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有哪些特征? 刺五加的种子有何特点?

作者&投稿:始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郝赤松)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别名刺拐棒,刺老牙等。为五加科多年生落叶灌木。主产黑龙江小兴安岭,在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也有分布。树皮可作五加皮入药,民间多用根及根茎。另外,对茎、叶、果实部分的研究证明都有医疗效果。根部含有多种甙类、为五加甙B1,五加甙E1,β-谷甾醇葡萄糖甙,紫丁香甙,乙基半乳糖甙;此外尚含l-芝麻脂素和异白蜡树定。近些年来研究证明,刺五加有类似人参样作用,属于“适应原”性药物。树皮味辛,性温,有祛风除湿、强筋骨功能;根及根茎有扶正固本、益智安神、健脾补肾等功效。用于脾肾阳虚,腰膝酸软体虚无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症。

一、形态特征

高1—3m,多分枝,茎枝通常密生细长倒刺,有时少刺或无刺。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3.5—12cm,具细刺或疏毛;小叶5,稀4(或3),叶椭圆状倒卵形至长圆形,长7—13cm,下面沿脉有淡褐色刺,边缘有锐尖重锯齿,小叶柄长0.5—2.2cm,被褐色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4聚生,花多而密,总花梗长5—7cm,无毛;花梗长1—2cm花萼无毛,几无齿或有不明显5齿;花瓣5,黄白色,卵形;雄蕊5;子房5室,花柱合生成柱状。核果浆果状,近球形或卵形,长约8mm,紫黑色,干后具明显5棱,先端有宿存花柱。种子4—5个,扁平,新月形(图14—106)。

图14—106 刺五加形态图

1.果枝 2.花 3.根及根茎 4.柱头 5.雄蕊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发育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刺五加多生长在土壤比较湿润,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微酸性的杂木林下及林缘。气候夏季受太平洋暖风影响温暖湿润,冬季受西伯利亚寒风影响,严寒少雪,自然生长期100—120天。其生长发育情况见物候期表(表14—89)。

表14—89 刺五加物候期

(二)物候期

三、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刺五加9—10月份果实成熟,但种胚并没有发育成熟,无论是当年秋播或翌年春播都需要经过一个夏季在温、湿度适合的情况下完成形态后熟和经过一个冬季(低温)完成生理后熟之后才能萌发。种子寿命三年,实用年限二年。

收取果实,浸泡1—2天,搓去果皮,漂洗后收取种子,混拌二倍湿砂,放在花盆或木箱内,在20℃左右温度下催芽。每隔7—10天翻动一次,约经3个月左右,待种子有50%左右裂口时,放在3℃以下低温处贮藏,于第二年4月中旬播种,5月份出苗。也可采用与刺五加天然种子繁殖类似的方法,即将收取的种子立即播种或翌年6、7月播种,待第三年5月出苗。

做宽约1m、长5—10m的育苗床,床土要深翻,耙细。平整床面后,浇透底水,按8×8cm等距播种,每穴2—3粒种子,播后覆土2cm左右,土上盖3—5cm厚树叶等物。发现出苗时要去掉覆盖物,适当浇水保持床土湿润,幼苗期要设遮荫帘并保持床面无杂草,生长2年后移栽。

刺五加种子空瘪的较多,加上有胚后熟休眠,用种子繁殖有一定难度,所以也可用扦插和分株等方法繁殖。

2.扦插繁殖

在采挖刺五加根的时候,将茎枝或分蘖枝收取,剪成20cm左右具2—5个芽的枝条,扦插于插床内,并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如在春季扦插要用薄膜覆盖,保持:25℃左右的温度;夏季扦插要搭设遮荫棚,在天然林内杄插可在床面上盖一层枯枝落叶。如秋季剪取茎枝可将剪取的枝条剪截约20cm长,装在塑料袋内放冰箱或冷窖内保存,待扦插时取出。

利用半木质化嫩枝扦插效果很好。于6月中、下旬剪取半木质化嫩枝,插条只留一个掌状复叶或将叶片剪去一半,将插条在1000ppm吲哚丁酸溶液中沾一下,促进插条生根。为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插床上应覆盖薄膜;为避免强光直射,在插床上再搭帘遮荫。每天浇水1—2次,并适当通风,约20天左右生根,生根后去掉薄膜,生长一年后移栽。

3.分株繁殖

刺五加植株地下茎发达,多在地面下10—20cm左右的土层内向四周延伸,顶端形成越冬芽,所以植株周围每年都可萌发出一些幼株,可在早春将这些分蘖株剪下,挖穴定植。这种方法成活率高,生长快。

移栽时选土层深厚的山坡地、林边空地、荒地均可栽植,按2×2m株行距挖穴定植。

四、采收与加工

刺五加实生苗生长缓慢,而根茎上萌发的幼株生长较快,年生长量可达50cm左右,因此人工栽培的分蘖株要生长3—4年后采收,而实生苗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采收。

药用根皮的五加皮,夏秋二季挖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后放干燥处贮存。

药用根、根茎及茎的,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或春季树液流动前采收。去掉泥土,切成30—40cm长,晒干后梱成小捆或采收后切成5cm左右长的小段,晒干后装袋保存。

