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词文言文

作者&投稿:语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是那些

这是别人回答的 我借用一下回答你文言文常见的语气词有以下几个:1、也:(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夫将者,国之辅也.(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2、矣:(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道之不行,已知之矣.(2)用在句尾,表示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如: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可疾去矣,慎勿留.3、乎:(1)用在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如:壮士,能复饮乎?(2)用在句尾,表示感叹、祈使语气.如:天乎!吾无罪./子其行乎?(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4、者:(1)表停顿语气.如: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2)用在时间词后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昔者吾舅死于虎.(3)用在句尾表疑问.如:无差,谁为多与者?(《狱中杂记》)5、耶:(1)用于句尾表疑问,相当于“吗”“呢”.如: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然则何时而乐耶?(2)用于句尾疑问中略带测度,相当于“吗”.如:得无教我猎虫所耶?(3)用于句尾表反问,相当于“吗”.如:呜呼!州县者真驿耶?(4)用于句尾表感叹,相当于“啊”.时耶,命耶?从古如斯.6、邪:(1)表疑问,相当于“呢”“吗”.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2)表感叹,相当于“耶”.如:乾坤其易之门邪。

2. 文言文中语气词用法

原发布者:Michina

1.桂林的山真奇啊!(呀)2.你这个人真好啊!(哇)3.桂林的山真险啊!(哪)语气词啊的音变语气词“啊”出现在句末或句中时,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其读音会发生变化。“啊”的音变规律如下:1、前面的音素是a、o(不包括ao、iao)e、i、ü、ê时,“啊”读作ya,同“呀”。2、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啊”读作wa,同“哇”。3、前面的音素是-n时,“啊”读作na,同“哪”。4、前面的音素是-ng时,“啊”读作nga。5、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后元音)和er时,是儿化韵时,“啊”读作ra;6、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前元音)时,“啊”读作[ZA]。“啊”的音变例说:1、ya—(在a、o、e、i、ü、ê音素后面时,不包括ao、iao):快打啊!就等你回家啊!夸啊!大家快来吃菠萝啊!都是记者啊!好新潮的大衣啊!日子过的真快啊!快帮我解围啊!你怎么不吃鱼啊?这孩子多活跃啊!2、wa—(在u音素后面时,包括ao、iao):您在哪儿住啊?他普通话说得真好啊!还这么小啊!屋顶还漏不漏啊?看你一身油啊!3、na—:(在-n音素后面时)这件事儿可不简单啊!笑得真欢啊!买这么些冷饮啊!发音真准啊!4、nga—(在-ng音素的后面时)小心水烫啊!小点儿声啊!行不行啊?不管用啊!5、ra—(在舌尖后元音-i、卷舌元音er的后面时,在儿化韵后面时)没法治啊!随便吃啊!什么了不起的事啊!他是王小二啊!这儿多好玩儿啊!6、[ZA]—(在舌尖前元音-i

3. 文言文中语气词有哪些

其的四种词性及相关用法: qí 〈代〉 (1) (形声。

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

(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

“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he]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 又如:独善其身 (4) 她 [she]。

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5) 它 [it]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6) 他们;她们;它们 [they]。

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7) 他的 [his]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her]。

如:其夫 (10) 它的 [its]。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11)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their]。

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 的 [that]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13) 又如:正当其时 (14) 这样,如此 [such]。

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其 qí 〈副〉 (1) 也许;大概 [perhaps;probably;most likely]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can;may] 吾其还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

——清·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should] 今殷其沦丧。

——《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Does it mean…?Shouldn't it be?] 其为死君乎。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

——唐·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very]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

——《韩非子·初见秦》 其 qí 〈连〉 (1) 如果,假设 [if]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perhaps]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

表选择 [still;yet] 其真无马耶。——唐·韩愈《杂说》 (5)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其 qí 〈助〉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

——《楚辞·屈原·涉江》 (5)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句中语气词 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孟子 梁惠文王上》:“始作俑者,~无后乎?” 《左传 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尚书 益稷》:“帝~念哉!”。

