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由来和别称分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点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秋节的叫法很多,除了称为“中秋节”“八月半”,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等。                                             


                                   

 

一、中秋节的来历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据《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帝王在春天要祭日,秋天要祭月。所谓夕月,就是祭月亮。这就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僚和文人学士相继仿效,逐步就传到了民间。

      二是中秋节来源于农业生产。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意思就是“庄稼成熟”。农历八月的中秋时节,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都陆续成熟了,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把秋天三个月的正中间一天,也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这天作为节日。

      中秋节起源较早,但一直到唐朝初年才由官方确定为节日,盛行于宋朝,道明清时,已与元旦(指正月初一)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二、中秋节的别名

      中秋节是我国范围广、影响大、习俗多的传统节日,也是叫法很多的节日。

      一是根据时间而命名: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处在一年秋季的正中间一天,所以叫做“中秋节”。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个部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又处在秋季,所以叫“仲秋节”。

      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的八月,故又称为“秋节”“八月节”“八月会”。

      二是根据节日的美好寓意命名:

      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这天的月亮分外明亮,又满又圆,象征着团圆。在这样的夜晚,人们仰望圆月,自然会期盼与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月亮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含有家人团聚的意思。

     三是根据“月”来命名: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在古代,拜月是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女子多希望通过拜月来祈求“貌似嫦娥,面如皓月”。一般来说,拜月仪式由女子主持,在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为只有女子可以祭月,所以又称为“女儿节”。在《辞源》中就记录着“中秋也叫女儿节”。

      古人以仲春二月十五为“花朝”,与之相对应,又将八月十五称为“月夕”,所以,中秋节又称为“月夕”。

三、中秋节习俗

      从上述的各种别称,也可以看出中秋节的相关习俗。这里总结一下,在说明一下吃月饼的来历。

     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主要是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等全国性习俗。此外,各个地方也有些特有的习俗,比如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也是一项盛事。江南一带有制灯船的习俗,湖广带则有燃灯的习俗。

      中秋最大的习俗应该是吃月饼了。你知道吃月饼的来历吗?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元朝时期流传下来的。相传,中原广大人民在元人的残酷统治下,生活非常痛苦。朱元璋想要联合反抗力量举行起义。但官兵搜查严密,消息无法传递出去。

      他的谋臣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让人做一种饼,把“八月十五起义”的字条藏在饼里,再让人分头传到各地的起义军手里,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起义。

      推翻了元朝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就在八月十五吃月饼,这个习俗也就传了下来。



~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答: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

中秋来历大比拼
答: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

中秋节的习俗有什么?
答: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

秋天的别称是什么?
答:如下:秋季有三个月,分别称为孟秋七月、仲秋八月,季秋九月,合称三秋。其中七月又称为初秋、早秋、新秋、上秋。八月称为正秋、中秋、桂秋;九月称为晚秋、凉秋、暮秋。秋天是收获、储藏五谷的季节,稻谷多是金色的,故秋天又称金素、素秋、白藏、收成。总体特征 在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

中秋节的别称叫什么
答:中秋节的别称祭月节、月亮节、团圆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等。中秋节时间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其与春节、清明、端午同为当今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历史上,中秋节形成的时间是最晚的。中秋节寄托着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之情,在这一天他们祈盼花好月圆,家人能够幸福...

中秋的来历和习俗
答: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

中秋节的别称有什么
答:中秋节的别称有什么 中秋节是别称是什么呢,下面我为大家搜集的一篇“中秋节的别称有什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中秋节的别称有什么 中秋节有很多别称,中秋节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团圆节"、"女儿节"、"月节"、"月夕"、"追月节"、...

春节和中秋的由来分别是什么? 分别200字内。
答: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也称为 ...

中秋的别称又称什么节?中秋是女儿节吗
答:中秋的别称又称什么节 1、仲秋节 根据中国的农历纪年法,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2、团圆节 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