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是在哪送别友人的?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全诗是什么?

作者&投稿:道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是这么写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随着人们对古诗研究的深入和文化的普及,很多人对李白的这个烟花三月下扬州产生了好奇,这个扬州到底是哪里呢?有的人说是苏南,有的人说是南京,也有的人说是泛指南方地区,其实,我们可以分析一些李白写诗的时间和诗中的地名是否符合唐朝当时的疆域行政划分,就知道李白的扬州到底是哪里了。

一、李白的生平。

李白,字太白,是唐朝伟大的诗人,一生中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所以才会被人们尊称为诗仙、李白生活在唐朝,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分析一下唐朝的行政区域划分、唐朝的史料里面,有一部著作叫做《通典》,里面有对唐朝行政区域划分的详细记载。


二、唐朝的区域划分。

其实在李渊统治时期,也就是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扬州已经被叫做扬州了。当时的扬州下面有七个县,分别是江都,江阳,海陵,高邮,六合和扬子、天长。扬州当时的行政级别和现在的差不多,但是唐朝的江都县,是包含着今日扬州的市辖区的。627年,唐太宗将全国为为十道,当时的淮南道,就位于现在的扬州。

三、李白的作诗时间。

李白和孟浩然告别的时间是在唐玄宗开元十八年,也就是公元730年的三月份,李白在武昌送别孟浩然,分别的时候写下来了这首诗。这个时间,唐朝已经统治了100多年,也就是说扬州已经被叫作名字已经一百年有余了。李白写过关于扬州的诗作并不少,从其他的诗作里面也可以看出,但是李白所在的扬州,就是现在的扬州。



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扬州,就是指现在的江苏扬州。而这句诗是在李白送孟浩然在黄鹤楼时所做的

这句话是出现在李白所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中的,从诗名中就可以知道,李白这是在广陵,也就是如今的武昌,送别孟浩然这位友人。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诗的名称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因此,李白在这首诗里面送别友人的地方是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武昌的黄鹤楼

是这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前一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向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再根据诗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李白是在黄鹤楼送别的友人。

"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哪里,全诗是什么?~

"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话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扩展资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参考资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百度百科

全诗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作者:唐·李白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阳春三月下扬州出自哪首诗?
答:“阳春三月下扬州”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描绘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友人孟浩然前往扬州的场景。诗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句子,直接描绘了阳春三月的美丽景色,以及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的场景。扬州,作为当时的繁华都市,三月的扬州更是繁花...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在哪儿写的?
答:李白在湖北安陆居住期间,结识了长自己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六年的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会面。孟浩然如约而来,与李白一起小住数日。待孟浩然乘船东下时,李白亲自送他到江边,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这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文、人物、在哪、时间。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作品注释 (1)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 (2)之:到达。 (3)广陵:即扬州。 (4)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

烟花三月下扬州指的什么?
答:需要注意:烟花在这里是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原文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

李白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是指
答:李白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是指春日美景。这句话出自唐代李白所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送别诗。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译文越短越好
答: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李白与老朋友在黄鹤楼告别,孤单的小船好像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能看见长江在滚滚翻动。【赏析】名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寺流露了出来。后两句着意描写...

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哪首诗句
答: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内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白话译文: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黄鹤楼送别诗句
答: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2、《黄鹤楼 / 登...

“故人西辞黄鹤楼”,“西辞”什么意思?是向西走吗?
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写了长江中游河段的景观. 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的地点在黄鹤楼,要去的目的地是扬州;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昌即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扬州位于长江下游;诗人所说的场景,就是朋友从江上离开黄鹤楼时的长江中游...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话在黄鹤楼送别的这篇文章中,那
答:老朋友离开我了,独自一人去他乡,此刻应该是依依惜别的心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