4. 文言文的18个语气词是什么

1:第二人称代词。你 你的

2 连词:并列

转折

相承

3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4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 的意思

5如,像

何:

1背,扛

2 疑问代词,什么

3副词。多么

1介词,用法相当于“于”

2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3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4形容词词尾

1第二人称代词 你 你的

2副词 于是 这才

3副词 却 竟然

4副词 只 仅仅

5是 就是

6语气词

7【乃尔】如此

1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有。相当于他的 他们的

2指示代词。相当于 那,那些

3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

4句中语气词。表是推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5形容词词头(~的样子)

1连词。而且,并且。

2连词。况且。

3连词。尚且,还。

4副词。暂且,姑且。

5副词。将要,快要。

6且(jū)。语气词



~

文言文一般考哪些知识点
答:词类活用指的是名词作动词,形容词做名词,形容词做动词,动词做名词.最后就是文言文的句式,举个例子……者,……也其实不同的年级学的是不同的,不能死学,只要张去哦方法的话呢,文言文就能掌权偶的很好.加油。 2. 课内文言文一般考察哪些内容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六至九年级的学生,对于浅易的文言文...

文言文动词活用示例
答:⑵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总是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 5. 意动词文言文举10个例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 2: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古代文言文里 怎么说 “气质”这个词,或者什么字有“气质”的
答:2、气韵:数僧宴坐,寂嘿於泉石之间,引而与语,殊无纤介世俗间气韵。3、风神: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4、风度、器宇:安平风度宏邈,器宇高雅。哎呀我不想说了,一拍脑袋就想出这一串来,太多了。凡是有“风”“韵”“神”“骨”类似的词都是。

文言文表示阳刚大气的词语
答:形容盛气凌人,十分傲慢。 神气十足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盛气凌人 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3. 气势磅礴的诗句词句或者文言文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

气质的文言文
答:2. “主要看气质”用古文怎么说 原文:主要看气质。 翻译: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原文: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翻译: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原文:有钱,任性。翻译: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原文:丑的人都睡了,帅的人还醒着。翻译:玉树立风前,驴骡正酣眠。 ◇原文:主要看气质。翻...

大气文言文
答:1. 请问有什么大气磅礴的诗句.古文 一、七律四十九首 1. 东坡吟 傲世世间无天险, 大江东去去不还。诗情弛骋大江北, 画意纵横大江南。 大气大势大手笔, 大仁大义大风范。梦里两人常相见, 醒来只隔数百年。 2. 昆 仑 欲往何处觅雅训? 巍巍昆仑皆惊愤。风里鲲鹏欺大鸟, 雨中雏燕竞轻...

文言文的谦敬副词
答:谦敬副词 谦敬副词是文言文中用来表示自谦或尊人的副词。这类副词往往由动词或形容词演变而来。当它们是动词或形容词时,词义具体、实在;当它们成为表谦敬的副词时,实际意义弱化或消失,仅仅表示一种客气或委婉。表示尊敬别人的谦敬副词常见的有“请”、“敬”、“幸”、“谨”、“蕙”、“辱”等...

文言文消气
答:4. 已太祖一日后苑扶弓弹雀开头的是哪一个文言文 选自三朝圣政录 太祖①一日后苑②挟弓弹(tán)雀。有臣僚③叩殿,称有急事请见。上亟④出见之,及闻所奏,乃常事耳。太祖曰:“此事何急?”对曰:“亦急于弹雀。”上怒,以钺⑤柄撞其口,两齿坠焉。回徐伏地取落齿,置怀中。上怒甚,曰:“汝将⑦此...

不服气文言文表达
答:不甘后人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争先恐后 抢着向前,唯恐落后。不敢后人 后:落后。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负固不服 依恃险阻而不臣服。屡败屡战 屡:多次。意为多次打仗失败还继续坚持作战。4. 用文言文形容一个人的...

文言文中的感叹词有哪些词?
答:文言文中的感叹词有很多,比如:也、兮、噫、矣、嘻。1、也: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引证: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译文:年轻时的岁月是可惜啊。2、兮: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a)”:大风起~云飞扬。引证:葛之覃兮,施于中谷。—...