药用叶可在8月份采摘,干燥后保存。



刺五加的形态特征~

灌木,高1-6米;分枝多,一、二年生的通常密生刺,稀仅节上生刺或无刺;刺直而细长,针状,下向,基部不膨大,脱落后遗留圆形刺痕,叶有小叶5,稀3;叶柄常疏生细刺,长3-10厘米;小叶片纸质,椭圆状倒卵形或长圆形,长5-13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上面粗糙,深绿色,脉上有粗毛,下面淡绿色,脉上有短柔毛,边缘有锐利重锯齿,侧脉6-7对,两面明显,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0.5-2.5厘米,有棕色短柔毛,有时有细刺。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6个组成稀疏的圆锥花序,直径2-4厘米,有花多数;总花梗长5-7厘米,无毛;花梗长1-2厘米,无毛或基部略有毛;花紫黄色;萼无毛,边缘近全缘或有不明显的5小齿;花瓣5,卵形,长-2毫米;雄蕊5,长1.5-2毫米;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果实球形或卵球形,有5棱,黑色,直径7-8毫米,宿存花柱长1.5-1.8毫米。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刺五加的种子薄而扁,呈新月形,每千克约20万粒左右,果实中未成熟种子所占比例很高,平均为49.7%,最高达63.1%。虽然其果实于9~10月成熟,但种子的种胚没有发育成熟,不论是当年秋播,还是第二年进行春播,都需要经过一个夏季,在温度、湿度适合的条件下完成形态后熟和经过一个冬季的低温完成生理后熟后才能萌发。所以,进行人工处理,促进种子后熟极为重要。刺五加种子寿命为3年,在生产上适用年限为2年。

人参有怎样的形态特征?
答:人参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茎高约50厘米,有轮生掌状复叶。茎单生,直立,先端渐尖,边缘有细尖锯齿,上面沿中脉疏被刚毛。根状茎短,上有茎痕和芽苞。主根肉质,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须根细长。人参的伞顶花序单个顶生,花呈菩钟形,具5齿。有5个花瓣,淡黄绿色。花丝短,花药呈球形。子房...

海南木五加的宏观构造特征
答:主要宏观特征 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胞间道等。 • 颜色、光泽、气味、滋味、纹理、材表、髓斑、色 次要宏观特征 斑、密度和硬度、

三叶五加的形态特征
答:伞形花序4至多枚组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复伞形花序,着生于长枝或短枝顶端,常间有单生叶腋的伞形花序。果近球形,熟时黑色,宿存花柱上部离生,下部合生。

蜀五加(原变种)植物形态
答:蜀五加的花序为伞形,单个或组成短圆锥状花序,直径约3厘米,花朵众多。花梗长度在0.5-2厘米之间,花色洁白。花冠无毛,边缘有5个小齿,花瓣呈三角状卵形,长度约2毫米,花期时会反曲。雄蕊同样为5,花丝长约2-2.5毫米。子房为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这是蜀五加的显著特征之一。果实是球形的,...

常春藤的形态有哪些特征?
答:常春藤的形态特征:五加科常春藤属常绿攀援大藤本。茎节部上具有小气生根,幼枝具有鳞片状柔毛,叶革质,深绿色,有长柄,营养枝上的叶三角状卵形,全缘或3~5裂、花果枝上的叶卵形至菱形。伞形花序单生或2~7个顶生。花小,淡绿白色,有微香。核果圆球形,橙黄色。花期9~10月,果期次年4~5...

红毛五加皮的形态特征
答:【药材基原】为五加科植物红毛五加的茎皮或根皮。【植物形态】红毛五加落叶灌木,高达3米。枝黄棕色,密被刚毛状针刺。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3~7厘米,通常具2~3刚毛状针刺,基部近枝处具一轮红棕色刚毛状针刺;小叶五片,罕有3~4片,无柄或近无柄,近基部背面通常簇生刺毛状针刺;小叶片...

茄科葫芦科五加科
答:2. 葫芦科植物特征:葫芦科的植物是草质的藤本,具有卷须。它们的叶子是互生的,通常是单叶且常深裂,有时也是复叶。这些植物的花可以是单性同株或异株,稀为两性。3. 五加科植物特征:五加科的植物包括多年生草本、灌木至乔木,有时会攀援,茎有时具有刺。叶子是互生的,稀有对生或轮生,可以是...

五加和拐棒有什么不同
答:1. 简介 刺五加和刺拐棒是两种常见的中草药材料,因其皆具有刺状的特征而得名。它们在传统中药学、民间医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2. 刺五加 刺五加是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其主要产地在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刺五加通常用于清热解毒、补肾壮阳、消肿止痛等方面。其多肉质根茎具有刺状突起,从而得...

两歧五加形态特征
答:总花梗和花梗上都密集生长着短柔毛,萼片有短柔毛,边缘有5个小齿,但并不明显。花瓣有5片,每片长1.5毫米。雄蕊同样是5个,花丝长2毫米,子房分为2室。花柱两枚,合生成柱状,柱头呈2瓣。果实是球形的,黑色,直径约8毫米,花柱在果实成熟后约2毫米长。两歧五加的花期在8月,果实则在10月...

红毛五加相关的种
答:wilsonii Harms)分别以其叶片的形状和分布区域为特点。云南五加(Acanthopanax yui H. L. Li)是Acanthopanax属中另一种在云南地区特有的植物。以上是一些关于红毛五加及其相关种的基本分类和识别特征,每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地理分布特点。在植物学研究和园林种植中,这些信息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