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盱眙的诗句

作者&投稿:蔡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关于盱眙诗句
关于盱眙诗句 1.古人赞美盱眙的诗
晚入汴水 唐·崔灏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泝河。

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

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晚泊盱眙 唐·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夕次盱眙县 唐·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石牛 唐·白居易 一拳怪石背山巅,头角峥嵘几万年。

毛长紫苔春夜雨,身埋芳草夕阳天。 清宵见月何曾喘,白昼看云只自眠。

恨杀牧童骑不去,数声长笛思悠然。 问淮水 唐·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初见淮山 宋·梅尧臣 游宦久去国,扁舟今始还。

朝来汴口望,喜见淮上山。 断岭碧峰出,平沙白鸟闲。

南归不厌远,况在水云间。 和子履游泗上雍家园 宋·欧阳修 长桥南走群山间,中有雍子之名园。

苍云蔽天竹色净,暖日扑地花气繁。 飞泉来从远岭背,林下曲折寒波翻。

珍禽不可见毛羽,数声清绝如哀弹。 我来据石弄琴瑟,惟恐日暮登归轩。

尘纷解剥耳目异,只疑梦入神仙村。 知君襟尚我同好,作诗闳放莫可攀。

高篇绝景两不及,久之想像空冥烦。 望淮口 宋·王安石 白烟弥漫接天涯,黯黯长空一道斜。

有似钱塘江上望,晚潮初落见平沙。 淮上早发 宋·苏轼 澹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

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 浣溪沙·元丰七年 十二月二十四日, 从泗州刘倩步游南山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睛滩,八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泗州东城晚望 宋·秦观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第一山怀古 宋·米芾 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

莫论衡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 宝积山落照 宋·米芾 怪石垒垒玉作堆,登临晚景更徘徊。

夕阳无限堪停好,莫到奇山空自回。 清风山闻笛 宋·米芾 铁笛谁吹一曲哀,清风约我上层台。

悠扬正到堪听处,怕惹闲愁却下来。
2.请问盱眙的由来,及称颂盱眙的精典名句
盱眙是全国最早建县的县份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名曰都梁。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台,音怡),后为“盱眙”。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置郡县,盱眙置县。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泅水郡,后属东海郡。

描写盱眙的诗句:相逢樽酒未辞深,握手盱眙十载心。车马凄凉人夜别,出门落月与横参。

出自:《和胡戢七首》 年代:宋 作者: 晁补之
3.关于洪泽湖的诗句
过洪泽湖

陈毅

扁舟飞跃趁晴空,

斜抹湖天夕阳红,

夜渡浅沙惊宿鸟,

晓行柳岸雪花骢。

洪泽湖诗四首

(一)

淮水千里过洪泽

连天荷花施粉出

惊闻汽笛一生鸣

芦中野鸭飞入云

(二)

雨过丹山柳色新

上仙欲动下凡心

老子乘牛飞天庭

世人争读道德经(三)

淮水决断泗洲沉

青龙飞来伴古人

牧笛声细渔人归

一湖秋水半湖魂

(四)

淮水中断丹山裂

一眼神泉通龙台

千年炼得长生丹

不及温泉沐玉颜 沁园春 洪泽湖

绿茵环抱,千帆林立,水天吴楚。

数不清野鸭,蜂起浪间;

三两渔舟,撒网摇撸;

龙宫盛会,鲢歌虾舞,谁报知旦夕祸福?

望瑶池,任鱼翔鹰飞,七仙戏游。

十番花甲轮回,叹黄河夺淮云烟流。

想泗州古城,依山傍溪;

村镇棋布,桑紫谷熟;

星象失算,银汉倾覆,杰人灵地觅何处?

