞。
皂雕:亦作“皂雕”。亦作“皁雕”。亦作“皁雕”。一种黑色大型猛禽。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
阏氐:这里指王昭君。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因议大礼事件,出身于高官世家、头顶天才被誉为储相的杨慎,被发边充军,成为囚徒。
充军之地,本来在山西雁门。杨慎动身前,京城突然流传起了个民谣:宁充口外三千里,莫充云南碧鸡关。明世宗听闻后,再怒,随即把充军之地改为云南永昌(今保山)。
几百年前的云南,远不是今天的彩云之南,地广人稀、虫豸出没,荒凉。杨慎自知,安排到这儿,说明皇帝对他嫉恨到了极点。
杨慎在云南期间,朝廷多次颁布大赦天下的诏令,唯独没有议大礼事件的相关人员。嘉靖二十七年,因大礼案牵扯的140多人,在吏部的一再提请下,赦还归田的有136人。杨慎等8人,属永不赦还之列。
回京的大门,紧闭。杨慎只得留在云南,好在地方官普遍对其优待。此后的几十年,他并未按规定戎装入伍,也未羁于永昌一地,反而足迹遍布云南,纵情山水与诗歌,专心写书,研习学问。在此之间写下敦煌乐,用汉使苏武、王昭君的典故来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1559年,杨慎客死云南,灵柩被运回四川,长眠于新都城西北。
又过了8年,明世宗驾崩,穆宗继位。他颁布诏书:自即位至今,建言得罪诸臣,存者召用,殁者恤禄,见监者即行释放复职。并追赠杨慎为光禄寺少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慎
参考资料来源:诗词网—敦煌乐

描写梅里雪山的诗句
答:4. 关于藏族的诗句 八达岭长城、敦煌莫高窟、桂林阳朔西街、黄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神农架、泰山、张家界天门山、内蒙古阿尔山、北京故宫、四川广汉三星堆、陕西华山、新疆喀什、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香港、西藏珠穆朗玛峰、宁夏贺兰山岩画、陕西华清池风景名胜区、台湾日月潭、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海南蜈支洲岛、云南...

描写龙门石窟的古诗句
答: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此窟建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长宽各30余米,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

以河西走廊为背景的诗句
答:敦煌莫高窟和阳关均位于走廊西部,兰新铁路、兰新客运专线也由此通过。 5.河西走廊 诗词 河西走廊怀古 1 豪迈祁连拥古城,霜风猎猎卷危旌。 一行鸿雁缤纷去,百座沙丘络绎行。 月下无人修栈道,阵前有马踏军营。 家园回望多征戍,梦里犹闻鼓角声。 2 河西一带又逢春,老树繁花满目新。 万里祁连横入雪,千秋栈道碎...

描写祖国山川河流名胜古迹的诗句
答:于今奋起不嫌迟! 8.中国有哪些山川河流和名胜古迹 一 万里长城 二 桂林山水 三 杭州西湖 四 北京故宫 五 苏州园林 六 安徽黄山 七 长江三峡 八 台湾日月潭 九 承德避暑山庄 十 秦陵兵马俑 这是中国的十大名胜古迹。 还有白马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悬空寺,嵩岳寺塔,娲皇宫,陶明渊故里,敦煌莫高窟,西安碑林,马鞍...

与“河西走廊”有关的诗词有哪些?
答:以下是几首与"河西走廊"有关的诗词:《塞下曲》 - 作者:卢纶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塞下曲六首·其四》 -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从敦煌莫高窟的盛唐壁画及诗词歌赋中可以推断出那时候就有木偶戏了...
答:在北齐之后,木偶戏开始于戏剧表演形式相伴,发展到隋朝时期,在民间称之为“百戏”,木偶戏的表演多以表演故事的形式,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或者是人物等等,人就是少有文字记录。直到唐代,诗词歌赋盛行,人们通过诗、词、歌、赋或者是文章等形式记录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加上发掘出来的莫高窟中的...

十首最深情的诗词,你喜欢哪一首
答:敦煌曲子词属唐五代民间词曲,20世纪初因敦煌莫高窟中被发现的大量五代写本而重新问世。相比文人词的深婉曲折和含蓄蕴藉,这首词读起来风格质朴、言辞直白,情感热烈,却又想象奇特,气势回环,激动人心。 从词的内容看,它与汉乐府《上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誓言,这首词更显口语化。而想象的大胆却不相上下...

古代分手情诗的诗句
答:——《唐朝放妻协议》�7�4 据说,这是一份出土于敦煌莫高窟唐朝的和离书。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写下这八个字的时候,不知他的心头有没有一丝酸楚?入骨没有,眉间心头又为何一瞬间忆及前世今生?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相遇。 那今生的夫妻之缘,便是结了三生之缘。所以,才会有今生西湖边...

关于不愿再见面的诗句
答:4.2出处:据说,这是一份出土于敦煌莫高窟唐朝的和离书。 4.3赏析: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写下这八个字的时候,不知他的心头有没有一丝酸楚?入骨没有,眉 间心头又为何一瞬间忆及前世今生?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相遇。那今生的夫妻之缘,便是结了三生之缘。 所以,才会有今生西湖边携手同游、盏...

赞张掖七彩丹霞诗句鬼斧神工
答:来源/view/549774.htm 有解释和鉴赏、、 观隔世美景览绝妙胜迹尽在七彩云南, 寻天外风情找新奇人文自是多姿通游。 7.作文《七彩丹霞的奇观》450字 领略了“大漠孤烟直”的鸣沙山,去过壮观、气势磅礴的敦煌莫高窟,今天,我要揭开七彩丹霞的神秘面纱。 当朝霞的第一金光洒在大西北的土地上,我们来到了闻名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