兴国策,高堤深沟疏,禹庙功著。

丁卯十月三十于洪泽湖畔

七律·冬临洪泽湖

犹如再临洪泽湖,一景美不胜收……冬临洪泽湖,不见春湖之浪漫,夏湖之绚灿,秋湖之静谧,然冬湖之博大令人感叹,吟诗一首以记之。

大湖冬至风怒号,漫卷波浪涛连涛。

何处轮挂锁湖面?劈波斩浪逞英豪。

岸边古堰显春意,堤旁老城展新貌。

眼前美景道不完,诗人心情逐浪高。

五律 游洪泽湖

渡舟临淮外,来从湖上游。万顷碧波漾,千舸竞争游。

泳龙东堆埂,飘菇珠山头。鱼儿跃纵横,螃蟹翻筋斗。

莲叶接天碧,荷花迎日秀。芦苇青纱帐,湿地凫鹤投。

夕阳铺水底,渔翁掉归舟。湖中倒高岗,牧童跨饮牛。

翠岸浴晚霞,泊舫系伞柳。暮观天眼起,客心随湖幽。

拂面清风爽,怡人芳香稠。渔火布星罗,天珠落汀洲。

空中皎洁月,湖里映宇宙。银光波粼粼,水月荡悠悠。

面景引诗兴,对月怀情柔。渔女忽放歌,悠扬到船楼。

难喻绿绮音,疑似仙家奏。恍若脱凡尘,悦思开发后。

运作重环保,壮丽更锦绣。游廊绕菏泽,高路通岸口。

别墅水晶宫,华灯夜白昼。丽馆尝湖鲜,香榭品河沟。

管理实高科,服员选豆蔻。天下诗文者,盛集纵笔讴。

品牌响中外,美名喻全球。四海迎宾客,五洲接朋友。

饱览一湖春,能消万古愁。王母恋此境,瑶池宁可丢。

水母今若在,应予释禁囚。国民均富裕,和谐共享受。

洪泽湖

绿茵环抱,千帆林立,水天吴楚。

数不清野鸭,蜂起浪间;

三两渔舟,撒网摇撸;

龙宫盛会,鲢歌虾舞,谁报知旦夕祸福?

望瑶池,任鱼翔鹰飞,七仙戏游。

十番花甲轮回,叹黄河夺淮云烟流。

想泗州古城,依山傍溪;

村镇棋布,桑紫谷熟;

星象失算,银汉倾覆,杰人灵地觅何处?

兴国策,高堤深沟疏,禹庙功著。

水调歌头·放舟洪泽湖

邀友驾舟去,天借一帆风。

清波碧浪如玉,蒲苇一丛丛。

堪羡旋鸥飞鹭,更慕游鱼蟹蚌,飞跃自从容。

得享水天乐,清韵满心胸。

仰青宇,舒望眼,想无穷。

人生如水,风浪来去竟无踪。

潮起劈波斩浪,潮落乘风放舸,命运有神通。

正是风帆正,快艇疾如骢。

长堤柳色

陶绍景

古堤垂柳细条条,

朝映晨曦夕弄潮。

百里笼烟无俗态,

留得浓阴暑气消。

更是月明林下望,

满湖渔火接天晓。
4.古诗(夕次盱眙县..的翻译
夕次盱眙县①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②。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③。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④。

[注释]

①次:停泊。盱眙(xū yí):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

②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舫:船。临:靠近。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③“人归”句: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洲。

④秦:今陕西的别称。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客:诗人自称。此句意为孤独之夜,怀念家乡。

[赏析]

这首诗写旅途中的客思。诗人因路遇风波而夕次孤驿,在孤驿中所见全是秋日傍晚的一片萧索的景象,夜听寒钟思念故乡,彻夜未眠。一片思乡之情和愁绪全在景物的描写之中。诗的妙处,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诗对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极尽渲染,把风尘飘泊,羁旅愁思烘托得强烈感人。

[翻译]: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
5.韦应物 夕次盱眙县 诗词鉴赏
诗的内容: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写楫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诗的前四句为第一段,是写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后四句为第二段,是写人雁归宿、夜幕降临,自夜到晓不能入眠而生乡思客愁。

全诗富有生活气息,侃侃诉说,淡淡抒情,看是写景,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令动情。读来颇为动人。
6.古文出现盱眙的文章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年十九,以舍人将亲军,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士诚遣将据三溪,复击败之,斩陆元帅,焚其垒。

士诚遣司徒李伯升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帅殊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朝会战,文忠集诸将仰天誓曰:“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文忠不敢爱死以后三军。”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渍。捷闻,太祖大喜,召归,宴劳弥日。

文忠帅亮祖等攻余杭。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僇①之,文忠不可。营于丽谯,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洪武二年春,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薄上都,走元帝。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我等受命而来,阃外②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遂出雁门,次马邑,败元游兵,进至白杨门。天雨雪,已驻营,文忠令移前五里。质明,敌大至。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③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其释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爱重之。家故多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选自《明史·李文忠传》,有删改)

[注]①僇:同“戮”;②阃外:朝廷之外;③踔厉:精神振奋。

~

泊舟盱眙常建诗释析
答:1、全文:《泊舟盱眙》唐代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2、全文翻译:客船停靠在淮河边上,夜里落霜流水澄明。半夜潮涨及两岸,天气寒冷明月临城。船依平沙与雁一同歇宿,旅馆鸡啼船儿又要早行。故乡远在云霄之外,谁...

关于盱眙铁山寺的古诗句
答:钟疏骤雨歇,客到涧云升。香火传佛调,开光问老僧。惜哉误昨日,经诵动盱城。

请问盱眙的由来,及称颂盱眙的精典名句
答:描写盱眙的诗句:相逢樽酒未辞深,握手盱眙十载心。车马凄凉人夜别,出门落月与横参。出自:《和胡戢七首》 年代:宋 作者: 晁补之

泊舟盱眙原文翻译
答: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周的《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人停泊在淮水的盱眙,感触到夜晚的漫长和孤独,寒冷的天气和靠近城池的...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韦应物的《夕次盱眙县》一诗?
答:《夕次盱眙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首诗写旅途中的客思。诗人因路遇风波而夕次孤驿,在孤驿中所见全是秋日傍晚的一片萧索的景象,夜听寒钟思念故乡,彻夜未眠。一片思乡之情和愁绪全在景物的描写之中。诗的妙处,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此诗对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极尽渲染,把风尘飘泊,羁旅...

古诗《戴复古·盱眙北望》诗词注释与赏析
答: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难禁满目中原泪,莫上都梁②第一山!【注释】①盱眙:今属江苏,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南宋时,这里是宋金边界地区。②都梁:山名,在盱眙东南五十里,山上有隋炀帝建造的都梁炽。赏析 诗人登上盱眙的都梁山,极目北望,苍茫辽阔。北飞的鸟儿向着广袤无垠的中原而...

《夕次盱眙县》诗词鉴赏
答:《夕次盱眙县》作者: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注解】:1、落帆:卸帆。2、人归句:意谓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处所去了。3、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泽。4、秦:今陕西一带。【韵译】: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

夕次盱眙县古诗翻译赏析
答: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前言】《夕次盱眙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是一首写羁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诗的前四句为第一段,是写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后四句为第二段,是写人雁归宿、夜幕降临,自...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的古诗是什么意思?
答: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潘浩风起波,冥箕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注释】次:外出远行时停留的处所。盱眙县:唐属临淮郡,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淮镇:淮水边上的一个小镇。山郭暗:日落后山峦昏暗。秦关:指长安。忆秦关,韦应物是长安人,这里指思乡。

送陆明府之盱眙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送陆明府之盱眙 唐崔峒 陶令之官去,穷愁惨别魂。白烟横海戍,红叶下淮村。澹浪摇山郭,平芜到县门。政成堪吏隐,免负府公恩。一方面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另一方面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